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耳娘是否会遇到异星牧场物语 第140章

作者:固有结界科学化

“他们买了武器,转手就会来打我们的啊!你别以为你那套经济理论在这里生效,对,他们需要卖掉整群羊才能买到好的武器,但是他们拿了武器之后,是继续养羊为你放牧吗?是第一时间拿去打劫邻居啊!”

“而整个龙南荒漠最富有的邻居是谁?是我们!”

“先停下,我说的卖武器是指饱和倾销”老夏说道,“不把那些牧民武装起来,他们怎么可能是那些职业武士的对手呢。”

“我们也是哪个富裕的邻居,你把他们武装起来,他们就不再是牧民了!”

“对,但是有着强大军事力量防御的农场和近在咫尺的王公,你选择哪个来打劫?是千里迢迢穿过荒野,还是干脆就挑身边的贵族下手?特别是你的牛羊被他们收走的时候。”

“你想得太简单了,作为你的安全顾问,我反对这个提议。”W摇头,“你总是喜欢以理性人的态度去衡量,但是,人不是理性的,至少在这里的萨卡兹不是。”

“好吧,这个问题我们暂且押后,那么要如何让那些牧民拿起刀枪替我们扫清那些贵族和酋长?如何让他们自愿的加入我们?”

“你之前做的已经足够了。”

“但是,效率不高,我是说扫清的效率不高,只有骨质武器的牧奴是不可能和精锐的武士对抗的,而北边的穷苦部落不会是南边富有邻居的对手。”卡兹戴尔并不是什么发展均衡的地方,当然,世界上也没有真正发展均衡的国家。

南非首都有着现代化的景观,但是,往北走,到了边境一带,就只剩下了部落民,同理,哪怕是在中国,最偏僻的山野和最近的城市也仿佛是两个时代的存在。

而这些部落民是绝对打不过中部那些雇佣兵团体和城镇的,这一点W和泥岩都赞同,而到了南部就更加打不过了。

大鲍勃表示南部的农场请的雇佣兵甚至可以普及制式的重装装备,哪怕是乌萨斯都淘汰了一代的老旧装备,那也是制式装备,不是万国牌的中部和北部部落以及佣兵能够打得过的对手。

越往南,翻过山脉后,卡兹戴尔就越是肥沃富裕,富裕就代表可以养活脱产的战士和大量的工人,从而发展工业和商业,而工业和商业就意味着他们可以生产制式的装备,哪怕技术上落后,那也是专业化的军队,而不是松散的部落联盟。

“出售法杖”泥岩一向不开口提出建议,但是如果她说话,那么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建议,“萨卡兹一般不被允许获得法杖”这是各国对卡兹戴尔的禁售条例,因为魔王血脉如果拿上法杖的话,实在有点太过分了。

“牧民不会学会源石法术的,他们没有那个学习成本。”

“但是,他们,是感染者”泥岩低声说道,牧民和奴隶是最容易接触到源石尘从而被感染的,而感染者拿上法杖,就能释放源石技艺,哪怕不是很强大。

“法术攻击,对于我们,威胁不大。”首先大部分的萨卡兹人都有相当的法术抗力,其次,法术的威力可比老夏的那堆热武器差得远了。

“大量输出简化法杖,购买牲畜,然后输出龙门币,嗯,这个计划就这么定了。”老夏思索了片刻,确定了这个计划之后,就需要开启互市模式,吸引那些部落和牧民来交易了。

“今年的冬天会格外的寒冷啊~”W哪怕是心如铁石,一想到大量的龙门币流入荒野,变成牲畜和各种资源,而没有回流变成生存的物资,依然感到一阵阵的阴寒。

“严冬,冻死人,也会冻死害虫,春天更加繁荣”爱国者低沉的声音响起,他无比清楚这个道理,他不是一个迂腐的人,迂腐的人不会成为反抗的旗帜。

“你说得有道理。”

“而且,我们准备了路,他们不和我们走,就只好和冬天一起走。”如果是一开始加入老夏阵营的爱国者会反对。

他认为虚无的承诺不能比得上实在的人命,满口大话和必要牺牲的空想者到处都是,但是他们的空想都不能实现,爱国者更注重能够实际把握的东西,更喜欢自己能够亲眼看见的,亲手挽回的东西。

