武侠之无上融合/天龙之无上融合 第255章

作者:赤东东

不过韩林儿闻言,却是露出面色不虞之状,朱元璋等青壮派本来一言不发,不过现在见韩林儿的样子,朱元璋心中有底。

马上出来说道:“少帅不可!我等起事为的是黎民苍生,麾下兵丁也多有明教信徒,我军也向来是明教所属,岂可为了一己之私,而背信弃义,置大事于不顾!”

朱元璋自然没有这么天真,相反的他比谁的主意都多,只是现在他这一系,一直被诸多功臣老将压制,不得施展手脚。

如今听闻明教总坛有心插手义军,他虽然对总坛也没什么尊敬,但是见这些老将如此抵触,顿时认为这会是个机会。

只要自己趁机力挺总坛之人,到时便可以借势脱开樊笼,将这些老将压下去。

至于总坛的那帮武林脑筋的家伙,他根本没有放在心上,等他掌握义军大权,有多是办法解决他们!

最重要的是,现在是对明教还抱有好感的韩林儿掌权,朱元璋更是乐于促成韩林儿和老将们的对立。

果然韩林儿听了这话,顿时觉得老将们此举,是为了“一己之私”,而对他们也有了些意见。

老将还想再说什么,却听到忽然有人来报,明教教主来访应天的事情,竟然已经在义军传开了。

义军中本就多是明教信徒,现在大家都在议论此事,尤其明教教主,听闻韩山童牺牲之后,这次还带了一缕圣火,来为韩山童祭拜,义军之中的明教信徒更加兴奋,迫不及待的想要参拜圣火了。

老将们虽然愤慨,有些也在心中怀疑,是朱元璋或者明教总坛,有意泄露了消息“扰乱军心”,但此时也已经没有办法阻止。

三天之后,明教总坛的队伍,来到了应天府城外,韩林儿为首的义军将领们,都纷纷出城迎接。

“东路红巾军首领韩林儿,拜见教主!”韩林儿向着王振一抱拳,正中鞠了一躬,倒是没有真的拜下。

即便如此,也令其身后本就不情不愿出来迎接的老将们,感到心中不快。

王振上前一把扶住了韩林儿,嘴上说了些肉麻的话,无非是心痛韩山童,褒奖父子两人的事情。

听得老将们又是一阵不快,暗道和你有什么关系,要你来褒奖?

几名老将一个个仅想一拱手了事,反正刚刚韩林儿也被王振扶住了,没有鞠下躬去。

谁料他们刚刚抬手,王振便不动声色微微一抖衣摆,无形劲力好像把小锤儿,在几人膝窝上敲了一下,顿时坚持不住拜倒下来。

朱元璋等人也吓了一跳,他们还盼着老将们和总坛的人会闹出矛盾,谁料这些老家伙竟然比自己还要马屁精,直接就给跪了?他们只得也跟着拜了下来。

后面的普通士卒、基层军官,本就大多是圣火信徒,现在见将军们都跪了,也都跟着下拜下来。

一见这阵势,几名老将暗道不好,几个急脾气的,甚至想要张口开骂,不过却只觉得喉咙一阵刺痛,说不出话来。

却是王振已经以脉动之力,将明显不服的几人控制住了,几名老将怒气冲冲的瞪向王振,却发现王振也眯着眼睛看向他们,从王振眼中,他们看到了一种曾经熟悉,但是现在已经感觉陌生的气息……杀气!

恐怕如果自己坚持捣乱的话,这人会立刻让自己暴毙?几名老将感受到王振的杀气,心中不由得猜测道。

“杨左使,请圣火,为韩帅送行!”王振说道。

只见杨逍从重重护卫之中,取下一柄镀金的火炬,上面燃着一团火焰。

杨逍可以证明,这的确是从圣火上引燃的……

不过圣火引燃的火炬,还是圣火吗?杨逍不知道,教义中也没写,在王振做教主之前,也没人打过这种鬼主意……

随着“火炬手”杨逍,举着火炬走在前面,王振和韩林儿一边说着什么,一边走在后面,旁边的几名五行旗众也早就排练好了,拿出锣鼓敲响喊道:“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义军中的信徒们,听到这声音,一个个被感染,忘情的跟着喊了起来“……为善除恶,唯光明故,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圣火经的开头连续在义军中响动起来,震耳欲聋的声音,令王振不得不和韩林儿耳语起来。

进到了应天府,王振还婉拒了先进行接风宴的请求,而是要先在应天府,在义军面前,为韩山童致悼词。

“教主,这……我们没有准备这些,集合义军、准备高台也需要时间,不妨等明天吧。”朱元璋突然说道。

王振饱含深意的看了他一眼,刚刚已经都自我介绍过了,况且这么标准的鞋拔子脸,即便不介绍,王振也猜得出他是谁。

“万事都要现准备,岂不是贻误时机?朱将军说是吗?”王振似是而非的问了一句,就是要打个措手不及,哪能给你们准备的时间?

之后不待朱元璋回答,便转身和韩林儿打了声招呼,之后稍一踮脚,整个人好似一片鸿羽,扶摇直上、中途全然不需借力的,便飞上了数十丈高的城楼!

即便是杨逍等武林高手,也不由得惊若天人,这等轻功见所未见,这也是借了“福利”的光,否则单凭自身真气提纵,王振虽然能上来,但也要在城墙上借力几次。

其他普通义军见了,自然更加在心中横添崇拜之情。

看着周围士兵的样子,朱元璋心中一片阴沉,暗道这次很有可能是引狼入室了……

第264章.264双重震慑

王振初一抵挡应天府,先是“使诈”逼跪义军中老将,之后又用传递“圣火火炬”和齐颂圣火经的方式,勾起义军中明教信徒的信仰。

最后在众目睽睽之下,如同飞仙一般,直上云霄、立于城楼,开始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悼词”。

本来见到王振此举,还有人心中暗笑,轻功高就了不起?站的那么高,鬼才听得到你说什么!

谁料王振吐气开声,声音之高亢雄厚,竟是横传八方,城门附近的士兵,只觉得教主是在自己耳畔低语一般。

王振还不满足,再次振了振声,这次却是用上了“福利”,周围空气,不需王振做什么手脚,便自发的与王振的声带发生共振。

瞬间应天府上下,无论是城中百姓,还是军营中的义军,却都能够听到王振的声音,而且无论远近,都不觉得模糊、也不觉得震耳,都好似教主陛下就在自己耳边轻语一般。

今日之后,就算是原本并不信仰圣火、信仰明教的百姓、义军,也都各自供奉起圣火来,为日后圣火使者入驻,赢得了基础。

原本那些不满受制于明教总坛的老将,也都带出了平时府上豢养的江湖客卿,不过这些人本就是二、三流的货色,此时见到王振的轻功和传音手段,整个人都吓傻了,哪里还肯听主家的话,去弄什么下马威?

王振的悼词,前面还算是规规矩矩,将韩山童生平事迹,一遭遭的夸了一遍,不过言语之中,却一直暗示韩山童是在为明教服务、为明教分忧,好像从来没有与总坛断绝联系过一样。

几名老将虽然不满王振的说法,但是奈何他们确实一直利用着明教的民众基础,在名义上也一直对信徒宣称,红巾军是明教的义军,现在竟无法反驳……

使得义军士卒对明教的印象更甚,更加清晰的知道,自己是谁的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