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之无上融合/天龙之无上融合 第659章

作者:赤东东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徐长卿之前的预计完全准确,王振只要学会了控制灵气的方式,战斗力将立刻有一个飞跃,甚至胜过自己……

现在看来两人还是平手,但多半要归功于,王振如此运用灵气实战还是第一次,故而很多地方,还显得有些生疏,估计要不了多久,以王振的进步速度可能在抵挡蓬莱仙门之前,便拥有战胜自己的实力了!

即便以徐长卿并不武痴的性格,也不由得有些气馁,虽然料到王振可能拥有超过自己的潜力,但是徐长卿可没想过,会这么快就开发出来。

而是估计着即便紫萱不吝传法,也要有个几年苦修,再登几次天梯之后呢!到时自己自然也会更强,现在的情况,却是完全在徐长卿预料之外了。

“想不到仅仅一晚,王兄就将五灵法术掌握到了如此程度,而且还已经能够应用于武学之中,恐怕要不了多久,我就不是你对手了……不过还请王兄切记,越是强大的力量,越要应用于正道……”徐长卿进入了说教模式。

毕竟徐长卿让自己少走了不少弯路,王振即便对他的许多观点不敢苟同,但也有一颗求同存异的心。

至少应用于“正道”的想法,两人是不谋而合的,至于什么是“正道”,王振就有自己的标准和原则了,比如“从来不做让自己不爽的事情”就是王振的正道之一。

其实蜀山现在的整体思想,虽然也有些“老顽固”的意思,比如徐长卿就对妖族就先天看低三分、敌视三分,但也不算彻底僵化,徐长卿也并非不知变通,因此在原本“因果线”中,蜀山才会在徐长卿的带领下,走向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顶峰。

只是在“里蜀山妖界事件”之后,徐长卿心灰意冷,将掌门之位传给了常浩,蜀山才彻底僵化起来,也才有了后来姜清的悲剧,为日后锁妖塔彻底崩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连带着在“问情篇”时期,还有些灵动劲儿的独孤宇云,也被常浩言传身教成了日后的老顽固孤独剑圣。

王振甚至怀疑,徐长卿是因为知道了自己将蜀山发展的太强,使得内外蜀山失去平衡引发祸患,所以才“慧眼独具”的发现了常浩这个人才,看出来只有他才能完美的将自己建设起来的蜀山家底败光,以此来重新达到平衡……

常浩也“不负所托”,不但令蜀山日益偏激,而且嫉贤妒能,极尽排除异己之能事,令蜀山在短时间就元气大伤。

心中神游物外很久,徐长卿也终于从说教模式中解除出来,王振连忙建议道:“徐兄,你看我现在的水平,能学御剑飞行了吗?我们一人带一个,去蓬莱是不是更快些?”

第693章.694上路

“徐兄,你看我现在的水平,能学御剑飞行了吗?我们一人带一个,去蓬莱是不是更快些?”

御剑飞行不是哪门哪派独有的,或许蜀山派有更特殊一些的,不过王振只需要普通版本就好……

谁料徐长卿却是摇了摇头:“看来王兄对御剑飞行,还有些误会,那不是王兄想象中的法术……以我和王兄现在的修为,各带一个自然没问题,但是只怕飞不了多远,恐怕也就从这里到渝州的距离,就要灵力耗尽了,而且恐怕也没有王兄想象的那么快。”

“这么说来,所谓‘朝北海而暮苍梧’,只是夸大其词的说法咯?”王振有些失望的说道。

“那倒也不尽然,之前说的是御剑飞行的一种形式,还有另外一种,不过不能随便带人,至少要烈风一重天之后,才能够使用,速度要比第一种快的多。但是只能向做好好灵气标记的地方移动,中途也不会有任何阻碍。

