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耳娘是否会遇到异星牧场物语 第142章

作者:固有结界科学化

而这样的地方,就必然存在没有用完的水在低温下形成的冰块,这就是强尼的目的,“滋滋~”切割机在水循环机储水舱上快速移动切割,很快,一些淡黄色的未净化的冰块就掉落出来。

“含有尿素和其他化学成分的浓缩尿液,嗯,拿回去作为肥料使用。”强尼一点都不嫌脏的把这些冰块装进背包里面,并且小心的不去把表面析出的那一层淡黄色的晶体给破坏掉,而在另外一个储水舱里面,则是无色微微发白的普通淡化水冰块。

水舱被一个个的切开,很快他身边就多了一大堆的箱子,这是标准的星际运输用小型折叠箱,高强度碳纤维布料与聚合物框架组成的,不能移动太重的物体,但是装一装杂物是足够了。

除了水以外,那些两个世纪前在真空与超低温下保存的淀粉依然可以食用,嗯,少量食用不会死人,也属于是战利品的一部分。

再花了两个小时的功夫把这些箱子移动到残骸外的雪橇一样的手工载具上后,强尼继续尝试探索废船的部分。废船整个被摔成了七个大的舱段和十几个小舱段,其中靠近船尾的部分,强尼根本不打算去舱室,同样,靠近船头的部分也不打算舱室。

前者一段易燃易爆物,后者很可能还处于加压状态,切割刀只要在门上拉出一条缝隙,减压爆炸就会把他跟个乒乓球一样打出去。在到处都是支棱的金属物的废船里面,大概率当场毙命,小概率引发其他易爆物殉爆,也是当场毙命,只是死的痛快一点而已。

所以,他的主要搜索范围集中在废船的中部,也就是相对安全的储存区和货仓生产区,这些地方在危机时刻会自动减压排气,避免飞船因为故障或者迫降导致舱内起火,算是比较安全的区域。

“组装制造车间,就是这里没错了。”强尼准备看看有没有什么还能用的老古董生产设备和成品原料,要求不高,能生产一辆简易月球车就行了,不然靠两条腿到处找冰和资源太痛苦了。

“滋滋滋”车间防爆大门很是坚固,让强尼花了半个多小时才勉强把门拆掉,“哇哦~”年轻的水手看着面前的景象表情复杂,车间里面全是半成品的军事装备。

三架轨道攻击无人机歪歪斜斜的挂在支架上,从变形程度来看,已经报废,而线缆和一地的弹孔看得出来,在坠毁前,这里爆发过比较激烈的冲突。

一具干枯的尸体就躺在他的右手边,脑袋已经不见了,但是身上的装甲还很完整,臂章与徽记都能看得出来,“共同防御联盟”强尼抹掉臂章上的灰尘,露出一个熟悉的标记。

这是属于联大框架下的军事组织,类似过去的维和部队,是在进入深空开发时代后,为了应对可能的殖民地分裂和外空威胁而组建,和堂主们的正规军相比,只能算是在二流到一流之间的水准,毕竟谁都不会把精锐放在里面,但是也不至于丢垃圾进去。

强尼小心翼翼的从对方的手里把那只厚实的步枪抽出来,尽量没有破坏尸体的完整性,然后喜滋滋的把挂在架子上没有穿过的一件新的舱外作战服给薅了下来。

作为对救援比较有信心和希望的人,他觉得自己这下算是发财了,这些古董装备性能不怎么样,但是纪念价值完全不同——因为这只部队早就在一次星际战争开打的前8个月就彻底被打没了。

那个时候,人类还没有无人机部队,地面步兵往往需要在殖民地防御二十倍以上的,装备比自己还先进的敌人,整整一个半世纪的战争打下来,这些老装备能够活到战后的简直凤毛麟角,属于军事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而这里有整整一个舱室的量,还都是全新的,好吧,全新的价值反而更低,没有强尼从尸体手里弄出来的那把带有生物验证签名和电子狗牌的有价值。

根据“大侦探强尼”的现场检查,似乎是在坠毁之前,这里就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武装冲突,起因未知,交战双方都是人类,一方可能是押韵的军人,另外一方是水手们,从服装上可以看出区别。

