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之无上融合/天龙之无上融合 第625章

作者:赤东东

“楚皇陛下,之后请楚军参战吧!”窦建德恳求道。

“理应如此……”王振的声音透着股凉意。

————————

东东双开了一本动漫同人的新书《妖尾之无限全能》,希望大家支持,今天刚刚上传,求收藏、求花,httpbfaloof359711html

评论区里也置顶了一个门

第656章.655决战井陉关

在赵德言的毒计下,刚刚缓和了没几天的井陉关战场,再次成了绞肉机……

不仅是夏军,楚国的精锐战士,也加入到了绞肉之中。

并非王振愿意用自己的子弟兵,替外人守土,而是河北若亡,则北方局势彻底糜烂,连王振也只能暂图自保!

之前程知节、秦叔宝、许扬、骆方四人,已经带军赶到了井陉关。

只不过那时战局并不激烈,窦建德也不好意思请楚军出手,然而现在压力大增之下,窦建德只能请楚军一起,同心戮力、共守河北。

四路从阵两万余人,并着关中尚有一战之力的夏军万余人,三万守五万,倒是也尚能坚持。

同时李靖一路主阵,也已经被王振下诏北上增援,突厥人已知的也有颉利、毕玄统领的大军,正在赶赴河北战场,胜负依然难料!

而王振则是在坚持,咬牙也要忍到突厥人的主力到了,再令狂信军上战场。

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敌我尸体留在关上关下,每晚焚烧尸体的味道,令战场分外压抑……

为了井陉关的城墙能够坚持住,七天以后,王振不得不决定,开门至关下与突厥狼军交战!

虽然依旧保有关口上的箭雨输出的优势,但是王振不得不承认,没有城墙之利的情况下,可以清楚地看出,突厥狼军之精锐。

这些长期在塞外剽掠、大半时间都在马背上的战士,确实不是凭借军备精良,加上短时间的突击训练,就能够弥补的!

大部分楚军在平地交战,根本做不到一换一,唯有少数将军亲卫,能够与对方不相上下,伤亡大约是对方的两倍……如果不是一开始依仗城墙攻守的时候,突厥狼军也损伤不小,恐怕已经守不住了!

王振讨厌这种用数字衡量活生生的人命的计算方式,但是现在正是在战场上,不是自己去和赵德言、和颉利普及一下生命可贵,就能够解决问题的!

现在不用这种最“无情”的方式,制止战争的蔓延,以后悲剧只会越来越多。

就在井陉关能战之兵,已经不足原来一半,楚军只剩万人,带着两千不能战斗的伤员,夏军更是只剩数千人的时候,后续的李靖所带的主阵,樊文超、宋蒙秋、郎奉、郭善才四路从阵,共计七万楚国精锐,还有窦建德从河北各地征调的两万夏军,终于也赶到了。

然而赵德言却提前一天,便后撤了百里,开始猥琐起来,再次证明了夏国中层官员中,必然是有内应的!

赵德言退而不逃的原因很简单,因为颉利可汗和毕玄武尊也要到了,同来的还有近十万突厥狼军。

赵德言相信,只要前后军汇合,即便有王振驰援,河北也挡不住突厥人的铁骑,而只要河北易主,王振再强也难改大势!

至于西楚会不会停止北伐、增派援军?赵德言对此放心得很,且不说李唐和西秦会不会借机偷袭,仅仅是河北的生产力,就已经养不起更多楚军的到来了!

而如果从南方调集粮草,就更是大动作,并且运输线一旦长了,突厥狼军最擅长的可就是长途奔袭补给线!

现在楚军的支援力度,已经是极限,即便窦建德和徐圆朗降楚,短期内也很难将河北建设如南方一般铁桶一片,而突厥狼军打得便是时间差……

赵德言好似只觅猎的老狐狸,王振每每派军进攻,老狐狸便退回去,即便策划好了围剿,也都被谨慎的赵德言识破!

最终几天过后,突厥狼军的主力也到了。

现在井陉关内外,楚夏之兵、突厥狼军,皆有十万之众,日后在这一方世界,提起“井陉关之战”,说是决定中原命脉的一战也不为过。

隋唐时期正是东突厥人最强势的时期,在颉利可汗手中,东突厥达到了鼎盛,号称“控弦之士百万”。

唐初时候李世民继位之后,颉利也曾多次以十万以上的军队,入中原剽掠,刚刚统一的唐王朝,在初期只能赔钱告饶和解……

直到盛世初现、中原国力暴增之后,唐军才一扫往日颓弊,将东突厥、高句丽等灭族!

当然,所谓的“控弦之士百万”,并不是现在颉利能够搬出一百万狼军,那王振也只能龟缩在南方了。

“百万”这数字中有多少水分且不说,游牧民族的青壮,骑上马、拿起弓都是“控弦之士”,但是并不意味他们都是优中择优的突厥狼军。

而且东突厥众可汗虽然以颉利为首,但是并不像西突厥那般,完全是集权帝国。

颉利也控制不了全部突厥军队,最有代表的便是被称为小可汗的突利,同样率领突厥一大部族,根本不买颉利的账。

现在这十万人,可以说是颉利能够调用的全部实力了!

对突厥人来说,此一战胜之,可入主河北、入主北方,五胡乱华、南北割据的时代将重启,而对王振来说,只要能够全歼或是重创眼前的突厥狼军,颉利便也无力再掌控塞外……

到时不仅高句丽等族,震慑之下将不敢对中原用兵,颉利失势也将引发塞外的洗牌,无疑对中原是有利的,等他们洗的差不多,王振也已经一统中原了!

“李靖,你看这突厥狼军如何?”王振对李靖问道。

李靖面色严正:“骁勇善战。”

“比我军如何?”王振接着问道。

“……陛下应该有结论了。”李靖犹豫道。

“哎,来人——请狂信军的将军来!”王振叹息一声,旋即眼中闪过一丝厉色。

李靖闻言也很好奇,这狂信军王振一直藏着掖着,其将领李靖也从未见过。

当李靖看到一名一身白衣、脸上也遮着白纱的女子,自称“莎芳将军”,拜见王振的时候,更加心中疑惑。

那神秘兮兮的狂信军的将军,居然是一名女子?

如果是其他熟悉大明尊教的人,听到莎芳的名字,或许会比现在李靖更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