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耳娘是否会遇到异星牧场物语 第15章

作者:固有结界科学化

到时候就会出动大规模的地面部队搜索抓捕一切可以充当劳动力的人口,别忘了这里远离乌萨斯的核心控制区,这种事情只要不传到皇帝耳朵里面,就是没发生过。

盾卫也可以趁此机会给与他们沉重一击,把那些感染者统统解救出来,并且摧毁挖掘场,然后继续往南转移,只要自己把仇恨拉实了,乌萨斯军方就不会有精力去报复那些普通的感染者和平民。

爱国者要做的,就是让自己成为他们头顶上的一柄铡刀,在自己被抓捕死亡之前,他们就没有胆子继续这样迫害感染者,或者没有那么严重。

因为盾卫随时可能从某个角落杀出来,把他们的脑袋拧下来作为对等的报复,而这也差不多是以爱国者的阅历和理论水平能够想到的最佳的办法和行动目标了。

他毕竟只是一个军人,这种利用存在性部队施压,从而压缩敌人的机动和战术战略选择是他擅长的,不能说有错,但是这完全依赖于盾卫部队的战斗力和他个人威望和武力形成形成的威慑,并且这种威慑平衡极为的脆弱。

只要盾卫在一次战术行动当中受创超过一定限制,这种威慑就会形成更大的反扑浪潮,这也是爱国者苦思冥想想不到解决办法的难题。他最终选择听从霜星的劝告,加入塔露拉的整合运动也是存了通过整合运动来扩大这种报复规模和威慑力度的想法。

而且塔露拉的想法和他的想法还是比较接近的都是利用暴力或者武力手段进行报复和袭击,从而让迫害感染者的行为变得不那么的赤果果和残忍,让那些人畏惧感染者组织的报复而采取温和一些的手段。

第二十二章 交易站

盛夏是乌萨斯雪原上仅有的能让移动村镇迁移和生产的时间,春季和初夏融化的冻土变为烂泥,在盛夏的日头下逐渐被烤干,变为可以耕作的土地。

每当这个时候,移动村镇就会从各自的避风港和过冬的地方移动到生产地进行生产工作,当地的主要作物是生长时间短的土豆和萝卜,除此之外,就只剩下各种各样的蘑菇和野菜。

只有这些东西能够在晚秋的第一场寒潮来临之前收获,收成只能说凑合,比起更北边的荒原来说,要好一些。

这些作物一部分用于储存过冬,一部分用于交易移动村镇必须的源石燃料和各种工具,除了少数来自更南边的都市的商人外,本地人的交易普遍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

宽大而厚重的履带碾过干燥的原野,金属铸造的除障器将前方滋生的灌木和荒草全部铲倒在轮胎下,造型粗犷,体型宽大厚重的轮履移动平台缓缓开上一条除非是老手,否则没有人能够认出来的林间道路。

这座平台大约有接近30米长,8米宽,一个甲虫一样的驾驶舱后面是用木头和铁皮构筑的标准的乌萨斯风格房屋。在靠近尾部的地方有一台吊臂,边上堆放着可拆卸的地锄,两根粗大而原始的烟囱突突的冒着热气,将富含源石颗粒的水蒸气吐向天空。

这是一座标准的村镇级别的小型移动平台,乌萨斯人亲切的称之为“叶格尔大叔”,可居住面积如果是双层住房的话,大约在200平左右,足以住下一家标准的乌萨斯农户。

一般乌萨斯的移动村落由5~8座这样的轻型移动平台和一台更大型一些的兼做工坊和运输车用的平台组成,区分镇与村的区别就在于平台数量和是否拥有那种较大的商业平台。

移动村镇之间的交易很少出现大型移动都市一样的“对接”和“入港”情况,而是各自派出一辆“叶戈尔大叔”双方约定一个距离聚落或者车队一定距离的地方进行交易,避免对方见财起意变成抢劫。

而大一些的小镇甚至还有专门改装后用于贸易用的“叶戈尔大叔”,更大些的甚至还有专门的移动集市,就好像那种废土风格的大篷车集市一样,到地方展开之后就是一个带有4~6间店面,有小仓库,小型起重机的小商业街。

