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耳娘是否会遇到异星牧场物语 第218章

作者:固有结界科学化

“嗯,这是好事~”虽然不一定能够达到小羊的水平,但是雪雉的水平应该是没毛病的,如果遗传了老爹的一部分天赋的话,在生物和医学上,最次也是苏苏洛的水平。

在泰拉,哪怕是过去的泰拉,这样的学者也需要数千人里面才能培育出来一个,而在星盟那边,这属于是至少1/3的人只要正常成长就能获得的东西。

对于博士和凯尔希来说,比任何人都能意识到这里面的差距才是星际文明和未爬出大气层的种族的差距,他们不在于对于能源和物质的利用上,不在于那些看得见的巨构工程上,也不在于那些战舰、炸弹和花里胡哨的技术上。

而是在一个文明之所以是文明的最基础的部分:知识的传承效率上。

最大的床弩也能打出狙击步枪的射程,如泰拉人,更是差点做到将弓箭射到月球上,但是弓箭始终只是弓箭而已,看上去表面差距不大,实际上内核的差距难以估量。

他们始终在进步,难以被重创,难以被阻碍,就好像是一艘在宇宙当中航行的飞船,虽然缓慢,虽然微不足道,但是始终在加速,直到逼近文明的极限。

而泰拉就好像是在水面上航行一样,看上去似乎也在前进,也在加速,但是一旦出一点问题不仅无法继续前进,可能会原地打转,甚至被水流带着倒退回出发的原点。

“我觉得还是踏实一点比较好。”作为少女时代的时候,觉得父母的管束太讨厌了,而作为母亲的时候,又觉得超出自己控制的事情太危险了。

“已经很踏实了,毕竟我手头上也没有标准的教育用记忆体”老夏挠挠头,正常情况下,殖民地出生的孩子在7~8岁的时候就要去上学了,如果是人数太少的殖民地是坐通勤飞船,整个学期都要住校。

如果是人数较多的殖民地,本地就有学校的话,则是正常的上学通勤,意思就是说老夏手上没有小学教育以上的任何设备和储存器,即便如此,她学完现有的部分也可以去农业学院和那些学生当同学了,希望他们对于自己智商的自信心不要被一只七岁萝莉给轰得支离破碎。

“我小的时候最讨厌就是学一堆没用的东西了。”

“确实!”老夏点头,确实如此,“但是,你也说了,那是没有用的东西,可是小秋现在吸取的是‘有用’的东西。”

“多有用?”

“至少在我们死后,她会被救援队认为是‘人’而不是野生动物的东西”这个话题顿时变得沉重起来了。

“当然,如果太阳炸了,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大家都完蛋,没有人幸存。”

“你说的更可怕了,我先带她回去了,那些人又来找你问问题了。”小老虎翻了个白眼把小秋从他怀里抱走,在山坡下,一群头发斑白的老头子兴奋的爬着山路上来,一群农学院的教授看上去更像是好不容易作出点新玩意儿来给师傅瞅瞅能不能出师的学徒一样兴高采烈又忐忑不安。

绿皮造船厂 第四期

【厂长,不好啦,上面说我们最近浪费了很多的材料,要把船厂关闭!】

安心,我已经想好了下家,隔壁氏族在找Waaaaagh博士做火箭,我们去投靠他们,飞船也是船嘛。

【可是,对面要先看设计效果啊。】

没有关系,我早有准备,是时候从大气层内大混操进入大气层外了,外层空间很干净,没有泰伦虫子,也没有帝国舰队,之前做的一切都不是徒劳的。

【看来,我们也要加把劲了】

...............

【由于前任厂长在前往隔壁氏族考察的时候,遭到突然从亚空间跳出来的黑暗灵族突击艇攻击,不幸身中数百发星标死亡,所以,我们的造船业务被暂时取消了,但是只要我们继续寻思,黑科技造物就会不断的延伸】

经过反复的殴打拾荒小子,从氏族抢......争取到了新的资源来建造我们的“飞翔的屁精号”飞船。

但是由于一些技术问题,始终不知道该如何让引擎响应旋转模块进行姿态调整,也不知道该如何制动,更加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差速调整。

【设计师:我觉得我们可以化繁为简,把所有的引擎都校准为只有一个方向的推进,这样只需要一个键,它就能起飞了。】

不过,我们依然给它装了整整四台化学能火箭引擎,非常的Waaagh!