但是,现在,在见过了乌萨斯的雪原变得不再寒冷,绿洲农场的牧奴们不再需要忍受白灾之后,他对于老夏的计划和塔露拉的理想都有了充分的认知——这不是虚无的大话,而是稳定的,一步又一步的向着目标前进,每一天都比过去前进一点点,不多,但是足以慰藉。

而他要做的,就是让那些挡住这条路的障碍物消失,他们或许无辜,或许战戟之下有冤枉的,但是,爱国者从来不在意,他杀过很多人,没人能说他杀的都是该死之人,那么再增加几条无辜冤魂的怨恨也无所谓,这就是战士的悲哀。

所以,要么跟着他走这条通往未来的道路,要么,就和冬天一起走!

完全不明白这个冬天,荒漠上会有多难熬的绿洲农场的牧民和农夫们倒是没有那么长远的想法,收获的喜悦还停留在他们的心头。

哪怕是没有进行过大规模农业生产的北卡兹戴尔牧民在看见那堆积如山的块茎后,都明白这个冬天不用抱着羊羔瑟瑟发抖,而是可以吃得饱饱的坐在温暖的房屋里面。

原本的简陋帐篷现在已经被泥胚房替代,塔式热能炉不仅在雪原上建功立业,在卡兹戴尔的荒漠上也在发光发热。

将泥土、细沙与富含铁成分的黏土混合在一起,然后就能烧制出简易的砖块来,接着再用石灰石和荒漠土烧制的泥浆抹上一层,很快就在烈日下变成一座土色的平顶小屋。

不得不说,塔露拉的湿件比她本人先一步实现“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和效果。

如果还有余力,还能用石灰石和铜绿上色,涂上漂亮的白色和蓝色纹路,这样的小屋在绿洲周围划定的居住区组成一个又一个小镇,甚至还形成了若干个小集市。

忙完农活的萨卡兹人大多都有一些自己的小手艺,比如说编织品,手工艺品,还有印染品,甚至食物充足之后,还出现了小吃铺和夜宵铺子,生意相当的红火。

而他们手里也因此积蓄了一些龙门币,这些龙门币会和老夏手里的资金一起完成对剩下的部落的收割,酋长在出售牲畜,下面的武士在出售各种物资,最下的牧民搞不好也会因为想买点特产或者好用的工具而出售自己仅有的资源。

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的龙门币会流回,剩下都会被储蓄起来,最终嘛,到了冬天,不能吃穿的货币会是什么样子就不言而喻了——而老夏在冬季关闭互市集市那也很正常,冬天大家都不够吃,自然是停止乱卖东西啦。

绿洲穹顶,生活区,“哇,很漂亮啊!”叶莲娜惊喜的看着面前的漂亮外套,洁白柔顺,摸上去手感相当的棒,除了外套,还有光滑挺括的防寒披风和内衬衣物,这是一整套未经过印染和深加工的衣服。

“你怎么会想到送我这个?”

“农场的新产品,准备接下来推出市场,你看看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对了,那边是更衣室,还有一些是我找本地女工做的萨卡兹的民族服饰,包括他们的印染技术我也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复刻。”

在白兔子美滋滋去换衣服的时候,老夏却在考虑这些东西能不能打开市场,纺织品,在满足了食物的需求之后的第二个需求就是衣服。

泰拉的纺织品其实并不贵,各种合成纤维玩得飞起,算是他们曾经文明的残留回响,但是,老夏不仅合成纤维技术更加先进,而且还有天然纤维,可以进行棉纺、毛纺和混纺,甚至纳米级喷丝打印成型技术,让布料甚至没有纤维纵横纹理光滑柔软无比【生产特种用低摩擦料】。

对于本来就有相当广阔牧区,日照环境又适合种植棉花和麻布原料的卡兹戴尔来说,搞纺织业实在是最适合他们的工业之路,还不会出现羊吃人的局面。

而纺织业也是劳动密集产业,正好可以收容接下来的流民或者是难民潮,烧荒归烧荒,但是在严冬和野火之后,是需要播种的,烧掉旧秩序就必须建立新秩序。

单纯依靠老夏自己是做不到的如果大规模的活动,所以,他必须让龙门那些无利不起早的家伙看见有利可图,那么接下来紧随野火之后,就会有大量的纺织工业以及附属工业投资涌进卡兹戴尔。