而当达到了猛火一重天之后,便近乎可以达到‘朝蜀山而暮蓬莱’,想来如果再上一层楼的话,‘朝北海而暮苍梧’也并非虚妄。”徐长卿说道。

王振听懂了一些,大约就相当于是自己“龙象印记”的加远距离、印记稳定存在的版本,果然仙道、武道,殊途同归……

王振昨晚也尝试过,以法术加强龙象印记,却作用寥寥,听了徐长卿所说,终于隐隐有了些头绪。

之前徐长卿说起“登天梯”的事情的时候,王振便隐隐有所怀疑,开始的九重天还好说,是无尽的向下牵引力,虽然王振也觉得奇怪,为什么离地面越远、重力会越大……

不过想来也可能是仙侠世界中,另一种无形的神秘力量,不是重力也说不定。

但是之后的烈风九重天、猛火九重天就越发说不通了,天上有那么大的风,仙剑世界的云都是铁打的?而猛火九重天就更不对劲儿,王振怎么抬头仰视,也看不到火焰的迹象啊……

故而王振早就怀疑,所谓的登天梯,不是再向“上”登,而是向“里”登!

向着越来越靠近盘古开天后,脱离六界之外的本源攀登!

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一定要在固定的“登天台”进行攀登,想来“登天台”便是开辟出的一层层异空间的入口。

而之所以后面那种御剑飞行,能够比第一种快那么多,而且还“不能中途停下”,依王振推测,便是因为本身飞行的过程,就要进入异空间之中,所以必须以提前做好的灵气标记作为目标!

而想要在异空间之中通行,首先也必须在登天梯中,获得异空间的承认才行!

王振现在修为虽然已经和徐长卿差不多,甚至更胜一筹,但是想要进行第二种御剑飞行却是不可能的,而且紫萱和雪见的话……

紫萱的修炼方式,与人族大不相同,或许也可以承受,雪见肯定不能。

而且紫萱藏拙之下,徐长卿也不知道她深浅,加之在蓬莱他也没有留下灵气印记,否则两人直接从蜀山就一路御剑而飞了,哪里还能遇到唐泰?

在原本“因果线”,又哪里有机会恰好救下景天和雪见?

知道了没有御剑的机会,王振也只得和徐长卿等人老老实实的舟车劳顿……

至于向唐坤辞行的时候,雪见本来犹豫了,要不要留下来照顾爷爷,不过唐坤却是一力将雪见往外面推。

一来是看出了雪见的心意,二来也是觉得,雪见在王振身边会更好,三来王振看出一些,唐坤之前对唐门的清洗还没到位,估计还要刀光剑影一阵子。

唐坤自信以自己在唐门的威严,不虞有什么危险,不过却不希望雪见看到这么血腥的一幕。

仔细想来,原本“因果线”中,一个病糊涂、甚至已经死了的唐坤,都能让雪见在之后带着五毒兽离开唐门,而没人为难她,事后到了渝州才有人动心思。

可见现在已经醒了的唐坤,在唐门绝对是说一不二,不需要自己担心什么。

不过王振还是在唐门隐蔽地方,留下了一道龙象印记,或许等自己学会了御剑之术后,能够用得到。

离开唐门不久,王振便感觉到,之前和景天走散的两名鬼囚,已经正在向自己这边汇合了。

之前在唐门的时候,因为顾忌徐长卿的感受,王振一直通过黑红龙剑的大概感应,命令两鬼不要靠近。

但是现在王振不准备再瞒着徐长卿,毕竟之前只是权宜之计,徐长卿看到鬼囚,也并不会直接视若妖孽,只是会影响对自己的第一印象。

之后再想从徐长卿口中,挖出关于修仙的事情,便要困难许多,所以才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思,而现在没有这种顾忌了……

果然徐长卿看到两鬼囚之后,不由得大皱其眉,如果是常浩、独孤宇云时期的蜀山弟子,估计仅凭这鬼物,便要喊打喊杀了。

不过徐长卿倒是不会,就好像他能够接受魔剑一样,只是再次进入说教模式是少不了的,一面告诫王振,要将修为用在正途,另一面也劝解养鬼之术终究有伤阴德云云……

蜀山弟子还是很信“阴德”这说法的,否则怎么只有蜀山弟子,对除妖之事这么热衷?

王振听得一阵头大的同时,也满意的看了景天一眼,徐长卿的反应无疑说明了,之前他并不知道鬼囚的事情。

听了唐泰的指控,即便徐长卿知道其中大多是假的,也肯定会向景天旁敲侧击的求证鬼囚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