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无敌从八佰开始 第240章

作者:明月橙子

“一寸山河一寸血!团长,我先走一步了……”

……

“谢团长,俺是活不了了,别费力气了,你能不能答应我一件事情,就是替我……好好的看一眼那盛世……”

谢进元用袖子擦了一下眼泪。

这些声音明明都仿佛在昨日。

可是说这些话的人……

都已经牺牲了,都已经阵亡了。

没有一个人后退……

谢进元……

走进人群当中。

谢进元并没有立马过去陪着自己的父母。

因为自己的父母,现在在士兵们的护送下慢慢回到家中。

谢进元直到现在自己是一种社会性死亡的状态,所以不能够出现在所有人面前。

他慢慢的在头上盖了一顶帽子之后,手里面撑着雨伞往远处走去……

准备去一个之前在军校里面是好兄弟好朋友的家中。

让他帮个忙,案子里面帮仓库的兄弟们弄一点装备……

……

10万人进行大型的祭奠活动。

这不仅仅是怀念在4行仓库里面英勇战斗的战士们!

同时也怀念因为抗战在第1线的战士们!

与此同时,更是如同是在全国所有人的抗战热情上,点燃了一把火焰。

彻底燃爆全国。

至于民众们的抗战热情,究竟有的强悍……

看一下征兵点的那些排起的长长的队伍!

就知道民众的情绪是如何的高涨!

仅仅是三个小时过去。

有些年轻的面孔,甚至就直接提着行囊来到了征兵点。

直接领了一张表,登记之后就直接告别了父母亲……

有的人就在那儿跪在地上。

这一个看起来18岁左右的男孩。

跪在地上对着面前的两个父母磕了个头。

“孩儿不孝,然而国破家何在,海尔得去前线,了望父母双亲,好好保重身体!”

然后这个男孩从地上站了起来,走了过去。

拍了拍老父亲的肩膀。

然后抱了抱自己的母亲。

或许这应该是最后一次了。

父母亲嘴皮子都在哆嗦着。

一家人哭成了一片……

然而再难过也得分开。

年轻人头也不回的走进了排成队的队伍中……

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比比皆是!

离别的送别的!

哭的歇斯底里的母亲还有一言不发的父亲……

其中有一个征兵点最引人注目!

因为一对父子……

这个父亲的儿子现在已经20多岁。

最终还是下定决心去参军。

老父亲也不能加以阻碍。

老父亲头发花白,陪着儿子。

一起填写了征兵的名单。

在所有人的注视之下,从怀里面拿出一张大大的白布。

放在了自家儿子的手中。

这是送给请缨的儿子一面特殊的出征旗!

一块大白布,中间是一个大大的“¨` 死”字!

左右两侧题有……

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份上尽忠!

然后下面写着一些小字(钱得赵)。

上面的话是这样的:

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

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

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尸;勇往直前,勿忘本份!

老父亲哭着。

他或许已经后悔了。

他的儿子庄重的把这一面旗子接过来。

“儿子一定不会辜负父亲的期望,死战到底!”

这一个年轻人,把旗子从父亲手中接了过来。

亲手送儿……

上战场!

这记者看到这里,按下了手中的相机的快门。

记录下这一个场景。

这是何等可歌可泣的场面?

这是何等热血沸腾?

10万青年10万血拘!

谁说我炎黄土地没热血男儿!.

第220章

全国范围内的征兵活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基本上所有能够动员起来的力量都已经动员了起来。

一寸山河一寸血。

各界捐钱捐物,买大炮买飞机。

买军备。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每个人都在为这个国家能够抗击鬼子而努力着。

燎原之势已经形成。

在征兵处的位置这里遇到了很多的悲欢离合。

并且便于普通老百姓能够了解征兵的最低要求。

有人就直接在旁边的一个白板上写了3点要求。

第1点要求家中只有独子的人不能够参军。

这一点很好理解……

家中里面就只有一根独子……

只有一个独一个儿子,这还来参军!

上了战场之后战死……

这简直是让这家人就断了念想,没有的后代……

所以这一点是不行的。

这第2点,家中父母有残疾的,不能够生活自理的,不来参军。

这一点也很好理解。

家里面的父母双亲如果有一方是残疾,那么就面临着生活困难的问题。

作为子女已经在 家照顾父母。

只要占了这其中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