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耳娘是否会遇到异星牧场物语 第181章

作者:固有结界科学化

第四十六章 天灾

新卡兹戴尔移村合镇工作区,寒冬没有阻挡住滚滚的人流与车流,车流带着容易拼装的模块而来,构筑成新的城市,移动城市区块现在已经没有人会帮他们代工制造了。

卡西米尔的工业实力不够,而维多利亚拒绝代工,大炎与乌萨斯更是在冬季没有任何道路可以运出移动城市区块,何况说,他们也不会为新卡兹戴尔代工。雷姆必拓和哥伦比亚倒是有心接这个单子,但是,同样他们也有很多的合作伙伴,不可能为了一个客户丢掉更多的客户。

所以,他们要么自己建造这种耗时漫长而且极为巨大的移动平台,要么就是以车辆和移动房车构筑新的城区和工业区,不管是搬迁速度还是工业生产都无法和真正的移动城镇相提并论。

毕竟这意味着他们的工业设备只能是可以人力吊装和装上车的大小,否则的话,没法在天灾来临之前,及时逃跑,好在,老夏准备了大量的反天灾用设备,可以极大的程度偏转天灾或者提前诱发小规模的天灾。

这来自于小羊的科研成果,不得不说,那座人工火山给她提供了大量的研究数据,被名为“天灾信标”的巨塔已经在动工,它高度在850米左右,尖端分成五叉,向着周围伸出。

它会在源石术士和湿件系统的支持下,极大程度的消耗掉接近临界状态的天灾云能量,将天灾以相对容易应对的方式释放出来,并将一部分能量传导到地下的储能站,为里面安装的大量的源石废晶体充能。

就好像是一个巨型的避雷针一样,可以极大的程度的削弱天灾的影响范围和非核心区域的威力,但是不能彻底的消除天灾,只能让核心区域在不那么致命的地区以相对可以预测的方式爆发。

主要是核心区域的能级太高,会瞬间烧掉作为传导天线的部分,甚至整个巨塔的内部回路都会在接触的瞬间爆炸,能够压制低压区域的天灾能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它已经足够新卡兹戴尔作为绝密技术和引为底牌了。

在城市的边缘,可以看见远处荒原上可怖的冰风暴立柱,那是被一定程度抑制了扩散范围并且被提前引爆的天灾,区域内的居民已经撤出,但是,里面的农作物和水渠等等就只能任由它破坏了。

风暴如一柄通天的巨剑钉在大地上,雪花与冰雹是这柄巨剑的锋刃,即便是还隔着接近10公里的距离,哪怕是泰坦战车的装甲也能听见被冰雪刮过的刺耳声音,塔热炉发动机全功率运转,不仅抵抗着几乎要将移动战舰都吹起来的高压气流,也在为内部提供热量。

小羊紧紧握着手里具有数据探测作用的法杖,周围是大量她采购的研究设备和数据处理设备,光是湿件服务器就有两台。

这台泰坦战车拆除了武器和大部分的作战配置就是为了塞进去这些装置,以便“天灾研究对策项目”的学者们可以近距离的观察这种东西。

这是泰拉人第一次近距离靠近一处天灾爆发地带,第一次不再被自然的伟力碾得抱头鼠窜,而是勇敢的向着这个未知的世界发起进军,向着天灾而去的科研车与背对天灾逃跑的车流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越过“低压区”后,就已经看不见逃跑的车流了,因为还没有逃出去的人,此刻就会变成一座栩栩如生的冰雕然后在几秒内被绞肉机般的气流与冰雹撕碎。

