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之无上融合/天龙之无上融合 第632章

作者:赤东东

传说中人在死前的一刹那,意识会无限制的延长,原来是真的……毕玄心中默默地想到。

一股尤胜自己的燥热之力,裹狭着之前自己释放的炎阳真气,犹如长河决堤一般,涌入到了全身经脉之中!

毕玄最后闻到了一丝熟悉的焦臭味,往常自己使出炎阳奇功的时候,这种味道都会从敌人身上传出,然而这次毕玄却清楚,这焦臭味是从自己身上来的。

号称“没有人能把他从马背击下”的草原第一高手,三大宗师之一的武尊毕玄,就这么倒下了……

全身没有一道伤口,也没有七窍流血之类迹象,只是皮肤泛着炙红色,甚至有些地方已经是焦黑色!

一阵阵烧焦的气味传来,口鼻中甚至冒着热气……

这死相毕玄的弟子们再熟悉不过,正是毕玄以炎阳奇功击毙敌人的时候,对方的死状,然而现在却是出现在了毕玄身上!

颉利见毕玄身死,也是愣了几息,之后才猛然反应过来,逃!

还顾忌什么士气!不逃连命都保不住,而且到时士气会下降的更严重。

不过这又怎么逃得掉?即便他的亲卫们,有心以死拖延也无用,在毕玄身死的一瞬间,他们阵势稍乱的时候,便已然被魔纹飞剑斩杀了近半,剩下的人更加无力阻挡,接连有人被斩杀。

而可达志想要制止,却刚刚动了下脚步,便发觉之前王振攥住刀身的时候,寒气已经侵袭冻伤了经脉,一时居然动弹不得。

至于赵德言,从王振进入“天魔之变”的状态开始,便一直在愣神,发现王振的状态,确实与传说中的“天魔之变”一样之后,更是呆立原地,茫然不知所措。

颉利只看到眼前一团紫光一闪而过,便觉得喉咙一热……

“毕玄已死!颉利首级在此!何人尚有余勇敢战?”王振的声音,再次扫过了大半个战场……

 

第664章.663功成身退(大唐卷终)

“毕玄已死!颉利首级在此!何人尚有余勇敢战?”

王振的声音扫过了大半个战场,而且好像个紫色的灯笼一样,跃上了突厥的王旗顶端,一只手提着毕玄的尸体、一只手提着颉利的首级,令其他突厥将领,想要说几句安定军心的话都没有机会!

狂信军见到王振变成个“灯笼”,显然觉得这个形象,更加接近他们心目中的“神”,奋起了最后一丝力气,杀散了王旗附近的突厥狼军,围聚在了王振下面。

当然,能够突然变得这么顺利的原因,主要是颉利和毕玄之死,已经彻底粉碎了突厥狼军的士气,甚至是信仰,整个战场呈现崩溃的架势……

只有少部分突厥狼军,在各自将领的带领下,高喊着为颉利可汗报仇,想要向王旗冲锋,但是却因为数万狼军的溃散,队伍在乱军冲击之下,抵达者寥寥无几。

即便杀到了旗下,面对已经没有还手之力的狂信军,突厥狼军也无法抵挡王振帝王元神的作用甚至无法靠近他们,而且李靖也已经适时发起全军冲锋……

是役王振孤军深入,斩杀颉利可汗与毕玄武尊,“亲卫军”折损三成,换得突厥狼军大败,士气完全崩溃,被楚军衔尾追杀数十里,最远的整整追了一个下午!

中原地带的突厥狼军,完全成了无根之水,只有少部分在各自头目带领下,或是想要突围出关、或是占地死守……

井陉关之战,楚军杀敌过四万,俘虏一万余,只有小半逃脱战场,在之后衔尾追杀中,又击杀、俘虏了近两万。

之后的半个月内,河北、山西、山东一带的狼军,要么逃得快,要么被楚军攻破……

小可汗突利和高句丽的盖苏文,基本是刚刚行军到玉门关下,便遇上了颉利狼军的溃军。

突利收编一番之后,立刻打马原路返回!

一来是摄于楚国兵锋,不敢轻易入关与其交战,二来颉利一死,东突厥、乃至整个草原,都将重新洗牌,突利也决定先去吃下眼前这杯羹。

井陉关之战后,李靖率领的楚军,虽然折损过半,但是楚国的威名,却是震慑四海。

原本觉得已经事不可为,想要投靠突厥的北方诸侯,都是舒了口气……

短短半年之内,楚国接到降表无数,甚至包括突利部、高句丽国在内的塞外势力,也纷纷向楚国派遣使者,在王振面前大骂颉利无耻,并且申明自家与中原、与楚国,一向是抱着友好、互利的态度云云……

窦建德更是在井陉关之战后,王振还没有离开河北的时候,便敬告大夏群臣百姓,河北夏国自此并入大楚,窦建德则是被封为夏国公、河北道大总管。

大夏原本的官员,则是大部分都被王振迁入南方任职,之后又从楚国之中,遣人填充河北职务。

一时间楚国不但占据整个南方,而且河北、大半个山西、小半个山东,也已然并入版图。

如果说击溃了入关的突厥之后,楚国的声望大涨,那么李唐的行径就令人唾弃了。

李建成竟是招降了部分原本占据了他的老巢、刚刚在山西胡作非为过的突残军!

在颉利死后,打着李氏也有突厥人血统的旗号,虎口夺食般的在楚国手中,抢回了小半个山西,原本山西一带的突厥狼军,更是见突围出关无望后,被李唐收编。

虽然夺回了小半个山西,又收编了上万突厥铁骑,不过李唐的声望却是有减无增,甚至有地方官员封金挂印而走……

因为大楚分军河北,而令西秦短暂的苟延残喘,但是井陉关之战半年后,稍微缓过气的楚国,也再次发力,直逼秦都冠军。

李世民无视慈航静斋的反对,开门投降,获封秦侯、蛰居南地,麾下文武除了长孙无忌外逃,其余者皆降楚。

同年李唐在巴蜀东川守将,与楚国暗通而降,李渊发现时岭南军已然入驻巴蜀全境。

井陉关之战后一年,天下诸侯负隅顽抗者,仅李唐一家……

以梵清惠为首的“伪慈航静斋”,再不要脸,也不愿意和为天下人唾弃的李唐合作,只得封山不出,梵清惠辞去斋主之位,却没有另行指定传人。

一定程度上,算是默认了大楚所封师妃暄为斋主的传承合理性。

王振在井陉关之战后,却是“修身养性”,没有再做什么御驾亲征之类的事情。

在竟陵好生将元神境界巩固了一番,黑红龙剑已然祭炼完成,其他几道飞剑,也已经初见雏形。

还在“天魔之变”的状态下,从师妃暄手中,“窃取”了慈航剑典,不但令飞剑威力再度强化,而且至此大唐世界的任务物品,唯有一统天下后的“新朝玉玺”一件尚未获得!

又半年,长安城破,李渊、李建成、李元吉自绝于人前,李唐宣告覆灭,楚国完成一统大业!

同年傅采林在弟子的牵线下,亲至洛阳,与王振见面,代表高句丽欲要与楚国结定互不侵犯之盟,然而王振的据(shi)理(li)力(xie)争(po)之下,终究名义上向楚国称臣为附属之国。

大楚一统中原的第二年,出兵塞外,扶植粟末人割据,建立渤海国,建国仪式上渤海国国王大祚荣宣誓永为大楚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