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好走治愈路线了 第58章

作者:一二三四维

被风间茜拉开,三人于矮桌前坐下,远山如月迫不及待的开口连续问了几个问题。

“远山同学,你还是直接喊我名字吧。大家都是年轻人,那样的称呼实在是有些别扭。而且我也只是写了两篇童话而已。”

“那两篇童话可不是‘而已’,那两篇童话是可以作为文学的一部分流传下去的。”

远山如月瞪着眼睛说道。

“关注童话这个文学体裁领域的读者现在都知道‘风间夕’这个名字。”

“好了好了...”风间夕连忙挥手。

“总而言之,你是小茜的学姐,要好朋友,正常称呼我就行了”

“至于那两篇童话的灵感,自然都是来自于生活中。《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因为之前在街头看到了衣衫褴褛的流浪者。”

风间夕将自己代入安徒生大师写下那篇童话时的社会背景。当时的社会因为贫富差距过大而两级分化。食不饱腹出来谋生的幼童随处可见。卖火柴的小女孩也不过是当时这一群体的一个缩影。

“《银河铁道之旅》的话则是因为曾经做的一个梦吧。”

当时,妹妹的去世让宫泽贤治悲痛欲绝,而这种痛失亲人的感觉让宫泽贤治产生了一种想表达人类面对苦难时想拯救自我、拯救他人以及获得解脱的主题的愿望。

前世阅读《银河铁道之夜》的时候,风间夕也是了解过宫泽贤治当时的创作背景的。

“至于笔调的问题,或许是因为我个人相比于圆满幸福美好的故事,更加喜欢悲剧吧。”

“悲剧?”

远山如月的眼睛亮了起来,似乎是发现了新的兴趣点。

“说到悲剧,风间君,你是怎么看待悲剧和喜剧的。你会认为悲剧要高于喜剧吗?”

远山如月拿起茶杯抿了一口,随后放下茶杯问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其中思路跨度之大让风间夕都有些措手不及。

看着面前满脸认真之色的少女,风间夕在心里叹息了一声。

文学狂热者啊...

风间夕顿时明白风间茜之前聊起自己这位学姐的时候为什么会说在外人看来略显古怪了。

“关于悲剧和喜剧,这两种都是文化的一种体裁,无法从全面的角度分出谁优谁劣。或者说这种比较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

风间夕不动声色的绕开了远山如月问题里挖的一个小坑。

“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是把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

“虽然看上去两者互相对立,但是两者的内涵都同样高深。”

“风间君,你的这个回答太圆滑了。”

远山如月的脸庞微微鼓起,似乎是在表达自己的抗议。

“不过,‘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是把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的.....”

“这句话很有味道呢...”

当然有味道...

看着远山如月似乎是在细细咀嚼这句话的含义,风间夕在心里吐槽。

这可是**先生的名句。前世这位语文课本上的常客,他的文章留下的话语可是大部分语文不好的学生的噩梦。

将**的名言深深印在脑海里,远山如月又问道:“那如果片面的看呢,就个人的观点来看待这两种体裁。”

“我个人的话当然更喜欢悲剧文学。”

“总体上,悲剧是把人性崇高化的。

喜剧呢,是将其调侃。”

“悲剧文学往往是严肃的,大部分主角道德优越但并不完善,这样的故事能够激起读者的怜悯和恐惧,让读者想得更多。而喜剧故事往往是戏剧话、以人物和思想的逾越常度作为基础的。”

大多数的文学家哲学家诗人都给悲剧这一艺术极高的地位。

像“诗艺的冠冕”,“文艺的顶峰”,这都是对悲剧的盛赞。

前世的一众大佬,从古典的亚理斯多德,到西方黑格尔、叔本华、尼采,再到东方的曹雪芹,孔尚任,关汉卿、马致远等都对悲剧十分的钟爱。

悲剧在诸艺术种类中之所以具有极高的地位,正是在于它做着其他艺术所不能做的事,在于它所达到的独一无二的效果。

“悲剧较之喜剧更具冲击力,更能让观众将ji情和情感投入其中。也就是让读者或者观众更具备参与性。”

“我并不是说喜剧就没有冲击力了,只不过它在反映现实的残酷时,一般都会用自己的方式避免或化解那种悲惨结局,让读者和观众一笑了之。但想要表达的核心未免会弱上了许多。”

“悲剧故事中的人物一般都很有个性,不脸谱化,更容易打动观众。也就是说将情感投入到这个角色之中。”

“而喜剧与悲剧相比就很有距离感,因为作家为了喜剧效果,故事的主体意识会很强,让读者和观众对自身旁观者定位很清晰。”

“大致就是这些,所以个人更喜欢悲剧...”

