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的细胞太争气,能自动升级 第138章

作者:蒲山

匡书来一时语滞,他还从未在程易脸上看到过如此凝重的表情,一时间竟有些慌神。

“那你……”

好半晌,匡书来忽然变得干涩的声音在夜风中响起。

程易嗤笑一声,傲然道:“我?我能有什么事?”

匡书来怔愣片刻,而后忽地笑出了声来。

程易拍拍匡书来的肩膀,臂间夹着那几份卷宗,乘着月光溜溜达达离开了大理寺。

……

将军府。

提心吊胆了一整天的李丽质,终于将夫君盼了回来。

看到程易大步走进门来,李丽质忙迎了上去。

“夫君,怎么样?太子哥哥和四哥他们……”

李丽质急不可待却又期期艾艾,不知这话该如何去问。

程易拉住李丽质的手,只觉入手一片冰寒。

“眼下虽然已经入了春,倒春寒却还没有过去,你这么漏夜站在外头,不怕受了风寒吗?”

程易蹙着眉头,满眼担忧看向李丽质。

“无论太子还是魏王,都不会有事,你且放心便是。”

程易拉着李丽质一道走进房中,缓缓说道。

听到这句话,李丽质悬了一天的心,才总算是落了下来。

“有劳夫君奔波,我——”

闻言,程易打断李丽质的话,满眼缱绻说道。

“咱们夫妻二人,说这见外的话做什么?”

说着,程易瞥了眼桌上放着的的那摞卷宗。

“你且先歇着吧,我有几份卷宗要看,今晚不必等我了。”

看着李丽质歇下后,程易才又去了书房。

翌日,天色才刚蒙蒙亮,程易便出门进宫去了。

他昨夜将那几分卷宗全都细细看了一遍,发现其中不少记录模糊的地方,无论是证据、还是证人的证词,都有明显的问题。

可就算这样,李承乾当初还是被定了罪,也正因如此,昨天才又闹出了魏王诬陷谋害太子的事情。

眼下,刚刚结束早朝的李世民还未回去太极殿,程易便又拐去了宣政殿。

作为两位涉案其中皇子的亲舅舅,长孙无忌早已避嫌,故而此番主持这次三司会审的重任,便落在了房玄龄的头上。

只是这次的案子到底波及太深,就连房玄龄都一度有些拿不定主意,只得日日入宫请示李世民的意思。

此时的宣政殿中,李世民与房玄龄一君一臣、一坐一站,皆是一副表情凝重的模样。

“事情查得如何了?”

李世民半阖着眼睛问道。

房玄龄看了眼李世民的表情,思忖片刻后说道:“回禀陛下,现已查明,‘私制龙袍’一案,太子殿下确实是被冤枉的,只是魏王殿下那头,还未理出头绪。”

李世民缓缓吐出一口气。

此番,无论最终这次谋逆案的罪到底定到谁的头上,都是李世民所不愿见的。

可惜他虽身为帝王,在这件事情上却始终无能为力。

“陛下,圣鸣王求见。”

就在君臣二人皆满心烦闷的时候,守在殿外的大太监忽然出声道。

李世民眼睛一亮,立刻道:“快请!”

不一会儿,程易便携着卷宗走进了宣政殿。

“朕听闻你昨日先后去了大理寺与东宫,可查出什么事情了?”

李世民没有多余的寒暄,瞧见程易进来后,便直接开门见山问道。

若此时谁能在这浑水中嗅出一丝真相,除了程易之外,李世民已经不做他想。

“昨日臣在东宫,抓了十几个意图行刺太子的刺客。”

程易一张嘴,便将对昨日之事一无所知的李世民和房玄龄,砸了个头昏脑涨!

“什么?!”

李世民当即拍案而起,他早已经命重兵守住了东宫,究竟是什么人有这样大的本事?居然能在这种关头还闯入东宫行刺?

而后,程易便将昨日东宫发生的种种,事无巨细尽数说与了李世民和房玄龄。

听完程易的话,这君臣二人俱是一阵头晕目眩。

“抓到刺客后,臣又亲自在大理寺审问了一番,结果还真叫臣问出了一个惊天秘密。”

程易又道。

李世民与房玄龄来不及继续头晕目眩,便又听程易继续道。

“那些刺客乃是武德3年,便奉幕后真凶之命,改换身份去到了太子殿下身边。”

程易的声音非常和缓,可他说出的话,听在另外两人耳中却无异于惊天巨雷。

“去到太子身边后,这些人便数年如一日卧薪尝胆,不动声色取得了太子殿下的信任。

这些年来,无论是与魏王殿下的勾心斗角,还是此次的‘私制龙袍’一案,都少不了这些人的推波助澜。”

“那幕后之人……”李世民的脸色难看至极,他绝没有想到,李承乾身边居然潜伏着这么多包藏祸心之人:“到底是什么人!”

闻言,程易先是深吸一口气,而后才又道。

“杨。”

这个字一出,旁边始终沉默不言的房玄龄忽然倒吸了一口冷气。

“隋杨余孽!”

李世民咬牙切齿说出这四个字。

上次他之所以中毒,便是拜这些人所赐,如今他们眼见自己还活着,居然胆敢又将主意打到自己的儿子身上!

实是其心可诛!

“眼下虽然还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但臣有理由怀疑,魏王殿下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定然也少不了这些人的从中作梗。”

程易又道。

房玄龄倒吸冷气的声音更大了。

原以为已经被斩草除根,谁知人家这么多年以来,居然一直潜伏在今上最看重的两个儿子身边。

真是闻所未闻!

“甚至……”

程易说着,抬眸看向了面色阴沉如水的李世民。

“那些隋杨余孽的藏身之处,不止东宫与魏王府两处。”

房玄龄猛地瞪大眼睛,素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他,终于再控制不住自己的表情。

若当真如此……

房玄龄心中百转千回。

若非昨日圣鸣王忽然进宫,撞破那些人行刺太子,那是不是谋害太子殿下一事,也会被他们推到魏王殿下的身上?

到时候太子殿下与魏王殿下一死一废,这大唐天下……

想到这里,房玄龄忍不住出了一身的冷汗。

而后,他将目光缓缓挪到了程易的身上,忍不住心道。

多亏有圣鸣王在!

若非他及时出现,这大唐江山恐怕就真的要变天了!

察觉到房玄龄的目光,程易转头与他对视一眼,而后露出一个浅浅的笑意。

见状,房玄龄心中对程易的感激与钦佩之情,也愈发汹涌澎湃了起来。

第145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

“陛下。”

与房玄龄短暂对视一眼后,程易又再次开口。

“此事牵连甚广,若无法将对方安插在皇子们之中的暗桩全部拔除,恐怕今后像‘私制龙袍’这样的案子,只会多不会少。”

李世民粗重的喘了几口气,好不容易才平复下腹中、心口熊熊燃烧的怒火。

“查!朕这次定要彻查!”

李世民重重一掌拍在桌子上,砚台中墨汁顿时便将扑在桌面上的明黄染成了一片漆黑。

李世民目光沉沉盯着那团碍眼的墨迹,半晌才又重新坐了下来。

“程易,”李世民看着程易,沉声道:“这桩案子,朕就交给你了。”

程易欣然应允:“臣领旨。”

从程易进到宣政殿到现在,不过只过去了短短一刻钟,可颓然坐在龙椅上的李世民,却好像活生生老了10岁。

“陛下。”

眼见李世民如此,程易终究还是不放心的说了一句。

“隋杨余孽还未铲除,陛下还得保重龙体才是。”

李世民深深叹了口气,看上去似乎有些难以为继地说道:“你放心,现在还不到朕倒下去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