至于说牧奴和工人哪个更幸福,这个问题就见仁见智了,老夏唯一能做的就是确保自己的待遇比那些家伙要高一些,算是作为一个缓解矛盾的保底。

有他在这里拉高底线,至少不会出现进厂三年累死的场面,但是,他的工业过于先进,能够容纳的初级工人的岗位并不多,但是需要不少的技术工人——有这么一条上升渠道在,到时候卡兹戴尔比起过去是更美好还是更艰难不好说,然而肯定比过去更有一点希望。

只是,当这套产业进入卡西米尔的时候,世界工业史上的经典就会开始复刻了,圈地养羊种植棉花等经济作物,农民失业,进入没有老夏兜底的维多利亚和大炎奸商开的纺织厂,两三年内累死,嗯,考虑泰拉人的体质很强,说不定可以多顶两年,但是结局是不会变的。

而感染者会成为最廉价的那种养料,但是,既然是成为了养料和燃料,那么他们就算一种财富了,没人会把自己的财富在使用之前就销毁。

而在矛盾最激烈的时候,老夏的进入就会显得宛如天使降世,卡西米尔等地方的感染者可没有乌萨斯那么难过,直接进入反而会激起新矛盾,但是这个时候进入就没事了。

按照夏凛的计划,在正常的情况下,他会几乎不用流多少血就能控制住卡西米尔的相当一部分的经济,控制了经济就意味着控制了人力物力,而博士的计划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才能进行。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由于VI的高效决策和小老虎不拿钱当钱的合理支出就批的追梦人做法,导致一场大萧条正在龙门酝酿,并且可能顺着贸易网络扩展到全世界。

而届时,作为大平原的四战之地的卡西米尔就会成为周围强国转移经济危机的目标,就和平独镇露大波波一样,说没就没。而到了那个时候,老夏或者是泰拉人可能就只能......用世界大战的形式来解决问题了。

【本卷差不多了,下一卷就是卡兹戴尔风云,再下一卷是泰拉世界大战,西线战场部分,最后才回到乌萨斯的北极战争,然后就结局了——所以,进度其实已经过去1/3左右了。】

第七十一章 直至黎明

萨米,群山环抱的国度,圣洁的雪峰与广袤林地塑造了这片美丽的国土,自然资源丰富,雪峰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寒流,让这里形成一个小小的盆地结构,相对温暖的气候,让这里土地显得较为肥沃易于种植。

蜿蜒的河谷顺着山坡流向远方,在太阳下闪耀着亮晶晶的光芒,深绿色的树林在夏日微风中发出阵阵潮声,年轻的艾拉菲亚少女微微眯起眼睛,享受着穿过森林的风,随后举起手里的轻型狩猎弩。

草丛中,一只猫鼬正在撕咬着猎物,全然没有注意到隐藏在林间的沉默猎手,“嗡!”响起的弓弦就好像是掠过林间叶片的风声,箭矢准确的从警惕的站起来的猫鼬眼眶射入。

艾拉菲亚少女欢欣的跑向猎物的方向,猫鼬不是什么很好的猎物,但是对于第一次独立狩猎的她而言,没有空手而回已经是很大的收获了。

熟练的剥去毛皮,放掉多余的血水,将猎物悬挂在背包侧面,少女细心的检查了老旧的猎弩,回收箭矢,检查箭杆有无开裂的现象。

如果有的话,就需要把箭头取下,换成新箭杆。否则炸开的木刺很可能钻进眼睛里面,彻底瞎掉,或者说,对于常年只能回收反复利用劣质箭矢的边境猎人而言,脸上大多都会留下这样的“纪念”。

穿过山坡的林地,踏过还带着些许寒冷的小溪,在溪谷的缓坡上,就是她的家,一个在萨米边境常见的,以木材和狩猎毛皮为主的村落,伐木工们砍伐来树木,加工为原木,扎成木排带着猎人们获得的毛皮顺流而下,去往河谷下游的城镇交换必要的盐、粮食和工具。

生活有些艰难,但是却祥和而宁静,萨米几乎没有大规模的天灾,或者说对于这里的居民来说,天灾是几乎每隔两个月就会来一次的准点朋友,长时间低烈度的天灾塑造了这里独特的气候和自然景观,当地人大多选择定居而非移动城镇的迁徙。