军人这边可能是防御者,因为他们守着通往舰桥的通路,而水手那边是进攻方,这可能是早期飞船上爆发的叛变,毕竟早期的星舰在各种意义上和过去大航海时代的海船差不多——食物糟糕,床位稀少,资源紧张,航程漫长,除了因为医学进步不会得上奇奇怪怪的病症外,没啥区别。

至于说叛变的理由无外乎的苛刻的配给,或者押运大兵们的恶劣态度,又或者是单纯的拖欠工资,总而言之,最好是别和这些早期的星舰水手计较太多,他们十个人里面有十一个人都因为长期太空飞行而有轻重不等的心理疾病。

为什么是十一个人,那当然是因为其中至少有一个人人格分裂了啊,相反,那些可以在休眠仓里面一觉睡过去好几个月的乘客反倒是不会留下什么心理问题。

不过,很快强尼就想起来自己的正经事,检查那些熔炉、自动化生产线和组装台的情况,当然,情况非常的不乐观,经过一番交火和坠毁冲击,整个车间就找出一台角落里面的小型组装台和最早期的3D打印机没有问题。

其他的机床和生产设备要么是冲击变形,要么就是留着几个弹孔,而那些坚固到不怕子弹的大型生产设备则不属于单人可以拆卸的大玩意儿,比如说20米以上长度的卧式复合加工台。

相比设备上的收获,最大的收获还是在加工控制台里面拆出来的一大堆电子元件,已经最关键的“数据储存器”

“一定要是能读取的啊!”两个世纪前的储存器接口和编码规则倒是没有太大的改变,但是不保证里面的储存设备本身还能读取数据。

一般机械硬盘的数据保存年限大约在50年左右,固态硬盘在装满的情况下最短可能只有一年半就开始丢失数据,而最为古老的磁带根本不会出现在星舰上——太重太大,飞船的载荷有多宝贵最好是有点逼数。

与此同时,正在前往蕾姆必拓的罗德岛上。

“可露希尔,这东西能修吗?”

“不能”可露希尔,罗德岛首席工程师表示这玩意儿没法修,“引擎姑且不说,反正我看不懂,先说剩下的。”她铺开老夏附赠的简要结构图。

“这上面红线标注的框架全是模型框架,材料用的是聚合物,也就是工程塑料,别说承受你要的那个推进作用力,就算是引擎的热量都会让这架飞行器和巧克力一样融化下去,最多在现有排热技术下坚持15分钟。”

“不过,夏老板倒是贴心的给附带了正确构造需要的材料清单和机械性能表,当然,也有简单的组成配方,不过......”没有制成工艺等于白搭,而问老夏也没有任何答案。

因为很简单的道理,他当然知道这些东西怎么弄,但是对于博士来说没有任何参考意义——答案是:星盟商业网络,找个做这种古董零件的厂商下单,敏感零件就拆开买。

而到了你问他这些在正常星际社会里面的“货架产品”是怎么做的,那可就乐子大了,就好像你就算能徒手组装手机,不代表你能用一堆石英砂和金属把整个电路板带芯片搓出来啊。

“换成我们的材料呢?只要能飞起来就行了。”

“不够,重量超标,动力不足,而且整个引擎和框架设计都是根据材料来制定的,如果替换的话,基本上等于是连引擎都要推到重来,而且说到引擎......”可露希尔揉了揉额头。

“夏老板肯定没和你说这个引擎虽然是真的能开机,但是实际上他也用了不少替代材料和土办法,可靠性和实际性能根本达不到他的要求,不然才不可能这么简单的送给我们。”

一开始就说了,这就是一个逼真的模型,全部件可动,引擎甚至能点火,放在复古火箭社的航模展览上肯定很夺人眼球——但是,模型只是模型,只有一个参考的价值。

“那就只能这样了,放在蕾姆必拓慢慢研究,我们还有很多时间,不着急。”博士只能叹息一声,老实说,这个帮助已经很大了,奈何距离他的想法还差得远,而且现在的泰拉,简直一言难尽。

