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摊牌了,我是曹操 第181章

作者:年年有钱

一个看似毫不起眼的家族,愣是扛起了江东一代的荣耀与大旗,渐渐的崛起,小霸王孙策席卷东吴的雄风更是几乎照亮了的长江以南的天际。

曹操对这一惊变的过程,有些了解。

可情报有限…他更多的是好奇?

凭什么,孙策与刘备都是枭雄…却有着迥然不同的境遇,到底是什么帮助他们孙家,一步步的雄起?

念及此处。

曹操反倒是不着急去询问如何应对孙策威胁的问题,他打算好好向易小天请教下,孙家这些年到底经历了什么?他们成功的秘诀又是什么?

“易兄…”

曹操开口问道。“刚刚咱们说完了刘备,可眼下有一个人,比起刘备来,对曹操的威胁更大!”

“瞒兄说的该不会是江东小霸王孙伯符吧?”易小天不假思索的回道…

“正是。”

曹操整个身子向易小天这边靠近了一分。

“向易兄请教如何应对孙策的威胁之前,我阿瞒倒是对孙家是如何在江东崛起的颇为好奇,易兄,要不…你再给细细的讲讲?”

这个嘛…

闻言易小天眼珠子转了下,记忆中开始搜索有关孙家崛起的故事。

说起来易小天曾经还真的特地研究过孙家的崛起,他惊讶的发现…孙家在江东的崛起与曹操在中原的崛起出奇的相似。

又或者说,凡是一个诸侯在乱世崛起,他们必须要遵从的是一套万能的方略——下探基层治理,中统文武群臣,上尊天子,获得神圣价值的助力,可以说,只要做到了这三点,做好了这三点,最后的结果哪怕不是大业可成,也得是割据一方。

至于这中间的细节就意味深长了。

见易小天还在揣着下巴,细细沉思…

曹操迫不及待的拍拍他的肩膀。“易兄,你对刘备这么的了如指掌,对江东孙氏想必也会有些了解吧…来来来,你就讲讲江东孙氏的故事好了。”

咳咳…

闻言,易小天咳出一声,他扬起手,朗声道:“瞒兄,这个故事可就说来话长了。”

“易兄你慢慢说,我这耐心的听着呢。”曹操坐好…

像是一个小学生聆听老师教诲的模样。

易小天又琢磨了下。

“说起孙家来,那得追溯到…”微微组织了一番语言,易小天旋即开口。“这开头嘛,得从十八路诸侯讨董时,孙坚领一支孤军杀入洛阳说起。”

霍…又绕到了十八路诸侯讨董的故事。

曹操心思急转。

他似乎又把自己置身于那个群雄奋起诛董贼的年代…

遥想当年,关东联军中,真正有心匡扶汉室,诛杀董贼的怕时只有孙坚与他曹操两人,两者一个杀入洛阳,一个追逐董卓,不过嘛…结果出奇的相似。

孙坚在洛阳搜到了传国玉玺,然后因为“怀璧其罪”的缘故,惨遭袁术算计…惨遭刘表阻截。

而他曹操追逐董卓,荥阳兵败,老底穷尽…步入了事业的最低谷。

想到这里,曹操心头一阵唏嘘,对孙坚,对孙家竟然产生了一丝同病相怜的感觉。

而此时,易小天的话接着传出。

“那时候,孙坚率领一支孤军杀入洛阳,奈何关东诸侯目标不一,组织不齐,如此这般骄人的战果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庆幸的是,孙坚也不是一无所获,他寻觅到了传国玉玺…于是打算退回江东再做计议。”

“可恰恰是这传国玉玺,让他成为了众矢之的…有袁术的算计,有刘表的阻击,终于在襄阳城下,孙坚被乱箭射杀,孙家的第一代英烈壮烈而亡!”

易小天先是把孙家崛起的大背景讲了一遍,此间饱含心酸,即便是曹操听了也是颇为无奈的摇头叹息。

说起来,他与孙坚的交情不错,两人曾在征讨黄巾的过程中成为了一个战壕里的兄弟。

只是没想到,只是因为一块传国玉玺,就让故人失去了性命…

当然,易小天讲的这些,曹操大致知晓,他不知道内容是之后发生了什么事儿?

因为江南的情报网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曹操对江淮、江东一代的了解多是一知半解,道听途说。

反倒是易小天口中的言语,让曹操更加的信服。

“易兄,那接来呢?”曹操急问道。“失去了父亲庇护的孙策?跌入谷底的孙家?如何扛起复兴的大旗?如何在那群敌环视的江淮觅得发展的契机呢?”

由此及彼…

问出这个问题时,曹操想到的是他的事业跌入谷底的时,那种悲惨情形下的境遇。

无疑,他曹操是幸运的,在曹仁的介绍下,他来到了有间酒肆,从此开启了逆风翻盘的征程。

可是?俨然,孙策没有这样的运气呀!那么…他的转机出现在哪呢?

曹操发出一声感叹,易小天的回答同时传来。

“瞒兄,说起来,这孙家也蛮惨的,孙坚刚刚被诛杀,孙氏一族的精锐转手就被袁术给吸收,就连孙氏的族人也只能屈膝于袁术的麾下,求得一方庇护,看样子根本没有翻盘的机会。”

“不过嘛,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恰恰此时,一个年方十岁的小孩子站了出来,正是他的一席话,一番部署让孙家有了转圜的余地?甚至彻底的扭转了这个不利的局面。”

“唔?小孩子?十岁?”曹操先是问出一句,继而一敲脑门。“易兄说的该不会是孙坚的次子孙权孙仲谋吧?”

