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战神崛起 第805章

作者:迷你小龙

韩凌办公室内。

“鹤卿!近段时间全国各地的教育情况如何了?长江以南地区的扫盲计划进行的如何了?”

韩凌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教育部部长蔡鹤卿也坐在韩凌的对面。

毕竟蔡鹤卿也上年龄了,现在还担任教育部部长的位置,韩凌给他一点特权,允许他坐着汇报工作,这也算是一种优待嘛!

“现在还在进行中,之前的南京及其周围地区的扫盲计划进行的很顺利。而且这一块地方的识字程度也比较高。

只不过西南地区的扫盲计划进行的不是很顺利。很多地方实在是太偏僻了,我们的扫盲教师都不好进去。而且那里的交通条件也不好,百姓的居住也比较分散。

一些人要是进行扫盲,得走上几十里的路才能到达扫盲班的地点。

而且那里因为地形的因素,那里的农业生产主要还是靠人。很多人做了一天的事情之后,晚上根本就不愿意走上几十里路来进行扫盲。要是近还差不多。

此外那些地方的民风比较彪悍,一些人对于扫盲班在其他地方举办而不在他们那里举办有很大的意见。

我们的扫盲教师进入那些地方都感觉胆战心惊,特别是我们的一些女教师,进入那些地方甚至都有可能出现被抢亲的危险!

先前我们有一个女教师进入其中进行扫盲教育,结果被一伙少数民族抢亲,他们称那是他们本地的习俗,老婆是抢来的!

后来要不是警备区紧急出动,那名女教师就要遭殃了!”

蔡鹤卿说到这些问题的时候也感觉头大。

西南地区不比华北地区和两淮地区这些地方。

这些地势比较平坦,交通比西南地区要好上太多,还没有达到那种封闭的状态,特别是民族情况也不如西南地区复杂,再加上一些其他原因,扫盲教育进行的比较顺利。

可是西南地区因为种种原因,到现在为止扫盲教育都进行的十分困难。

“西南地区的交通问题,这不是你应该管的!关于我们扫盲教师的安全问题,之后我会吩咐下去,让那些地区的警备区成立警备分区,成立巡逻队,负责扫盲教师的人身安全问题。

至于那些少数民族,一定要严格监控。

虽然我们尊重他们的民族习俗,但不代表他们就可以无视法律。你要记住,帝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但帝国的主体是什么人!多说少数服从多数,我们不能让多数来服从少数。

至于前段时间有人提出的要尽快开化民智,少数民族有教育特权一事不提也罢!我们的主体民族都还没有解决的事情如何去解决他们的事情。

而且他们要想获得优先教育就必须要对我们这个国家有贡献,帝国不养吃白饭的人,不论他是什么人!这一点你下去也要贯彻落实。我不希望将来再出现某个扫盲教师有人身安全的隐患。

此外关于你刚才说的一些还行因为路途遥远而不愿意进入扫盲班的事情,如果是我族百姓,你就要尽可能的让他们参加扫盲班,如果路途实在是太遥远,那就多派两个扫盲教师,将那些路途遥远的百姓给集中起来进行扫盲教育。

如果是其他民族的,咱不给于考虑。事情要一步一步来,我们要优先考虑本族百姓的教育问题。”

对于如何教育,韩凌的心中有一定的想法,谁优先,谁之后再考虑,韩凌的心中也有一个标准。

“是!陛下!臣记住了!”

“嗯!今天我来找你是想找你谈谈关于国家教育制度的一些改革问题。在这些问题上,你是帝国的大能,也颇有心得!现在我的心中有一些想法,就是想问问你是什么意思!”

“请陛下直言!”

435章:教育制度的改革【下】

“恩!之前英法和帝国签订了转让东南亚地区利益的条约,这件事情你知道吧?这其中有一条就是帝国允许英法等国派人来帝国学习先进的知识文化。

但你知道,一些必要的科学技术是帝国的机密,等闲人等是不能够知道的。更不能够广为流传,所以朕决定搜集全国上下精英学子成立一所国防大学。

国防大学,里面所有的学生,家中三代以内必须是根正苗红,家世清白,而且必须是帝国的我族的本族人员方能入校。而他们所要学习的就是帝国的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等他们毕业后一律由国家安排工作任务,不放入社会!”

现在信息库再次升级,解锁的科技领先这个时代数十年,其中有许许多多的知识都是属于国家机密一类的存在。

这些知识需要人去传承,但韩凌又不想那些国家学去,所以就准备弄一个国防大学,只招收本国学生,而且还必须是根正苗红,家世清白的学生。

蔡鹤卿听到韩凌这样一说,顿时就知道韩凌的意思了。

将来这国防大学之中的所教授的知识那必定属于国家级别的先进科学技术,这种东西自古以来就是轻易不示人的东西。

“老臣明白了!不过这其中的教师”

蔡鹤卿说道这里就没有再说了,他相信韩凌能够听得明白。

虽然他是教育部部长,但他的手下也没有这样的能人,要教授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怕是只有去请科研部的那些大佬才行了!

虽然大汉帝国的教育普及的时间很迟,发展的时间也短,但并不是说大汉帝国就没有科学家了。

大汉帝国同样也有科学家,之前的时候华夏就已经培养的有科学家,只不过数量不多,所掌握的知识并没有世界先进罢了!

大汉帝国建立,他们自然就被吸纳进了大汉帝国的科研部之中了。

“放心吧!朕会给你派老师!”

派老师嘛!当然是派克隆人了,将这些知识灌输到克隆人的记忆当中,让克隆人去教授那些学生。

现在韩凌可不怕克隆人不够了。

为啥?

首先,就是制造克隆人的成本降低了。

之前一天的资源产量只能制造一千两百个左右的克隆人。

而现在,由于成本降低,现在一天可以出产两千个左右的克隆人,记住这还只是在以前的基础上所发生的改变。

而下面韩凌即派出小飞船探索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不对,是九大行星!

在二十一世纪,冥王星被重新定义为矮行星,九大行星变为了八大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