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界征战之召唤猛将 第790章

作者:黄金老五

如果是寻常的人,肯定羞愧地自尽了,但是大毅力者不一样,忍辱负重。

被宫刑之后,司马迁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完成了华夏历史上第一部历史性巨作——《史记》。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后来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天朝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公认为是华夏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

《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

至于司马迁为什么会受到宫刑,这里面也是有故事的。

史书记载,汉武帝派自己宠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李广的孙子、别将李陵随从李广利押运辎重。

李陵带领五千步卒孤军深入浚稽山,可惜是,他与单于遭遇。匈奴以八万骑兵围攻李陵。

后来经过八昼夜的战斗,李陵斩杀了一万多匈奴,但由于他得不到主力部队的后援,结果弹尽粮绝,不幸被俘。

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武帝本希望他能战死,后听说他却投了降,十分地恼怒,不高兴。

当时满朝文武官员都是察言观色之人,几天前还纷纷称赞李陵的英勇,现在却附和汉武帝,指责李陵的罪过。

这个时候,汉武帝询问太史令司马迁的看法,司马迁一方面安慰武帝,一方面也痛恨那些见风使舵的大臣,尽力为李陵辩护。

李陵平时孝顺母亲,对朋友讲信义,对人谦虚礼让,对士兵有恩信,常常奋不顾身地急国家之所急,有国士的风范,比那些只知道保全自己和家人的大臣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他们如今见李陵出兵不利,就一味地落井下石,夸大其罪名,所以他出言帮助李陵。

一方面夸赞李陵,以五千步兵,在八万匈奴士兵被包围的情况下,竟然斩杀一万多敌人。

绝对是赫赫功劳。

另一方面,司马迁也表达了对“援兵不到”的不满,如果不是援兵不到,也许事情就不会产生这种变化。

他的直言触怒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贬低劳师远征、战败而归的汉武帝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于是下令将司马迁打入大牢。

司马迁被关进监狱以后,案子落到了当时名声很臭的酷吏手中,杜周严刑审讯司马迁,让司马迁尝试了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

面对酷吏,他始终不屈服,也不认罪。

不久之后,有传闻说李陵曾带匈奴兵攻打汉朝。汉武帝信以为真,便草率地处死了李陵的母亲、妻子和儿子。

司马迁也因此事被判了宫刑。

当时据汉朝的刑法,死刑有两种减免办法:一是拿五十万钱赎罪,二是受“腐刑”。

司马迁当时官小家贫,哪里有这么多钱赎罪。

腐刑既残酷地摧残人体和精神,也极大地侮辱人格。

司马迁也不愿意忍受这样的刑罚,当时甚至想到了自杀。

但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想到了孔子、屈原、左丘明和孙膑等人,想到了他们所受的屈辱以及所取得的骄人成果。

司马迁选择了腐刑。

第892章 华夏四大才女——卓文君

扶苏看着手里召唤卡片上面的司马迁,不由感叹了一句。

“寡人的史官来了”,扶苏手上一用力,直接将召唤卡片捏碎。

寡人的丰功伟绩,终于可以流传后世,流芳百世了。

扶苏紧紧攥着拳头。

他这么步步为营,爱惜羽毛,不就是为了成为“千古第一帝王”吗?

等后世,哪怕自己的子孙中出了不肖子孙,将整个大秦帝国给败亡了。

自己千古一帝的名声也不会被抹灭,相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的传说会越来越响亮,被万民敬仰,被后世帝王崇拜。

随着扶苏的动作,一个穿着灰布衣服,头上系着布条,将长发束之高阁的中年男子召唤出来。

扶苏看着面前的司马迁,他很想知道,被系统召唤出来之后,此时的司马迁究竟还是不是太监。

系统能否将司马迁的,呃……蛋蛋给修复过来。

事实证明,系统可以,但是司马迁,他没有给修复,和蔡伦似的,他没有改变召唤人物的身体。

扶苏看着面前的司马迁,默然叹了一口气,不知道该悲伤,还是该高兴。

扶苏打算对司马迁委以重任,完成他的梦想。

司马迁虽然人近中年,但是脸色有些阴柔。

和他身边的小邓子,小桂子很想象,。

“司马迁拜见公子,拜见夫人”,司马迁出来后,对着扶苏和刘韬拱了拱手。

“先生快快请起”,扶苏走上前,将司马迁搀扶起来。

他对面前的人十分地尊重。

这是一个值得他尊重的人。

扶苏不得不承认,他有不如对方的地方。

“谢公子”,司马迁直起身,十分地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