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开局成为三绝传人 第125章

作者:蒹葭拌白露

  独孤阀,独孤剑圣出山,亲自坐镇无双城,其侄女独孤凤练成圣灵剑法二十二式,登临地榜前十!

  算是勉强有所起色。

  此刻离皇城的英雄大会不足半年时间,各方门阀皆是愈加蠢蠢欲动,不甘寂寞。

  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宋无缺在飞马牧场又待了几日,终是告别商秀珣,跟着宋玉致的人马,启程岭南宋家。

  时间紧迫,儿女情长只得暂时搁置一边。

  离开前,他又去了月门洞的安乐居,已是人去楼空。

  鲁妙子离开的悄无声息。

  宋无缺在桌上找到了鲁妙子留给他的一封书信,上面唯有几个字。

  “欲知墨家事宜,待你到大宗师之时,来稷下学宫一唔。”

  七大隐世圣地之一的稷下学宫!

  宋无缺掌中赤火真气涌出,焚毁书信。

  随着境界和实力的提升,这个世界的面纱已是一片片掀落。

  “大宗师吗?”

  “快了……”

  一处山郊道路上,宋阀的三千人马,正在缓缓前行。

  宋无缺骑着那匹青白杂色的青骢宝驹,与宋玉致并驾齐驱。

  这是离开飞马牧场的第三日,离宋阀的大本营已是越来越近。

  宋无缺坐在马上,双目紧闭,似在闭目养神,暗中则不断运功,气走周天,争分夺秒提升实力。

  一旁,宋玉致明眸亮色,不时打量着身边的宋无缺。

  她自然知道宋无缺在运功修炼,同行三日,宋无缺修炼的勤勉,她一丝不落的看在眼中,芳心暗惊。

  “我自问也算刻苦,在父亲的督促下,自小磨炼刀意,却也难以像堂弟这般痴狂。”

  “难怪他可以有如今成就,果然非是偶然。”

  忽然间,宋无缺睁开双眼,眸中七彩刀光闪烁,蓬勃刀意仿佛冲上云霄,令周围行走的马匹不由扬蹄止步,微微一惊。

  琉璃刀意!

  宋玉致见状,檀嘴微张。

  她刀法卓绝,在刀道的造诣上,仅次于宋师道和宋星若两人,差点便踏入了地榜前十。

  此刻宋无缺展现的刀意,竟是与天刀刀意迥然不同,但是气势却丝毫不输天刀,不禁让她吃惊不已.. ....

  “堂弟,这是什么刀意?”宋玉致不由出声问道。

  宋无缺收敛气息,闻言笑着答道:

  “这是我自创的琉璃刀意,堂姐见笑了。”

  直至方才,他终于将琉璃刀意的境界巩固下来,可以说,此刻他光凭刀道,恐怕就足以力压普通的巅峰宗师!

  “琉璃刀意?”宋玉致喃喃道,秀眉微蹙,似有不解。

  宋无缺点点头,随即道:“刀客向来奉信绝情绝意,以为这般方能心无杂念,使刀法至纯至简。”

  宋玉致疑惑道:“难道不是吗?”

  宋无缺颔首道:“这当然是一条道路,无论是北饮狂刀还是天刀九式,皆有这个说法。”

  他笑了笑道:“可惜,我知道自己注定无法做到这一步,不说其他,光是男女之情,我便绝对无法抛舍。”

  脑海中浮现过幽若、叶婧衣、小星若,商秀珣,李秀宁等等绝美的面容……

  宋无缺接着道:“既然无法全部舍弃,那干脆就反其道而行,我的琉璃刀意,就是要至情至性,包容一切,蕴含一切!”

  “这是一门至情至性的刀法!”

  宋玉致仿佛有所明悟,口中自语道:“至情至性的刀法……”

  她倏而美目一闪,目光炯炯,看向宋无缺:“堂弟,你可以教我这门刀法吗?”

3.3

  她话刚说出口,便觉失言,宋无缺能讲述刀意精髓,已是毫不吝啬,她还要宋无缺进一步指点,岂不是得寸进尺。

  然而,出乎她的意料。

  宋无缺只是微微一笑,“当然可以,不过我这琉璃刀意,如今只有刀意,并无刀招,堂姐想学的话,在我练刀之时,注意感受便是。”

  宋玉致怔怔无言,原本他对宋无缺还是有些微偏见,认为他危及了自家兄长宋师道的家族地位。

  但几日相处下来,她心中不但偏见全消,更是隐约要被宋无缺的勤奋和气度折服。

  “或许,宋阀有他,也许真的能打开不一样的篇章……”

  ps:这,第四更,作者菌继续加油了,大家投点鲜花吧_(:з」∠)_.

第161章

  打着宋阀大旗,加上三千精兵随行护卫,这一路上可谓安逸至极。

  这般又行了三日,终至宋家地界,众人舍马乘舟,向山城泊去。

  宋家山城位於郁水河流交汇处,三面临水,雄山耸峙,石城就由山腰起依随山势磊阿而筑,顺山婉蜓,主建筑物群雄踞山岭开拓出来的大片平地上,形势险峻,有一夫当关的气概,君临附近山野平原,与郁林郡遥相对望,象徵著对整个岭南区的安危的主宰力量。

  沿郁河还建设了数十座大货仓和以百计的大小码头,宋无缺随宋玉致乘舟渡河时,码头上泊满大小船舶,河道上交通往来不绝,那种繁荣兴盛的气势,教他大感壮观。

  比之飞马堡,宋家山城显然要繁盛和巍峨的多。

  重生后第一次回到宋阀,毕竟原主的记忆太过模糊,宋无缺对宋家山城并无多少记忆。

  此刻他有了鲁妙子的兵法传承,见识今非昔比,不由叹道:

  “群山萦绕,郁水环流,崎岖险阻,纵使敌人有数万精兵,恐亦难有用武之地。”

24

  宋玉致讶异道:“堂弟怎么说的跟第一次来一样?”