加上随行人员撑开的帐篷和就这移动平台的地锄搭起的棚子商铺的话,一个小而热闹的商业集市就可以在雪原上的任何一个空地开起来。

不过,在这个靠近北边荒原的地方当然不会有那种集市的存在,这里的村落和小镇数量不多,正常的在迁移过程当中或者落地之后用无线电联络一下就可以派出商队互相交易。

“嗯,见鬼,我应该没有开错路才对”坐在驾驶室内的乌萨斯老人狐疑的看着面前的景象,按照记忆当中这里应该是一片稀疏的灌木丛,现在怎么变成空地了,而且还是那种被初步开垦过的空地,周围用绳子和木头圈出来。

“马克西姆老爹,发生什么事情了?”有着一头棕色头发,脸上还带着雀斑的少年疑惑的从屋子的门后探出脑袋。

“你在这里等一会儿,把门关好,有什么不对劲就往回跑”马克西姆打开驾驶室的侧门,从门边拿起一根长柄斧头跳下,近1.5米高的落差对于这个看上去须发都白了的老人来说似乎完全不是什么阻碍。

按照北方雪原的规矩,谁开垦的土地,就在这一年归谁所有,至于说第二年就是先到先得,而且他也怀疑自己不是年纪大了,记忆力衰颓把交易站开到了别的村子的地盘上去了。

来自大约40多公里外刚刚结束过冬的村落的马克西姆是开交易站的商人,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开着这座破破烂烂的交易站沿着叶河往北边转悠,别看乌萨斯北方的村镇穷归穷,但是对于他这样的商人来说可也充满了财富。

为了度过严寒,当地人会在秋季狩猎,储存肉食和处理毛皮,而到了这个青黄不接的时候,就会把那些做好的毛皮大衣卖掉,从交易站买来必须的工具、种子和处理好的源石燃料。

除了毛皮外,当地人还会从矿场偷一些源石矿或者自己私自挖掘一些源石矿,他把这些交换过来就能拿去几个相熟的小精炼厂卖掉。

而到了秋冬季,最后一个贸易季节,这些收购回来的破旧毛皮大衣又能加价往回卖,一来一去就是差价和利润。看见有移动平台抵达,躲在阴暗处的感染者们互相交头接耳了一番后,将身上的感染痕迹用布条细细缠好后,拿上各自的工具走了出来。

这些更北边的感染者没有见过移动交易站这种东西,更准确说是没有见过这么“不专业”的移动交易站,在他们还不是感染者的时候,正规商人们的移动交易站都有整齐的旗帜和专门的载具。

而在变成感染者之后,整天在矿场里面煎熬,更是不可能见过这种流行于雪原的移动交易站。

拿着斧头的马克西姆看着这群身材瘦弱的农夫打扮的乌萨斯人有些捉摸不定,对方一点交易的打算都没有,相反眼里露出一丝丝的凶光,看上去不像是什么好人。

而且他们手里的农具......过于的精良了一些,不管是斧头还是铲子都是闪耀着金属的独特光泽,一看就是好钢口,用来干农活或许是个好家伙,但是用来劈碎一个人的脑袋估计也差不到哪去。

双方隔着田埂对峙起来,直到一个刺耳的刹车声响起,这些乌萨斯人才往后退开,不管男女老少都微微低头后退。

“这里发生什么事情了?”送第二轮种出来的土豆切块的女孩看着这个场面,一手握住腰间挂着的双管短猎枪,一手打开车门下来。

马克西姆用极为快速而隐蔽的方式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位有着嫩白色短发的女孩,她看上去只有十岁左右,是个卡特斯人(兔子),一双同色的细长耳朵上挂着黑色的细绳(耳机线),耳根处还长着幼龄卡特斯人特有的两团细细绒毛。

她穿着一件面料看上去相当高级的白底带花纹防寒外套,外套没有完全拉上,露出里面的浅灰色高领编织毛衣,下摆是直到小腿的长靴和黑色的紧身保暖裤,一看就是有钱人家的女孩,这套打扮马克西姆就算是在大镇子采购的时候都没在镇长女儿的身上看见过。

而这样一个有钱人家的女孩,自然不会对自己那堆又破又烂的商品有什么想法,这虽然说明不太可能卖得出去什么东西,也不用担心被抢劫,而且她固然是不需要这些货品,可是她家里的这些农奴说不定需要啊。

为什么认为这些人是农奴,因为除了巡视自己家的农奴干活外,谁会穿这么一身漂亮又昂贵的衣服到外面来转悠,还独自开了一辆簇新得还不怕死一样的漆成鲜艳红色的大车出来?最关键的是她还没有带武器!

