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无敌基地 第56章

作者:fgghk

“而且到今年年终钢铁厂的第三期工程就能完成,可以达到年产钢材两百万吨,等到工程的最后一期到一九三三年完工,这边的钢铁厂一年就可以生产,500万吨各种各样的钢材。”

之后又有各个部门的主管人员,开始对自己主管的方面进行了汇报重点就是在工农业方面,在现在第三产业并不发达的时候,第一和第二产业才是一个国家的支柱,就算是在第三产业空前发达的二十一世纪。

没有第一和第二产业支撑的第三产业,就像是空中楼阁一样。一阵大风吹过就会垮塌下来的,所以更期一定是要扎实的。

说起察哈尔现在的人口,其实人口类型是很成问题的,因为克隆人都是十八到三十来岁的状态,所以说这个年龄段的人是最多的。不过这两年随着克隆人们结婚生子,一两岁的孩子也越来越多了,可见现在的一些事情都得为以后准备。

不过对于广大的农民来说,今年一定可以过上一个好年,无论是把土地租给农业公司了的,还是自己留下来了,一年时间都赚了不少,因为拥有基地的高科技种子,至少今年所有的农民都不可能担心挨饿的问题了!

特别是那些小孩子,现在去上学的话吃饭什么的都是由政府来管的,一个一个的都比原来壮实了不少。

教育部门的任务,今年要比前两年轻很多的,第一年入学的时候大部分超过了学龄的儿童,也跟着一起去了学校,为了防止这些年龄比较大的学生,欺负那些更小的孩子。

各个方面都是费了很大的力气,最重要的还有就是在第一年的时候,很多家长并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读书,最后有不少,甚至启动了强制措施。

而到了这今年大部分人都知道了教育的好处,除了一些重男轻女的不愿意让女孩子去读书之外,基本上没人敢这么干了。

所以教育部门的负担要轻了一些,而且随着克隆人的增多,也不害怕缺少老师什么的。

求鲜花……(三更)

第70章:1929年度汇报(下)

现在察哈尔人民政府最重要的几个部门,应该就是农业部教育部和工业部,商业部则是一个比较空闲的岗位,因为经济危机的原因,基本上是不会和这边有联系的,况且现在的欧美真的是因为经济危机的问题自顾不暇呀!

有些国家甚至已经扛不住了要,不少国家的各方面都是处于崩溃的状态。

教育部的说完了那就该轮到农业部的了,因为集村并寨的缘故,农村人口变的相对集中了起来,很多方面也方便了很多比如说管理什么的。

现在察哈尔的大部分可以用来耕种的土地都是让察哈尔农业公司还使用的,共同使用共同管理。

只有大约百分之二十是农民自己种的,就像前面说的察哈尔现在缺少人力,大部分的人都跑到工地上干活去了。把土地留下来的,专门跑着去种地的人其实是比较少的,就像前面说的今年算的上是一个丰收年。

更何况察哈尔的土地政策,土地的比较少的连税都不用交了,虽然土地的所有权是归政府,老百姓只有使用的权利而不能随意地买卖。但是老百姓的生活可比原来容易,因为高产农作物的原因,一亩土地生产出来的粮食就够好几个人吃一年的了,所以农民们至少不用再为吃饭担心了。

农业部的报道是相对于比较简单的,主要就是公布了察哈尔这边今年粮食的产量,以及耕种的粮食的种类。

察哈尔这边是比较干旱的,山上现在种的大部分都是经济作物,大部分都是树类,对于环境姬云是相当的执着的,他可不希望到了21世纪,他的子孙们连一片蓝天都没有。

通过农业部长的报告,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今年一年生产的粮食足够察哈尔周边的四个省1400万人口。四年的伙食了,不过肉食方面有些欠缺,所以今年开始养殖业又得提倡发展。