萨米天灾和乌萨斯一样,盆地淤积的源石粒子演变为风雪,而生活在这里的生物和植物们也习惯了这种不定期的风雪与炎热,因此,萨米的房屋也非常的有特色,大多显得有点圆滚滚的样子,覆盖着一种可以有效保暖防潮的水边茅草。

【自然环境可参考老滚5,因为取景原型是同一个~滑稽~】

石砌的火炉烧着整段的富含油脂的木头,吊在炉膛的铁锅内萨米特色的杂烩蔬菜汤总是散发着清甜的香味,卷心菜、胡萝卜加上林间采摘的蘑菇,加上一点咸肉干磨的粉调味,煮得烂烂的,再将新烤好带着麦香的黑面包切碎泡进去,就是一顿美餐。

少女仿佛已经嗅到了那温暖的炉火气息,年迈的父亲一边敲打着自己不利索的老寒腿坐在炉边的躺椅上沉默地抽着烟斗,而母亲则絮絮叨叨的抱怨着或者谈论着村子里面的琐事。

翻过山丘,踏过栽种着烟叶的小块田地,很快就是下山的道路了,然而映入眼帘的不是宁静的河谷小镇,而是一片熊熊燃烧的大火,穿着黑色盔甲士兵耀武扬威的在村落里面劫掠。

而属于她的那座小屋更是只剩下了一片废墟,一辆挂着乌萨斯旗帜的轻型突击舰碾过了村落,停靠在河边取水。

少女发出撕心裂肺的尖叫声,如被激怒的雄鹿般扑下山坡,手里紧紧握着轻型猎弩,毫无疑问,这样的装备是无法和乌萨斯正规军对抗的。

“碰!”少女猛地跌倒在地上,正要爬起来的时候,被人摁住了,“不要冲动!”耳边传来熟悉的声音,抬头看去,是边境守林人的徽记,进而才是教自己狩猎技巧的老猎人的脸。

守林人是萨米的边境民兵,在这个地方,生活在首都富饶之地的老爷们可不会在乎他们如何活下去,人们必须自己组织起来对抗野兽、天灾与山贼强盗,而这样的一只组织就是守林人。

他们大多是来自各个村落的猎人和护林人,还有伐木工,简陋的装备和缺乏训练并不能影响他们守护家园的热情和决心。很快,少女就看见了在林地的阴影里面,其他守林人们的身影,

“不要冲动,等天黑,等那些铁家伙离开,夜晚的萨米林海,才是我们的世界。”守林人队长低声的说道,“这是我们的土地,那些乌萨斯人是不会懂的!”少女渐渐的安静下来,握紧了武器,脸上的青涩仿佛一夜之间消散殆尽,只是沉默的点点头。

夏季7月,乌萨斯入侵萨米边境,同年,边境民兵组织守林人与其展开了持续数年之久的游击对抗,直到萨米政府卖国投降也未停止,依然有为数众多的游击队员在乌萨斯控制区内活动。

【雪和树在说萨米语——乌萨斯经典,不可不尝!】

龙门,电车叮叮当当的穿过街道,七月份的龙门正是最炎热的时候,往常这个时候,街上到处都能看见找工作的贫民,他们必须在这个炎热但是温暖的季节储存一些食物和资源,否则很难熬过冬天。

但是,今年街头上的感染者少了许多,这让龙门本地人们感到今年总算是轻快多了,不得不说,这两年龙门的经济确实是改变了不少,治安环境也变得好了许多。

一方面是贫民窟这个大烂疮现在是龙门的高新技术科技园区,另外一方面就是夏氏集团的卡兹戴尔拓荒计划,招收了大量的感染者和贫民。

而黑帮失去了盘踞的根据地又缺乏新血补充,偏偏还遇到两个根本不是收钱的警司的联合打击,这两年可以说是收敛许多了。

诗怀雅当然不收钱,你那点钱还不够她客厅里面的钢琴贵,而老陈则是根本不接受这种陋规陈习,而原本的近卫局内应也被诗怀雅以大无畏的精神清退了。

当然,不是没有胆大的给她寄威胁信的,然后就被连人带据点的拔掉了,雪怪安保的老哥们可没有老板娘那么好说话和守规矩——他们才从游击队转正才多久啊。

在遭遇了几次动力装甲罐头查水表,从一楼冲进去,在条子来之前把整栋楼杀得干干净净,然后从容而退的袭击之后,帮派们就懂这龙门的风向终究是变了。

不过,黑帮的血泪,普通龙门市民是感受不到的,不管是从工薪阶层还是普通的苦力阶层都感觉这两年好过了许多,食物的价格大幅走低,市面上敲诈勒索的帮派成员也不见了,可以说是好时代来了。