并且还有4组鱼雷和16联导弹发射器。

除此之外,全船一半的舱位都用来塞那台令人感到非常Waaaagh的激光炮,或许是四台?

高达4370KJ的威力,足以把自己打成一堆垃圾。

【氏族长:为什么我觉得这个东西更像是隔壁太空无垠里面的护卫舰呢?我:那都是浮云,只是长得像而已,他们可没有这么Waaaaagh的操作方式】

经过短暂的调整,我们开始准备发射。

幸运的是引擎响应了我们的操作,强而有力的引擎很快就冲进了太空,但是新问题来了,好像无法挣脱引力,只能做无助的环轨道飞行,经过数十分钟的飞行,飞翔的屁精号因为燃料耗尽,坠落在海上,成功得到回收。

这次发射圆满成功,并且没有消耗任何铁皮罐头驾驶员的生命——唯一问题:该怎么游回发射场?要不,下次在飞船上再装两个划桨口?

【此刻应该大喊:飞翔的屁精号,前进4!】

第八十六章 砸,瓦鲁多

成群的肥嘟嘟的肉团在保温盒内蠕动着,它们长得就好像是某种蛞蝓,头上长出短短的眼柄,瞪着绿豆大小的眼球,灰色的身体上没有毛皮,只有一层灰色的筋膜包裹着下面的肌肉和脂肪。

腹部生长出四只粗短的足部,末端呈现丝状,没有口器,看不出是怎么进食和排泄的。

“嗯,植物和动物的融合生物,这玩意儿可不能放到野外环境去,危害性太大了。”夏凛只是看了眼就知道这玩意儿是个啥了,星盟这类技术应用得比较多,“你们是植物遗传剪切到动物上,还是反过来,或者只是单纯的拼在一起?”

“把部分植物遗传拼上去,但是,不能确定能否稳定遗传,我们也不赞同放入环境当中。”一位教授急忙回答道,“怎么样?”

“不怎么样?只是粗暴的拼到一起,没有意义,无法光合,无法靠足部长出根系来吸收土壤和矿物质成分”和老夏那些改良的拼合牧草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不过,也不能怪这些人,毕竟这里面很多的技术都来自虫族。

虫族虽然带个虫字,但是它们实际上就是自然形成的植物和动物的融合生物。可以生长出光合翼膜利用太阳能,用有带有木质素的甲壳构筑坚固的外壳甚至生物建筑物。

富集土壤金属形成工具触手进行钻探、加工、制造,这样它们才能极大的降低自己对于外界工具和飞船的依赖穿过宇宙进行繁衍和播种。

对于人类来说,要想理解这里面的很多知识和思维记录方式是很困难的,哪怕经过了翻译再翻译的过程,这些泰拉的专家们学起来也非常的吃力,这不是智力的问题,毕竟小羊和雪雉也看了眼就放弃了,而是思维模式的问题,很多解决思路都不是人类的惯性思维能够转的过来的。

“你们转入的植物遗传只是拼在上面,绝大部分都变成了不表达的冗余遗传信息,甚至反过来影响复制的稳定性,这样可不行,比如说这几个位点,还有这几个位点是可以敲掉的,这样冗余信息就会在复制的时候自动因为位点脱落无法对接而无法进入下一个周期的发育当中。”

老夏开始拿着资料制导改良工作,这算是比较复杂的简单试验,比较复杂是指它在大学二年级的遗传操作概论里面属于教材后几页的课后练习,而简单是指它不过是大学二年级生学习遗传操作概论的大作业之一而已。

并不要求植物形状完全体现,也不要求植物性状与动物性状互补,比如光合制造碳水,根系制造蛋白,共生氮菌固氮,然后反过来为细胞供能,生长出特定的动物器官和部分。

甚至没要求改造神经反馈模式,从而制造出会自己去喝水、自己去找饲料、自己去给土地施肥、自己追逐阳光和水分然后自己排队等待屠宰的奇妙玩意儿。

当然,以上奇妙玩意儿,星盟制造过一次,确定掌握这个技术之后,就没有继续研究和制造了,毕竟虫族有成熟科技,这就是他们的生物质采集虫的设计思路,为了人类的粮食安全,并未大规模使用,生怕这些技术里面有什么陷阱。

“你们转入的植物遗传是关于根系离子动力泵的部分?细胞形成位置是在皮肤和筋膜上?那输送管道呢?”

