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开局成为三绝传人 第340章

作者:蒹葭拌白露

  杨广生前,各地就有许多义军称王,而等他死后,杨侗等皇子也是纷纷或自立或被拥立为王,王世充所说的皇帝,自然是越王杨侗。

  此时才显露出王世充的厉害,这番话连消带打,任谁都难以招架。

  不过独孤峰亦非善男信女,只看他一人独挡宫门,摆出一副高不可测的格局,即可见一斑。

  果然独孤峰踏前一步,好整以暇的微笑道:“世充兄的欲加之罪才真的厉害,独孤峰怎担当得起。最好笑是我独孤峰本是诚心诚意,又见尚书大人忽然班师回朝,故特来迎迓,岂知竟给郑国公你误会了。”

  他这一番话中从“世充兄”、“尚书大人”到“郑国公”,共换了三个名称,当然绝无半点诚意,还有种使人难以捉摸其心态,且冷嘲热讽,不把王世充看在眼内的意味。

  宋无缺向前一步,哑然失笑道:“既是特来迎接,为何早先独孤总管不说尚书大人班师回朝,却说兵逼宫城,现在却来改口?”

  独孤峰意带轻蔑地瞅了宋无缺一眼,皮肉不动地阴恻恻笑道:“这位年青哥儿脸生得很,不知何时成了尚书大人的发言人?”

  王世充也是厉害,淡然自若道:“还未介绍,这位公子想来峰兄不会陌生,他正是宋阀副阀主,天下会副帮主,宋无缺宋公子!

  “哈哈,说起来,好像宋公子和令兄还有过一段不太愉快的渊源,不过江湖事江湖了,如今宋公子涉入朝堂,以前旧事,还请独孤兄多多担待了。

  “对了,宋公子暂时加入我国公府麾下,洛阳的事就交他掌理,以后你们多多亲热才是!”

  今趟连王世充方的郎奉等人都震动起来,想不到王世充如此看重宋无缺。

  独孤峰更是心神一震,想不到眼前这位年轻的公子哥,竟然就是让独孤阀连连吃瘪的宋无缺!

  他更是知道尤楚红决定摒弃前嫌,低头向宋阀求援之事,此刻见到宋无缺站在王世充身后,心中顿时冰凉一片。

  “难道宋阀也选择站在王世充那边?不可能啊,难道宋澜不知道王世充已经跟李阀勾搭上了吗?还是说……”

  宋无缺的实力,别人不知,但是跟宋无缺斗了许久的他又如何不了解?

  能杀死参悟剑了二十三的老剑圣,与宇文伤对招,硬接祝玉妍一掌而毫发无伤的人,至少是超凡强者啊!

  如果真是这般,那今日这宫门,还如何能守得住?

  忽然,独孤峰耳廓微动,眼眸微睁,深深打量了宋无缺一眼,才道:“尚书大人虽有选贤任能之权,但如此重要的职位,当要…”

  王世充截断他道:“这正是本官要见皇泰主的其中一个原因,独孤总管是否仍要拦着宫门呢?”

  独孤峰目光微微了宋无缺一眼,随即哈哈一笑道:“怎会呢!怎会呢!尚书大人请!”

  竟退往门旁,作出恭请内进的夸张姿态。

  王世充身后众人愣然相顾,一时间不知该作何913种反应。

  深长的城门口,就像可吞噬任何闯进去的人的无底深洞。

  少倾,欧阳希夷呵呵一笑,拍马而出道:“便让老夫作个开路小卒吧!”

  宋无缺此时却出声道:“硬闯乃下下之策!”

  王世充正拿不定主意,闻言忙以一阵大笑拖延时间,待所有人的注意力都从欧阳希夷处回到他身上时,才故作好整以暇的道:“看来时间尚早,皇泰主该尚未离开他那张龙床,本官待会再来进谒好了!”

