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之无上融合/天龙之无上融合 第570章

作者:赤东东

毕竟此时的竟陵,已经完全是军队管理的要塞,换做是王振也未必杀得出来。

而就在这时,仿佛还不够乱似的,竟陵又传来加密急报,瞧样式还是鲁妙子亲批的一等急报。

王振看到之后,也是心中一沉,如果是什么好事,绝对犯不上搞什么急报,鲁妙子自己就能做主。

恐怕是有什么干扰到自己之前战略部署的大事,鲁妙子才会发急报……

事实也的确如此,王振看过急报之后,也顿感一阵头大。

之前王振的设想很完美,北方一个王世充,对大楚来说就是不设防的踏板,只要到时大明尊教也一起反他,短时间之内,便能接收他这个“郑国”。

王世充也的确是不负所望,在击败李密之后,便祭天立国,国号为“郑”。

然而在封赏群臣的时候,别说是对新降之将的安抚,即便是对灭瓦岗有功之臣的封赏都乏善可陈,反而大封亲族……

王玄恕封汉王、王弘烈为魏王,王行本为荆王,王泰镇为宋王,王世恽为齐王,王道徇为鲁王,王弘烈镇守襄城,王行本守虎牢,王泰镇守怀州,王世挥守南城,王世伟守费城,王道徇守曜仪城……

立志于将整个“郑国”,打造成王家军,而且全不掩饰、吃相极其难看,几乎能封的要职,全都清一色的是王家人。

别说是打了胜仗却没多少封赏,反而被无缘无故削了兵权的将领们,即便是欧阳希夷为首的武人客卿,也对其大失所望,纷纷动了请辞的念头。

而王振之所以将目光放向南方,没有急于将快把自己玩死的王世充接收,便是看准了李唐两分,如今秦王李世民自立,即便李世民有心停战,但是手下将领与李唐却是血海深仇,即便是李世民的威望,这时如果提出与李唐停战,只怕手下的人也要造反。

两者互为死敌的局面,即便是看出有诈的长孙无忌和李世民,也无力挽回。

故而王振以此判断,两者现在肯定没工夫伐郑,尤其是秦军,更是和宋缺早有盟约,现在也不敢背盟。

但是王振也未料及,自己还是漏算了一点。

那就是李唐没了李世民之后,换上了李建成带军,原本对外作战能力便有所下降,现在与自立的李世民开战,情形更加不利。

尤其是李建成麾下的将领,有些虽然不是天策府旧部,但也曾经是李世民的老部下,对李渊屠杀功臣家族的事情,心中怨怼,战时全不用命。

如果不是李世民还没有下定决心,要和父兄拼命,恐怕李唐即便兵多将广,也免不了要陷入绝对劣势了!

然而这时候,李渊将注意力,放在了刚刚投效的李密身上……

原本“因果线”中,李唐虽然为了招贤纳良的好名声,接纳了李密,但是却将其闲置起来,之后李密不甘寂寞,悍然反唐、结果连个水花都没有就被按死了。连在隋唐演义、说唐传等其他作品中,对其忠心耿耿的王伯当,都私通李渊告密,怎一个惨字了得……

不过现在因为王振的蝴蝶效应,一切却不同了。

虽然李密刚刚投唐的时候,比原本“因果线”中还惨,除了些亲兵和军师沈落雁,几乎没有瓦岗旧将跟随他。

但是现在因为李世民自立,李唐正是用人之际,而且也恰恰是因为李密没有带什么瓦岗旧将,使得李渊反而对其放心许多。

故而李渊竟是重用李密,令其自领一军,讨伐他那忤逆子……

之后令李建成率领另一支唐军,南讨王世充!

虽然王世充手下瓦岗降将不少,显然是让李密伐郑效率更高,但是李渊又不是傻子,也觉得李密靠不住,利用他挡住李世民还可以,真正有功劳、实惠可捞的伐郑大业,还是交给了李建成。

否则李密如果灭了郑国,顺势那些瓦岗旧将再重投他的怀抱,到时合着李唐免费出兵帮李密“复国”了……

鲁妙子见情况有变,已经当机立断,一面派遣李靖率领的征北军,北上伐郑、从李建成口中夺食,一面联络了郑国潜伏的锦衣卫,挑唆人心、尽可能让郑国将领投楚不投唐。

除了向王振汇报这两件事,还有另外两件事,必须王振亲自下令,鲁妙子也指挥不动。

一是让宋阀的岭南军也配合北伐,二是急令大明尊教,帮助王世充抵挡李建成!

王振自然是无不应允,这也是他正想要做的!王世充可是他预定好的肉人型,不能便宜了李唐!

甚至王振已经在考虑,要不要让大明尊教的狂信徒发威一次,一口气灭了李建成……

现今大楚的主力都在南边,李靖率领的所谓征北军,完全是鲁妙子从各地抽调的杂牌军,虽然李唐有李世民牵制,也发不出几分力,但是对大楚来说,也算不上有利。

更对大楚来说糟糕的是,具鲁妙子所言,李唐伐郑中有魔门之人参与!

看来是觉得指望不了王振之后,索性和同样与魔门利益相合的李唐合作了!

因为李世民的原因,李渊现在看慈航静斋的人,也十分不爽,对魔门来说,让李唐占据洛阳,显然对他们的正邪大战更加有利……

第598章.597不可理喻的天剑

寇仲的说降成功了,征南军已经进驻了毗陵,为了显示诚意,王振甚至只带了少量的亲兵入城,接受沈法兴的降书。

沈法兴见到这一幕,心中没有别的念头是不可能的,不过想到“天剑”王振的传闻,还有对方敢只带少数亲兵入城的自信,最终还是放下了迤念。

毗陵城作为大梁的都城,虽然经历久战,但是存粮却是丰厚,在沈法兴投降之后,王振在接收梁军的同时,也开仓济民、楚军也有大庆犒赏,这里的楚军,已经包括了新降的梁军。

当然,征南军毕竟与梁军征战日久,互有袍泽牺牲在对方刀下,让他们好像一家人一样一起欢庆是不可能的。

王振也是派出楚国特有的辅导员,对两军的基层官兵,进行了及时的“心理辅导”,总之就是把一切都推诿给战争,携手共进才有美好未来等等……

而在有意无意间,沈法兴也被打上了阻止统一、抗拒和平的头衔,看着王振用他大梁的储备,来收买军心民心,还背地里恶意中伤自己,沈法兴也是无奈。

不过却也稍感安心,至少现在看来,王振费这么大力气,将自己和旧梁军分隔开来,应该还是有心兑现之前的承诺的。

虽然以后无法掌权,不过能做个富家翁,总比兵败身死的好!

整个欢庆中,也只有王振和寇仲,没有完全沉浸在兴奋之中。

毕竟其他即便是冯汉等等征南军、少帅军的高层将领,也无法领会李唐伐郑令王振有多不舒服。

偏偏就在王振不爽的时候,一个让他更加不爽的人,也到了毗陵。

“陛下,外面有一名姑娘求见,自称是陛下故人。”

“姑娘?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