当年为了装逼风间夕也是看过一些祖师爷的剧作,同时还带着讲评和解析。

说了这么多,风间夕也觉得有些口干,拿起身前的茶水润了润喉咙。

“讲得很好,风间君....”不知是不是错觉,风间夕觉得远山如月的那双眸子更加明亮了。

在风间夕感到有些不妙的时候,风间茜终于出马了。

“你们两个适可而止好不好...”

风间茜的声音插入了对话中,两人之前的对话让风间茜感到一种深深的格格不入感。

我是来参加生日宴会的吗?为毛这宴会是文学讨论会的氛围啊!

“远山学姐!”风间茜看向远山如月,远山如月也知道自己的老毛病犯了,轻轻咳嗽了一声。

好在是,这时各种料理也被服务员端了上来。

一边用着看上去高端大气上档次,但和普通斋饭没什么两样,口味寡淡无比的怀石料理,话题在风间茜的引导之下也终于变成了日常琐事。

“我明年就要回东京了,小茜你也要加把力啊。我想明年也依旧能看到你。”

风间茜想考东京的学校,这件事风间夕很清楚。这样看来,还是受到了她这位学姐的影响。

“风间君呢?你是准备留在京都读高中吗?”

“不,高中我也会去东京就读。”风间夕摇头说道。

东京是连载漫画家的聚集地,也能方便集英社的编辑的工作,他会去那里读高中。

“这样啊,那就太好了。希望日后还有机会和风间君继续交流。”

...............

用完饭,与远山如月送上生日的祝福,这场宴会也算是正式的结束了。

风间夕兄妹俩打了辆出租车径直回家,远山如月则是坐上了一辆黑色的高级轿车。

“泉叔,咱们回家吧。”

对着明显是私人司机的中年男人说道,远山如月坐在后座上看着放在自己膝盖上的礼品袋,这是风间茜送给她的礼物。

远山如月从袋子中拿出了一个紫色的小盒子,将盒子打开,其中正静静躺着一根红色的发带。

看着发带,远山如月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随后将发带取出系在了头发上。

远山如月没有放下袋子,因为她能感受到袋子中还有着东西。

将其取出,远山如月发现那是厚厚一沓的复印稿。

稿子已经用订书针订好,远山如月看到了稿子上手写的三个汉字——‘风间夕’。

“小茜还是懂我的啊....风间君写的故事吗?”

远山如月视线上移,看到了这篇故事的名字。

远山如月将其轻声念了出来:

“《来自新世界》?”

第七十四章 来自新世界

说起科幻作品,大多数都是以未来高度发展的科技为展开,或是描述冲突矛盾引发战争,或是描述崭新的未来生活的故事。作者以强大的想象力为读者展现那未来科技的无数种可能性。

但其中也有特立独行者,日本作家贵志佑介就是其中一位。

他笔下的作品《来自新世界》抛弃了科技发展的角度,反而是站在社会发展的层面,描述了未来的另一番景象。

这部小说被部分读者和书评家誉为“迄今为止最高杰作”。

虽然这个评价略显夸张,但是阻挡不了前世风间夕对其的喜爱。

这篇小说讲述了在1000年以后的世界,人类因为自身的进化摧毁了现有世界秩序,在黑暗和动荡,血与泪中摸索出了一套崭新的秩序。

1000年以后,一座‘美得有病’的乌托邦城镇【神栖66町】,少年主人翁们逐渐发觉美好生活背后的丑陋真相,并在化鼠的大屠杀悲鸣中,上演一场血流成河、惊天动地的灾祸之景。

...............

坐在轿车的后座上,远山如月打量着手中的书稿。

复印稿特有的油墨香味洋溢于鼻尖,很明显这篇故事是风间夕用电脑码出来的。

传统作家喜爱用手写的方式进行创作,但是自电脑诞生后,许多新晋文字创作者都用上电脑进行写作。这样更加方便和快捷。

‘可惜不是手写稿。’远山如月稍感遗憾。

上次风间夕的那篇《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手稿还在她那里好好的保存着。

不过,远山如月的小遗憾马上抛之脑后,全部的注意力被书稿中的文字吸引了进去。

故事是从一位三十多岁中年女人的自述中开始的。

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回忆起了女人的童年。

这是个群山环抱中的小町,小舟在金色麦浪中穿梭,名为蓑白的生物其绚丽的光芒在山腰一闪而过。

孩童们在草地上嬉戏,直至夕阳温柔的光芒洒下,随即在《归途》的曲子中踏上回家的道路。

随着孩童们的视角,《归途》的优美旋律之中,一个美丽的村庄仿佛就这样展现于远山如月的眼前。

夕阳下的街道,在沙地上画出细长黑影的松树林,以及数十亩水田,如明镜般映出昏暗的天空,还有空中成群的红蜻蜓,从山丘上一览无遗的夕阳。

这个村庄名为【神栖66町】,人口仅有三千出头。这个村庄并没有所谓的货币,或者说是经济的体制。

这个小型社会的体制基础是互信互助,无私奉献,人才自然流往需要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