“零下179度,好了,现在零下180度了”二氧化碳在凝固,化为淡白色的膏状颗粒如刀片般刮过装甲的表面。

“不能在前进了,就在这里观察!”小羊隔着多层石墨烯防护层观察着天灾的方向,在这个距离上,那深蓝如车矢菊般的风暴柱缓缓的移动着。

大地被撕裂,好不容易修好的高架水渠不比面条更加坚固,被轻易的扭曲撕裂。而这不过是天灾的“中压区”的威力,也就是罗德岛这艘先民陆行舰极限穿行区域。

再往内就是所谓的“高压区”,源石天灾云的能级已经可以直接把车上所有的源石装置瞬间烧掉,就好像身处行星级EMP杀伤范围的电器一样。

合成玉的材质根本不能容纳如此高流量与能级的源石粒子通过,即便是使用至纯源石制造的合成玉材料的绝缘性都会被瞬间击穿,从半导体变为导体,然后源石的能量会以各种法术的形式在周围爆发,就好像是一个失控的术士。

而再往里面的核心区,就是人类无法观测的区域,里面的能级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可怖的地步,如果是这种负向吸能天灾的话,泰坦在接近的瞬间,里面所有泰拉人就算没有被高压气团撕碎或者被冻结,也会因为抽干身体内全部源石颗粒能量而死亡。

甚至在死于氧化呼吸作用无法进行之前,就会先因为如此巨大的能量流过神经和细胞而瞬间自燃,这就是天灾,就算是躲在地下和掩体内,也会被瞬间消灭的可怖灾难。

不过,只要没有倒霉到真的被那直径可能不到一两百米半径的核心区域扫到,高标准的掩体还是可以保护一部分人,如果仅仅是低压区的话,那么普通的移动城市虽然会受到重创,然而也能够保证进入掩体和避难所的人不至于全军覆没。

然而,如果不能进入天灾的近距离的话,那么泰拉人又如何尝试去理解它和控制它呢?这需要的不仅仅是智慧和勇气,还有牺牲与运气,实际上,小羊现在处于的中压区边界已经是极限了,之前从未有人进去过。

“测量读数!”

“2277”

“和理论值误差多少?”

“13%,还在升高,在经验模型的误差容许范围内,但是最多还有一分钟就会超出,如果继续增加下去的话。”

“车外气温感应器已经失灵了,最后读数是零下194度!”外面开始飘雨或者说开始出现大量的凝露,这是在高气压与超低温环境下凝结的液态氮气,里面甚至因为高压还混进去了一点点的美丽的淡蓝色,那是氧与氢。

车内密封系统达到极限了,所有人都穿上厚厚的极端环境保护服,带上了头盔和面罩,里面的各种科研设备也开始逐步失灵。

“我们撑不住了,再不走就走不了了!”

“撤离!”小羊没有坚持收集全部的数据,下令撤离,泰坦战车开始向后倒车,速度很慢,因为快了很容易导致吨位和配重再也压不住,直接被风暴旋涡扯进去。

然而,意外还是出现了,在离开了最接近高压区的区域之后,车辆突然发出一声怪叫,猛地打滑撞击在一段被摧毁的水渠外侧,“发生什么事情了!?”

“动力炉损坏!”湿件为什么在星盟没有得到广泛使用就是因为作为生物组织它太容易被极端环境摧毁了。

“我们有备件,但是更换需要出车!”顿时车辆内一片寂静,出车在这个区域就意味着必死无疑,而且这个牺牲者必须在10分钟内更换完毕,否则不仅自己必死无疑,而且备件也会被低温和风暴摧毁。

甚至如果运气不好,在出去瞬间,备件就被摧毁。

“我去”副车长毫不犹豫的从储物柜里面拿出一只被高压保温器保护的备件。

“等等,还是我去吧!”

“我去,我的命令就是把你们全带回去”副车长作为乌萨斯壮汉,这里没有学者可以拦住他,只能看着他走进换气室。在车尾门打开的瞬间,换气加压舱内就布满了一层霜雪,“气温!”

