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祖龙请我当执棋者,弈天下 第13章

作者:大唐少卿

嬴政问道:“那要怎么做?”

韩诩笑了笑,他放下茶杯,慢悠悠道:“分清谁畏惧大秦,分清谁是墙头草,那么,就可驱狼吞虎,彼此消磨了。”

刷!

嬴政眸子闪烁出一道精芒。

他直接看向韩诩,道:“先生的意思是让他们彼此攻歼?彼此消耗?”

他双眼发亮,似找寻到了方向。

可想了想,他又蹙眉道:“这非易事,诸子百家也罢,六国余孽也罢,都是极其狡猾之人,他们不会识别不出我们的意图的。”

韩诩仍是沉稳淡定。

他从容道:“身处这苍生中,那就处在我的棋盘上,棋子哪有资格忤逆执棋者?”

嬴政能感受到韩诩强大的自信,以及那心有韬略的从容。

这让他心里顿时也跟着有了信心。

他笑着说道:“那寡人就等着国师下这盘好棋了。”

韩诩笑了笑,他说道:“想要执行第二步,那就必须要分出他们内心的所向。”

“故此,这第一计,算是阳谋,他们必须要做出选择。”

嬴政问道:“先生想要怎么做?”

韩诩抬头看着那炙烤着大地的烈日,说道:“春耕时节,却从未有一场雨降下,大秦干旱多年,百姓极其渴望一场雨。”

“故此,我准备为大秦祈雨。”

“届时,陛下可下令,让诸子百家,以及陛下看重之人皆来咸阳观礼,共为天下苍生谋福祉。”

嬴政闻言,眼眸微微瞪大。

他一脸意外:“先生要为大秦祈雨?”

“这……先生可有把握?”

嬴政神色认真的说道:“若无把握,切莫尝试,否则很容易成为他人攻歼之苗头,到时候六国余孽就可以此为突破口,宣扬我大秦被天所弃之言论。”

韩诩明白嬴政的担忧。

这事做好了,自然是天大的好事。

可做不好,那就不仅仅是丢脸那么简单了,更会成为他人攻歼之借口。

甚至会让百姓也失去信任的!

故此古代帝王求雨之事,那都是慎之又慎的,一个不好,民心就丢了。

虽然这个大秦武力值上限很高,但毕竟没有真正的神仙,降雨之事,半圣的话,凭借一些法宝,能让一城之地降雨。

但那点雨,对偌大的大秦而言,杯水车薪。

所以嬴政的担忧也不无道理。

韩诩平静的看着嬴政,道:“陛下信我吗?”

“当然!”嬴政毫无迟疑。

“那就相信我便可。”

韩诩神秘一笑:“山人自有妙计。”

嬴政见韩诩那般自信,心里不由有些震惊。

难道国师真的连这天象都能掌控?

这已经不是半圣,甚至圣人能做到的了吧?

韩诩没有解释,他也无法解释。

毕竟他总不能告诉嬴政,自己是站在史书上的巨人吧?

虽然这个大秦和他熟悉的历史上的大秦在武力上有着巨大差别,可其他事,都是没有太大区别的。

故此,史书记载的一些大事,也绝对不会有问题。

史册记载,秦大旱三年,后甘霖降下,大雨三日方歇!

虽然没有说具体时辰,但哪一天是记载的很清楚的。

韩诩只要利用好这件很普通的大雨,便能让其显现出不平凡的威能!

谋者和智者,与普通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会利用一切能利用的事情,让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之事,显得神秘莫测。

韩诩心有成竹,自无须担心,而且利用好了这场大雨,也许他还能获得更多的百姓信仰和众生之力,修为更进一步!

他说道:“陛下无需担心祈雨之事,陛下要做的,就是召集他们观礼。”

嬴政目光闪烁了几下,他精准的抓住了韩诩的目的,道:“来了的人,就是能利用的。”

“未来者,就是有其他心思的?”

韩诩微微颔首:“来者,要么心向大秦,要么畏惧大秦铁骑,无论哪个原因,都可以成为我们借刀杀人的刀。”

“当然,有些心怀不轨的势力看穿我的计策,自负实力强大,也是会来的,那也无所谓,来了……”

韩诩眯了下眼睛,淡淡道:“能否离开咸阳城,那就不是他们能决定的了。”

嬴政眸光一闪,一身玄色龍袍猎猎发响。

恐怖气势隆隆而起!

“而不来的,那更好,是主动将把柄送上门来的,陛下可以下旨,细数其罪。”

他轻摇羽扇,眸中似有群星闪烁。

“祈雨乃是为了天下苍生,他们不来,便是不顾苍生死活,此一罪,当天下万民共诛之,陛下认为呢?”

嬴政瞳孔微微扩张一分,他深深地看了韩诩一眼,忽然大笑了起来。

“此阳谋,谁也逃不掉!”

“先生之计,妙哉!”

“来与不来,皆在先生局中,当真是谁也跳不出先生的棋盘。”*

第十三章 四方皆动!(3更!)

一日后。

一纸帝令,从咸阳宫发出。

无数信使骑着骏马,向着四面八方疾驰而去。

同时,咸阳城城墙旁,一张皇榜,也张贴了上去。

百姓们皆好奇的围了过去。

“皇榜上写的什么?”

“不是又要征兵了吧?”

“好像不是,没听说陛下又要打仗了。”

“那是什么?有没有人识字的,念一下。”

因秦灭六国,战火荼毒多年,百姓生存尚且困难,更别说读书识字了。

所以此刻文盲居多,皇榜就算张贴,百姓们也完全不知道写的什么。

而这时,一个官吏朗声道:“连年大旱,民不聊生,国师念及百姓之苦,内心怅然,故为了天下苍生,国师决定,于十日后为天下苍生祭天祈雨!”

“希望苍天降下甘霖,以解苍生之苦!”

官吏话音一落,百姓们顿时议论纷纷。

“祭天祈雨?国师要为我们求雨吗?”

“要是真的能下雨就好了,再不下雨,我今年又要颗粒无收了,我们迟早要饿死!”

“国师,是那个给我们提供土豆红薯种子的国师吗?”

“咸阳城东正在建国师祠呢,官老爷说国师提供了全新的作物,产量特别高,我们都能吃饱饭呢!”

“真的吗?若是国师真的能为我们求下雨来,我就将国师当成神灵,以后年年都去国师祠祭拜!”

“没错,若是国师真的能让老天下雨,以后我只拜国师!”

“十天后祭天祈雨,我一定亲自过去。”

“我也去,要是真的能下雨,我当场就给国师磕头。”

百姓们嘈嘈杂杂,声音不断。

但每个人,都是深切的希望国师能够成功。

毕竟,这关乎的是他们的切身利益,是他们的生死!

再旱下去,他们就真的要活活饿死了。

所以,他们对这次的祭天祈雨,都有着深切的希冀。

而这些希冀,也都化为了愿力,向天机阁汇去。

天机阁顶层,浩瀚的群星台上。

韩诩坐在边缘,目光眺望皇榜方向。

他眸光闪烁着清光,在他的视线里,他能看到许多五彩的线条,从皇榜处升起,向着自己汇聚。

他体内的灵气,也在此刻缓慢增加。

半圣之后,修为难以寸进,这非是苦修能成的。

可此刻,他却能清晰的感受到修为在精进,虽缓慢,但若是被他人知晓,肯定会极其骇然。

“祭天祈雨之后,集天下万民之愿力,或能再向前迈一大步,应该就能全面超越荀子了,那时,便可开始谋划儒家了。”

韩诩轻轻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酒,冷冽的酒水灌入肚中,通过经脉流遍全身,暖意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