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崛起:从细胞编辑器开始 第125章

作者:向往学霸

  “对了,我忽然想起一件事,在两个多月前,多个部门突然联合宣布,要逐步关闭火电厂,禁止燃油车,同时大力推广电力植物,仔细想想,这应该是国家在为宣布可控核聚变已经实现做准备,现在已经准备好了,才对外宣布.”

  “肯定是这样的.”

  众人不由得讨论.

  见这些人讨论的越来越兴奋,总监直接大吼一声“好了,有什么话以后再说,现在都给我动起来!”

  ……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央视,每日头条,民众日报等全国主流媒体,都接到了新闻局的统治,然后,这些新闻媒体就行动.

第219章?我们又输了(求全订)

   企鹅新闻:可控核聚变成功!在这个领域,我国又成为了领跑者!民众日报:我国已启动32个核聚变发电站的建造项目,南江省的核聚变发电站,于前天进行了试发电,取得了圆满成功,全新的能源时代已经到来!每日头条:目前,核聚变发电站采用的全都是“银河”

  装置,而“银河”

  装置是陆离博士独自设计的!消息一出,举国沸腾!“我还以为陆博士已经放弃了研究可控核聚变,没想到他在两个多月前就已经研究成功了!”

  “我在网络上查了一下资料,陆博士是在3月6号开始研究可控核聚变的,当时有人拍到了他在清大图书馆,阅读核聚变相关书籍的视频,然后,他是在6月2号研究成功的,加起来还不到三个月时间,而其他科学家已经研究了几十年,也没有实现可控核聚变,这差距.……”

  “物理学专业的学生和教授,现在应该懵逼了吧,先是磁场能量防护罩,现在又有可控核聚变,陆博士这个生物专业的博士生,已经吊打整个物理学界两次了.”

  “我是煤炭行业的从业人员,我原本还很奇怪,国家为什么要对火电厂一刀切’,然后又紧急安排我们这些.……煤炭行业的从业人员,进入其他行业就业,现在我明白了,这是为我们好,免得我们突然失业,不知所措.”

  “我总算明白航天局宣布太空计划的底气了,原来不是电浆发动机,也不是核裂变发动机,而是陆博士实现了可控核聚变,有了可控核聚变技术,就可以制造核聚变引擎,宇宙飞船甚至有能力飞出太阳系!”

  ……

  而与此同时,这件事在国外也引起了轩然大波.

  华盛日报:最新消息!早在6月2日,陆离就已经实现了可控核聚变,而且龙国早就秘密启动了核聚变发电站的建造计划,现在已经有核聚变发电站建成了,而我们星国,距离可控核聚变的成功还.……遥遥无期!福克斯新闻:龙国掌握了可控核聚变技术,不仅意味着他们掌握了终极能源,也意味着他们能研发出核聚变发动机,往返太空的成本大大降低,保守估计,他们的成本可能只有我们的五十分之一50%,而且随着他们大规模开采月球资源,成本还会进一步降低,然后他们的优势会越来越大,或许,整个太阳系都会变成他们的后花园!随着这些新闻的传播,星国民众炸开了锅.

  陆离!又是陆离!这一次,他把星国最后的骄傲也斩落了!就在去年,星国还有傲视全球的陆军,海军,空军,有享誉世界的微软,英特尔,吉利德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然后,陆离横空出世.

  这些……骄傲一一被斩落.

  星国民众心中唯一的骄傲,下航天技术了,就算龙国推出了野心勃勃的太空计划,就算他们判断龙国的发动机技术取得了突破,他们依然对星国的航天技术有信心,因为早在60年前,他们就把人送上了月球.

  但是现在.

  他们很清楚,星国在这个领域已经落后了!现在的星国,在面对龙国的时候,已经没有值得骄傲的地方了.

  这一刻,整个星国的民众都情绪复杂的念叨着陆离的名字!网络上也有无数人在讨论.

