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之无上融合/天龙之无上融合 第459章

作者:赤东东

之后便听得马蹄声犹如雨点般传来,浩浩荡荡的三千铁骑,分左右翼,呈獠牙形向大梁军冲了过来。

“列阵……”香贵也不见慌乱,向萧铣微微一请礼之后,指挥起大军抵御,毕竟萧铣现在的状态,不适合指挥战斗。

只见前排的重盾之士,犹如训练过千百遍一般,重重叠叠的将盾牌交叠,成了一堵铁墙,而后面的绊马钩、长枪则是从缝隙中探了出来,遵从着香贵的军令,一队队列出了阵势。

照这么看来,飞马军只怕当场就要吃个小亏,更别说是进攻巴陵了。

但就在这时,只听一声惨叫声响起,香贵的指挥声戛然中断,甚至战鼓声都弱了下来,似乎是击鼓之人受了什么惊吓……

这种情况下,一些没有反应过来的普通士兵,还没有什么动作,但是无数中低级的军官,连忙向本阵看去,却看到“萧铣陛下”不知从谁手中抽出了一把长剑,将香贵一剑穿胸!

“陛、陛下……”一些将领正不明所以的时候,却发现他们的陛下,已经相貌大变,不仅是之前的灰白脸色没有了,连相貌也变得年轻起来!

香玉山马上认出了这人,本来就苍白的脸惊得几乎变作透明,惊声道:“王振!怎么会是你!”

然而王振却不回答他……看着周围的人冷笑一声,在场之人、无人能阻止自己出剑!

第478章.477慈航静斋

“妃萱,昔年借璧之约已过,这东西便交还给你了,日后你们是拿他匡扶真龙,还是镇压静斋气运,都凭得你们自己吧。”

“宁师叔说笑了,如今适逢乱世,我慈航静斋自当出世,以正社稷……这和氏璧,自然是要交由明主看护。”

“哦?那妃萱可有人选?”

“天下英豪何其多,但是未曾亲眼看到,难免疑其真伪。真主究竟何出,还是要亲眼一看的好……宁师叔可有什么看好的人选?好让妃萱少走些弯路。”

“真龙……大治……二十年前,我在太原时,曾经给一个婴儿批过命格,确有‘济世安民’之相……”

洛阳城中,天下群雄还不知道,宁道奇和师妃暄,已经完成了和氏璧的交接。

慈航静斋果然还如原本“因果线”中一样,一副救世主的嘴脸,准备搀和到这乱世中来,以宁道奇刚刚归还的和氏璧,作为一枚大筹码,放在自己看好的真主身上。

两人都是禅道中人,说话都点到即止,提到“太原”、“济世安民”,如果师妃暄还想不到李世民的话,她未免太笨了。

而且李世民本就是慈航静斋看好的真主,师妃暄名为实地挑拣,实际上却是已经有了人选,除非是李世民表现的太令人失望,或者有其他人太过耀眼,才会令她改变主意。

原本“因果线”中,师妃暄在洛阳试探诸“雏龙”的时候,用的便是“秦川”这化名,也可看出一二。

川乃江河山岳,秦者即可指如今被李唐封为秦王的李世民,也可以指“秦地”,而秦朝崛起于关中,如今在关中眺盼群雄的,也不也正是李唐吗!

宁道奇虽然和慈航静斋有些默契,但是却没有心思,陪师妃暄在这挑拣皇帝,故而谢绝了师妃暄的挽留。

而师妃暄在之后,也从慈航静斋的外门探子口中,得知了一个惊动天下的消息,心中叹息了一声,即是叹息黎民多艰,也是感叹自己要试探的“雏龙”又多了一个!

这消息便是……

雄踞竟陵,联合飞马牧场的王振,竟是在三天前大破巴陵城!

城破之日,王振虽然于民、于俘虏的大梁军无伤,但是却对巴陵帮旧部,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清洗!

