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道张三丰,以理服人 第313章

作者:无名道士

医家已经私下向他明言,皇帝陛下撑不了多久。

赵高早已经料到,赢政会在不久之后仙逝。

祖龙崩,天下变。

身为赢政身边的近臣,只要赢政还有一口气,赵高绝不敢私下向赢政出手。

始皇帝陛下是何等雄才大略?

  只要他有任何轻举妄动,便逃不过赢政的感知。

一旦有任何没有做好的地方,那便是万劫不复的大罪。

赵高还不想承担如此大险。

但如果赢政死了,那一切便不一样了。

赵高心中一动。

他立即上前,伸手撩开了马车的车帘。

马车内,赢政的头颅,已然垂下。

他的身体,再无半分动静。

看不到他胸口因呼吸而有任何的起伏变化。

也即意味着,现在的赢政,已经失去了呼吸。

赵高的目光,顿时微微呆滞了一下。

他的身体,轻轻一震。

赢政,终于驾崩了吗?

旋即,赵高的脸上,流露出了一抹欣喜的笑意。

如果赢政还活着,他便永远只能是一个近宦宠臣。

地位再高,也不过是一名奴才而已。

与权臣相比,无法同日而语。

或许,相对于一般人,他仍然算是高高在上的天子宠臣。

对于真正的掌权者来说,他只是一名身份低贱的奴才。

赵高想摆脱这样的命运。

他要成为真正的掌权者,叱咤天下风云的人。

而现在,赵高距离这一目标,又近了许多。

赢政死了,他要趁机拥立新帝,立下不世之功。

胡亥乃是赵高的学生,对他言听计从。

只要胡亥顺利登上皇位,他便可以掌握朝政大权。

想到这里,赵高的心跳,骤然再次加速。

半晌,他缓缓将窗帘放下。

他没有登上马车去探察。

毕竟,以赵高的武功修为,生机断绝,呼吸全无,这已经足够了。

他不会弄错。

赢政死了。

赵高要保持淡定,不能让别人知道皇帝陛下的死讯。

唯有如此,才能利用这个时间差,赢得主动。

“皇帝陛下过于劳累,已然睡着了。”

“你们走慢一点,不要惊醒了皇帝陛下。”

既然赢政已经死了,那么,便不必太过于急着回咸阳。

赵高还需要时间,来做更多的布置。

他手中掌握着罗网,这是天下间最可怕的杀手组织。

亦是一股十分强大的力量。

罗网只有目的,没有朋友。

只有任务,不论交情。

罗网剑奴以剑为名,剑就是生命,一般不会轻易交给他人。

任务重于一切,包括生命。

人可以死,但剑不能亡。

罗网高手如云,控制了罗网,也就控制了大秦最强大的情报网络。

而现在这个时候,这一点,尤其重要。

马车的速度,立即慢了下来。

赵高拿出纸笔,一连写了两封诏命,并将其悄悄盖上玉玺之印。

伪造圣旨。

身为中车府令,在皇帝出巡的时候,他掌握着天子玉玺。

而且,一直以来,皇帝陛下的圣旨,也多由他执笔代写。

只要赵高愿意,他随时可以用皇帝的名义,发出圣旨。

只不过,这种事情,如果赢政还活着,赵高绝不会做。

连念头都不会有。

但现在,赢政已经死了。

赵高的神色,显然十分淡定。

并未因为伪造圣旨而有任何的慌乱。

多少年了,他忍耐了多少年!

而今日,他终于要崛起。

伪造的圣旨,要想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要有丞相李斯的背书。

但赵高相信,李斯不会阻止。

“玄翦,这是皇帝陛下的诏命,你立即拿着它,前往桑海城,斥责公子扶苏不忠不孝之罪,令其马上自杀。”

赵高一声令下,一名身着蓝色服饰,束身绑腿,干净利落,有着修长挺拔身姿的男子,不知从哪里隐现出来。

玄翦。

曾经是江湖上令人闻风丧胆的大盗,原来的姓名,已无人知道。

现在的他,以持有的名剑做为自己名讳,江湖人称“黑白玄翦”。

他是罗网中最顶尖的杀手,位列天字第一等,亦是一代剑豪。

一黑一白,玄翦双刃。

正刃索命,逆刃镇魂。

玄翦是欧冶子所铸造“越王八剑”之一,排名第四,分为黑白双剑。

黑为玄,白为翦。

白剑对内,是守护之剑,用来保护亲人。

黑剑对外,是杀戮之剑,用来消灭敌人。

玄翦曾经与青年时期的卫庄激战,仅用了短短数剑,便将其击败。

当然,这也是因为青年时期的卫庄,实力还未至化境的缘故. .......

但玄翦的实力之强,由此可见一斑。

由于某种特殊的原因,玄翦已经被赵高雪藏了许久,不曾在世间露面。

而今日,赵高终于再次启用了他。

扶苏乃是赢政长子。

赢政驾崩,世人首先想到的继位人选,自然是扶苏。

唯有将其杀死,才能为胡亥登基称帝,扫清障碍。

“扶苏若是奉令,那自然更好。”

“若是胆敢不听,那你便出手杀了他。”

赵高的目光,一道肃杀之气,一掠而过。

如果赢政还活着,他绝不敢对公子扶苏出手。

但现在,赢政已经死了。

那便没有什么好顾忌的。

玄翦点了点头。

他的身影,渐渐隐去。

一闪,出现在数十米外。

玄翦已展开身法,以最快的速度,向桑海城奔去。

“惊鲵,你立即去咸阳,告诉胡亥,始皇帝陛下,已然驾崩,让他做好登基称帝的准备。”

一名女子的身影,从赵高身旁显现出来。

她是农家烈山堂大小姐,有“农家第一智囊”女管仲的美誉。

她的名字,名叫田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