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之无上融合/天龙之无上融合 第534章

作者:赤东东

吐鲁番诸国虽然发现了他,却鞭长莫及。

伏难陀乍然被这道士掀了老底,心中悚然一惊,不过却马上平静下来,面上更是不动声色。

如果不是王振察觉到了他气机的变化,还真的以为这厮毫无所动呢。

“可流道友误会了,我于车师诸国传灵神大道,可惜大道终究与庸人无缘,还因此惹下了诸多是非误会,哎……”伏难陀叹息道。

王振冷哼一声,转而对拜紫亭说道:“大王第五个依仗,无非是以伏难陀传教龙泉城,教唆族人视死为生,令龙泉臣民不畏死战。但是大王可曾想过,如此愚民之举,无异于饮鸩止渴,即便龙泉十余万军民一心、死战到底,便能够挡住突厥人漫山遍野的铁骑?

突厥人运兵之速,天下皆知,只怕雨季之前便可兵临城下,大王期盼雨季到来,未免不切实际!

盖苏文终究外人,未必用命,而且其军阀之举,早已引来高句丽王的不满。龙泉此时立国,不仅仅不符合突厥人的利益,室韦人、契丹人甚至是回纥人只怕都不愿见此,大王此时立国,故有百利,但也有百害!”

“哈!可流道人远道来此,便是当说客,想要区区几句话,便要本王放弃立国的?”拜紫亭哂笑道。

不过比起一开始,虽然拜紫亭还是做出霸气凛然的样子,但是王振能够从气机上感觉得到,拜紫亭已经有些动摇了。

“可流道友似乎对我教有所误会,我天竺教的灵神之道……”

“灵神无影无形,形上难测,却非感觉不到,乃是真超然于肉体之上的真我,也就是天竺教所称的灵神。昔我道教先师庄子,曾作梦蝶之辩,熟我熟蝶,非我非蝶,与天竺教灵神之论,异曲而同工。”王振插言道。

伏难陀闻言气机愈变,不由得正坐一二,没想到会被这道士抢白,而且这灵神之论与中土道教的梦蝶之辩,其中枢机伏难陀也是在教义的大成之后才理解……这绝不是个普通道士!

“不错,可流道友亦是我道中人!肉体可毁,灵神永存,就像是苏醒是睡觉的转移,令人恐惧害怕的死亡,只是开放另一段生命,另一度空间,另一个天地的一道门。那不是终结,而是另一个机会!”

“子非亡者,安知亡者之所感?况且伏难陀大师为何语焉不详,即便是贵教的教义,也指明要精通‘梵我如一’之道,也就是‘生死之道’,才能视死如生,将死亡当做新的起点吧?伏难陀大师觉得,龙泉军民,都已达到梵我如一之境?”王振逼问道。

伏难陀越发惊疑,气机愈加不稳,王振这时终于窥探出了伏难陀的底细。

然而却被拜紫亭喝止,如果王振刚刚说的话流传出去,好不容易靠伏难陀聚集起来的人心,就要溃散大半了。

在场的另外两人,宫奇心惊之余,颇有些暗自叫好的意思,他既是拜紫亭信任的大将,也是大明尊教的信徒。而那英气的女侍卫长,却是面露纠结之色,似乎真的在思考,拜紫亭所作正确与否,对伏难陀的愚民之举,也生出敌视情绪。

第559章.558梵我如一

“可流道长慎言!”

虽然拜紫亭喝止了王振对伏难陀的心术逼问,但是伏难陀心惊之下,无法保持梵我如一的状态,已然被王振摸清了底细。

伏难陀,擅长瑜伽术、梵我如一,武功直逼大宗师之境……

王振在刚刚进来的时候,看向伏难陀时,却感觉此人与周遭环境完全融为一体。

与“道隐”时自身存在感融入自然不同,伏难陀的融为一体,给人以一种将周遭环境作为靠山,甚至可以一定程度上借力于环境的感觉。

就好像已然结成元神,而且元神脱离了肉体,与虚空之中的自然意志相合。

联想到天竺教的教义,这应该便是伏难陀所说的“梵我如一”之境。

灵神与梵天结为一体,这种状态下的伏难陀,几乎可以说是免疫同等级的精神类攻击,而且对周遭的洞察力,也将骤然提升……

这无疑令王振心中疑惑,如此看来的话,伏难陀岂不已经是结成元神、而且是特殊元神的大宗师了?

