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的细胞太争气,能自动升级 第64章

作者:蒲山

待到城门被打开后,甬道中的数十名城内守军,纷纷向程易下跪行礼。

程易轻叹一声,他从马背上下来,亲自将其中一人扶了起来。

“起来说话吧。”

等这些士兵都站起身后,程易才又问道。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大将军,”一个士兵上前一步,泫然欲泣道:“一个月前,高句丽人忽然发兵营州城,这一个月来,营州城已经遭受过高句丽人六次攻城了。”

听到这话,程易的眉头猛地皱起来。

他先前倒是没有想到,高句丽居然当真会有对营州城动手的胆子。

城门口到底不是说话的地方,程易打断那士兵的话头,命神策军在城外安营扎营后,便与那些城内守军进城去了。

此时,在听说是神策军来了的营州城百姓,纷纷打开家门走上街头。

在他们当真见到程易之后,自然个个都是一副欣喜万分的模样。

“程大将军!!!”

“果然是程大将军来了!!!”

“营州终于有救了!!!”

随着百姓们的欢呼声,程易与那些城内守军,去往了刺史府。

“城门楼上为何会空无一人?”

走在路上,程易忽然问了一句。

先前说话那士兵苦着一张脸说道:“大将军有所不知,高句丽几次宫城后,营州城内守军已经所剩无几。”

听到这话,程易又细细打量了一番跟在自己身侧的士兵。

眼见他一副蓬头垢面,眼中满是红血丝之后,心下当即了然。

“继续说。”

程易示意道。

那士兵马上点点头,又继续说道:“昨日,高句丽人对营州城发动了第六次宫城,小的们拼死抵抗,才总算守住了营州城,可是……”

说话间,那士兵原本就不满红血丝的眼睛,登时变得更红了。

“可是什么?”

程易顺着问了了一句。

“刺史大人身先士卒,最后、最后……”

那士兵忍不住掉下泪来,话也没有说完。

不过,程易却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就在此时,入目皆是一片白色的刺史府,出现现在了程易的面前。

“进去看看。”

程易停下来拍了拍那士兵的肩膀,旋即便朝着刺史府所在的方向走了过去。

刺史府内已经挂满了白幡,一副棺木被当当正正摆在了院中。

算不得大的前院中,许是因为前来吊唁上香的人太多,此时仍是一副烟雾缭绕的模样。

“您是……”

看到程易进来,刺史府管家忙迎了上去。

只是他先前从未在营州城内见过程易,一时半会儿也没能认出来程易。

“王管家,这位是程大将军。”

先前那士兵立马上前引荐。

“程大将军……?”

听到那士兵的话,王管家起初还没反应过来,不过几乎只一眨眼的功夫,他就已经明白了过来。

“程大将军?!”

看着震惊万分的王管家,程易轻轻点了下头。

“我去上一炷香。”

程易说道。

王管忙不迭点着头让开了路。

从刺史府出来后,程易便直接出城回了神策军大营。

第64章 有敌来袭!

是夜,黎锋、沈子和还有秦善道等几人,齐聚于主帐内。

营州城如今的情况并不算好,城内守军所剩无几,粮食怕是也早已经岌岌可危。

虽然不知高句丽为何忽然会对营州城出手。

但是,如果不是他们来得够及时,恐怕营州百姓与守军要面对的困境,就不只是高句丽人的攻城了。

“大人,属下觉得有件事情非常蹊跷。”

众人都落座后,沈子和率先开口说道。

闻言,程易便将自己的目光落在了沈子和的身上。

“什么事情?”

程易问道。

沈子和蹙眉思量片刻,而后说道:“依着常理来说,比起营州城来说,辽州城才是距离高句丽更近的城镇,高句丽人为何会放着辽州城不动,非要舍近求远来营州城?”

其实,沈子和问起的这件事情,程易也曾有过怀疑。

“你先前派到营州城的人,可查出些什么事情了吗?”

程易没有回答沈子和的问题,转而又问了一句。

沈子和深吸一口气,说道:“这正是属下要与大人说的。”

程易点了下头,示意沈子和继续说下去。

“据查,营州刺史早在初见高句丽与倭国图谋不轨的端倪时,便已经命人给辽州刺史送了信去,可不知为何,辽州刺史竟始终未曾给过回信。”

沈子和看着程易说道。

“后来,营州刺史又断断续续给辽州刺史送了几封信去,起初还未有任何异常,可后来,那写信竟无一例外都未能进到辽城州中。”

听到沈子和这话,程易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辽州刺史……”

如果程易没有猜错的话,这整件事情中最蹊跷的,便是那位辽州刺史了。

“你们有人知道辽州刺史的底细吗?”

程易忽然问了一句。

帐中安静了片刻,就在程易以为自己得不到回应的时候,长孙冲忽然开口了。

“将军,咱们出发之前,属下父亲曾同属下提起过那个辽州刺史。”

听到这话,帐中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挪到了长孙冲的身上。

忽然获得了所有人的瞩目,长孙冲紧张得滚了下喉结。

“父亲对这个辽州刺史也不是很了解,不过还是说了一个他听过的传言。”

“什么传言?”

程易问道。

长孙冲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父亲说,早在这位辽州刺史还在长安城为官时,便有与他不和的人调查过他的底细。”

所有人都静静听着长孙冲说话。

“可那些人查来查去,都没能查出些什么要紧东西,就在那些人准备放弃的时候,长安城中忽然冒出来一道流言,说那位辽州刺史的父亲,其实是个高句丽人。”

“高句丽人?”

程易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长孙冲点点头,又道:“据说,将这个消息散布出来的人,正是他的母亲,好像是当初他出生之后,他父亲便抛弃了他生母,将他带回了高句丽。”

“既然带回了高句丽,他怎么又会出现在大唐?”

程处嗣忍不住开口问了一句。

长孙冲叹着气摇摇头,这件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就连长孙无忌都不大清楚。

“那关于他父亲的身份,可有人查过?”

程易又问道。

长孙冲先是点点头,随即又摇了摇头:“当初确实有人动过这个心思,可每当有人想查他父亲底细的时候,就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意外。”

“各种各样的意外?”

程易疑惑问道。

“有些是忽然被查出罪证不是被杀头就是被流放,有些则是忽然遭遇了杀身之祸,时间一久,便也再没有人去查他了。”

长孙无忌看向程易,将这句话说了出来。

“越查不出来才越蹊跷。”

秦善道忽然说道。

程易摸摸下巴,忽然发出一道轻笑声。

“看来,这位辽州刺史的身世可能当真会非常有意思啊。”

“大人想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