  “原来龙国早就实现了可控核聚变,只是一直没有公布,前段时间我们国家高调宣布,国家点火装置已经实现了一亿度运行137秒的时候,那些……知道内情的龙国人,肯定在看笑话吧.”

  “哎,我们又输了.”

  “我们应该加大对可控核聚变技术的投入,因为龙国肯定不会跟我们分享这项技术的.”

  “没错,必须加大对可控核聚变技术的投入,同时要加大对其他科技的投入,不然的话,我们和龙国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也一直要承受陆离的差别对待.”

  与此同时,各国政府也被震撼到了,他们很清楚可控核聚变技术的意义,掌握了可控核聚变技术的龙国,会像插上了翅膀一样腾飞,如果他们不想被龙国远远甩开,不想眼睁睁的看着龙国把太阳系中的好地盘都给独占了,他们也必须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

  转眼就到了第二天.

  民众大会堂.

  来自全球各国的记者,科学家和政要,将会堂挤得水泄不通.

  此时,这些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舞台上.

  在那里,陆离,周睿院士等参加了“银河”

  项目的科学家,正站成两排,接受属于他们的荣耀时刻.

  这时,主持人开口说道:“各位尊贵的先生们女士们,感谢你们来参加我们龙国的这次新闻发布会,首先,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些.……伟大的科学家,没有他们,就没有可控核聚变的成功,这些……科学家分别是陆离博士,周睿院士,黄义亮院士.……”

  主持人花了几分钟时间,念出了所有人的名字,又当众宣布了奖励,单单是奖励整个团队的奖金就超过20亿,平均每人分到的奖金接近400万,虽然对于陆离来说,这笔钱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其他科学家来说,已经不少了,要知道,以前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奖金也只有800万从这也可以看出,国家给科研人员的待遇正在不断提高.

  接下来是提问环节.

  第一个获得提问机会的是一个央视记者.

  这个记者问道:“现在网络上有一种说法,航天局宣布太空计划的底气,来源于可控核聚变技术,不知道这是否属实”

  听到这个问题,陆离就乐了,他觉得这个央视记者的问题是有关部门安排好的,为的就是借助这个机会,高调宣布自己已经研究出了核聚变发动机的消息.

  陆离挺喜欢这样的感觉,现在的龙国,已经不需要韬光养晦,不需要跟以往一样,玩一些遮遮掩掩,掩人耳目的手段.

  于是,他笑着说道:“没错,深空一号’宇宙飞船采用的就是……核聚变发动机,而且我还可以透露一下,‘深空一号’的设计工作已经快要完成了,马上就要开始建造,大概在11月份,就可以登月了.”

  话音落下.

  现场,,沸腾了,正在观看直播的观众也沸腾了.

  现在已经是8月份,也就是说,再过3个月,“深空一号”

  宇宙飞船就要前往月球,并且在月球上建造永久性基地了.

  

第220章?脑电波交互?(求订阅)

第221章?这何尝不是一种荣幸(求全订)

   在国内,央视,企鹅新闻,每日头条等新闻媒体,也迅速跟进报道.

  而随着这些新闻的报道,网络上顿时炸开了锅.

  微薄上.

  十国合作开发控核聚变技术这个话题迅速冲上了热搜第一,同时吸引了大量网友参与讨论.

  “怎么忽然就联合起来了呢不会有阴谋吧”

  “应该是没阴谋的.

  我去外网看了一下,发现很多外国媒体在强调,这次十三国合作,只限于可控核聚变技术领域,没有任何政治意图.

  我也比较认同这种观点,应该是这些国家被我们的发展速度和宏伟蓝图吓到了,尤其是我们的太空计划,让他们感到很惶恐.”

  “我们早就公布了太空计划啊,为什么他们等到现在才行动”

  “因为那个时候,他们还不知道我们掌握了可控核聚变,而没有可控核聚变技术,往返太空的成本就会很高,就算我们举全国之力,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霸占太多资源,但是有了可控核聚变技术就不一样了,往返太空的成本会降到很低的程度,这样一来,他们当然惶恐了.