“小小姐,您误会了”马克西姆迅速换上了营业用宽厚的笑容,“我是从美泉镇来的游商,人家都称呼我为‘厚道的老马克西姆’,只是可能是那些黑醋栗酒让我眼睛失了准头,所以才不小心来到您的土地上”

“游商?”叶莲娜歪歪头,目光看向他身后的移动平台,仿佛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什么可疑人士,马克西姆大声吼道,“小叶尔赛,你在干什么?把店开起来,别在车上偷懒!”

随着侧面的房屋打开,一个折叠的金属阶梯落下,很快这座移动平台就变成了有着一个露天柜台的店铺,横支出来的木杆上挂着木质招牌和一排排琳琅满目的商品。

看见对方挂出招牌和那些熟悉的小商品后,那些警惕的感染者才稍微散开了一些,因为这看上去确实是一个普通的游商,而且他们也确实有一些交易的需求在里面,只要这位农场的大小姐不要把游商赶走就行。

针头线脑、各种还算完整的旧衣服鞋帽、一些明显小作坊生产的粗制滥造的玩具和工具,还有姑娘们喜欢的简陋首饰与纱巾,小孩子们多少也会在这个还算好生活的季节来一点的粗糙点心。

最值钱的商品不外乎两箱子放在柜台最显眼地方的源石燃料棒,这种用提纯源石粉混合工业酮制造的燃料是民用车辆和机械的主要动力源。

干农活需要的抽水泵,还有移动平台都需要靠它来提供动力,这是马克西姆从那些小型源石提炼厂里面买来的,嗯,这里指的是没有经过帝国税务部门收税,也没有走正规的商业途径从工厂经理手上弄出来的。

而高能量密度的多面体形状的液化源石动力源这种小精炼厂是无法制作的,只能去那些大都市的正规公司的正规专卖店购买。

而且由于源石动力的特性,不需要油箱,一个蚀刻供能回路的多面体动力源用完里面的液化源石能源就只能报废,本质上不管是哪一种源石动力都接近于一种一次性的电池。

还好这个世界不缺这种矿物,每次天灾都会产生大量的源岩物质,用于提炼源石矿,主要的成本都在人工和提炼上,还有就是造成源石污染形成矿石病的劳动力折损上。

“几乎没有什么农场用得上的东西......”女孩仔细的观察了每一件商品,能用得上的农场都有质量更好的替代品,而农场需要的东西,这里几乎都没有,而且她手上也没有钱。

乌萨斯的货币和大部分国家城市一样都是金本位,龙门币这种纸钞只有龙门这种大型商业实体及其周边地区,还有就是那些大城市会使用。

在泰拉世界上,纸币是很难保证信用的,在地球上发行方可以说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可是这里的......人家可以和尚背着庙一起跑了,发一波纸币圈完物资人间蒸发你屁办法都没有。

也就是龙门这种几乎不可能有自我供给能力的依靠大规模商贸维持的存在,因为特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发行的龙门币才具有一定的信用,然而是在乌萨斯北方的乡村,依然莫得卵用。

赤金铸造的金币和纯银铸造的银币才是硬通货,而在乡村,金币是肯定看不见的,主要的货币就是一种被称之为“小父亲”的印着乌萨斯君主头像的3克重银币。

不过,更主要的交易还是以物易物,因为就算是这种银币,很多家庭也找不出几枚的,那都是得留着用来干大事的,比如说生病去大的城镇看病,医生可是只收钱,不收物品的。

“农场?”马克西姆听着人们的低声交谈,其中一个词汇反复提起让他提高了注意力,像他这样的游商,如果不抓住每一点机会和每一笔交易,那么破产后死在风雪交加的街头才是唯一下场。

