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战神崛起 第471章

作者:迷你小龙

没有航母水手,这是真的!

这没有一点虚假。

现在连战列舰水手和其他舰船的水手都不够用,哪里还来航母的水手。

克隆人,现在完全是不够用。

北平政府的发展太快,完全就是跨越式的发展。

急缺各类人才。

截止到目前为止,王良英在米国招聘的人才,已经送回来的有五万人了。

但是五万人,听着是挺多的。

但是对于坐拥半个华夏,不!

准确的说是坐拥大半个华夏的韩凌来说,这五万人,仍在里面连个水泡都不会起。

各行各业,因为韩凌的各项政策下去,都在迅猛发展。

北平政府成立一年左右的时间。

钢产量从零变为九十多万吨。

不要以为九十多万吨少了,要知道,北平政府一切都是从零开始的。

历史上,华夏在抗战前的钢铁年产量才五万吨呢!

而每一个钢铁厂,都需要克隆人去指导。

而且不是一两个克隆人就可以的。

250章:视察特种部队【二】

一座钢铁厂,就算是小型的钢铁厂,里面至少也需要三十多名克隆人去指导。

为何需要这么多?

原因很简单,里面的那些工人,在之前还都是农民。

一辈子在地里刨食儿吃的农民,他们没文化,对于这些东西都不懂。

这些都需要克隆人去手把手的教导。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北平政府下面的钢铁厂不少,甚至很多。

但产量却还没有提上去的原因。

技工这些的严重缺少,如何能够提上去?

而学校培养的人才,那需要一个时间。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会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先的说法。

所以在这几年的时间内,想要靠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满足发展所需要,这根本就不可能。

义务教育才刚实行下去一年。

华夏的很多孩子,都没有上过学。

不是一两年,两三年就可以将这些孩子培养成人才的,这需要一个长久的时间。

而各方面都需要人才,海军航母方面更是无法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了。

第一,北平政府缺少一名真正懂航母的海军将型人才。

第二,就是没人会培养航母水手这些了。

至于用克隆人慢慢培养

克隆人毕竟太死板了,就算你有克隆人去教导,有教材去教导。

但没有一名真正的航母人才,你也只能培养低级的人才,你要培养一艘航母的舰长,这都不可能。

而韩凌呢?

韩凌之前就是一个网站的小编辑罢了,对于这些方面也就勉强算得上是二把刀。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韩凌这么重视陈绍宽的原因。

陈绍宽,不只是海军的理论性人才,他还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参加过实战的海军人才,这更是十分难得。

而这一点,就连整天满嘴八嘎呀路骁勇善战的沈鸿烈都无法和陈绍宽相比。

因为他没有参加过这种世界大战级别的海战。

“大帅!”

看着韩凌一脸认真严肃的给自己说着这些,陈绍宽的眼中有着一抹湿润。

他作为一名投靠过来的海军将领,这还是韩凌第一次遇见他。

居然就对他说了这么多东西,将许多北平政府的机密东西都告诉了他。

这让他的心中十分感动。同时也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在南京政府,他为了华夏海军的崛起可以说是做了许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