“气温感应器还是没恢复,无法测定”

“好冷啊!”内置发热管和毛细管已经在竭尽全力的维持体温,然而依然感觉自己仿佛赤身站在雪地里面,热量在飞快的流逝。

这不仅仅是温度的原因,还因为细胞内的源石颗粒在能级下降,换句话说,他的新陈代谢在变慢,细胞热量在无形的流逝,就好像线粒体的活跃度下降一样。

虽然代谢源石进行氧化作用的细胞器依然正常工作,但是源石颗粒本身就在能级下降,在感到寒冷的同时,也在感到窒息。

副车长抱住备件罐,然后用力拉开肩头的一截隐藏的保护索,随后高压氧气罐开始供氧,并且染上一层淡金色,那是充能完的源石粉末,它可以让人在这种环境下正常活动,然而,也意味着主动敞开怀抱拥抱矿石病。

在第一口吸入高密度源石混合气体后,可怖的剧痛就让这个乌萨斯壮汉颤抖了一下,血液就好像是一把把的小刀在割裂血管,他感觉肢体变得迟钝,不仅仅是寒冷,还因为骨骼和肌肉里面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起来的枝状晶。

“呼!”短短几米的路程,他花了快七八分钟才挪过去,拉开动力炉散热板,一把抓住灼热并迅速冷却开裂的塔热管,在它炸裂之前抽出丢开,然后在一秒内将怀里的备件塞进去,抽出保护套,关上舱盖。

“好了,动力炉重启!”剩下的时间已经不足以回到车尾,而且就算回去了也没有意义,大剂量的源石吸入,然后被飞快抽干代谢,源石结晶已经布满整个骨架。

“这就是感染者的最后感觉吗?”作为非感染者,他是第一次感受到了感染者在生命的最后的痛苦和绝望,“倒车!”最后一点生命力化为手里的信号火焰。

“呜!”车辆猛地向后倒去,直接撞碎了已经变成一尊被保护服包裹的雕像的副车长,迅速脱离了中高压区域,进入相对安全的低压区才开始检修车辆的其他地方。

车内一片沉默,每一个人都在默默的做着自己的事情,在出发的时候,他们就已经知道这不会是一次轻松的旅途,但是,没想到在进入的时候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反而出在了回程的时候,如果现在不能把采集到的数据及时保存下来,那么一条生命就等于的被白白的浪费了。

两天后,“死了一个人啊......很幸运”博士沉默的看着报告,很幸运没错,他早就做好了除了小羊以外的所有人都死在里面的心理准备,甚至做好了全军覆没,在风暴减弱之后,救援队进去抢救数据的准备。

“仅仅是一条人命,换取天灾的近距离数据,很成功的行动,非常划算。”

“你难道就没有心吗!那是活生生的一条生命,是你的部下!”面前的小羊终于忍不住了,涨红脸一巴掌拍在桌子上。

她不是愤怒于行动当中的牺牲,她知道这些数据的意义不是一条生命可以衡量的,但是,她无法容忍博士这样轻描淡写的态度,甚至认为是“划算”的。

哪怕艾雅法拉性子再怎么温柔和好说话,面对这种态度也忍不住会发火,只是她的怒火根本不能让博士有所触动。

“没有,你也是一个研究者,你应该知道,数据是没有心的,去纠结于牺牲和伤亡数字没有意义。”

“你!”小羊拂袖而去,只留下博士一个人在办公室继续看着报告和研究资料。

“生命啊.......”博士露出一丝苦笑,这不过是真正灾难的余波,不过是过去拉起的单摆的一丝力量而已,也仅仅是一条命而已,而泰拉在这无情的宇宙当中为了一条活路又付出了多少生命?

当见多了以万为单位的牺牲或者说损失之后,在博士眼里,一条命已经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了,这不以他个人的情绪和道德观念而转移,哪怕知道这是不对也难以改变。

所以,罗德岛的干员对于博士是尊敬而畏惧,尊敬是因为他是一个真正战术大师和学识渊博的学者,也是矿石病研究的先驱,而畏惧是因为他始终表现出一种冷漠和麻木——见过了数以亿万的人民在太阳泄露的一丝丝怒火下灰飞烟灭的冷漠和用白骨垒砌出方舟建造场的麻木。

不过,博士并不准备改变,因为一个文明,总得有那么一个放弃了身为人的道德与情感,永远以冷酷无情的目光注视宇宙的角色,因为生存和活着从来是需要生命竭尽全力的行为,而不是理所当然的。

