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好走治愈路线了 第166章

作者:一二三四维

故事到这之前也埋下了伏笔,诸如第一话之时,阿格尼最初被火所炙烤,因为痛楚诞生了去死的念头。

同利贺田学习演技之时,阿格尼也说过,如果演技就是骗人的话,那他一定是个很好的演员。

当复仇的目的发生了变化,那故事的主线也会随之发生偏移。

可以说,接下来的剧情就是转折的节点,而转折往往代表着故事的升华。

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

这正是伊大知刚所期待的。

正如魔圆那般,当少女们的战斗的目标发生了偏转后,整个故事就开始像更深层次进展。

雨别朝也没有让读者失望。

在复仇的明面主线被撕扯下来后,故事也开始发生了变化。

阿格尼带着笑容向着通道的尽头跑去,直到这时,一个呼救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

阿格尼停下了脚步,他看到了通道两边的囚笼里,一个奴隶小孩正看着自己。

拿着摄像机一路跟拍的利贺田见到阿格尼停了下来立刻提醒他;马上就要见到德玛,不要做这种没有意义的事情。而且,这里的奴隶就算是救了也没有用。

在这冰天雪地的末世之中,除了在贝城当作奴隶,苟且的活着,不然就是被冻死,被饿死。

可是阿格尼却再次看到了幻象,这次的幻象是自己。少年期待自己正在拼命的向着铁牢出拳。

看到自己原来的样子,他突然明白了,原来自己一直都在说谎,他自己真正的心愿只是想让露娜幸福,根本就不是复仇。

但是,为了忘记痛楚,找到一个活下去的理由,他只能扮演复仇者的身份。

然而在这个不断欺骗自己的过程中,他却忘却了真正的自己。

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不能容忍眼前的恶行,不能对受磨难的人熟视无睹,这才是阿格尼的正义。

阿格尼不是火焰人,也不是复仇者,阿格尼就是自己。

阿格尼回想起了活下去的理由,他只不过是不想让自己向这个没有希望的悲惨世界认输。

既‘想去死’后,阿格尼又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

短暂的一话,几页的分镜,从撕碎‘复仇’的主线,从‘去死’到‘活下去’的转折。故事得到了升华。

这是一部关于末世题材的作品。

末世代表着什么?没有一丁点的希望,注定要通向死亡的悲剧。

那这类作品描述的是什么?

是活下去,是明知未来是痛楚,是死亡,也要活下去去与之抗争。

生存还是灭亡,才是这部漫画的主线。

伊大知刚不由得想起了,之前看到的神奈文汇周刊,关于雨别朝的采访。

‘死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存在。’

这部《炎拳》可谓是一如既往的辛辣,富有内涵。

“要活下去啊!阿格尼...”