  一抽马鞭,掉头便走,再没瞧独孤峰半眼。

  欧阳希夷等人也只得紧随离开。

  片刻后,独孤峰看着众人消失的背影,背后已是冷汗渗出。

  方才,正是宋无缺暗中对他传音,让他让开道路,放任王世充进去。

  独孤峰也不知道该不该相信宋无缺,但是却也没有其他选择,毕竟若是火拼,此刻绝非王世充一方的对手。

  结果没想到,王世充竟然真的如宋无缺所料,掉头就走。

  “他怎么知道王世充会不敢进来?真是匪夷所思……”

  谁能想到,就在短短相处时间内,宋无缺已摸清了王世充的性格:优柔寡断,疑神疑鬼。

  若非有欧阳希夷出头,方才宋无缺甚至都不用出声,王世充就会自己找台阶打道回府。.

第467章

  王世充一边策骑朝自己的官署缓驰而去,一边皱眉问宋无缺道:“若他摆的是空城计,我们这么不战而退,岂非惹天下人耻笑。”

  另一边的欧阳希夷、后面的郎奉和宋蒙秋都露出同意的神色。

  宋无缺微笑道:“若我们真个挥军攻打宫城,只有两个可能性,一是破城而入;一是伤亡惨重,坚持不下。而无论是那个可能性,都对我们有害无益。因为我们志不在此,只要能击溃李密,那还怕杨侗和独孤峰不乖乖屈服。刚才只要看独孤峰有恃无恐的姿态,便知他有李密在后面撑腰,根本不怕我们强攻。”

  宋无缺这话也是半真半假,很显然,杨侗和独孤峰也并非一心,杨侗暗中联合李密,而独孤峰却是暗中联系了自己。

  王世充本来也是有意联合李阀,但是被宋无缺如今一干预,恐怕已然生变。

  欧阳希夷不解道:“如能控制宫城,尽除独孤一党,于我们又有何坏处?”

  宋无缺摇头道:“欧阳前辈问得好,先不论破城的难易,假若洛阳重归稳定,李密岂还肯挥军西来。定会采观望态度,待等得另一有利形势后才来攻。那时胜败难测,那及得上现时的有利形势?”

  四周包括王世充在内的几个人都听得大为服气。

  要知以往王世充与李密交手,从没有赢过半场胜仗。而王世充之所以仍能立得这么稳,凭的就是洛阳这四面十二门,门门都是关口,内则层层设防,外则长堑围护,又有天然屏障的坚城。

  所以李密一旦晓得洛阳有事,必不肯错失良机,那他们就有乘虚机会。

  王世充仍有疑虑,问道:“独孤峰势力雄厚,他又非善男信女,加此一来,岂非把主动之势拱手让与他吗?”

  宋无缺胸有成竹道:“当然不可如此,现时只要我们枕重兵在端门外,独孤峰便动弹不得,到李密来攻时,我们再把宫城所有出入口封闭,却不攻城,只截断内外的粮路、那时便可迫杨侗交人,何须浴血攻城呢` ‖?”

  欧阳希夷欣然笑道:“难怪宋兄弟把南方闹得天翻地覆,果然非是只逞勇力之徒。不过我们定要小心对方高手的暗袭,若尤婆子亲自出手,恐怕不容易应付。”

  王世充冷笑道:“我王世充若是这么容易被杀,早死了十多遍。”

  宋无缺笑道:“这个当然,说来,我也要去找些人来助拳呢!”

  与此同时,

  宋师道和冷胭也是来到了洛阳,两人并肩行于大街之上,俊男靓女引得旁人频频瞩目。

  冷胭瞥了他一眼后续道:“你知否我们这样大摇大摆地在街上走着,等若向我们所有的敌人宣战和挑引。”

  宋师道笑道:“我倒没想过这问题,不过现在洛阳各路人马齐集,互相牵制下,反便宜了我们。我才不相信谁敢肆无忌惮的聚众围攻我们。”

  冷胭眉眼逸出一丝担心的神色,道:“也不知道主上现在如何了……”

  宋师道毫不在意道:“放心吧,你也是担心则乱,以无缺的身手,除非是三四名邪王阴后等级别的人一同围攻,否则谁能教他吃亏?”