在极寒天灾持续的半个月内,博士陆续派出了16只小队,其中11只带着不同的人员损失回来,有因为冒险出车安装固定感应器被冰雹打死的,有车辆侧翻然后被狂风吹出去几十公里的。

而剩下的五只小队连同里面的采集数据的研究员和学生以及整个近卫军选出来的最精锐的装甲兵一起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在风暴停休之后的搜救里面,只找出三具幸运的残骸,一具被扭成了麻花,所有人都融为一体,一具因为气压密闭出问题,导致所有人变成了一堆被衣服包裹细碎的晶体粉末,最后一具则最为幸运,卡在一块岩石后面,但是里面的人也全部死光了。

不过,他们采集到的数据给了小羊完善改进她的“天灾信标”巨塔的机会,这是泰拉人第一次获得的天灾近距离数据和信息,也是最为宝贵的知识。

或许几十年后的泰拉人会对那些保护他们不被天灾带走的巨塔习以为常,却不会记得在荒野或者别的任何地方死于天灾研究的人的名字,尤其是那些刚刚结束学习,硬着头皮参与研究的研究学生。

至于说保护他们而死的那些装甲部队成员,更是只有在军部的纪念碑和陵园里面才能找到一丝痕迹,然而,他们留下的最大的纪念碑并不是那些石块堆砌之物,而是未来遍布荒野,铸造起人类抵御天灾的城墙的宏伟巨塔阵列。

“就这样吧”博士摇摇头,将牺牲人员的名单与行动简报单独抽出,夹入一份已经有些发黄的文件夹当中,然后放回书架上,文件夹名字是“明日方舟计划:基石”

在文件夹的末尾是一张空白的表单,什么都没写,只在末尾留着博士自己的手印。

没人在乎荒野上发生过的一切,就好像没人在乎那些逆着天灾而行的人的结局,他们已经习惯了在天灾下四散逃跑,他们不在乎这些过于遥远和耀眼的东西。

不管是泰拉的任何国家,还是那些集团都没意识到新卡兹戴尔的做法意味着什么,有什么意义,就好像没人理解艾雅法拉父母的研究意义一样。

他们的目光全部聚焦在卡兹戴尔的备战上,还有即将濒临崩盘,却被月球光影工业稍微拉了一把的股市上,天灾已经存在了几百上千年,从古代开始,他们就被碾得抱头鼠窜已经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东西。

任何宣称可以抑制和抵御天灾的设计和发明最后都被证明是一个骗局或者是一句句毫无意义的大话,泰拉人已经彻底的麻木,不会再相信,也不会把资源投入这个无底洞当中。

第四十七章 制空力量

天灾的肆虐带来的除了巨大的破坏,还有大量因为负能态效应充能完成的源石块混着冰雹砸在大地上,留下一簇簇的源石裸矿,这算是天灾百害当中的唯一一利,经过简单的精炼和采集,这些源石裸矿可以加工为优质的合成玉和其他源石制品。

天灾龙卷在荒漠上留下了一道宽阔的伤痕,所有的作物和农业基建都被摧毁殆尽,好在现在是冬季的开始,组织人力抢修的难度并不高。

“损伤统计出来了,我们损失了大约6000顷土地和十七条灌溉水渠,支脉水网损失不计其数,除去科考人员外,居民因为提前得到天灾信使通知撤离并良好安置,没有出现伤亡。”

“土壤情况怎么样?”

