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之超能警探/柯南之超能警探 第392章

作者:高岭之花

“冬马,你怎么知道椎名先生写的俳句?”小兰疑惑地问道,看似天真的问题,却直指问题的核心。

“因为这既不是我写的,也不是椎名写的,而是昨天我们遇到的那位证券经理人,友永久寿男先生的作品。”

“诶?!”众人一起惊讶。

“而听到这一句的牛洼先生,就把这句俳句记在了本子上,应该是想要在这次连句会上看看会不会用到吧。”

冬马说着,转头看向此时已经完全慌了的椎名。

“你肯定以为,那是牛洼先生的作品吧?”

“‘那么差劲的人,怎么能做出这么漂亮的俳句?!’,当时你大概就是这样想着,才从牛洼的笔记本上把那一页撕下来的吧?”

死死地盯着椎名,冬马一字一顿地质问道:“在你杀死牛洼之后!”

“而且让我觉得好笑的是,你居然在自己刚才所作的连句里,隐藏着一些暗号。你以为我们是初学者,就没办法从俳句里面把他们找出来吗?”

“别忘了,侦探通常都是对解开谜题最擅长的那些人!”

自信的嘲笑,仿佛在嘲笑所有无知的凡人,对他的不敬。

“不管是杀人案件,还是这种文字谜题!”

“第七句的第七个字,第九句的第九个字,还有第十一句的第十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就是我’!这是在暗示犯人就是你的意思,应该是对我第一个俳句做出的回应吧?”

一边说着,冬马一边恨铁不成钢地不断摇头。

“你这么容易上当,让我很没有成就感啊!”

虽然听起来像是在开玩笑,但嘴角那冰冷的笑容,却一点都没有在开玩笑的样子。

“而且按照你的性格,只要给你足够的条件,你绝对会用出从牛洼先生那里得来的俳句!”

“而这个所谓的条件,自然是在警方已经确定将八木泽当作犯人带走之后,没有嫌疑的你自然就可以无所顾忌了!”

第0410章 松江城造句旅行(八)

“当然,还要你所说的第十三句句首的字要和之前那一句的句尾相同……”

“所以,刚才冬马你才让柯南说了那一句?!”小兰突然惊讶道。

“没错,正如我所推理的那样,在柯南那句结尾正好匹配的情况下,你毫不犹豫地说出了那句本来应该只有牛洼、友永知道的句子,就像是在庆贺自己的胜利一样。”

不等冬马说完,椎名突然讪笑着说道:“句子里的暗号,只是单纯的恶作剧而已,本来想试试看毛利侦探和上条警视正是不是如传说中那么厉害,没想到果然名不虚传啊!”

“至于那个句子,其实是昨天晚上牛洼先生给我看的,他也知道我喜欢这样的句子。”

似乎觉得自己的解释还不够,椎名接着强调道:“再说了,我是有不在场证明的啊!”

“哦?那我可要听听看,你说的不在场证明是指什么?”冬马笑着反问道。

“十点零五分左右,我在庭院美术馆的英国庭园那边,看到一个迷路的孩子被父母找到的场景,这也是我刚刚才想起来的。”椎名说道,看起来似乎是个很不错的证明,毕竟如果没有同犯的话,从犯案之后就在警方监视下的他,是不可能知道当时那里发生了什么的。

如果他是犯人的话。

但是……

“那种事情,只要装一个摄像机就可以了!大概是装在灌木丛下面的吧?”冬~马笑着说道。

“诶?!”椎名大惊失色,瞳孔夸张的缩放,让他丝毫无法掩饰自己内心的动摇。

“那是我派柯南去英国庭园那里找到的,当然,那个时候我并不确定谁是凶手,所以所有人应该要去的场所我都派他去侦察过。而在你所说的那个喷水池附近,柯南发现了用三脚架固定摄像机的痕迹。”

看了眼柯南,冬马继续说道。

“我想当时情况应该是这样的,你在案发当天早上在那里架设了摄像头,用偷来的牛洼的备用手机给八木泽发了约见短信,然后去游步道杀死了牛洼,并且把眼药水瓶放在了现场,在月照寺扔掉雨衣和凶器,再去庭院美术馆回收摄像头,然后回到旅店。”

虽然冬马肯定都说对了,但椎名却依旧强笑着反驳道:“很有趣的推理,冬马君。”

可能是被逼入了绝境,椎名甚至已经顾不上使用尊称了。

“可是很遗憾,你没有证据……”

椎名得意的表情仅仅是一闪而逝,因为冬马紧接着便做出了反击。

“证据的话,我当然有!”

“因为牛洼先生在此之前,已经给我提供最充分的证据了!”冬马冰冷地笑了起来,仿佛是来自地狱的裁判官,正在宣判他的罪行。

“你是说竹子吗?”毛利问道。

“不,那既不是指的竹子,也不是指的武家故居,而是指数字1!”

“那又是什么意思?!”椎名脸色难看地质问道。

“各位,谁还记得连句的第一句是什么?”冬马突然问道。

“发句?”小兰犹豫地回答道,虽然她回答的就是正确答案。

“那么广濑,鉴定的结果呢?”

“在这双椎名先生的左脚左侧上方第一个钩子(固定鞋带的固定钩,通常在鞋带洞的上面)边上,找到了牛洼先生沾着血的右手食指的指纹!”

“现在,你明白了吧?”冬马看着脸色一片死灰的椎名,“也就是说,牛洼想说的其实是你鞋子上的钩子。”

“想必你当时只顾着看牛洼手册里的俳句,没注意他摸了你鞋子上的钩子吧?”

“确实,当时光想着那个美丽的俳句,完全没注意到本来应该已经死了的那家伙最后还摆了我一道……”椎名苦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