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道张三丰,以理服人 第324章

作者:无名道士

“你若不是急求见贫道一面,想要仙丹,也不会陷入这般境地。”

“贫道救你一命,亦是一饮一啄之理,又何须言谢?”

赢政的目光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张真人,朕知道你的手中,有长生不老仙丹。”

“还望张真人,能将此丹赐予我,无论你要什么来换取,朕都可以答应。”

赢政迫不急待的提出自己的要求。

张三丰轻轻摇头。

“万物有生必有灭,如草木春天开花,秋天结果,冬天凋零,这是自然之理。”

“除非你能修得大道,三花聚顶,五气朝元,成就不生不灭,永不轮回的无极金仙之位,否则,你想长生,只是痴人说梦而已。”.

第296章

赢政愣了一下。

“那赢政愿随张真人修道,以求长生。”

张三丰轻轻摇头。

“你与修道无缘。”

赢政顿时呆在了那里。

张三丰笑盈盈的看着他。

“赢政,你身为大秦帝国的皇帝,又岂能置帝国于不顾,置天下万民于不顾,而去修道呢?”

“天道有常,人各有其责,若不遵道而行,只会离道越来越远。”

赢政闻言,身躯一震,突然俯身而拜。

“赢政谢张真人教诲。”

他顿了顿,-忽然又再次开口。

“如今赢政的身体,已日渐不行,只恐命不久-矣。”

“若是如此,还谈何履行自己的职责呢?”

张三丰从马车上出来,负手而立。

“春花有开必有落,赢政,你的历史使命,已然完成。”

赢政心中一惊。

“张真人的意思,我已经不需要活着了吗?”

张三丰看着他,点了点头。

“不错。如果不是贫道出手,逆天改命,你现在已经死了。”

赢政呆滞了片刻。

“赢政谢张真人活命之恩,但赢政仍然不解。”

“想我赢政一生,横扫六合,一统六国,令天下纷争不再。”

“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立下不世之功。”

“难道上天不奖赏我,还要夺我性命吗?”

他没有再自称朕,这名不可一世的皇帝,在这番言语中,竟也是无限凄凉。

张三丰的目光,望向天边流云。

“统一六国,你确有大功。”

“但你想过没有,你能统一六国,却无法收六国民众之心。”

赢政的目光中,掠过一道厉色。

“自周以来,天下分崩,已有数百年之久。”

“各国各自立国,不以周人而自居,而只知自己是六国人。”

“各国之间,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字,不同的文化习俗,自然有很深的隔阂。”

“朕早已看出这中间的弊端,故而才会下令,统一文字,统一习俗,统一语言。”

“但移风易俗,改文教字,收天下之心,这都需要时间。”

“朕相信,数百年之后,再不会有人自称赵国人,楚国人,齐国人。”

“原来的六国子民,都会自称秦人,再无半分区别。”

赢政的声音中,充满了自信。

张三丰的目光中,不由得流露出一丝赞许之色。

虽然秦灭六国,一统周王朝的故地,是奋六世之余烈。

离不开自商鞅变法以来,历代秦朝人的努力。

但赢政的功劳,也是绝对不可磨灭的。

否则,为何单单在他的手中,秦能统一天下呢?

说实在的,换一个人,还真不一定行。

大概是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

甚至,秦国的历代先祖,也只是想让秦国变强大,不受欺凌。

更进一步,最多也就是想要更多的土地,民众,仅此而已。

至于一统六国。

实事求是的说,七国已经纷争了这么多年,战争持续了这么多年,局面却一直都没有变过。

在许多人眼中,七国争雄的局面,会永远持续下去。

也只有赢政,有如此雄心壮志,一心想要并吞六国。

在此之前,即使有机会灭掉一国,一般也会立一个新的国王,再恢复其国祚。

这是春秋战国时的普遍做法。

而赢政打破了这一点。

他没有分封,没有再扶持六国贵族立国,让他们对自己朝贡。

而是直接统一天下,改派流官统治。

仅此一点,便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在此之前,即使有国力强盛的国家,有统一的可能,他们所想的,也只是于周朝那般,称尊于天下。

让诸侯臣服自己,向自己朝贡。

而不是直接统一,直接管理。

那便是他们的理念。

分封制还将继续,而不是直接管理。

赢政所做的事情,无疑是空前。

不过,他有一点说错了。

数百年之后,人们不是自称秦人,而是自称汉人。

究其原因,只有一个。

大秦灭亡了,大汉统一了天下。

民族融合和文化融合,在大汉的手中完成。

自那之后,炎黄子孙便有了一个新的称谓——汉人。

而在此之前的赵国人,楚国人,han国人,齐国人,确实也被人们所遗忘。

只在人们缅怀历史时,会再度出现。

但各国人之间的认同,早已不再。

大家都认为自己是汉人。

最重要的是文字的统一,给国家的统一,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在这之后,尽管又经历了诸多的分分合合,在天下再也没有如春秋战国一般,长期分裂。

说白了,后世的人们,已经认可了大家都是同文同种。

统一,便是人所向,大势所趋。

分裂的基础,便不复存在。

纵然是一时分裂了,终究也会归于统一。

赢政奠定了统一的基础。

没有他,也许就不会有统一的中央帝国。

这不是没有可能。

完全有可能,也走向于欧洲那般,诸国纷争,众国林立的局面。

然而,对于赢政所建立的大秦帝国来说,却是必须承受统一所带来的反噬。

七国争雄的局面,持续了太长的时间。

各国都形成了自己的文字,语言,习俗。

人们只认可自己是赵国人,齐国人,楚国人……

这种身份认同,是一个极大的问题。

在六国人看来,秦国统治他们,是武力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