龙门的证券市场工业指数更是暴增了一倍,不少投资商都将钱投入到工业生产和各种农产品加工当中,因为原料便宜了接近一半,但是成品价格却没有降低太多,这意味着有利可图。

“呜~”公共巴士缓缓停靠在车站边上,早已经等待在站点的上班族一拥而上,现在是一个经济的利好期间,每耽误一分钟就意味着无数发财的机会从手里溜走。

很快,公车就塞满了人,宛如一罐挤满的沙丁鱼罐头,然而,站点上依然有一群人没有动弹。

他们统一特色就是没有穿西装,而是绿色的夹克外套,背后是圆环与麦苗组成的徽记,手里大多都拿着那种厚厚的口袋本书籍在翻阅着,明明打扮只是最普通的工人的样子,却表现得仿佛靠食利的资产阶级的少爷,不紧不慢,甚至有空阅读书籍打发时间。

当然,这只是外人的看法,实际上,他们看的可不是什么消遣的玩意儿,而是动辄一两百页的生产说明手册或者通识教育课本,由集团人事部培训处印刷的,想要在集团内晋升很困难。

因为集团根本不需要太多的中层管理人员,唯一的较为容易的晋升之路反而是技术岗位,而技术岗位的晋升就需要掌握大量的相关知识和生产技术,这很难,但是对于这些感染者工人来说,反而要简单一些——毕竟不需要靠人脉、关系、口才和讨好上级。

“呜!”带着夏氏集团标记的巴士紧随其后停下,这是属于公司的专线巴士,只负责接送公司员工,路线和载客数量都经过精心的设计,不需要慌忙的去挤,只需要按照各自的车间小组有序上下车就行了。

虽然发车较迟,但是反而比一路走走停停的公共巴士提前抵达,上班也就不用那么赶,他们可以看会书,学习一下,或者单纯发发呆休息片刻,再以较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

作为“磨坊食品有限公司”子公司的一员,他们的工作是操作那些有些复杂的设备,将送来的农产品加工为各种初级加工产品,主要对付的是各种谷物、蔬菜和蘑菇,将它们做成成品淀粉、冻干蔬菜和蘑菇干,除此之外,最大的工作其实是给三联制药提供玉米淀粉。

这种淀粉是用来压制药片的,一般来说口服药片的主要成分其实就是这个东西,真正的药品含量以说明书为准.jpg。

除此之外,还将玉米秸秆制造玉米糖浆,不过,这个工作目前大幅度被卡兹戴尔那边的生产机构在做了,而原本最大宗的淀粉加工也渐渐在减少,乌萨斯那边也在生产,卡兹戴尔也在生产,这里的重要性就下降了许多。

车间里面的磨面机减少了一半还多,不过反而增加了冲洗设备,将面团洗出面筋来,然而通过空气炸锅变成酥脆的面筋条,经过食用油浸泡和调味后,就变成了充斥着刺鼻香料味道的面筋类零食。

除此之外,这里最近还增加了酱油制造工作,乌萨斯的环境实在不适合发酵和晒制酱油,于是逐步挪到龙门来,可以说虽然业务减少了,但是实际的工作量反而增加了不少,甚至还准备扩充几个车间用于生产果酱饼干等甜点投入市场。

到了中午,下班铃一响,食堂的餐车就开始往各个子公司和生产园区的就餐处送餐,相比每个公司都建立一个食堂,Vi给出的效率化改进就是中央厨房系统,然后配送到各个就餐处。

没有提供任何点餐系统,按照经过老夏初步制定、VI营养调整完善、暂代集团总裁拨款而定下的多份季节性食谱供菜,这样有助于提前一周以上判断食材价格涨落和储备物资,避开市场高峰期,从而极大的节省餐饮费用支出。

并且老夏农场的烹饪机的放大版本也适合加工那种不复杂但是批量极大的食谱,有效的把相当一部分的厨子钱给省掉了,同时,洗碗机和紫外消毒柜也把洗碗工的钱省掉了,工人们吃完只需要把碗按顺序放在架子上,传送带就会把它们带走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