这附近有个农场的信息被他默默的记录下来,然后在自己干不动的时候,这些记录了各个地方的产出、需求和安全路线的知识就会传授给自己的继承人。

一代代游商就是这么积累下资本,如果足够幸运的话,他们积累了足够的资本后,就会转为坐商,拥有属于自己的真正的交易站和店铺,甚至进入那些大都市开起小超市什么的。

在确定这个家伙没什么危害后,叶莲娜就重新坐回车上,开始拿着一本小本子向这些“农业雇工”们发放种植用的切块土豆和红薯种子,让他们种到地里去。

而那些觉得自己已经成为了某个农场的农奴的感染者们也没有任何不满的样子,对于这些从荒原和矿场逃出来的感染者来说,成为农奴某种意义上来讲已经算是一件好事了。

而且这个农场的老爷似乎心地还不错,给他们的报酬和工具都很充分,虽然开荒是艰苦了一些,可是活在乌萨斯,什么事情不艰苦呢?能够有钢制的农具干活和吃饱,已经是天大的幸运了。

之后陆陆续续有一些感染者也找到马克西姆的小店,用他们省下来的营养饼干交换一些必须的生活用品,夏凛还没到给这些人提供生活用品的程度,当然,他也根本没想到这一茬。

买的最多的就是各种缝补用的针线,盾卫部队已经在开始往其他地方转移,这些天在想尽办法的安置各位感染者,其中体质比较强壮被派来干活的感染者一合计,干脆决定把营地就扎在这些农田边上得了。

距离干活的地方又近,而且出了什么事情也方便往农场跑,实在不行如果遇到连农场主也对付不下来的问题,例如乌萨斯清剿什么的,他们也可以及时的通知农场主一起跑路。

这就需要不少的针线,把那些交换来的“工作报酬”缝成帐篷和被褥。不值钱的针线卖了一大堆,平时卖的飞快的农具和各种工具丝毫卖不动,这让老马克西姆气得直吹胡子,但是来者都是顾客,能卖出去点针线总比什么都卖不出去,白白烧掉这些燃料跑这一趟好啊。

他垫了垫手里分外结实的粗纤维饼干,而且这些人拿来交易的干粮也很不错,那些正规的交易站肯定看不上这些灰扑扑的,有的还有点发霉的食物,可是对于他这样的......游商来说,这些饼干也是有利可图的。

到了入冬的时候,每个村镇都会想尽办法收集一切可以吃和可以烧的东西,到时候,这些相当扎实的饼干就能卖个不错的价钱。

第二十三章 交易,完成了

在得知有一个移动交易站来之后,夏凛让叶莲娜把一部分之前生产多了的工具卖掉,准备看看当地人都用的是什么货币,还有就是商品制造水平的下限在什么程度。

而叶莲娜在一脸嫌弃的东挑西拣了半天后,带着一小袋子硬币和两箱子源石燃料棒,加上一台老旧的源石动力机回来了。

马克西姆老爹的实力有限,这么多的精美产品他确实吃不下来,只能尽可能的买了一些农具和营养饼干,把口袋彻底掏空,甚至把一台小型源石动力机都拿来交换成两大箱子的营养饼干。

对于白兔子的挑剔,这位乌萨斯老人一点都不意外,小姑娘的吃穿用度起码是农场经理的女儿,甚至可能是农场幕后老板的女儿,对于自己的这点破烂看不上是正常的。

甚至认为这个交易只是生活在庄园里面的小姑娘对于交易站和这些庶民产品好奇而已,那一脸的仿佛看到脏东西的表情一点都没有让这位老商人不开心。

哪能啊,这可是大金主啊,为了那些银光闪闪的小可爱,别说这点程度了,就算是被踹两脚,踩两脚也是可以的——只要能加钱!

“这就是当地人的货币啊~”夏凛把玩着手里的银币,“看上去还不错”

虽然长期使用有明显的磨损痕迹,但是不管是正面的乌萨斯开国君王的头像还是北面象征乌萨斯帝国的咆哮熊头标志都十分的清晰,边缘圆润,浮雕层次梯度明显。

“机械化冲压成的,而且是工艺精度很高”夏凛把银币放在台式扫描器下进行进一步的分析,“银含量63%,银铜合金,里面还有镍和铍,妈个鸡,还有钯?”

