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南里的捡尸人 第294章

作者:仙舟

第二起蜘蛛公馆事件,在场的有江夏,和那个没礼貌的大阪高中生侦探。两个高中生侦探凑到一起,也难怪会出事……咚。

安室透屈指在自己额头一敲,打住了这种纯靠经验和直觉的判断。

……比起高中生侦探,这一起事件中,更值得注意的,明明应该是那些丢失的傀儡和客户名单——根据服部平次给出的推理,被杀的武田家主可能在从事贩毒活动。

……这么说来,第一起案件中的凶手,也说过被他杀死的店长在暗中贩卖毒品。

而且江夏竟然没在蜘蛛公馆的事件当中破案,而是正好离开了武田家……

结合这些要素,安室透隐约觉得,蜘蛛公馆的这一起案件,或许跟组织有关。只是不知道江夏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是参与到了任务当中;还是发现了端倪,或者遭到了警告,所以像月影岛时一样主动避开了冲突?

再往下看,第三起——和蜘蛛公馆的案件几乎同时发生的星星杀人案——则让安室透神色稍缓。

这一次,死者、凶手都和毒品无关,不再像前两起事件一样有所关联。

而且这一起凶案的导火线,是一场发生在一年前的谋杀。不管从时间还是案件性质上来看,它都和组织关系不大,应该只是一场普通的杀人案。

此外,还有一件事让人在意——除了江夏,这一起案件中的目击证人,竟然包括江夏的邻居和几个小孩……江夏出门怎么总遇到熟人?

这么说来,自己出差的时候,好像也没少和江夏偶遇,并且通常会在那前后,再一起偶遇江夏的同学或者邻居。江夏周围的巧合可真多,他的运气也确实有点奇特……

安室透一边想,一边继续往下看。

第四起,是发生在海原号上的触电杀人案。

安室透看得格外仔细。

因为结合江夏之前的叙述,这艘“海原号”,似乎很受乌佐重视,连琴酒和伏特加也被安排来乘船,它上面或许暗藏着什么重大的秘密。

但仔细看了好几遍,这起案件同样和贩毒无关,船,似乎也只是一艘普通的船。

唯一比较可疑的地方,就是案件中的死者山崎社长手脚不太干净,但这种程度的财富和罪行,还不足以让组织把他当成任务的目标。

安室透翻看着这一份从警方那边得来的现成资料,对乌佐和琴酒的安排越发疑惑,他想不通这艘船有什么可供图谋的地方。难道这其实是另一个更庞大计划当中的一部分?

等风头过了,得让部下仔细查一查。现在只能先远远盯住,以免暴露自己……

安室透若有所思地将几分卷宗过完一遍,然后,他的目光落在了最后一份资料上。

——月影岛社区活动中心的爆炸。

这一次的事件当中,同样有江夏的身影。但非常边缘。

爆炸发生前后,江夏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不在场证明——从船靠岸开始,江夏就一直被警方和记者包围。之后爆炸发生的当时,江夏甚至就在警署门口。后面也的确和他刚才所说的一样:他和警方一起上岛,然后低调离开。

全过完一遍,安室透心里有了大致的想法。

——他还是更倾向于江夏不是乌佐。

身处梦境中时,很难理智思考,只是把几个要点简单粗暴地联系起来,所以才会梦到乌佐就是江夏。

现在醒来以后稍一推敲,就会知道“江夏=乌佐”这个结论,缺乏足够的支撑。

乌佐的保密级别和琴酒的态度,已经说明了他在组织里的地位。而这一点,和江夏的身份完全对应不上。

——安室透对东京这些能混到和琴酒一起出任务的干部,心里大致都有数。

所以,在他看来,乌佐这个让他闻所未闻的“新面孔”,不太可能是以往经常在东京活动的成员。而更可能是鸟取那边的常驻干部,或者从别的地方空降来东京的。

江夏却是从小住在东京。

另外,还有一种可能——乌佐不是外地人,而是在东京本地被发掘出来、并因为能力出众被飞速提拔。

……但再“飞速”,也应该有一两年的时间用来沉淀和考察,并且那样一来,在外围成员时期,乌佐应该就已经崭露头角。

而与之不同,几个月前,江夏还是一个受宫野姐妹牵连,险些被琴酒随手处理掉的炮灰成员——如果江夏真的是乌佐,在那个时间点,他应该已经拥有代号了,琴酒当时不可能那么草率地想要杀死一个正式成员。