卡兹戴尔,农场,

“......大致上就是这样,废船太大,我没走完,不过,收获确实不错”强尼在通信器上一脸喜色,他弄到了不少的原材料箱,在花了两天功夫往返了几次之后,他那个月面狗窝总算是变得充实了一点。

而且电器这种东西,古董还是能够凑合一下的,比如说那个古董电热炉就要比那台死板的烹饪机制造要好用,最起码可以煎个素肉排什么的。

在获得了充足的水之后,温室的环境也变得相当不错了,强尼之前种了土豆和胡萝卜,现在则是把耗水较多一些的番茄和卷心菜也给种上了,甚至还养了一小群的昆虫提取蛋白质。

“最关键的是,我找到了一份3D打印生产蓝图卷,这下不用担心舱外服受损了。”虽然九成九的数据都无法读取,但是几十个储存器的尝试读取和修复,总算是拼出了一些能用的东西。

“只要改一改蓝图的格式和结构,蜂房也能使用,就是效率不高。”毕竟用纳米虫组成的光线来模拟简单的激光定型和切割功能真的很浪费产能。

“而且你绝对猜不到我找到了什么?”强尼让开一段距离,墙上挂着从废船里面找出来的黑色作战服,“最早版本的原味作战套,共同防御同盟的玩意儿,我之前听说有收藏家开价都在50万星币以上”

“那得是有名有姓,有历史可查的,市面上的高仿多的是。”

“那当然~”强尼晃了晃手里的电子狗牌和石墨烯组成的战场记录卡,“你看!”

“哇,真是走了狗屎运!”一星战初期和战前军事装备,当然,这里是指单兵装备遗留下来的太少,当然,单纯装备本身不值几个钱,关键是附带的战场记录和狗牌等等可以证明身份和过去战史的东西才值钱。

“这些古董虽然没有我们用的那么智能和先进,但是至少能用。”

“嗯,你已经解析了蓝图吗?”

“没有,加密虽然古老但是有用,正在强行破解专利加密”强尼叹了口气,找到的加密狗早就不能用了,导致根本没法查阅里面的蓝图信息,希望是一些能用的东西。

“我估计都是一些单兵的枪械,不过......”老夏觉得如果是单兵装备的话,倒是可以替换掉自己手头上的那些俺寻思步枪和俺寻思外骨骼,特别是把泥岩那台扎眼的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皮薄馅大玩意儿换成真正的动力装甲,哪怕是一星战之前的老家伙。

毕竟T-34和豆坦克都是老坦克,但是完全是两个概念嘛,而且真的说到单兵作战能力的话,搞不好这些老家伙更好用。

因为在开战大约3年后,星盟就开始投入最早的无人作战集团,开战的第一个十年,战场上人类士兵和机械的比例就达到了1:16以上,而在战争中期,基本上除了特种作战外,就再也看不到人类步兵的身影。

没有步兵就不需要发展步兵轻装备,自然而然,老夏的装备都是民用工程装备改造出来的外骨骼和盔甲,实际上的效果和这些老玩意儿能不能比就不好说了。

不过,枪械和弹药倒是通过扫描台将基本的参数送了过来,说真的,非常的古老,技术性和威力上甚至比不上俺寻思的雪兔步枪,好歹它还用了星盟现代猎枪的电热增压系统,虽然是用塔式湿件改造的。

属于是第一代的单兵电磁武器,两个款式,一个是5毫米的,一个是7毫米的,前者是突击步枪,后者可能是卡宾枪或者精确射手步枪,材料方面似乎没有什么特殊的没有用到老夏根本搞不定的超导电磁材料。

当然,出膛速度也不高就是了,大约在670米每秒到700米每秒左右,后者可以达到800以上的初速,最大的好处是如果真的附带了生产标准蓝图的话,就不需要老夏去研究这种玩意儿怎么搓了。

—键导入蜂房生产线,原料备齐,然后就可以和滚萝卜一样批量滚出来——只是实在浪费设备效能。

大概就和你用五轴数控机床去搓老版AK一样,搓是可以搓,甚至因为可以用切削而非冲压工艺强度还更高,更坚固,但是浪费你设备小时数和原料方面也是真的浪费。

【老板会吓得报警或者给你跪下磕头的那种浪费】

不过,生产一批来武装新加入的人员倒是不错,现在老夏最头疼的就是远程力量方面,电磁加速的弩机太大,单兵不容易携带;热熔武器威力太大,发射繁琐;虎蜂冲锋手枪射程太短,准头基本上没有。

雪兔步枪威力和后坐力不均衡,作为狙击步枪好用,精确射手步枪凑合,通用步枪还是算了吧——拉大栓能有什么火力密度?

