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开局选择帝国阵营 第18章

作者:咸鱼帝者

  而且还需要越快越好,此事完全耽搁不得,若不然他会比别人晚上一步,将会影响到他表明忠心的算盘。

  “臣也附议。”

  几乎在两位老臣表明态度之后,王世充就急忙说道。

  宇文化及眉头微微一皱,随后也发表了自己支持的态度。

  就算有人面对这选择,有些摇摆不定,但在大势所趋之下,也只能表明支持的态度出来。

  虽说不是所有大臣都有绝对效力的心思,但至少目前没有人胆敢有反隋的心思。

  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册立秦王为皇太孙的事情,算是震慑了众臣一番。

  “既然诸位卿家都没有反对的意思,那么,朕接下来在宣布另外一件事情。”

  杨广那一对浑浊的瞳孔,在此时已经是锋芒展露,透着摄人心魄的威严,开口道。“北方事宜,包括文武两臣的任免和调用,都由皇太孙负责,就算是针对北方局势该如何做出行动,也由皇太孙说了算。”

  又是一道惊雷在群臣当中炸响。

  如此大的权利,几乎等同于陛下的权利了。

  这是怎么回事,陛下此举为何意?

  一些大臣开始猜测起来。

  才册立秦王为皇太孙,就瞬间赐予朝中大权,倘若陛下不看重,自然不会给予如此大的权利。

  莫非陛下打算将大隋的未来全部压在了皇太孙身上?

  无数臣子的心中,全是萦绕着此事做出猜测。

  其实就连杨稷对祖父的宣布也是倍感惊讶。

  不过他的猜测却是同其他人不太一样,毕竟祖父完全将北方的权利交给了他,这意义非同小可。

  “莫非祖父是要前往南方坐镇?”

  这个想法随之升腾而起,又或者是因为昨日里听闻了杨稷的一番话,认为北方的事宜交给他来处理再好不过。

  除却了猜测之外,选择绝对效力皇太孙的李渊却是暗自一喜。

  陛下宣布的事情让他大为意外,在他看来册立为皇太孙已经是足够了,更别说给予更为庞大的权利了。

  “看来李家需要全力为殿下卖力。”

  李渊暗自嘀咕一声。

  不单单是李渊有这样的想法,之前接连表态的大臣都有这样的想法,而且陛下给出皇太孙如此之大的权利,只会加重群臣对此事的坚定。

  “臣等参见皇太孙殿下。”

  群臣高呼。

  这也代表着,针对秦王被册立为皇太孙的事情,群臣没有任何异议,皆是全力支持。

  “此事难办。”

  看似神情平静的宇文化及,却是悄然之间握紧了手中拳头。

  他能够感觉得出来,册立秦王为皇太孙之后,整个朝堂的局势都发生了可怕的改变,这样的改变直接超出了他的预料范围。

  “臣,谢陛下!”

  杨稷再次拱手高呼一声。

  “大隋的第三代天子已经出现,如此场景颇有先皇时期的盛世之景啊。”

  老臣虞世基感叹一声。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这样的景象仅仅只是开端而已,真正的盛世还未到来!

  群臣安静了下来,既然陛下已经册立了秦王为皇太孙,并且还赐予了如此庞大了权利,恐怕今日朝堂也该是宣布结束了吧?

  群臣都是带着如此想法,但看陛下的样子,却是没有宣布退朝的意思。

  陛下端坐在龙椅之上,神情突然变得肃穆起来,这是有其他大事要宣布的样子。

  群臣见状再次变得紧张起来,接下来陛下宣布的事情,又该会是什么大事呢?