……除非江夏是某些非常适合组织的天才,向组织展示过他本身的能力、得到了认可,并且在持续为组织效力。

但是实际上,根据安室透的观察,江夏每天都在家、事务所、案发现场、深夜公路上N点一线。偶尔出差,也大都是受同学、邻居邀请,或者抽到了什么奖券……总之,他根本没有时间做组织的任务、也没有做过任务的迹象。

还有,关于伏特加的反应和“组织制约乌佐的手段”那个疑点……安室透觉得,还是像自己之前想的那样——按照组织一贯的谨慎,如果想制约乌佐这种级别的成员,组织必然会采用更加长期、稳定且有效的方式。

而不是用一个随时可能会因为距离、信号阻断等原因失效的项链。

此外……

安室透重新翻了翻邮件,目光停在其中两起案件上。

——星星杀人案,

以及一天后,游览船上的触电杀人案。

前面那个案件,记者采访的时候,江夏穿的还是正常的衣服,脖颈露在外面,上面什么都没戴。

但船上触电事件之后的采访中,江夏脖子上就多了一条毛茸茸的可爱围巾,虽然围巾被他仔细整理过,围上去的造型勉强还算和谐,但围巾整体的图案和风格实在和衣服不搭调,应该是临时找人借的,用来遮掩那个“项链”。

这样一来,“项链”和“组织限制乌佐的方式”,就更不可能划上等号了——就算那个“项链”是什么非常稳定的黑科技,它的制约也应该从任务最开始进行,而不是半途才急匆匆地打上这种补丁。

至于江夏和琴酒行程过高的重合度……月影岛上的某些要素吸引着组织,也吸引着侦探。而只要目的地一致,矛盾爆发的时间点一致,那江夏和琴酒同样从东京出发,轨迹重合也很正常。

另外,安室透实在想象不到,如果江夏就是乌佐,那乌佐一个干部,为什么要隐姓埋名地跑到他的事务所打工。

而且,同为组织的“忠心”成员,乌佐也没必要千方百计地对“波本”隐瞒身份……除非组织已经对波本产生了怀疑,派乌佐过来,是为了掌握某些切实的证据。

想到这,安室透思绪一顿。

虽然这种可能性非常微小,但如果真是这样……损失无疑会非常惨重。

……尽管他觉得乌佐不是江夏,但保险起见,有必要再验证一下。

第428章 三线操作

想弄清楚江夏是不是乌佐,或许还可以从他的出行目的入手。

乌佐这一次出行的动机,无疑是组织的任务。

而江夏的这一次出差……

安室透按了按额角,认真回忆,想起了江夏请假时给他看过的那一封信。

落款名应该是“麻生圭二”。如果是规整的印刷体,过了这么多天,安室透可能已经忘了。但那封委托函是用从各处裁剪下来的字体拼成,大小不一,画面感很强,他直到现在都还留有印象。

安室透思索片刻,发了一封邮件给部下:

【去查鸟取县月影岛的“麻生圭二”。我要他的全部资料、以及他和月影岛的那场爆炸有无关系。如果他死在了爆炸里,就去找其他关系密切的人,弄清楚他给江夏寄委托函的原因。如果寄信的不是他,就去找出真正的寄信人——不要直接出现在月影岛周围,注意隐蔽】

发完消息,安室透想了想,换了一部手机,接入组织的资料库,在人员栏搜索“江夏桐志”。

——江夏曾经作为外围成员参与过他的任务,安室透有权限查到江夏的相关档案。而且他经常和江夏接触,在资料库中搜索这些,理由充分,不用担心定期查阅后台记录的人对此起疑。