巴陵帮在萧铣称帝之前,便是八帮十会之一,背后的靠山更是隋炀帝杨广,也是因此才会做着如此见不得人的勾当,却还无人敢惹。

高层盘根错节、利益纠葛的几大家族且不说,单是最底层的,往日负责在全国之内掠人的捕手,便有大几百,算上那些踩点的、提供“货物”消息的、消化“货源”的……只怕有上千人!

在萧铣称帝之后,这生意自然要收敛些,这些巴陵帮的老人儿,一个个也是颇有几分鸡犬升天的意思。

从原来的人贩子,变成了鲜衣怒马的官人家,正应了那句“杀人放火金腰带”

不过也还有句话,叫“天道好轮回”,一切都是这般突然,也不知道竟陵王振是用了什么计策,具体消息还要过几天才能听说……

堂堂巴陵大城巨邑,竟然被飞马军一战而破!

这才是到了反攻倒算的时候,前一日还是达官显贵、还可以仗势欺人,后一日便要身首两段,据说当天便有上千人被处斩。

甚至因为人数过多,不得不将地点放在城外,免得城中沾太多血。

仅仅一个香家,就有百多人殒命,香贵、香玉山父子这等巴陵帮高层,更是被酷刑招待之后,在城楼吊起尸首示众。

也正是王振的手段狠辣,甚至令师妃暄阵阵犹豫,要不要将他放在候选雏龙之中。

一些江湖风传中,王振掘开天门河、巴陵屠杀两战,已经被人看作是血腥屠夫了。

还好慈航静斋也有自己的消息来源,不会被谣传所迷惑,了解到了王振只是杀了巴陵帮的旧部,而与民无犯,甚至有开仓济民的行为,师妃暄这才心中不情不愿的,将王振也算个人物看待。

不过对于王振的印象,却是与李世民截然相反,如果李世民自带五十附加分,那王振便是带着案底的不良分子了……

师妃暄对天下形势也有自己的看法,大乱之后必是大治,而且经历过之前五胡乱华、南北割据的大乱,又遭受了昏君误国之乱,现在必将赢来空前的盛世!

这个时候天下需要一位仁主来一统天下,与民休养生息!推崇“乱世用重典”的大秦,便是有平天下之功,却没有坐天下的之能。

王振此举固然也算是师出有名,但师妃暄还是觉得,巴陵帮的人也未必便非杀不可,买卖人口固然可恨,可毕竟是值此天下大乱,巴陵帮的人或许也是被逼无奈、或许教导之后,会生出悔改之心、或许……

但是王振看不到这些或许,直接一杀了之,令师妃暄有些担心,如果王振一统天下,会不会又是一个短命的暴秦!

当然,不论师妃暄怎么想,荆楚一带的王振竟是在与寇仲夹击剿灭杜伏威之前,便先一步破了巴陵城。

巴陵既破,大梁余下的一些小关小隘、小县小城,自然是在几天内,便被竟陵军与飞马军平定。

其中多是招揽为主,对巴陵帮旧部之外的人,王振表现的还是很仁慈的,以董景珍为代表的大梁旧将,见事不可为,便主动献出了夷陵等城。

小半个月内,原本割据一方的萧梁便被吞并,洞庭湖一带一夜变幻大王旗,王振一举成为荆楚之地最大的割据势力,如果再顺利与历阳的寇仲联合,灭掉杜伏威的江淮军,再收拾了在襄阳城只求自保的钱独关,到时王振被称一声“王荆楚”也不为过了。

荆楚之地的割据势力虽还有另外三路,不过其一是王振的弟子,另两路一个被打残了、而且处于被围攻之势,另一个则是只求自保,恐怕荆楚之地被整合的日子,也不远了。

师妃暄将王振纳入候选,也是因为如此庞然大物雄踞荆楚,实难当做没看到!

就在王振见大梁旧地基本已经平静,回到竟陵之后,却是听到了个大消息,那就是宁道奇不久前现身洛阳城,将和氏璧交给了师妃暄……顿知慈航静斋的人,又要开始挑拣明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