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无敌基地 第85章

作者:fgghk

把这些伪善者的真面目接露出来,顺便把那些作恶多端的也一起收拾掉,在这里建立政府的公信力,让当地的老百姓相信察哈尔政府,这样子的话接下来的一系列工程,都会变得容易的多,毕竟像是集村并寨之类的活动,如果当地的老百姓不支持的话,那样子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而且要进行,改变一些原本的,比较恶劣的风俗,建立完整的政府公信力都是必不可缺的,但是现在察哈尔政府刚刚来到这里,想要拥有完整的公信力,那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所以通过这种手段来提高政府公信力,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选择,现在各种各样的诉苦大会在占领区各地轰轰烈烈的举行着。

在现在山西的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庄里,村子用来唱戏的台子,现在被一些察哈尔的政府人员占用了,上面就是这次诉苦大会主角杨二根。

杨二根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属于是这漫山遍野上最卑微的存在,他们的存在就如同蝼蚁一样,不会为统治者们重视,属于是最可怜可悲的人。

今天杨二根要讲述的就是他自己的故事,他们家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个山村里,祖祖辈辈坐着镇上钱老爷的雇农。虽然自己也拥有少量的土地,但是依旧要到别的人家里去做些短工才可以生活下来。

今年才二十五岁的杨二更,长的却已经像四十岁的人,生活的重担压.在他的身上,早就让这个年轻人不堪重负了。

他的遭遇十分的狗血,就像是很多言情剧里的一样,他有一个漂亮的妹妹,五年前,他带着他妹妹去城里卖一些山货,结果他妹妹就让钱老爷给看上了。

杨二根对他的妹妹其实挺好的,看那钱老爷已经五十多岁了,也就没有同意这一门亲事,结果他们一家人悲惨的命运就这么开始了。

先是杨二根,他大哥被官府的人给带走了,官府说原因是,他大哥也和山上的土匪有勾结,开什么玩笑,要真和山上的土匪有关系他们家能过的这贫困。

但是没办法,有些事情就是这样的,人家当官的说是什么就是什么,他们家上下打点,最后有人来点醒他。这是钱大老爷的手段,钱老爷的儿子,是县里的警察局长,这件事情就是钱老爷的儿子做的。

于是,杨二根就跑到钱大老爷家门口,去给钱大老爷磕头赔罪,可是钱大老爷根本就不愿意理他。

让杨二根把她妹妹送来再说话,这样子下去一连几次,杨二根他妹妹,自己决定了去见一见钱大老爷,结果他妹妹就成了钱大老爷的第八房小妾。

第106章:诉苦大会-->>(第1/2页),

让杨二根把她妹妹送来再说话,这样子下去一连几次,杨二根他妹妹,自己决定了去见一见钱大老爷,结果他妹妹就成了钱大老爷的第八房小妾。

他气不过,上门想要讨一个公道,结果自己被钱大老爷家里的打手,打断了一条右腿。

杨二根逐渐的把自己的遭遇说了出来,周边的老百姓或多或少都有些相同的遭遇,一个两个的都是义愤填膺的样子,但是他们又怎么可能拥有反抗的能力呢?

这年头能有资格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里读书,最差的都是地主过着小资本家,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些人形成了一条稳固的利益链,将这之外的人排除在这个体系之外。

至于说外来者,不是被他们驱逐就是被他们同化,就像华夏古代的世家一样,在他们看来自己家里的利益是最重要的,至于说什么国法家规那都是笑话,这就是数千年来人治带来的危害,儒家以仁治国,最后的结果就是儒家成了这些人的集合体. ..

诉苦大会结束之后就是公审,审判的就是那些土豪劣绅或者伪善者,钱大老爷就是这样一个。

他的命运已经基本上注定了,结果除了死亡,那就是终身监禁。

钱大老爷被一辆卡车拉了过来,上面几个卫戍部队的士兵,抓着钱大老爷家里面作过恶的那群,包括钱大老爷家里养着的杀过人的枪手,一个个的都抓了过来。

一共二十多人,全部被押了出来,胆子稍微大一点的在那里怒骂,又或者在那里吵着什么?胆子小一点的基本上都已经吓得瘫软了,至于那位钱老爷,如果不是边上的两个士兵把他扶住,恐怕已经吓得瘫倒了地上。