因为塔式发射,没有太大的燃气回馈,做不了半自动和全自动,冲锋手枪的全自动是用了别的电控设备方式实现的,导致枪口上抬严重,而且重量还偏大。

换句话说,实在是欠缺一种在中距离,高强度交火用的通用步枪武器,这样就可以把队伍里面的近战部队全给踢了或者给他们训练霰弹和盾牌,你看安保部新招的雷蛇就学的不错,一手霰弹一手重盾,破门拆屋叫一个麻利。

大盾挡住面前,一枪轰烂门锁,盾牌往前一砸一推把门撞开,然后霰弹越过头顶架在盾牌顶端的设计口把剩下的14发12号霰弹一股脑抽光,屋子就清理干净了。

现在还保留了大量的近战人员的原因就是雪兔步枪如果没有建立预设阵地,真的无法阻挡敌人的万岁冲锋,太长,太重,拉大栓的射速太低,而距离太近的话,还会出现过穿,最后,要么远程干员们装上刺刀,要么丢开枪,抽出热能剑上去和对面拉克希尔。

还有护具的问题也是一样的,工业和农业用的外骨骼焊上轻质装甲片的防护力和专业军用外骨骼是两回事,虽然由于材料和技术的进步,比老古董的性能是更好了,比如说力量增幅和灵活性,但问题是军用的辅助功能也完全没有。

当然,还是那句话,用纳米蜂房造这些装备,简直是.......浪费得无法可说,只是眼下,讲道理,除了火箭引擎和极少数的精密的零件,老夏真的没有什么部分需要用到蜂房打印。

设备放在那里不用积灰,反而更加浪费,毕竟这玩意儿也是有保存时间限制的,纳米虫不是寿命无限的东西,为了避免出现不可控灰潮,寿命和复制次数是有限的。

【PS】

为什么老夏不生产火药武器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用这些高精密的设备和无尘管理设备来制造火药枪械,就好像你用五轴机床车榔头,你车个AK就已经是老板要杀人的表情了,车榔头,大概老板就要吓得报警了吧?

而不用无尘管理车间,制造出来的子弹因为源石尘埃吸能反应根本达不到燃气效率,完全没法用。

第一章 冬夜访客

寒风卷着雪片如鞭子般抽打在脸上,仿佛要从每一寸缝隙灌入衣服内,将身体最后一丝热量抽走,全身裹在斗篷和袍子内的萨卡兹顶着风雪艰难的向前行走。

或许是源石的释能反应,让积雪飞速融化,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原因,虽然大雪纷飞,但是地上却没有多少残留的积雪,最起码没有达到淹没膝盖的程度。

这对于在这个天气行走的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帮助,即便如此,每一次踏入雪层都会感觉到有雪从靴子的缝隙进入,湿透的脚底在这种天气下更是麻木得几乎感知不到。

这段长长的旅途好在终于即将结束,远方矿井架上的灯光仿佛灯塔一样指引着归途。北卡兹戴尔过冬地,一座废弃的异铁矿开采点。

在过去的数百年,外来人在这片土地上肆意的挖掘资源,奴役当地人,最后,什么都没改变,什么都没留下,除了这些锈蚀的架子和风一吹就破的工棚。

不高的矿山和相对温暖的矿洞成为了萨卡兹人的过冬地,这样的过冬地在北卡兹戴尔还有好几个,大多是围绕着废弃的矿业模块或者矿山而存在。

这是南卡兹戴尔的萨卡兹王族们根本想都想不到的事情,话又说回来,那些直角的高贵人又怎么可能来北卡兹戴尔这种苦寒之地呢?除了那一位外。

女王异想天开的想要改变萨卡兹作为雇佣兵的命运,想要终止萨卡兹的劫掠等恶习,从而改变萨卡兹民族的对外形象,就好像塔利班成了政权之后就必须打击恐怖主义,建立法律和秩序一样。

