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道张三丰,以理服人 第177章

作者:无名道士

宋远桥、俞莲舟、俞岱岩、张松溪、张翠山、殷梨亭、莫声谷七人,顿时喜出望外。

万万也没有料到,竟然这般顺利。

他们原本想去武当,后来听说张真人正准备上少林,就来这里碰碰运气。

武当收徒甚严,能收入武当门下,便是万幸之事。

却是没有料到,竟然被张真人直接收为弟子。

这等机缘,让几人做梦都要笑醒了。

“弟子拜见师父` 〃!”

七人俯首磕头,行拜师之礼。

张三丰微微笑着,受了他们的大礼。

既然他们七人有缘来此,那张三丰当然会顺势收下。

虽说七人的资质,不算是天纵之资。

但只要悉心教导,还是不难有一番成就。

前世的那个张三丰收徒时,年岁已大,对这七个弟子,不怎么用心教导。

才会导致他们的成就,很是一般。

但事实上,张三丰死后,他们七人反而日益精进。

要不然,张三丰一手创立的武当派,也不会在后世与少林齐驱并驾,一直没有衰败。

这当然与他的七个弟子,有着莫大的关系。

这一世,早早将他们七人收入门下,张三丰有信心,能将他们七人,都培养成为绝顶高手。

不说别的,就凭他现在的修为和对武道的理解,他就有这个把握。

周围的武林人士,顿时一阵骚动。

“他们七个的运气,未免也太好了吧?”

“天啊,被张真人收为入门弟子,这是多大的机缘?”

“早知道,刚才我也应该挺身而出,那现在就能拜入武当门下了。”

“切,你也就是敢嘴巴说说,下次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你敢吗?你不要命了?”

“他们七人虽然年岁不大,但有勇气,有正义之心,敢于直面凶残的敌人,仅这一点,就要胜过无数江湖人士了。”

“江湖上,不知道有多少人,口口声声行侠仗义,实则看到自己惹不起的恶人,就避而远之,明哲保身呢?”

“不躲还能怎么样?明知丧命,还要硬冲上去,那不是勇气,而是愚蠢。”

“不管怎么说,他们七人有赤子之心,张真人才会将他们七人收入门下。”

……

围观的江湖人士,议论纷纷。

更有不少人,锤胸顿足,直后悔刚才没有站出来。

收下宋远桥等七人之后,张三丰又继续又回到马车上,往少室山上走去。

一名知客僧站在少室山下面。

“小僧奉方丈之命,在此恭迎武当张真人。”

他面色和蔼,气度从容。

面对张三丰等人,十分淡定。

少林数千年的底蕴,自有其不凡之处。

这名知客僧年岁不大,却已经称得上修道有成。

心性稳重。

看他的呼吸吐纳,举止动作,亦有着一身不俗的武功。

张三丰微微点头。

他是来少林寺讨回公道,查明觉远大师之死的真相,倒也没有必要为难一名小僧。

当下,他们几人便随着这名知客僧,往少室山上走去。

山下,武林人士越聚越多,密密麻麻,已达数万之众。

他们皆是来看张三丰如何挑少林寺的。

这是千载以来,武林中从未有过的大事。

各方势力,都将目光投入了此地。

这些人当中,又隐约分为两派。

一派是各大门派,各方势力的人马。

他们都唯愿少林能将张三丰制伏。

张三丰上升势头太猛。

天下第一人,绝非浪得虚名。

若是张三丰此次胜过少林,则他将称尊于武林。

各大势力,天下门派,皆要向武当臣服。

这是他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此前,少林被奉为天下第一大派。

但实际上,少林毕竟是佛门,对江湖之事,管得不多。

这也是江湖各大门派,愿意将少林奉为第一大门派的关键原因。

但若是张三丰的武当,取代少林,称尊武林,也许就会改弦更张。

各大门派和各方势力都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

尤其是那些大势力,大门派。

谁也不愿自己的头上,再出现一个太上皇。

反之,那些无门无派,或者是学了一些家传武功的人,则是另一种想法。

少林称尊于武林,已有无数年。

这些江湖豪客,早就看少林的秃驴(诺李赵)不顺眼了。

巴不得有人将少林拉下神坛。

反正,对他们来说,不管是谁称尊,都关系不大。

但是,看着张三丰等人登山,这些人却没有谁也跟着上去。

毕竟,热闹再好看,也没有命重要。

这时候上少室山,如何自处呢?

一旦他们双方大战起来,又该支持谁呢?

胜负未明朗之前,随便站队简直就是不知死活。

这些人都是老江湖,岂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故而,看着张三丰等人上去,他们都只是远远望着。

张三丰缓步而行所。

故地重游,不禁心生无限感慨。

当初他从少林逃离,一路被人追杀,仓皇无比。

如今,他已成为天下第一人。

再上少林,却是没有人再敢轻视他。

张三丰望着前方的古刹,目光中的精芒,一闪而过。

少林。

我来了!.

第175章

可惜觉远大师已然不在。

此时回首前尘,恍如隔世。

五峰如旧,碑林如昔,却已物是而人非。

张三丰想起那日在这里见到郭襄,嘴角边又不禁浮起一抹笑意,便牵起了郭襄的手。

“张真人别来无恙!”

少室山上,一道声音,远远传来。

声音中正平和,内力绵长,悠悠荡荡,恍如天地之音。

少林寺门前,玄慈方丈带着一群僧人,走了出来。

这些僧人,大多穿着黄色僧袍,脸上皱纹重重,形容枯瘦,却仍然精神抖擞。

他们都是少林寺内各堂的高僧。

其中许多人的辈份,比方丈还高。

平日里,这些人在寺中专修佛法,精研武学,不问外事。

今日张三丰前来拜山,谁都知道此事非同小可,少林数千载英名,皆系于此间,这才一同出寺迎接。

张三丰停步。

“武当张三丰,见过少林诸位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