“泥岩小姐和其他人检查过了,源石颗粒超标,需要重新处理降解铺设,否则作物极可能达不到夏老板制定的食品安全标准。”植物根系会吸入大量的源石成分,然后以离子溶液的形式存在果实和枝叶内。

地球的作物无法代谢源石,意味着它们浓度会逐步升高,原本夏凛以为植物并不吸收源石成分,然而,后来发现,那是在一定浓度下的,一旦源石浓度超标,植物根系会误把它们当做无机盐主动吸收掉。

当然,吸收进去也无法代谢,会顺着纤维管分布在植物内,因此,要确保作物的食品安全,不会引发矿石病恶化的话,那么就必须确保土壤的源石浓度在安全值以下。

而泰拉的植物或许也是因为某些原因不吸收源石,但是它们进化出了阻拦源石颗粒进入根系的滤网,会在根部形成相对高浓度的源岩土壤碎粒。

而夏凛的地球作物则没有这种器官,源石颗粒会和其他水溶性物质一起进入根系,然后因为完全不代谢,没任何作用而富集起来,食用的话,对于夏凛来说最多就是口味变差,对于泰拉人来说和在吃慢性毒药没有任何区别。

“大工程啊”几乎相当于是把熟土重新翻一遍,这是一个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的工作,不过,不得不做,因为还得准备来年的春耕,就算弄死了特雷西斯,这也是一等一的大事。

“另外,雷姆必拓有和我们解除合作关系的打算,主要原因是.......”卡兹戴尔和乌萨斯的源石矿产出,雷姆必拓的主要出口产品就是两个,重工业设备和矿石,而矿石则是大头当中的大头,和地球上的澳大利亚一样,是一个矿车上的国家。

而现在夏凛在发行源石币,雷姆必拓一开始还很乐意的接受这种货币,甚至有打算,仿造这种方式发行自己的国际性货币。

但是,很快他们就意识到不对劲了,夏凛的发行量太大了,意味着,如果他不是超发通胀的话,手头上就有如此庞大的源石矿储备,而如果他不怕挤兑,就意味着国际源石矿交易重心很可能因为这种货币的流通而转移向卡兹戴尔。

国与国从没有友谊,只有实打实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直面要么加入这个体系,受到对方的制约,要么翻脸彻底打破这个垄断体系的抉择,雷姆必拓已经开始摇摆。

“没有关系,他们还得摇摆一阵子”因为这两条路,对于雷姆必拓来说都是有利有弊的,这种关乎他们的基本国策的部分,他们不会轻易的作出决定。

只要坚持到卡兹戴尔战争结束,表现出强大军事力量的卡兹戴尔新共和国显然会让作为邻国的雷姆必拓保持冷静和合作的态度。要知道,雷姆必拓就在卡兹戴尔的东南方向,一旦卡兹戴尔封锁它的对外贸易通路,一个月时间就能让它变成饥荒满地的死者之国。

这也是雷姆必拓有解除合作的打算,却没有作出实质性举动的原因,他们害怕站错队了,雷姆必拓一半的工业零件来自于南卡兹戴尔的工业区,几乎七成的农产品和食品供应来自南部萨卡兹农村的供给。

剩下的则来自于伊比利亚,而现在伊比利亚几乎差点被海潮冲得亡国,被甩上岸的海嗣遍地都是,他们和阿戈尔人合作到现在都深陷于全国性的巷战和治安战的泥潭当中。

别说给雷姆必拓供货,不要求国际援助就已经是伊比利亚人的倔脾气涌上头的结果了,其国内也是食品短缺,装备短缺,只有少数城市还能维持生产,沿海国土一半化为近乎于废土的状态,根本别想在泰拉国际社会里面有什么作为。

卡兹戴尔这边的军事方面是博士在管,毕竟夏凛是真的不怎么懂这个,他虽然也接受过准军事训练,可以使用军用装备,指挥连排级单位也没有问题,但是军团级的指挥能力就超过他的能力了。

而且星盟的战争模式是标准的质量战争模式,其大军团的指挥技巧、经验也不能套用在泰拉使用,他们相对于战术来说,更倾向于战略规划,在局部战场上,相比对敌人的打击,更侧重于对于己方质量回收的规划并破坏敌人利用己方质量和回收他们自己的质量的行为。

相对于作战,更侧重于稳固阵线和后勤体系的建设与运维,因为只要这两个没出问题,一座常规前线基地依靠行星资源可以做到每个月向交火线增援六位数的基础兵力单位。

【以一台蜘蛛作战无人机的工时与材料成本为1单位,其他作战单位消耗以此作为基数计算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