“在皮下层,就在足部附近,只需要把它们泡在浅水里面,放入足够的营养和矿物成分就能成长,可以大幅度的减少喂食的工作,最关键的是,几乎不产生排泄物,最大限度的利用营养”

“那么,营养液的配置可能得非常的昂贵”夏凛看了看这玩意儿的扫描信息和制造信息,吐槽道。

“你们得把动物细胞需要的各级营养全部处理为可以被吸收的小分子结构,然后按照各级营养比例搭配,才能利用离子泵进行主动吸收,之后还需要在体内设置一个重新把小分子结构处理为大分子结构的器官,合成的过程一样会产生排泄物——只不过,是从毛孔溢出,直接掉进培养盘里面对吧?”

“那么营养盘污染问题,考虑过吗?还有这玩意儿只能在无菌恒温下生长,虽然料肉比似乎不错,可是......”没有任何经济价值啊。

“你们不能只考虑整个花哨的东西,而不考虑实际价值啊”老夏挠挠头,当然,因为他并不是研究生,完全开创性和研究性的工作很少是他考虑的事情,更多需要考虑实际应用价值和方向的,只是比起短大那些纯粹的现有技术蔑糊匠来说,有一点自己的东西。

“而且生长速度估计也快不起来,这个应该是豆苗的磐蟹吧?”老夏总算是认出来这玩意儿的原型是什么了。

“这样吧,你们还是先从基础的开始,不要太激进了,考虑一下,把磐蟹的甲壳位点敲掉,终止它们合成甲壳素,同时,敲掉它们的生长抑制因子,最后考虑把其他动物的DNA融入进去,让它们可以合成更多的脂肪酸,这样......”

就能得到一只肉山,磐蟹最大可以长到车辆那么大,个别突变种可能有泰坦坦克那么大,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外骨骼甲壳的话,那么就会变成一座无法移动的肉山。

“至于说下一步,就是调整口味了,这个看上去没有植物和动物融合种那么......炫,但是,实际上这才是大工程”星盟制造过很多这类的肉畜,其中绝大部分都死在口味上了。

因为味道非常的古怪,你要保证如此复杂多样的生化进程,就会在肌肉和肉质里面留下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废弃代谢物和氨基酸,以上这些又会形成十分混沌的化合反应,而且其中一大半会在高温下变性或者再度化合——最后吃到嘴里和人类舌头味觉感知点一结合是什么味道.......

那真的是需要一点点的尝试,一个个的敲,一个个转,有的需要敲掉,有的需要在代谢的时候代谢掉,有的需要转入补充,实在无法解决的需要考虑建造一个产业链和处理工艺流程来处理。

即便是以星盟的技术实力和从业人员的战斗力,都很长时间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大部分的时候的偶尔产出都是纯粹的运气,比如说某种肉用老鼠就是做物理学实验的时候不小心搞出来的,最后发现味道意外的不错。

可惜这是专利产品,老夏的胚胎库里面没有,虽然他到现在都没搞明白这些人为什么做物理学实验会搞出肉畜来,难道是拿老鼠去做辐射破坏实验,结果运气刚刚好到那里了,出现了良性突变?

