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强霸主 第538章

作者:江山美人

“就算主公不在乎,文官集团里,也会有人不满。”郭嘉道。

文官集团?

这个词,好像还是从主公那里听来的。

鲁肃一下子恍然,如今几年过去了,扬州已经不同于往日。三省六部制已经逐渐完善,小朝廷的成立不远了。

所以郭嘉才有此担忧吗?

鲁肃一直兢兢业业,认为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没想到,不知不觉间,扬州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然大物了。

就连郭嘉都变了。

就在鲁肃感慨物是人非的时候,郭嘉已经离开,与刘可攀谈起来。两个人亲密无间的样子,让鲁肃非常羡慕。

酒宴持续了一整天,第二天只是小范围的聚会。到了第三天,刘可宣布了赏赐。

之所以卡了一天,是因为第一天大家都喝了酒,还没有缓过来。

其中,最重要的任命,就是六部了。

吏部是管理文职官员的机关,掌品秩铨选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

其中,吏部尚书为鲁肃。

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

其中,户部尚书为糜竺。

礼部掌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之事等。

其中,礼部尚书为蔡邕。

兵部明职掌全国军卫、 武官选授、简练之政令。

其中,兵部尚书为荀攸。

刑部为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

其中,刑部尚书为贾诩。

工部为管理全国工程事务的机关。

其中,工部尚书为刘晔。

六部之外,还有其他独立的部门。其实,这三部权力更大。

一,督察院,左督御史郭嘉,右督御史程昱,督察六部,直接向刘可负责。

二,内阁,刘可省了“三省”,直接建立内阁。其中内阁成员有郭嘉、鲁肃、贾诩、荀攸、徐庶五人,协助刘可处理政务。

三,天策府,负责对外作战,总管主战兵团。与兵部职能不同,兵部只掌各地守军和相关后勤。成员有赵云、太史慈、典韦、吕布等,基本上囊括了所有主战兵团的大将。

以上安排中,糜竺掌管户部,就是刘可对他的认可,但是没有让他入内阁,里面有深层次的考虑。糜家有功,自然该赏,但是这份功劳到了现在已经显得不足了。

至于蔡邕担任礼部尚书,威望和学识都是足够的,没有人能够反驳。反倒是工部尚书的职位让刘可考虑了很久,马钧改良了元戎弩,又造出了弩炮等,功劳足够。但是说到为官,刘可认为他还有许多不足。

刘晔之所以入了刘可的法眼,是因为汉室宗亲的身份。光是这一点,刘可就不会亏待他。

郭嘉掌督察院,一来可以闲鱼,二来充分显示了刘可对他的信任,何乐而不为呢。程昱或许适合刑部尚书的位置,但是他的身份就注定了,位置不能太高,让他负责监察,再适合不过了。

刘可用系统看了一下,程昱的忠诚度只有60,勉强保持不会跑。但是随着手下能臣的变多,刘可没有时间一一收服,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其中徐庶没有任何职位,直接进入内阁,表明了刘可对他的厚爱。至于为什么没有给他官位,当然是因为他目前只是官场的“新人”,不能一下子抬得太高。

以上都是刘可深思熟虑后敲定的,至于官位的品阶,刘可没有定,因为他现在只能算诸侯,在自己地盘上改一改无伤大雅。要是动摇了朝廷的官位,岂不是让人喷死?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六部尚书,地位表面上一样。但是实际上吏部和户部最高,一个掌控着官员的升阶,另一个掌控着天下的钱财。

礼部和兵部次之,刑部和工部最次。

本来在乱世中,兵部是最强的,可惜天策府分出去将近一半的权力,这就体现了刘可的制衡了。

而陈宫、张昭、张纮和诸葛瑾四人都是大才,他们之所以没有进入六部,是因为刘可对他们另有安排。

陈宫作为交州刺史进入交州,代替贾诩之前的职务,安抚人心。管亥作为交州都督,掌管交州防务。

管亥可谓是步步高升,一开始负责守卫东阳,后来守卫一郡,现在开始守卫一州了。

最开始追随刘可的一批人,都得到了很好的安置。

诸葛瑾作为陈宫的副手,进入交州历练。因为诸葛瑾还年轻,所以刘可没有一下子把他提拔太高,只能一步一步来,从一地太守升职为一州二把手,最后再召集回来委以重任。

至于张昭,刘可打算安排到徐州,不过短时间内无法实现了。暂时就任广陵太守一职,由于东阳就属于广陵郡,所以张昭随时会遇到牛鬼蛇神,这也算是刘可对他的考验。

张纮升任九江太守,九江郡是除了广陵之外最富庶的地方。

王璨依然留在刘可的身边,倒是刘先跑到督察院任职了,听说还是郭嘉亲自挖走的。

对此,刘可无可奈何。刘先做事一直以来都是谨小慎微,没有出过差错,刘可很希望他能够留在身边。但是,总不能一辈子没“出息”,所以刘可也没有拦着。

职位定下来后,徐庶就变成了炙手可热的大人物。毕竟在人们眼里,他还只是一个刚刚中举的新人,哪怕是第一名,也不可能入内阁吧?

然而,徐庶一下子就完成了别人的终极目标。什么是羡煞旁人,此刻就是。

对于刘可的安排,徐庶哑然失笑,之后就非常淡定了。徐庶犹记得那天,主公找到他对练,你看看,练武有什么出息,还是学文吧……

一下子就过了几年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