  而他们着重强调这次合作只限于可控核聚变技术,属于良性竞争,应该是不想让我们产生误会,在我看来,他们这样做的原因,一方面是畏惧我们的实力,另一方面是为了将来能买到基因药剂.”

  “有一说一,如果这些国家尝到了合作的甜头,以后应该也会在其他技术领域进行合作的,而我们想要破坏这种合作的话,就需要跟其中一些国家共享技术,这应该不太可能,所以,以后我们或许会经常遇到这种单挑全世界的事情了.”

  “能让这么多强国由于惶恐而联合起来研究技术,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荣幸呢这恰恰说明了我们的强大!”

  ……

  此时,陆离正在给马修霍恩等人解答一些关于脑电波的问题,自从获得细胞编辑器后,他就一直在探索人体的秘密,对于……脑电波还是比较了解的,只是没有研究过如何利用外部设备来读取脑电波中蕴含的信息.

  因此,一些让马修霍恩等人感到棘手的问题,对陆离来说简单的一批.

  就这样.

  时间来到了晚上七点半:7:3.

  陆离听到了手机的提示音,便开口说道:“好了,我要回家了,有什么问题明天再说.

  马修霍恩等人虽然很想让陆离留下来,但也知道这不现实,纷纷跟陆离告别.……

  离开079号实验室,陆离便直接乘车回家.

  刚上车,他就拿出了手机,熟练闻软件,顿时便看到了十三国联合起来研究可控核聚变技术的新闻.

  “有点意思啊.”

  陆离脸上露出笑意.

  又看了一会儿……新闻,发现没什值得关注的内容,他便退出了软件,打开了微讯.

  实验班微讯群内.

  小伙伴们聊得正热闹.

  “我去,大家看了新闻没有,十三国联合起来研究可控核聚变技术,其中还有星国和熊国这对老冤家,这两个国家竟然能携手合作,真是难以置信.”

  “没办法,陆学神太牛批了,把这些国家吓到了,他们为了不被甩开得太远,只能合作.”

  “陆学神确实吊,一个人就搅动了世界风云,改变世界格局.”

  看到小伙伴们的信息,陆离发了一个表情包:“此时一位帅哥偶然路过.

  ”

  微讯群顿时沸腾了起来.

  “我去,陆学神竟然冒泡了.”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已经一个多月没在群里面露面了,还以为你抛弃这个群了.”

  陆离回复道:“最近一个多月都在旅游,没有玩微讯,前几天刚回来的.”

  看见陆离的信息,小伙伴们没有再纠结这件事,而是问起了其他问题.

  “陆离,你参与了‘深空一号的设计工作吧如果方便的话,透露一些信息呗.”

  陆离回复道:“这个是可以透露的.

  按照设计,‘深空一号’宇宙飞船只需要八个小时88就可以到达月球,每天可以往返一次,每次可以运输150吨物资,运送220位乘客.

  所以,,太空时代真的来临了,今年之内,或许就能建造好第一个月球基地,明年就会建造好火星基地,你们有兴趣的话,可以早做准备,只要抓住机遇,就能乘势而起,不比现在那些……抓住互联网机遇起家的人差.”

  看到陆离的信息,小伙伴们纷纷激动了起来.

  “我滴个乖乖,八个小时88就可以到月球,这比去星国还要快!”

  “太空旅游应该会比较有搞头吧大家可以参谋一下.”

  “我觉得大家可以读双学位,就选天体物理学或者天体力学,在太空时代,这两个专业应该会比较吃香.”

  看到小伙伴们的消息,陆离也是有些高兴,他挺希望这群老同学以后能混得好一点,而就在这时,他想到了正在研究的脑电波项目,便又发了一条信息.

  “再给.……大家透露一个消息,我已经开始研究脑电波和电磁波之间的转换了,预计在半个月内就能成功,到时候,我会让银河生命公司那边开发相关产品,比如虚拟世界和眼镜,你们感兴趣的话,也可以早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