  “而且,算算时间,我们在郊野折返了一天一夜,兴许无缺他早我们一步已经到了洛阳也说不定。”

  宋师道在离东城中门数百步许处停下脚步,指着对街的一间面食馆道:“这就是我们和无缺约定碰面的地方,这食馆最出色是川面,你若像我般无辣不欢,定会大快朵颐。”

  “不妨试试他们的担担面吧!今趟由我请客。”

  冷胭向来不喜辛辣之物,摇头道:“你吃吧,主上安危未定,我没什么胃口。”

  宋师道无奈,只得带头举步。

  两人正要横过街道,忽然一辆马车在两人前面停下,刚好拦着他们的去路。

  他们愕然止步,定神瞧去。

  车窗布廉低垂,透出一股神秘的味儿。

  驾车者是个脸目陌生的壮汉,咧嘴笑道:“两位,我家公子有请!”

  宋师道两人正心生警惕之时,车窗帘拉开,宋无缺那张俊秀出尘的面庞赫然出现帘幕之后。

  “主上!”冷胭神色顿时如阴云放晴,绽开娇艳的笑容,宋师道也是摇头一笑。

  两人上车。

  宋师道和冷胭今趟在马车御位处居高临下瞧着阔敞无尽的长街,街上往来频繁的车马,两边道上熙攘的行人、又是另一番感受。

  马车蹄起蹄落间,宋无缺轻描淡写地把先后与王世充和独孤峰交手的经过道出,令两人也是微微诧异。

  “.` 如此看来,现在洛阳城中势力驳杂,但主要分为三方,其中以王世充手握兵权,最为势大,但独孤阀和越王杨侗联手,加上杨侗还在暗中联合李密,内外夹击之下,王世充也不由起了联合李阀的心思,而独孤阀也找上了我们宋阀,倒是有种奇异的平衡。”

  宋师道听完宋无缺所说,对洛阳的势力划分也算清晰了不少,梳理道。

  宋无缺听罢微笑道:“师道说的没错,我本来还在思考是否扶植王世充,但接触下来,发现此人野心极大,但却又畏首畏尾,绝对不是什么好选择,看来还是要跟独孤阀再接触一下。”

  宋师道点点头问道:“尤楚红可曾说过让我们如何联系他们?”

  宋无缺没有回答,只是对着驾车的大汉说道:“去桥南的董家酒楼。”

  ……

  此时日正下午,洛阳城内车轿川流不(诺得好)息,热闹非常。行人中不少身穿胡服,显是来自西域的商旅帖。

  只看眼前的繁荣,谁都感受不到城外的世界战争连绵,生灵涂炭。

  更想不到洛阳正陷于内外交煎的地步,成为各大势力倾轧角力的轴心。

  李世民和师妃暄离开了人潮涌涌的天街,沿着洛水西行,宽达十多丈的河面,巨舟并列,以大缆维舟,铁锁钩连,蔚成奇景。

  回头朝天津桥望过去,而天津桥南北对起四座高楼,更添桥梁的气势,极为壮观。

  离开了桥南的肆市后,道上行人疏落多了。

  两人沿洛堤漫步,堤边杂植槐柳,树绿成荫,风景迷人,李世民兴奋地指着在岸堤边的一座建筑道:

  “到了,前面就是洛阳闻名的董家酒楼,李靖将军相信已经有好消息等着告诉我们了。”.

第468章

  “天津御柳碧遥遥,轩骑相从半下朝。”

  车夫策着马车,转入贯通皇城南端门和定鼎门的天街,槐柳成荫的大街两旁万家楼阁林立,钟楼鼓楼遥遥相望,举目都是客店、皮店、竹竿行、羊毛行、杂货店、纸张店、棉花肆、鲜果行等竞相设立,盛极一时。

  这名车夫乃是王世充安排来的,估计也是监视宋无缺的动向。

  不过宋无缺等人说话之时,都以内力真气暂时为屏障,除非超凡高手一旁凝神静听,否则绝听不到半点声息。

  街道上自是行人如鲫,车轿川流不息,一派繁华大都会的热闹情况。

  马车望着天津桥驰去,由于道上人车众多,故行速颇缓。

  在南北对起四楼的衬托下,天津桥益显其万千气象。

  桥南尽头就是洛阳驰名的董家酒楼。

  宋师道看着马车越过了前面由四名健仆抬着的华丽大轿,笑道:“不知道等下我们见到的,会是独孤阀内的哪一位呢?”

  话说间,外面车夫已是“吁”了一声,随即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