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低调,我只是个伙夫 第13章

作者:枫叶哥哥

  刘协的自作主张,让曹操有些生疑。

  “好了,今日的头等大事了结了。”

  “来人,去太庙请出族谱,朕要验看刘爱卿与朕的关系。”

  早已做好准备的刘备,从百官之末,仓惶跑了上前,跪在地上,一动不动。

  在內侍去太庙请族谱的时间里,大殿之上的气氛有些怪异。

  龙椅上的刘协与跪在地上的刘备交换了一个眼神。

  二人,这十多天里,都在等待这一刻呢。

  事实上,两人私下早就已经见过面了。

  而且,族谱上的皇脉刘协也让人查询过,刘备是自己的皇叔确凿无疑。

  之所以要重赏曹操,为的也是稍后相认再委任刘备到外地做一个实权官,而得了大封赏的曹操不要从中阻挠。

  而一干大臣也在摩拳擦掌,蠢蠢欲动。

  比如早已知道内情的车骑将军董承正是负责稍后为刘备请加恩圣旨的。

  这种明目张胆的眉目传情又怎么躲得过曹操的眼睛。

  瞬间他便明白为何小皇帝会一改往日作风主动加封自己。

  秦老弟说的果然没错,刘协想要暗中培植势力。

  大耳贼真的是大奸似忠,大伪似真,差点被他忽悠了。

  “陛下,趁着族谱还没来呢,臣想请问陛下,若确认了刘备的皇亲血脉后,准备委任何职啊?”

  沉浸在喜悦中的二刘有些诧异的看向曹操。

  此事由他问起,倒是比董承主动提出更好开口呢。

  想到这里,刘协和颜悦色的说道:

  “连年兵祸,家国蒙难,就连朕都饱受乱贼欺凌。”

  “四散在外的皇亲,只怕所剩无几了。”

  “原本,朕是想将刘备行置许都城内,也可与朕述祖。”

  “但仔细一想,如今三州之外,诸侯林立,天下仍然混乱。刘备一身武艺,若是放置许都实在浪费。”

  “或许可以委任为徐州牧,或者扬州牧,一者可以为朕分忧,二者也能震慑外戚。”

  说完这一切后,刘协还不忘补上一句:“丞相以为如何?”

  果不其然,曹操冷笑一声。

  如果没有秦老弟在背后指点,我真就要着了你们刘氏的恶当了。

  “陛下乃天子,陛下觉得妥当,臣岂敢有异议呢。”

  曹操不动声色,刘备刘协则是喜不胜收。

  只要曹操同意,这事就成了啊!

  “请陛下放心,臣若蒙天恩,得以出任徐州牧或扬州牧,定必能为曹丞相分忧!”

  “这些年,曹丞相扫平天下,驱除国贼,功在社稷,您实在是辛苦了。”

  “备愿以项上人头担保,到任后,绝对不会有诸侯异动,丞相也可专注北国大事!”

  什么叫硬舔?

  这就是典型的硬舔!

  在二人的谋划中,明明是要把曹操大卸八块后炖了吃,在他面前却能说的声泪俱下,绝对的实力派演技。

  假若没有秦川的话,这样的硬舔加上封官的手段指不定就真的成功了。

  但是现在,曹操恨不得拿上青釭剑在这大殿之上大开杀戒!

  “陛下,族谱到了!”

  几名內侍恭敬的捧着一张黄布走了进来,放到了大殿之下。

  “好!那就让董承代朕念出来吧。”

  “遵命!”

  董承接过族谱,这面族谱,他已经熟悉的很了,打开后,开始朗声念了起来。

第十八章 族谱,被动了手脚

  董承接过族谱,潇洒的打开后,朗声读了起来。

  “孝景皇帝生子十四,第七子便是中山靖王刘胜。”

  “刘胜生陆城侯刘贞,刘贞生沛侯刘昂,刘昂生漳侯刘禄,刘禄生齐侯刘恋…”

  “刘惠生东郡令刘雄,刘雄生,刘雄生,生…”

  陡然间,董承的脸色大变,双手开始颤抖了起来。

  这…

  不对啊!

  跟之前看到的怎么不一样了。

  董承不知是否该继续念下去。

  只见天子与满朝文武皆是期待的看着他。

  再看百官之首的曹操,正带着一抹狡黠的笑看着自己。

  莫非…莫非是让人动了手脚?