页面刷新,很快弹出窗口。

安室透点进资料页,看到上面陈列着江夏的过往简历、擅长领域,以及一部分任务记录。

这些任务记录,安室透看着都很眼熟。尤其是最近的那一些——全都是他安排给江夏的,防止江夏因沉迷破案,在组织方面划水过度而惨遭组织制裁。

他再次打量了一遍江夏的档案。

根据安室透的经验,外围成员获得代号之后,人事那边会新做一份档案加入资料库,而不是把旧档案升级。

也就是说,原本外围成员时期的档案,也会继续保留。

之后,如果该成员升职后转入地下,那么他外围成员的身份就会随着一次“死亡”而消失,档案也会和其他死者一样封存,彻底变成一个神秘的组织干部。

而如果要继续保留社会上的身份活动,那名成员在外围时期的档案,也会继续存在一段时间,防止被有心人通过档案的变动获得情报。在之后的一两年里,这个“外围成员”的任务频率会以合理的幅度下降,逐渐降低存在感,最终让档案只是一份尘封的档案。

……虽然有这样的保护措施,但安室透在组织里混久了,依旧能从档案中任务频率的变化上,窥出某些成员身份的转变。

可是江夏……

江夏刚找上他事务所的时候,安室透就已经从组织和公安两方面查过这个送上门的可疑新员工。

此时,安室透看着眼前这一份和记忆中并无差别的组织档案,感觉很难从“任务频率的变化”这个角度分辨身份。

——江夏虽然对待打工和侦探事业非常认真,但在组织里,他却从头到尾一直存在感薄弱。

前些年,江夏父母尚且健在的时候,江夏年纪还小。也不知道他训练的时候经历过什么,似乎受了不小的打击,心态始终不太行。

江夏的母亲是个很有天赋的科研人员,早早就有了代号,她虽然希望儿子接受组织,但毕竟还是心疼孩子,所以经常让江夏蹭她或者同伴的任务,完成指标。

后来江夏父母不在了,江夏的档案里,和雪莉以及琴酒相关的任务又变得多了起来……这应该是雪莉的缘故——江夏的母亲是她的同事,又算是她的救命恩人。江夏父母死在那场车祸里之后,雪莉似乎就主动接过了这对夫妻的工作,变成了新的送任务机器。

……再往后,江夏说不想吃女孩的软饭,同时觉得能在侦探行业发光发热,又跑到他这里来了……安室透快速浏览着江夏的任务记录,发现这几段状态之间,完全没有割裂的痕迹。

——江夏从头到尾始终如一地划着水。没人给他安排任务,他也不会自己去领任务做,一副业绩不达标被当成炮灰送掉也无妨的认命模样……按照这种态度,除非江夏几岁大的时候就已经是干部,否则从档案来看,他根本没有“升任干部后逐步降低任务频率”的特征。

……从这个方面来说,江夏依旧和乌佐对不上号。

非要说江夏的经历有什么疑点,那就是从几个月前开始,他遇到的案件陡然变多,人也忙了起来。

虽然有不少高中生侦探都是这样,不过……

安室透划动手机的速度逐渐变慢,脑中突兀闪过一道念头,像电光劈开黑暗。

——如果有一个人能以江夏破案的频率,去完成组织的任务,那他的飞速提拔,似乎也非常合理……

破案=任务?

“……”

这个想法乍一看有些荒诞,但是……

安室透站在原地,半晌没动。

过了一会儿,似乎逐渐理清了思绪,他收起组织的手机,换成另一部,再次给部下风见裕也发去消息:

【找机会接触一下江夏破获过的案件里的凶手。特别是那些杀死过大人物的人。重审他们的作案动机、决定杀人的导火索、杀人手法的灵感来源——以及在那之前,有没有接触过特殊的人】

……

侦探事务所。

安室透离开以后。

江夏望着门口沉思片刻,收回目光,重新把刚才那只猫抱了出来。

他一边熟练地rua着别人家的猫,一边翻看这几天堆积的信件和资料,同时拿着手机,在翻页的间隙里找出保存的定式邮件,一一发给对应的客户,提醒他们过来取猫。

很快,堆积的资料就被翻完。江夏的运气似乎在别的地方用完了,离开的这几天里,他收到的信件当中,并没有来自远方的杀人案入场邀请函。

江夏叹了一口气,把桌上的废纸收拢扎好,准备扔掉。

然后他一边等客户上门,一边翻报纸。

翻着翻着,手指一顿,停在了某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