“没错…”易小天点了点头,语调都加重了一分。

如果按照易兄提示的这个年龄,曹操实在想不出,除了孙权孙仲谋外,还有谁能想出这逆风翻盘的谋划。

说起来,曹操对孙权可不陌生。

往昔与孙坚相交莫逆的曹操,自然也多番接触过他的这个次子。

至于对他的评价吗?曹操曾称赞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就很能说明问题。

不过…曹操眉宇间冒出一个问号。

他?一个十岁的小孩子,在如此极端不利的境遇下,在孙氏一族眼看着就要沉沦的情形中?他又是怎么让孙家有了转圜的余地,甚至彻底扭转了不利的战局呢?

……

……

第二百一十二章 孙氏一族,逆风翻盘,向阳而生

“易兄?十岁的孙权他谋划了什么?”曹操急问道。

“是传国玉玺,大家伙儿都无比看重的传国玉玺,可是…只有十岁的孙权真正看懂了它,他意识到传国玉玺根本不是福,而是祸,是巨大的祸端。”

易小天细细的讲到。“是孙权第一个建议孙策,把传国玉玺献给袁术,换取父亲的旧部,也换取一个离开袁术,重整旗鼓的契机!”

唔…传国玉玺么?

曹操心头猛地颤了一下,若真的是以传国玉玺作为交换条件,凭借袁术的性格与野心,他必定会答应,而孙策也能如愿收回孙坚的旧部…

十岁的孙权就能看穿这一点,他的判断力与洞悉力简直超越了他现有的年龄,甚至许多大人都望尘莫及。

曹操琢磨着,果然,他没有看错孙权,生子可不就是当如孙仲谋嘛…

“易兄,你的意思是,袁术拿到传国玉玺后?就把孙家的旧部还回去了?就放任孙策离开征讨江东了?”曹操接着问,不过隐隐,他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易小天摇了摇头。“不,孙权提出的是一个好的主意,好的谋划,可惜他低估了袁术,袁术耳根子虽然软,可手段并不软,他只肯拨还孙家千余人,甚至此后还横加阻拦,不愿意其发展壮大。”

讲到这里,易小天顿了一下。

紧接着把手指向雅间中挂好的一张简易地图,他用手指向了九江。

沉吟了片刻,接着开口。

“比如,袁术一开始答应表奏孙策为九江太守,但还没等到孙策上任,直接变卦改由亲信担任。”

“再比如说,袁术打算进攻徐州,就向庐江吴郡的陆氏借点粮草,结果遭到拒绝。袁术就向孙策许诺,若是攻下了庐江,庐江就交给他来治理,可真的当孙策打下庐江了,袁术故技重施,又派其它亲信接任。”

“一来二去,干打工,领不到报酬的孙策彻底的怒了,他想要公然反抗袁术,还是他的弟弟孙权拦住了他。孙权告诉他要等,时机总会来临…”

咻…

易小天的话让曹操有些感慨。

倘若那个时候孙策真的公然与袁术翻脸。

那么,凭着双方硬实力的差距,袁术大可以轻而易举的剿灭孙策…

彻底的覆灭孙家,可孙坚生了个好儿子,孙策有个好弟弟呀,十岁的孙权在时局的判断上不可谓不出色。

小小年纪,却能将“隐忍”二字悬于心头,时时提醒他的哥哥…这点弥足珍贵。

呼…曹操呼出口气。

孙坚这两个儿子,一个勇武无敌,一个审时度势。

也难怪,孙家可以在如此不利的情形下稳住局面,逆风翻盘。

“易兄,机会该出来了吧?”曹操提醒道,他特别想知道,如今孙权提出了转折的方略,可这转折的契机,何时才会出现?

“诚如瞒兄想的那样,转折还真的就来了。”

易小天面朝墙上的地图,伸手指向了扬州,指向了长江沿岸。

“袁术任用故吏为扬州刺史,想打下长江要隘,以便横渡长江进攻东吴,可惜他手下的文武尽是些名不副实之辈,果不其然,铩羽而归,毫无建树。”

“关键时刻,袁术只能再、再、再、再…派孙策出马,后者不负众望一举杀过长江,所向皆破,莫敢当其锋,甚至一路上打到曲阿,当地的诸侯、百姓是瑟瑟发抖!”

讲到这里,易小天转过身来…

语气一下子变得严肃。

“瞒兄,你如果只以为孙策军所向披靡是因为隐忍后的爆发,那就大错特错了。孙策所向无敌的背后,是他在治军方面的卓有成效,这种能力甚至不弱于曹操。”

唔…不弱于我?

曹操抬眸,易兄这是在夸我么?

不过说起来,他曹操当之无愧呀,曹操甚至觉得自己在治军严明的方面,不弱于当世的任何一人。

孙策?他…他一个十余岁的小将能跟我比?

曹操笑了,他觉得易兄这不是在夸他,这是在低估他嘛…

想到这里,曹操摆摆手。

“易兄,你这话过了,过了…谁不知道曹操军纪严明,善罚分明,孙策就算是在治军上颇为天赋,可他的年龄…呵呵…还是太年轻了。”

曹操一边说着话,一边得瑟的笑出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