  董承的额上开始渗出冷汗来,剧情完全变了,自己该不该继续读下去啊。

  读下去,刘备岂不是成了假冒的皇亲国戚?

  “大人,刘雄生刘弘,刘弘生在下刘备啊。”

  迫不及待的刘备等了许久也不见董承读下去,干脆自己报出来吧。

  或许,是因为族谱太陈旧,有些字迹看不清楚了吧?

  “哎呀呀,那这么说来,爱卿就是朕的皇叔了啊!”

  “陛下天恩浩荡,刘备感激涕零!”

  在董承一脸懵逼的情况下,二人已经照着早就安排好的剧本开始了认亲封官模式。

  “好!刘备听旨!”

  “朕封你为左将军,宜城亭侯,另外出任徐州牧,你当在徐州好生治理州郡,练兵开发。”

  “一者替朕打理江山,二者也要为丞相分忧。”

  刘备嘴角划过奸笑,匍匐在地,朗声道:“臣,叩谢天恩!”

  只当是这事已经拍定,一些首鼠两端的大臣见曹操又没有出声反对,也就站了出来,作揖道:

  “恭喜陛下与刘皇叔相认,刘皇叔得此重任,必将为陛下建功,为丞相分忧!”

  “是啊是啊,刘皇叔的仁义,扬名四海,除了高祖帝的龙血,凡人怎能孕育出如此大贤呢。”

  “有刘皇叔在,四方宵小之辈必将藏于阴沟暗角,岂敢再出来放肆!”

  “以后丞相便可以不用再这么辛苦了。”

  说话的这群大臣全部都些没有实权看人脸色的墙头草。

  一个在乱世里飘扬浮沉的刘备,转瞬间就被拜将封侯,还得了徐州牧,掌管一方军政,这不是曹操的心腹,又是何人呢?

  他们怎么能够放弃这个与大红人拉近关系的机会,反正吹捧只是费口水。

  “启禀陛下,臣这些年在丞相的教导下,觉得受益匪浅,也是时候为朝廷出力,为丞相分忧了。臣请命与刘皇叔一起到徐州,哪怕做个县令也要出一份力!”

  “大善,臣也愿感受刘皇叔的仁义,请求同往。”

  “蒙各位大人抬爱,刘备定不负陛下与丞相的厚望!”

  事情的进展顺利到让刘备有些飘了。

  左将军,宜城亭侯,再加上一个徐州牧,曹操怎么也得拨出五万兵马给自己吧。

  再加上有了徐州这座坚城,只等到任,便可以举天子令,邀天下诸侯伐曹!

  大事可期,大事可期!

  啪~啪~啪!

  在各位大臣请命的时候,曹操一阵鼓掌,淡笑着看向董承。

  “董大人很热吗,怎么出了这么多的汗啊?”

  “没…没有,臣昨夜偶染风寒,劳丞相费心了。”

  董承跟着刘协从董卓到李傕郭汜,再到这许昌城,心理素质还是杠杠的,竟是看不出半点心虚来。

  “禀陛下,臣年龄大了,有些耳背,刚才董大人说刘雄之后是怎么样,我没听清楚,能不能请董大人在百官面前大声的念出来!”

  曹操话说请旨,却面向董承,一股噬人的威压瞬间便让这个挂名将军实则是文官的董承压抑的喘不过气来。

  “噢?丞相没听清楚吗,朕刚才听到董大人说刘雄生刘弘,刘弘生刘备啊,百官们可都听见了?”

  “听见了听见了,是这样的。”

  “是吗?”曹操抽出腰间的倚天剑,朝着大殿狠狠一扎,发出嗡嗡的剑鸣声,脸色从先前的笑意忽而变得阴狠起来。

  “臣说了,臣没听清楚,你们确定你们都听清楚了是吗?”

  在这大殿之上,只有曹操一人拥有携剑上朝的特权,加上这一声低沉却充满杀气的质问,这群二愣子终于反应了过来,纷纷摆手。

  “禀陛下,臣刚才也没听清楚。”

  “是啊,刚才是刘皇叔接过了董大人的话,并不是董大人说的啊。”

  “请董大人再念一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