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聊天群假扮孙悟空 第103章

作者:朔时月

顿时,菩提祖师的目光隐约闪动了起来。而在场的众弟子,更是无一不感觉惊讶。

虽说江辰说的这些与菩提祖师所说的,并不完全相同。但是大致的含义,却基本是一致的。不,应该说对于众弟子而言,其中的很多含义还都无法理解。

怎么会这样?

菩提祖师心中也更是疑惑了。虽说,他知道江辰很可能是某位先天生灵的转世。

但是,这儒学,乃是自己在封神大战之后,经过深深地反思创造出来的学科。这些,就算是先天生灵也应该不知道才对。怎么眼前的小猴子反而如此轻易地就说出来了?

是的,菩提祖师一向信奉“有教无类”的准则。

可是,在封神之战的结局,菩提祖师却损失惨重。不但自己的弟子几乎全部死于非命,就连自己,也遭受了行动的限制。

在经过反思之后,菩提祖师最终创造了“儒学”这门学科。所谓的“儒”的意思,乃是“柔”的含义。

这正是因为他对自己,对自己的弟子的性情的反思。当年的截教性情刚烈,做事冲动,而且不将大劫,甚至不将天道放在眼中。最终才会自取灭亡,而“柔”字,正是时刻提醒自己要怀有内柔之心。

同时,经过封神之战后,菩提祖师也深知,单单是有教无类是不够的。

如果只是看重天赋教导的话,就难免会良莠不齐,什么人都有。一旦大劫来临,说不定就会万劫不复,甚至还拉着同门兄弟一起去送死。

从这里看的话,元始天尊认为披鳞带角、湿生卵化之辈不可教化,虽然有些偏激,但是不得不承认,他的思想有一部分还是可以借鉴的,甚至称得上是对的。所以如今的菩提祖师,才会采用了以“礼”来教化弟子,希望它们能够通礼节,闻天数。

否则的话,最终往往会自寻死路。

就拿曾经菩提祖师的弟子吕岳来说,动辄以瘟疫毒灭一族生灵。就算其有大罗金仙的修为,最终不还是难免一死吗?

可刚刚,菩提祖师明明知道眼前的江辰绝对是神游方外,没有听讲。但为什么能如此精准的将自己的学科说出来,甚至说的更加全面?

即使是先天生灵的转世,也未免有些匪夷所思了。除非这小猴子果真是拥有着亘古未有的惊人天资!想到这里,即使是菩提祖师也不禁真的动了真心收徒的心理。

——是的,实际上,在这斜月三星洞中,菩提祖师虽然收了不少弟子,但大多都是以“菩提祖师”这个身份收的。而且多半连记名弟子都算不上。

就像当年以“孔子”的身份教学一样。最终只要随手一挥,便消了孔子的前尘因果。那七十二贤之类的弟子,虽说也有跟自己来到西牛贺洲的,但是大多也都算不上真正的弟子了。

包括猴哥,也是一样。在《西游记》中猴哥出师之后,菩提祖师也像消失了一样,没有再次出现过。

但这一次,他是真的动了心了。

第九十一章 本质

菩提祖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理其实很正常。毕竟,这儒道乃是他亲自创立的,这些道理,只有与他心意相通的,才能够体会得到。

实际上,学派这个东西,学会之前和学会之后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往往同一本书,很多人会形成各自不同的理解,甚至是曲解。

孔子的儒家拿到后世,出现了一大堆什么鸿儒、大儒,但也没有一个真的能够达到孔子的那种程度。只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个人的理解,也往往有的人,在学习儒家学了一半,突然就信仰起了其他学派。比如东汉著名的思想家王充就是这样。

而在江辰看来,他倒是不觉得自己说的有什么。

毕竟,江辰绝对想不到,孔子会和“菩提祖师”会有什么关联。其实让任何一个人去想,总都是想不到的。

在他看来,孔子才是儒家经典的整合与创立者。菩提祖师总不会是孔子吧?

或许从哪里找到了儒家的经典,因此得知儒学,但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人间礼学嘛。

结果可倒好,谁知道这菩提祖师,还真的就是孔子?

“好……好厉害,不愧是小猴子!”龙女敖青在旁边眼中露出了崇拜的神色。

这一路之上她对江辰已经彻彻底底陷入到了绝对的信任中。虽然刚刚菩提祖师似乎发怒,让她也受到了一些惊吓,但转眼之间,那惊吓就又变成了惊喜!

龙女旁边的罗刹,眼中也流露出了好奇的神采。她入门比江辰等人早半个月,因此对儒学了解的也更多一些。但是正因为如此,才会觉得不可思议。

因为儒家的那些理论,罗刹本身也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而且有些观点还隐约有些排斥……

这个时候,菩提祖师顿了顿,又开口了:

“江辰,你这小猴子倒有几分聪颖之处。既然你对我要讲的有关儒字门的‘礼’之一道,都有着十足的理解。那么现在我想问问你,不知道对这种观点有什么看法?”菩提祖师问道。

他之所以这么问,倒是想知道知道,这江辰既然能够在对于礼的论述这方面与自己出乎意料的一致,那么是否会有什么让人意想不到的心得呢?

明明应该只是听自己讲述了一半,就系统的推论出了之后的思想。这江辰说不定也能够让自己受到一些启发也未可知!

是的,菩提祖师虽然已经是天道圣人。但是他却并没有因为这个身份,就怀有傲然之心。相反,他觉得万事万物皆有道法。即使是圣人至尊,也只是执着于自己的道,不可能方方面面都探知清楚。

因此,在六大圣人中,灵宝天尊可以说是唯一一个包容百家的圣人。其余的圣人们,都执着于各自的道。比如说老子的“太上无情”,西方二圣的佛法、功德等等。

江辰听了菩提祖师的询问,以为对方是在考较自己。他略微想了想,便说道:“祖师,我认为,儒学可以用于一般的启蒙之用,但是用儒学来判断天道、道法未免过于勉强。而且儒学本身也只能当做一个方向,而不能深究!”

江辰此言一出,顿时场中的弟子们凡事聪慧者,都各自眼中出现了几分惊吓。

尤其是那些入门时间长,甚至是在菩提祖师来到三星洞之前就一直跟随祖师的。他们深切的知道,对于儒学,菩提祖师是十分看重的,但是如今江辰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这岂不是要得罪祖师了?

“江辰,你可不要乱说!”罗刹连忙开口提醒道。

她虽然也对儒家的那些思想不太感兴趣,但是,这可是在菩提祖师的面前。这么说可不只是轻慢教化了,尤其是在儒家中,尊师重道,不可顶撞老师也是一大重要的原则。

“无妨,正所谓教学相长,以教为学。既然你有自己的观点,那大可说出来。”菩提祖师倒是没有什么不满地神色,而是淡淡地看向江辰。

“是。我认为,儒家的思想究其根底,其实更适合凡夫俗子。我等皆是修炼者,对于礼法只能有一个相应的参考!我等要遵循的,应该是道法,而非是礼法。”

江辰说道:“正所谓天道无常,儒家的礼度实际上只是一个大致的划分,有的时候不一定合乎道理的,就一定是对的。同时,不同的时代也有着不同的道德。我从花果山水帘洞过来,路上也听说了商朝纣王的事情!”

“虽然从坊间传闻上听来,或许商纣王算不上是什么贤明的王。但是比他昏庸暴虐的也有太多了,但为何如今坊间都以其为昏君之首?若按照儒学的说法,恐怕不能解释的令人信服吧。”

菩提祖师闻言微微眯了眯眼。

关于商纣王,在场众人恐怕没有一个比他更清楚是什么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