  “朕还有一件大事要宣布。”

  杨广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开口道。

  从陛下的神情不难看出,此事的重要性恐怕不简单。

  这让整个朝堂当中,有种暴风雨即将来临的紧凑感。

  “朕将在近日内,将再一次南下江都。”

  杨广开口道。

  轰隆。

  此事带来的震惊,无异于五雷轰顶。

  只见不少大臣因为吃惊,皆是呆愣了下来。

  也不怪他们有多么的震惊,而是此事他们完全意想不到。

  如果说北部混乱的话,那么南方的混乱是北部的数倍有余,而且那样的混乱,并不是轻易就能够镇压下来的。

  另外被围困雁门关,就是因为之前陛下南下的缘故,若是再来一次,谁也不知道会有什么危险。

  其实按道理来说,皇太孙才华非同小可,有皇太孙坐镇北方,自然而然可以轻松处理北方叛乱,等到北方平定下来之后,在着手处理南方事宜。

  完全是没有必要以身犯险,南下江都。

  当然除却了震惊之外,也有大臣反应过来。

  也难怪陛下会赐予皇太孙如此庞大的权利,陛下是打算将整个北方交给皇太孙打理,自己则是去处理南方的事情。

  “陛下三思,南方局势混乱无比,还以龙体安危为重!”

  文臣虞世基首先拱手出列,他可是目睹了雁门之战的整个过程。

第二十六章令人感到敬佩的信念

  “陛下三思,江都一代甚为混乱,还望以龙体为重!”

  老臣苏威也在此时开口道。

  雁门关的事情就是一个例子,当前大隋形势一片大好,如若在来一次雁门关一样的事件,那可就说不清楚了。

  虞世基加苏威,这两位老臣都在劝谏。

  其余的一些大臣见此,皆是高呼陛下三思。

  就连心思不纯的宇文化及,连忙站出来高呼道。

  从这朝堂上,完全看不出何人有异心,仿佛整个大隋内部都是无比团结的一般。

  “朕意已决,不容再劝。”

  杨广长袖一拂,以表他强硬的态度。

  皇太孙杨稷,神情肃穆,此时此刻,他眼中没有其他的人,唯有祖父的身影。

  虽然因雁门关的战役,大隋已经有了一些起色,倘若倘若采用徐徐渐进的治理,自然也能够扭转整个大隋的局面,让大隋改变摇摇欲坠的形势。

  但是这样耗费的时间长,时间一长,任何变故都可能发生。

  身为帝王应当杀戮果决,在见到局势有转机的时候,就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决定一干事宜,这才可以抓住时机,迅速改变局势。

  由此,祖父才毅然决然的将北方交给杨稷,并且立即宣布南下江都的事宜。

  哪怕凶险在大,杨广也无所畏惧。

  倘若如今大隋的一切,都是因为杨广治理不善的缘故所造成的,那么对于这个决定,也算是情理当中。

  但大隋的一切,是建朝以来的隐患,直到如今才爆发出来。

  无论是叛军四起也好,还是异族趁火打劫也好,一切的根由皆是因为一些门阀世家折腾出来的事情。

  这一大个窟窿,却是要杨广自己去填。

  有那么一瞬间,杨稷有了很大的感触,或许这才是真正的祖父,真正的大隋天子,而不像是民间所传的那般。

  在为国为民的起点上,不顾个人安危,亲自前往南方平定叛乱。

  而且南方的局势,堪称鱼龙混杂,就算施展什么铁腕手段,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够平定下来的。

  另外在江都,杨广面临的局面很有可能是孤立无援,南方的兵力难以抽调出来。

  杨广也不可能从北地调用太多的兵力随同前往,这无疑是拆西墙补东墙的行为。

  由此,此番前去,杨广可以说是陷入孤立无援之境。

  在这样艰难的局面下,要为杨稷甚至为大隋铺上一条大道。

  “祖父,稷儿定当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杨稷在内心暗自想到。

  “唉!”

  虞世基等人见劝谏无用,由此长叹一声。

  陛下的态度已经说明了一切,任何人都不会让他改变主意。

  到这个时候,朝会才是真正的接近了尾声。

  “退朝!”

  內监总管高呼一声,杨广深吸了几口气平复下心情,随后就从御用通道离去。

  等到陛下离去之后,群臣也才相互散去。

  在群臣离开了王宫,讨论最多的事情不是册立皇太孙,而是陛下此次南下的事情。

  “唉,大隋命运终究会如何,让人看不清啊。”

  荆州士族苏威长叹一声,神情颇有几分落寞的离去。

  ……

  朝会散了之后,杨稷带着无以复加的心情,朝着陛下寝宫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