未免与他的战绩不符,原本“因果线”中,与受伤的双龙交手而不分胜负,又被可达志逼退,最后更是被刚刚领悟兵法入刀的寇仲斩杀于阵前……

而在斩杀伏难陀之后,寇仲又突飞猛进了数次,也依旧略逊于大宗师的。

如果单纯说是运气、临阵发挥之故,那伏难陀未免死得太冤了吧?

直到王振以言语撼其心境,这才发觉伏难陀的真实水平……

伏难陀的“梵我如一”并不稳定,想想也是,虽然只要心境圆满的高手,通常便能做到心神稳定,不为外物所动的。

但是“梵我如一”显然比心神稳定更难,伏难陀稍有不慎,便会从“梵我如一”的境界跌落出来。

而在其梵我如一心境被破的时候,王振也清晰的感觉到了,伏难陀的真实水平。

心境上不过是和王振等同,都是提炼出了神髓,而还没有结成元神的半步突破状态而已。

而且王振想要突破元神境界,只差水磨工夫,而伏难陀则要困难许多。

他的每一缕神髓,都要与梵天交汇,故而差的不仅仅是时间而已,想要突破比结成普通元神要难了许多!

当然这“梵我如一”自然不是白白折腾人,所得也不小,如果伏难陀能够达到“梵我不二”之境、彻底结成梵天元神,比起普通元神绝对要强大不少。

即便是现在,伏难陀未达到元神之境,在“梵我如一”稳定的时候,也可以暂时发挥出不弱于普通元神的效果。

虽然这不稳定的“梵我如一”,对真正的大宗师来说,是其最大的破绽。

但是面对同等级的宗师时,伏难陀“梵我如一”的优势还是很大的!

“无量天尊,大王何必执迷不悟,以此妖言邪论,做饮鸩止渴之态,且不说即便龙泉军民舍生忘死,胜机也不足十一,何况即便真的胜了,子民人人视死如生、荒废劳作,龙泉国又岂能长久?”可流道人苦言劝说道。

然而点破此节之后,拜紫亭和伏难陀之间的气机牵引,却是诡异了起来……

拜紫亭又岂不知伏难陀这妖僧的歪理邪说,是祸害人的东西,不过是现在为了争取族人的支持,而兵行险招而已。

等龙泉立国安稳之后,自然要清除伏难陀这个祸害,所以拜紫亭才会一边大力支持伏难陀传教的同时,又引入大明尊教,便是已经做好了狡兔死、走狗烹的准备。

相比之下,大明尊教的教义复杂,很难在普通民众中树立坚定的信仰,对拜紫亭来说,比伏难陀好控制的多。

而且大明尊教的大尊许开山也绝非泛泛,只要突厥兵退、龙泉国立,拜紫亭有得是手段炮制伏难陀!

伏难陀也不是没想到过这一点,两人貌合神离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不过现在被王振点明,还是令两人心中芥蒂骤起,这也正是王振心术的一部分!

“可流道友似乎对我的灵神大道,有诸多误解……纯净的雨水,落到不同的地方,会变化成不同的东西,却无损雨水的本源。我教的‘梵我如一’之说,与贵国先贤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贵教先师李耳的‘道法自然’同源同流,可流道友应当比我清楚才是。”伏难陀继续和王振论道。

“我教先师另有‘不笑不足以为道’之语,世间无广义可传之大道,只有广义可传的邪说!”王振做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