农业方面的汇报是比较简单的,因为地处北方环境的原因导致种植的作物种类要少得多。所以农业部长她的报告是最快的,工业部长是最后一个。

因为,他要汇报的东西是最多的,现在察哈尔人民政府的全部力量都集中在工业方面。

而且察哈尔人民政府要发展的是全部的工业体系,因为现在人手不足的原因,很多东西都只能是先搭一个架子。

但是架不住工业种类的项目实在是太多了,钢铁工业矿产工业,汽车工业和军工业。

钢铁工业现在来说是倍受重视的,一九二九年年底,察哈尔的全部钢铁厂(自然生产)每个月已经可以生产八万多吨的钢,这还不包括那些生铁。

不过钢铁方面在克隆人眼里,那其实只是一个最基础的工业领域,但是无奈的是,现在的华夏,每年的钢产量也只有5万吨。

所以在别人看来,这个钢铁产量是有些不可思议的,一个月的产量居然比原来的话下一年的产量都高,所以也就对钢铁产量非常的重视。

但是姬云最重视的是汽车工业和军工产业,要知道军工产业是一个国家的真正的中心,像那些军事强国他们的周边的工业都是可以为军工业服.务的。

而军工业的技术进步,也是可以带动其他工业的发展,最后形成良性的循环,当然这中间是要有一个度的,否则很容易的就会引起问题。

当年的红俄,军事力量甚至已经超过了白头鹰,但是他们中间的发展已经失去了平衡,再经过有心人用力一推,红色帝国就这么倒塌了。

第70章:1929年度汇报(下)-->>(第1/2页),

当年的红俄,军事力量甚至已经超过了白头鹰,但是他们中间的发展已经失去了平衡,再经过有心人用力一推,红色帝国就这么倒塌了。

这个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事后诸葛亮,到了红色毛熊完蛋的时候,人们才反应了过来,可惜最后也迟了,那头强大的北极熊再也不可能回来了。

虽然北极熊的出局,对于华夏人来说可能是一件好事,但是也能算得上是一件坏事。

红色的世界里就剩下华夏这一根顶梁柱了,整个世界都把目光放在了华夏身上。各种各样的围堵封锁,各种各样的打压,最后硬生生的逼出了我们。

所以在军工方面那是很重要,但是在教育方面同样重要,教育真正重要的是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教育,而不是让他们成为有才无德的社会败类。

工业的发展是非常快的,察哈尔和绥远可以说的上是从一穷二白发展起来的,多伦的炼油厂早就开始了生产,但是因为石油产量的问题,炼油厂的生产能力其实一直没有发挥出来。

但是也没有多少办法,所以又要修一条可以直接通到海边的铁路,这样从国外购买原油也方便一些。

虽然察哈尔的一些地方石油树已经完成了种植,而且种植面积也不小,足足达到了18万亩。

按照每亩地两千多吨的产量,等到完全成熟之后仅仅是这些土地,也就可以产生上亿吨的油料。但是远水终究解不了近渴,石油树的生长速度并不慢,但是想让它开花结果,种树苗种下去那也至少需要三年时间!

但是现在,这些东西仅仅只是种下去了也就一年的时间。

所以说现在察哈尔政府每年得像外面,进口大量的原料,而且工业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责任,那就是对国内的矿产资源进行保护。

想一想原来的时空中,华夏的那些珍贵资源被当成白菜一样的卖了出去,一些个卖国贼只注重自己的利益,完全将国家的利益抛之脑后。

这可以说是非常可恨的,所以对于这些,现在管控是非常的严格的。

不过对于华夏的一些资源,现在出售的比较珍贵的,也只有钨矿,至于说别的什么基本上都还没发现呢!

汇报会花费的时间还是比较长的,花了一个星期,才将各方面的任务基本上分配完毕了。

总结之后继续在发展,这才算的上是正道,到一九三一年七月之前,这条铁路至少要修到库仑去。还有就是要修到津城港口的铁路,今年也要重新开始动工,中间有些地方也要重新翻新。

会议结束之后各方面的官员又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

求鲜花……(4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