但是,女王却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萨卡兹的经济情况,南方虽然富裕那是相对北方而言的,真的要所有萨卡兹变成文明人,那么势必北方的这些人会变成比奴隶还惨的雇工,而且还不保证能够崛起。

对于北方的这些弯角的萨卡兹来说,不劫掠,又无法提供定居的技术和生产能力,他们就只能饿死或者变成奴隶,因此,不管女王的口号多么动听,未来多么美好,就好像大爹说的那样——是虚假的承诺和未来图景。

女王可以叫出任何一个雇佣兵的名字,认识每一个底层的萨卡兹,在她的统治区域内,确实底层的待遇有所上升,但是有些事情并非这么简单的。

她就好像是项羽,楚霸王并非是演义里面的那种莽夫和蛮子,实际上,项羽也是那种可以喊出麾下任意士兵名字,甚至会嘘寒问暖的人,军事上的胜利和亲切的态度不能改变他不能给麾下带去他们想要的财富和土地这件事。

所以,特雷西斯可以失败无数次,但是特蕾西亚失败一次,就无了,因为摄政王提出的口号和未来更具有可操作性——壮大军事,劫掠诸国完成资本积累,先保证北方和南方的萨卡兹都能活下去,要先野蛮体魄,再说文明精神的事情。

萨卡兹人,特别是北方萨卡兹人的移动城市或者营地很有特色,他们是由若干的大车组成的,由驯服的驼兽拉动,光车轮就有一点一米左右的直径,四面挡板放下,车身下面就是一个在野外迁徙时用于保护牲畜的地方。

在驻扎的时候,按照地位高低和财富多少由内而外围出一个大大小小的圈,最大的军事首领、高级贵族和酋长的大车在内层,其次是武士阶层、再往下是平民阶层最底层的奴隶只能靠毛毡帐篷在最外层凑合。

过冬地的营地和任何一个冬季的萨卡兹营地一样的死寂,旅行者走过那些无声无息的外围帐篷,里面的奴隶如果不是已经冻死,就是抱着仅有的牲畜连呼吸都放缓,生怕浪费掉一丝一毫的热量。

穿过死寂的外围奴隶区,进入平民区之后,就稍微有了一点人影晃动,平民的大车规格和贵族的也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他们缺乏贵族那样多的驼兽,大车上不是房屋,而是帐篷。

但是用了兽皮垫底且远离地面湿气,并在靠近底部的地方有大约半人高的一圈木板挡住寒风的话,只要不是遇到极寒天气,也能较为暖和的入睡。

为了御寒也为了避免牲畜死亡,一般七八个平民或者十几个平民的移动车架围成一圈,在中间孔隙放上挡板,并且在中央空地上点燃篝火。

篝火燃烧得并不旺盛,一个地坑,上面盖着几块捡来的铁片,这样可以避免燃料烧的太快,也能让热量尽可能的留存下来。

在靠近篝火的地方,一群群的牲畜紧紧挨着一起,靠着篝火微弱的热量与背后的车厢抵御严寒。

有几个正在给牲畜喂食干草的平民看见了旅行者,但是他们什么都没说,一脸的冷漠,反而默默的抓紧了随身的小刀等武器,似乎在盘算着这家伙身上有多少值钱的财物。

但在旅行者不经意的露出腰间的剑鞘和法杖后,这些平民就低下了头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做,继续做着自己的事情。

再往内,就是武士阶层的区域,他们的车架上就是比较坚固的木质或者铁皮焊接的房屋,有点类似房车的样子,和平民一样三五成群的围成圈,门和烟囱都向内开,一张合成纤维的巨大顶棚在几辆车架之间展开,阻挡落雪。

加上向内开的门和烟囱,热气在帐篷下积蓄,里面的牲畜明显看上去比平民那边要有活力一些,当然,冻死的数量也更为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