跟在钱老爷后面的就是钱老爷的那位当着警察局长的儿子,他这位儿子在县城被攻陷的过程中,奋力抵抗,结果被炮弹给炸晕了,运气好没死成,但是这一次恐怕也是在劫难逃。

二十多人被压.在了刑场上,摆成了一排,一个军官走了过来开始宣读他们的罪状,随着一条又一条的罪状念了出来,周围的老百姓们一个个的都忍不住骂了起来。

刑场上面一个个顽固的家伙,依然在那里叫嚣着自己根本没有犯罪,刑不上大夫之类,的话。

军官很快就将判决书念完了0.0,一个个的都是死刑,而且钱老爷家里大部分人,都面临着一个问题,犯罪连坐制度。

这个臭名昭著的制度,结果被姬云再一次搬了出来,对于犯罪者,家里人如果享受了他的犯罪成果,或者帮助其违法犯罪,基本上是要按从犯论数的。

这样的一幕幕在被姬云占领的地方都有发生,或大或小,人数或多或少。

在短短的一个月之内,因为不理这些案子死亡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五万人,至于其他按照从犯处理的,加起来也恐怕超过了十万人。

这件事情可以说的上是震惊了整个民国,让那些作恶多端的官老爷们,对察哈尔氏恨到了骨子里,恨不得让姬云马上去死,察哈尔土崩瓦解。

求鲜花……求订阅……。

第107章:影响(1)

这一个月的时间内,在北方各地发生的对于这些所谓的士绅的审判,像是长了翅膀一样的传遍了全国,有些人在那里叫好,说察哈尔政府是为民除害,有些人则是在那里怒骂,说姬云就是一个像秦始皇隋炀帝一样的暴君,这么干下去,绝对不可能有什么好下场。

更多的人选择对这件事情进行无视,因为他们现在连最简单的生存都无法做到,有什么资格去管这些事呢?

但是在那些可以去了解这些的地方,对这些事情人们无一不是在进行着激烈的辩论。

远在上海那边,察哈尔日报的分局,早就开到了那边,每天察哈尔的日报,都会通过飞机运过去一份,然后在那边进行印刷,然后在当地售卖。

就现在,在上海的一个茶馆里,一大帮大老爷们们正在喝茶聊天,在那里互相吹着牛皮,顺便说一说最近哪里又打仗了哪里又死了人,来缓解一下自己生活之中的压力。

就在这个时候,店老板拿了一堆报纸进来,茶馆13里的客人见到老板进来了,一个个都是十分熟识的打着招呼。

“老王,今天的报纸上有没有什么大消息,说给咱们听听啊!”一个茶客在那里说。

茶馆的老板摇了摇手说道:“今天的报纸我还没看呢,给你拿去看看吧!”说着就把手中的报纸递给了那个客人。

见那个客人也不客气,拿着报纸就看了起来,边看边给周围的人读着。

拿到一份中央日报之后,感觉却有些惊呆了,边上的人听到他不说话了之后,有些好奇地朝那张报纸上看了过去,一个个的也都有些呆住了。

那份中央日报上写的是,察哈尔最近这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最重要的就是,最近这一个月来,对自己占领区内的土豪劣绅的处置。

中央日报上是用惨无人道的说法来描写的,不过这也难怪毕竟他们身后的人就是那些大地主大买办,又怎么可能不会为自己同阶级的人说话呢?

中央日报上甚至已经开始鼓吹,察哈尔的行为和红党无异,要求(中央)对察哈尔进行讨伐,让绝对不可能再发生这样的事情。

申报等等一些报纸都是这样的说辞,有一些报纸要偏袒一些,有一些的评价则是中肯一些。最后翻到那一份察哈尔日报的时候,店里面的茶客们都已经讨论翻了。

说起来这个年头读书人的地位是很高的,这一次察哈尔处理掉的读书人可不少,先不说发配边关,直接杀死的就有多少呢?绝对要超过一万人的,再加上些别的,这一个月就直接间接处理掉了四、五万人。

第107章:影响(1)-->>(第1/2页),

说起来这个年头读书人的地位是很高的,这一次察哈尔处理掉的读书人可不少,先不说发配边关,直接杀死的就有多少呢?绝对要超过一万人的,再加上些别的,这一个月就直接间接处理掉了四、五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