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道张三丰,以理服人 第273章

作者:无名道士

焱妃跪拜了下去。

张三丰叹了口气。

自从触摸到神魂领域之后,他对于近距离内的人,已经能感知到他们的思绪的波动。

从某种程度上,解读他们的内心世界。

焱妃纵使不说,张三丰也能猜到她心中所想。

“不行。”

张三丰轻轻摇头。

“贫道知道你与燕丹感情深厚,故而想恢复燕国的河山,但贫道乃化外之人,不能参与此事。”

焱妃垂下头去。

她原也没有想到,张三丰会立即答应。

但拒绝得这般果断,却也在她的意料之外。

原以为他既然连蜃楼都毁了,说不定会连秦皇都杀掉。

便现在看来,张三丰根本没有此意。

“.「秦皇或许残暴,但一统六国,却是莫大的功劳。”

张三丰的声音,再度响起。

焱妃愣了一下,抬起头来,一脸惊讶的望着张三丰。

七国已经纷争了几百年,也各自独立了几百年。

各个国家之间,都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文字,文化。

他们从不以周朝人自居。

而是自称赵国人,燕国人,齐国人……

秦始皇刚刚统一天下,但天下百姓们的观念中,他们仍然以六国人而自居。

只不过,畏惧秦国的强大,畏惧秦法的严厉,不敢轻举妄动。

但在许许多多的人的思想意识中,自己是六国人,只是六国亡了,自己成了亡国奴。

秦国刚统一,六国民众的耻辱感还没有消去。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一句话,深刻的说明了楚国对秦国的仇恨之深。

但天下仇恨秦国的,又何止只有楚国人呢?

其他六国人,谁不仇恨?

秦始皇统一语言,文字,度量衡。

 (的的赵) 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

只有建立起相同的文化,国家才能在思想实现真正的统一。

但这不是一朝一日之功。

即使始皇帝再厉害,也不可能在几年之内,扭转天下人的思想观念。

他能做的,仅仅是以严厉的刑法,逼迫人们不敢反抗。

然后,用时间,来慢慢进行文化上的同化。

在短时间内,天下人的仇恨不仅没有消失,反而越积越深。

这也是为什么,陈胜,吴广吹响造反的号角,天下便云集景应。

六国贵族,也纷纷响应,各自立国。

一直到后来,大汉将其一一征服,才结束了这一纷争。

从某个角度来说,秦国统一了天下,但也背下了六国灭国的仇恨。

天下人的恨意,都集中到了秦国身上。

所以,秦国要亡。

六国人的仇恨,才会由此消除七。

这才有了建立一个大统一政权的基础。

这亦是此时的天下人心。

大汉的出现,不是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

这一切,在张三丰这个旁观者眼中,洞若观火。

然而,身处其中的焱妃,却是很难理解。.

第255章

在焱妃看来,燕国就是亡国了。

她身为燕丹的太子妃,成了亡国奴。

此际,听到张三丰的话,焱妃无法理解。

张三丰望着她的脸,感叹了一声。

“七国争雄,战乱了多少年?”

“又有多少人战死沙场,埋骨他乡?”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这一切到底又为了什么?”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在贫道看来,七国之间的战争,都是不义之战。”

“如今秦王扫六合,一统七国,结束大争之世,从此归于一统。”

“往后再也没有战争,这难道不好吗?”

焱妃身躯大震,呆滞了片刻。

“小女子虽见识浅薄,却也知道,能结束天下纷争,自然是极好的。”

“但大秦的刑法,过于严苛,而徭役更甚,天下皆不堪重负。”

“建阿房宫,建陵墓,修万里长城,天下之人,大半皆被征集,岂是明君所为?”

张三丰轻轻叹息。

“你说得也不错,但秦国若不以严刑高压之法,六国民众,又如何愿服?”

“只怕秦国前脚刚统一,后脚天下便已经战乱纷起,都来造反了。”

高压是一柄双刃剑。

尤其是在秦国刚刚征服六国的时候。

如果秦国不施以高压,那六国的民众,无疑会到处串连造反。

   因为他们都觉得自己是亡国奴。

正是由于秦国的高压,六国民众才不敢动。

但另一方面,高压也造成了百姓生活的艰辛。

若是到了一个极点,天下百姓再也不能忍受,那就会像火山一样的爆发。

在另一个世界的真实历史,秦朝也因此而亡。

“如果秦皇的高压结束之后,能再行仁义,那天下便可稳定。”

张三丰轻声说道。

他心中亦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看扶苏的样子,也不像是治世明君。

更别说比扶苏更差的胡亥了。

“秦国子民若真不能忍受暴秦,要推翻它,贫道不会阻止。”

“但贫道认为,即使大秦被推翻,不会也不能再回到七国纷争的局面。”

“这片土地,需要统一,百姓需要安定,人民需要休养生息。”

张三丰的话,悠悠(bhag)响起。

“或许,在六国贵族的眼中,复兴六国才是最重要的。”

“但对天下百姓而言,谁当皇帝,与他们又有什么关系?”

焱妃呆滞在那里,默默不语。

张三丰带着他们几人,从云宵降落到小圣贤庄。

焱妃突然再次开口。

“张真人,小女子还有一个请求。”

“嗯,你说。”

焱妃再次跪拜。

“今日听张真人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一直以来,我心中的执念太重,沉沦其中,不得解脱。”

她说着,一脸慈祥的望了望高月。

“张真人说得不错,将六国重立,使天下再次陷入纷争之中,这毫无必要。”

“我不能因一己之私,而使天下百姓生灵涂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