夏凛挠挠头,当地人挺有钱啊,啊不,应该说是挺有矿啊,这是矿里有家吗?等等,考虑哪些源石的分布广泛度和不得不建造移动城市来面对“天灾”,嗯,矿里有家,确信!

“不知道是不是某一批银币的铸造矿石混入了这些稀有元素,但是总的来说,这个贸易做得”

夏凛当然不是准备把这些银币拿来当钱花,留一点起来应对以后的交易是必备的,不过更主要还是丢进分解池和熔炉——就奔里面那1.1%含量的钯也得扩大贸易规模,尽可能的收集乌萨斯的银币。

“这些钱很重要吗?”叶莲娜好奇的扯着夏凛的衣服想要探头看扫描台上的数据,可是她身材本来就是娇小型的,加上之前的营养不良,不得不蹦跳起来才能扫到一眼。

“很重要,我可以开始制造一部分的银合金导线和电子元件,这是一件好事”意味着夏凛可以制造相当一批的VI芯片,相比AI核心的量子胞芯片组而言,模拟智能的半导体芯片就简单多了。

整个电子和自动化控制的生产项目都等于是解锁了,他可以制造包括简单的工业用终端等设备,而且也可以制造简易无人机——硬件是可以制造,软件嘛.....夏凛看了眼自己的个人终端脑袋有点大。

“我算法学得贼烂,希望还能捡的回来”

“算法?”叶莲娜觉得自己在这里呆的时间越久,遇到的奇奇怪怪的不理解的知识和名词就越多,虽然夏凛给她准备了很多的启蒙级的书,可是那些也很难懂啊。

“嗯,我小学学的东西,现在......”夏凛头上开始冒汗了,星盟的初级算法或者说编程教学是在小学六年级开始,作为高数的一个应用分支,然后初中被分入计算机课程内,然后在初三开始细分科目之后就不会再接触了。

对于一个文明来说,势必面对一个无法回避的矛盾,随着文明越来越庞大和先进,而积累的知识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的细化,每一个人如果想要学成全才是不可能的,而领域间的联系却又要求每一个人具有基本的跨领域知识能力,还能往深处扩展。

星盟解决的办法是采用了共生体和后天植入体来解决硬件上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人类的记忆力,从而把繁琐的记忆过程省略。

然后是基于心智核心的AI算法的自动翻译设备,将极为麻烦的交流和语言学习也省略,这样就让人类的实际应用基础知识掌握从原本的高中,往前挪到了小学三年级左右。

当然,为了避免烧掉脑子,共生体和植入记忆体仅限于保存知识性记忆数据,生活性记忆和碎片性记忆依然是正常海马体记忆方式——意味着,这不能治疗你忘记带门钥匙的绝症。

但是,这样的处理也不能完全的解决这个矛盾循环,所以在初三左右,星盟学生就必须面对第一次专业细分,根据自己的测试成绩进入三种不同类型的高中学习。

例如夏凛这种就是进入的“应用技术学院”,简单说,他只需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并且更加熟练的掌握在此之上的应用知识,未来是以更好的整合、使用、理解甚至改良现有技术和知识理论而发展。

应用技术学校也被称之为“普高”,下一步大学教育对于9成的星盟学生来说是扯淡的事情——不是学费,而是真实的......分不够。

第二种就是面对人类当中极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天赋的那一类,他们将进入另外一类高中,在人类少年时期,创造力和学习力能力的巅峰期,对于特定的理论进行再细分的深入学习,他们的学习深度会非常的高,学习的强度也是正常人无法承受的。

而他们的未来是基础研究者和开创性的工作岗位,然后面对第二次细分,根据自己的侧重变成理论研究者或者实际的发明者等等,这个过程在高二完成,然后高三和大家一样——考不上还是考不上——星盟大学入学分数是硬性指标,某一届一个新生都没有虽然罕见也不是没可能的。

具体分数线由十二位第四等级的心智核心根据当前的前沿研究和高级人才需求划出,而大学毕业基本上就意味着工作完全分配,自主就业是想都别想——星盟的大学资源可是相当夸张的,投入这么大,想去干别的是别做梦了。

最后一种是面向不擅长于科学或者说理性类知识的学习的类型,基本上就是相当于过去的艺术学校和行政管理学院的集合体,培育的是未来社会学家、商人、艺术家等等类型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