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之无上融合/天龙之无上融合 第603章

作者:赤东东

宁道奇有“仙人跳”在身,而且本身逍遥元神便擅长在争斗中把握遁去的契机,倒是能轻松些……

至于王振所了解的另一位大宗师,也就是失去武功之前、精神分裂痊愈之后,那段时间的石之轩,倒是有轻松逃脱的本钱,毕竟有幻魔身法与不死印法傍身,前者挪移百变,后者群战无双。

但若说凭借不死印法,便想战而胜之,也是痴人说梦。

原本因果线中,石之轩在逼退善母莎芳之后,便因为自身不在最佳状态,而延期与祝玉妍的决斗……可见石之轩的不死印法,也并非无敌。

而王振应战圣门诸人的手段,实则也与“不死印法”相似,不过却是以不死印法为核心,融入了多种卸力武学以及S、S级超武学的结果。

因为融汇的武学种类太多,直接融合的话成功率堪忧,这些武学一旦失败即便是王振也要吐血三升,故而并没有使用系统融合,而是由王振自己正在开发之中。

祝玉妍等人,也都自认为猜到了王振的目的,无非是和当年毕玄对曲傲所作的一样……

在对方觉得自己有胜算的时候,令对手将全部实力发挥出来,再一举将其挫败!

以此来彻底摧毁对方的信心,现在在场这些圣门之人,便很难对王振生出反抗之心,即便不得不战的时候,对上王振也将徒减三分斗志。

却不知道他们猜到的,充其量不过是王振的次要目的,王振真正的收获,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大!

一是新武学的推衍融汇进度,二是王振也利用万法罗盘、根源浑天仪,从他们身上,偷窃着圣门的功法……

按照王振的预计,只要再分别从赵德言、侯希白身上得到魔相宗、花间派的武学,王振便有信心,能够返本归元,逆推出当年“天魔”苍璩穷搜天下奇功秘术、去芜存菁,取其合于己道者,著成的黄武世界四大奇书之一“天魔策”了!

第632章.631大意失秦关

“紧急军情、紧急军情!”

伴随着一阵马蹄声,传信兵策马从竟陵皇宫中奔驰而过。

这也是王振所定下的规矩,凡军情者,可从入宫策马,宫中无论内侍婢子还是王公大臣一律让路,并且除非是将帅特批的机密军情,否则入宫后骑手当呼啸而入。

以示对前方将士的尊重,并且提醒王公大臣们,战争还没有结束,不可产生偏安一隅的心思!

“陛下,北方急报!”那传信兵一路被指引到了王振的书房。

而王振在他进来的前一刻,停止了运功调息、思考之前对战圣门时的功法和窃取来的圣门武学,装作正在批复奏章的样子……

“呈上来吧。”王振说道。

一旁立侍左右的素素,将传信兵手中的火印军情交给了王振,王振确认火印密封完好之后,这才撕开查看。

里面和李靖约定好的暗记、暗号一应俱全,眼前传信兵的情绪,也在正常的紧张范围内……

一打眼的功夫,王振已经确定了军情的真实性。

而其中的内容却是将王振气笑了……

立国为“秦”的李世民终究是向郑国出兵了,公然撕毁了与谯国公宋缺的同盟协定!

而且同时偷袭了疏于防范的岭南军,将原本朱桀的地盘全都纳入自己麾下不说,岭南进击中原的唯一通道“秦关”,也被秦国夺去了!

得知此事的宋缺,先是送信给了征北军,以防征北军被秦军偷袭。

而这军情,也是宋缺的消息抵达征北军之后,算是征北军与宋缺合发的。

自觉被人愚弄的宋缺,直接爆发,已经尽起岭南之兵,准备与李唐一起夹击秦国了。

而李世民废弃同盟的理由也很“充足”,秦王李世民在几天前,被人暗杀了!

胸前正中一剑,现在还在重伤之中,据说是缠绵于病榻的时候,下令进攻郑国、偷袭楚军的!

原因很简单,具秦国的官方说法,刺客正是楚国的人,同盟也是由楚国撕毁的……

明眼人都看得出,李世民这被刺杀的时机,未免也太巧了,而且天下谁人不知,李世民背后是慈航静斋!

身边护卫高手定然不少,居然这么轻易就被近身了?即便真有人能做到这一步的,也必定是天下有数高手……这位大高手,居然刺了李阀有名的战五渣李世民一剑之后,令对方伤而不死,这是怎样的情怀?刺的是寂寞吗?

从动机上看,楚国虽然和慈航静斋关系处于冰点,但是也没有道理在这个时候刺杀李世民。

即便真想翻脸,直接挥军北上,与李渊两面夹击,打他个措手不及,到时令秦国亡国,岂不是更加痛快?

然而现在李世民“被楚国”刺杀了,之后秦军气势如虹的突袭岭南的楚军,结果岭南的楚军一点防范都没有的,连秦关都交出去了……

再怎么看,这都是秦军计划已久,而楚军全无防备!

显然李世民想要的,仅仅是一个借口,即便这个借口并不高明,但是只要能抬出来遮遮丑便好。

宋缺同时也传来消息,他动用了王振封他的谯国公的节制岭南之权,已经事宜从速、尽起岭南之兵,北上伐秦了……

不过王振并不看好岭南军,宋缺的岭南军,是以宋阀之前的私兵为骨干,组建出的楚军军团之一。

如果是之前的一万岭南子弟兵,平均素质绝对比楚军任何正规军都高,宋缺曾经以之与隋朝大帝杨坚的十万隋军,决战于苍梧、十战十胜,逼得当时意气风发的杨坚,只有暂缓收复岭南的计划,给了宋缺一个谯国公封号,便任由岭南脱离掌控了!

然而一万精兵自保尚可,想要伐敌却无力,故而宋缺在之后也大为扩军,楚国的一些地方军队,也向岭南输送过去。

之后的结果便是地区性子弟兵的弱势尽显,一来岭南精兵自身便老化严重,而岭南精兵本身便是依存于乡土之情的,不能向正规军一样任意裁撤老兵。

二来岭南精兵的性质,注定其极为排外,以宋阀的岭南精兵为骨架,想要创立岭南军的结果便是一开始内部冲突严重,宋缺几乎大半精力,都去做和事老了。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宋缺开始多次尝试,将岭南精锐子弟兵,以不同程度的分离出岭南军……

结果一来二去的,现在岭南军虽然稳定下来,但是平均实力还不如楚国之前在南方作战一线军队,精锐的部分最多也就是和征北军差不多!

而现在隔断岭南与江西的秦关失守,指望岭南军短时间内将秦关夺回来……还是不要太乐观的好!

王振一面叫来鲁妙子等重臣,商议秦国背盟之事,同时连发急信,痛责宋缺之失。

按照王振对内阁重臣们所说的,对宋缺的处治,底线是维持他在岭南继续统兵之责,在此基础上怎么严重、语气怎么败坏怎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