  宋无缺微微一怔,方知失言,当即笑道:“许是离开久了,有些忘记了。”

  宋玉致不疑有他,说实话,她也不知道宋无缺在与自己什么血缘关系,临走之前,宋澜也只告诉他,称其堂弟即可。

  此刻见宋无缺似是陌生模样,还以为他之前真的是偏居山城一隅,并无像现在这般远观过。

  宋玉致似是想到了什么,黛眉半弯,巧笑道:“堂弟如今是不是也算是衣锦还乡?”

  宋无缺闻言,只是淡然一笑。

  回想天下会收徒之时的场景,似是犹在眼前,不到两年时间,自己已是脱胎换骨,江湖闻名,变化何其之大。

  “不知道小星若怎么样了……”他的眸光微闪,那是他到这个世界第一个真正关心自己的人。

  宋玉致本是玩笑,却见宋无缺眼神变得深邃,似是历尽沧桑一般,不由芳心一怔。

  是啊,一个籍籍无名的旁系子弟,成为如今举世无双的绝代天骄,今日固然风光无限。

  但这中间,到底要经历多少艰难困阻?

  终究只是一个少年而已。

  宋玉致心中不由生出一丝怜惜。

  她转开话题道:“这山城耗用了不知多少人力物力,仍要历三代百多年时间,才建成现在这般规模。城内长期储备超过一年的粮食,又有泉水,清甜可口,泡茶更是一绝。”

  宋无缺目光落在盘山而上,可容五马并驰的斜道,笑道:“那我这次回来,定要多喝两口哩!”

  宋宋玉致伸出赛雪欺霜的玉臂,仔细介绍道:“山城的建设,主要贪其奇险难下,但若没有郁林郡的富足,那山城只徒具雄奇之表,现在则可相辅相乘,且兼水陆交通之利,可通达全国。”

  小舟泊岸,早有十多名宋家派出的青衣劲装汉子牵马迎接,人人精神抖擞,虎背熊腰,无一不是强捍的好手,对宋无缺均执礼甚恭,露出崇慕尊敬的神色。

  想来宋无缺的名声,已然是传遍了宋阀上下。

  能够力压李阀的天骄李世民,众人无不以宋无缺为荣。

  两人飞身上马,在众宋家好手前后护拥下,离开码头区,往山上驰去。

  置身登城山道,每当驰至山崖险要处,似若临虚悬空,下方河水滚流,奇境无穷。

  宋无缺看得心旷神舒,忍不住一声长啸,夹马催行。

  众人应啸加鞭,十多骑旋风般跑尽山道,敞开的城门降下吊桥,一个银白长须的中年男子出迎。

  宋玉致神色惊喜道:“鲁叔!”

  宋无缺目光一闪,心想来人应该就是宋阀的出名人物,银须宋鲁!

  他亦是宋阀的有名宗师高手,银须铁拐,江湖闻名。

  宋鲁虽然一把银须,但年纪却比阀主宋缺还要略小几岁,只不过并非主家一系,跟宋缺宋智等人只是表亲兄弟。

  宗师在门前亲自相迎,足以显示宋阀对宋无缺的重视。

  “丫头,几日未见而已,怎么这般兴奋。”宋鲁笑道,他随即看向宋无缺,目露欣赏道:

  “这位想来就是无缺侄儿了吧,果然一表人才,路途遥远,你澜叔已经在磨刀堂相候,随我来吧。”

  宋家山城外观和内在会给人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若前者令人想起攻守杀伐,那后者只会使人联想到宁逸和平。

  城内分布著数百房舍,以十多条井然有序,青石铺成的大道连接起来,最有特色处是依山势层层上升,每登一层,分别以石阶和斜坡通接,方便住民车马上落。

  道旁遍植树木花草,又引进山上泉水灌成溪流,在园林居所中穿插,形成小桥流水,池塘亭台等无穷美景,空间宽敞舒适,极具江南园林的景致,置身其中,便像在一个山上的大花园内。

  主要的建筑群结集在最高第九层周围约达两里的大坪台上,楼阁峥嵘,建筑典雅,以木石构成770,由檐檐至花窗,缕工装饰一丝不苟,营造出一种充满南方文化气息的雄浑气派,更使人感受到宋阀在南方举足轻重的地位。

  宋无缺随宋鲁和宋玉致两人,在亭台楼阁、花木林园中穿插,来到位於山城尽端磨刀堂入口的院门外。

  宋玉致在门前止步,问宋鲁道:“我应否陪堂弟一起进去见二叔呢?”

  她有些担心。

  她自然知道家族之中并非全是对宋无缺此回来抱有善意,天刀宋缺闭关不出,宋澜代为掌家,他的想法,至今无人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