看到这里,就连伊大知刚也不禁在内心为炎拳的主角而鼓劲。

PS:写到一半,睡着了,我的。

《炎拳》真的好难写,虽然看了很多解析。如果觉得还是很乱的话...真不是我的问题,是藤本树的问题。

第二百二十一章 神经的体现

电影作为文创的集大成者,不仅是在视听方面的技术,在剧本的构建上也有着一套模式,俗称‘三幕式剧结构’。

现代大量的漫画或者小说作品在故事的创作上都有借鉴这种手法。

所谓的三幕式结构顾名思义,分为了三幕,三个部分。简单来讲,就是通过‘开始’、‘发展和成长’、‘改变和结束’三个阶段来概括一件事或一个人发展的过程。

而其中,在第二幕,即人物的成长或者事态的改变这一部分的内容占据了故事一半的篇幅。毫无疑问,在这部分的描写上,对于整个故事是重中之重的。

毕竟,读者和观众所看的正是主角通过怎么样的方式去解决某种问题,达成某个目标的过程。

正是通过这个发展和成长的过程,人物从第一幕开始到第三幕故事结束,其中发生的变化就是对故事的一种升华。

在读者的眼里,《炎拳》阿格尼就正经历着这样的发展变化。

复仇的故事正是三幕式结构中那漫长的第二幕:阿格尼从单纯为了复仇的目的而前行,到认清自我,为了不向这个世界屈服而生存下去。

从单纯的为了复仇而厮杀,到贯彻自身的正义,为了解救贝城的这些薪柴而战斗。

接着上面的剧情,在阿格尼明白自己的真正目的根本不是复仇,而是以复仇为借kou活下去之时,他同时也明悟了自己的本心。

自己现在想要活下去的真正理由,只是自己不想对这个绝望的世界认输而已。

既然复仇再不是主要的目的,那他现在就要有新的为之战斗的目标:如在他面前,贝城的这群奴隶。阿格尼决定解救他们。

阿格尼打开了牢笼,将奴隶们释放,但在打开牢笼的同时,也触发了通道的警报,大量的警卫闻讯而来。

一边的利贺田直接崩溃了。因为阿格尼这种突然之举,直接把他向剧本给全毁了。很明显,这种情况下,她肯定不会再帮忙了。

但阿格尼准备将自己的选择贯彻到底,杀掉阻挠的守卫和祝福者。

为了保护所有人,他已经下定了决心。

但是这些利贺田和尤达串通起来,安排出的祝福者的实力实在太强大。旧时代的强化装甲让这些祝福者可以抵御阿格尼的火焰。

这可能是漫画中最惨的主角,目前来看,在战斗方面确实是这样的。

被敌人击飞,砸入地面。

骨头被捏碎,脊椎被扯离,身体被撕成两半。

鲜血四溢,血肉横飞,断肢洒落。

惨烈的画面给读者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藤本树本来就是以大量的猎奇镜头而出名的,从第一话时剁手喂养全村的画面就可以看出。

但对于广大读者而言,这却是一种新奇的体验。

在他们的眼中,雨别朝的作品从不缺乏死亡。

如死笔,这部漫画的主题就是死亡。但这种死亡对于看漫画的读者而言却仿是缺少表现力的。毕竟,故事中的角色死去大部分都是通过心脏麻痹这种死法。

到了后来的魔圆,这部作品中人物的死亡确实是震撼的。但因魔女特定的珂琪拉贴纸风格背景,却是少了一份真实和鲜血淋淋,多出的是一种惊悚,诡谲和恐怖。

但是,在读者的眼中,对于死亡的描写,雨别朝在《炎拳》和《电锯人》中又发生了改变。

他将鲜血淋漓的壮烈残忍的死亡场景以写实的画风赤果裸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漫画中,故事的旁白不知何时消失了。

没有文字。

只有画面。

但对于读者来说,画面已经足够了。

漫画表达的是视觉上的艺术,通过寂静的画面给读者呈现出是最纯粹的震撼感。

遍体鳞伤的阿格尼不断的被敌人以各种的残忍手段杀死。

但阿格尼却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倒下,又一次一次的站起。

哪怕是不死的再生祝福者多次受到致命性的伤害也会短暂的失忆。

在不断的死去中,阿格尼连自己是为何战斗的理由都已经忘记,

但是他却始终没有忘记,他要与这个残酷的世界相抗争。

所以,他要活下去!

连周围观战连身边的奴隶都因为这个场景而惊叹。

为什么...眼前的这个男人不会倒下。

在贝城分为两种人,一种是作为薪柴的奴隶,一种是使用薪柴的人类。

这两类人都理所当然的活着。

使用柴薪的人类不用说,就连被人视为柴薪的奴隶自身也是这样想的。

这个世界太冷,冰雪掩盖太多的生命,埋葬了太多的希望。

活着就只是或者,作为柴薪的人类是这样想的。

但是,现在好像不一样了。

在这个冷漠的世界中好像也有温暖的火焰出现。不是一吹即灭,哪怕是在死亡的寒风之中,也依旧在坚定的摇曳着。

这火光对于柴薪而言是一次见到,但见到后就再也忘不了。

这丝火光名为——希望。

对于贝城的奴隶而言,阿格尼是希望。

而对于敌人的贝城士兵而言,阿格尼则是恶魔。

7酱曾说过,只要一直不死,就会让对手产生一种杀不死你的恐惧。

在贝城士兵眼里,阿格尼就是给他们带来恐怖的魔神。

在两类人的眼中,阿格尼的形象是不同的,这种形象最终由一副占据了整整一页的分镜展现出来。

身披火焰的阿格尼站在中央,身边是被火焰烧灼成的焦炭地狱。

在这地狱之外,一边是贝城士兵们面露孔色,一边是奴隶柴薪们双手合十信徒虔诚的跪拜着。

当有个东西能够承载一切绝望,带来希望,那他就是神!

当有东西能泯灭希望,播散绝望,那他就是魔!

身披火焰的阿格尼仿佛既是恶魔,也是神灵。

一面慈悲,一遍残忍。

带来毁灭,也带来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