“口味实验豆苗师妹在做,她好像有点成果了”

“带我去看看”面对一大群涌入实验室的老头子和农学院最大的BOSS,豆苗整个人都不好了,难道自己的磐蟹有什么问题吗?还是说申请经费的时候出了问题?又或者是有磐蟹跑出去制造了累累血案?要知道磐蟹这种生物可是泰拉上一害,和地球上的蝗虫一样。

理论上可以吃,但是没人会吃这玩意儿,毫无经济价值,不过,豆苗属于不信邪的那种,她已经尝试过培训出温驯和野生磐蟹完全不同的品种,也培育过能吃的磐蟹——虽然味道不怎么样,而且肉太少。

豆苗的磐蟹就没有那么掉SAN了,就是一群没有甲壳的磐蟹,“你把甲壳的基因给敲了?”

“嗯”豆苗不好意思说,那堆复杂的基因操作理论她没学懂几个字,更别说那些设备和操作流程了,不过,唯一学会的就是如何去敲掉自己不想要的部分。

至于说敲完之后,怎么把它粘起来或者塞进去别的片段,她就完全是一脑袋的浆糊——讲道理,这不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学生应该承受和执行的工作——学会如何敲掉不想要的遗传片段还不弄死胚胎都已经是有教材指导和一堆大龄师兄的无私指点上了。

换成在地球上,二三十个行业大佬教授围着你指点,还有手把手级教科书才学会这点东西,大概已经被学校开除出去了,当然,有这种机会的概率可能比出门捡到黄金陨石还低。

“嗯,看看,这才是正确的搞农业科学的,事情要一步步做,没学会走你们就想跑了”夏凛大肆赞誉了豆苗的成果,似乎完全没看出来她是单纯的菜。

而那群大龄学生也只能低头称是,毕竟自己做的东西被批得一文不值,不管多么心高气傲不觉得自己比这个最小的小师妹差,但是自己交上去的作业满篇红叉,旁边还有老师的修改意见,关键是自己还说不出老师批改错了的话,记笔记都来不及的时候,想要说两句不服气的硬话也挺难的。

这就好像是一道数学作业,你用了微积分、矩阵函数等等一大堆的炫技玩意儿,最后答案算错了,而隔壁的小师妹就用四则运算算出来了,被老师批得狗血淋头的时候,也只能低头忍着。

“敲掉的甲壳基因还有生长限制,没有转入任何的新东西,那么基因稳定性呢?”

“暂时没有问题,我是发现磐蟹里面有可能诞生出没有甲壳的畸形儿才想到这个的。”豆苗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脸颊。

“既然自然环境下可以产生这类畸形儿,就意味着敲掉这些基因并不会影响磐蟹的正常遗传和生长,虽然调整为显性基因更好,不过......”不过她不会啊。

“为什么不培育为纯合子呢?这样每一代磐蟹都能不带甲壳?”

“因为会影响肉质和肉量增长,虽然基因没有表达或者完全表达,但是其他部分也在作用,它们不是没有甲壳,而是甲壳太薄太小,并且甲壳素分泌有问题,导致甲壳是软的,很快就会脱落”豆苗解释起来,当然,真实原因是单纯人工选育的话,在“基因操作概论”这门课上是拿不到学分的啊!

“除此之外,我还敲掉了一部分的支撑骨骼的基因,然后师兄帮我转入了一个无用片段支撑,这样这些磐蟹在长到一定程度就不会乱跑了。”

不乱跑就不会消耗过多的热量,然后只吃不动,自然快速增肥,加上限制生长基因也被敲掉,又不需要和大部分的磐蟹一样,一生不断顺着体型增加而脱落旧甲壳,长出新甲壳消耗营养和体能以及因为甲壳的生长和脱落而打架。

换句话说,这种新磐蟹不仅性格温驯、不乱跑乱动、长肉还快,并且十分耐粗饲料,本质上是清道夫的玩意儿什么都能吃,当然,为了料肉比和生长速度,最好还是把生物垃圾处理一下再喂食,粪便也可以作为一种改良土壤的粘合剂来使用,防止土壤沙化。

“很好,这种东西,你设计一个系统化的养殖工艺流程出来,包括宰杀和处理的流程”

“我已经做好了”豆苗即答,她学习这门专业就是为了改良磐蟹,以泰拉头号磐蟹养殖业创始人的身份回去让家里的老头子认输。

出生哥伦比亚的豆苗在提出要养殖磐蟹的时候受到了整个家族的嘲讽,对于哥伦比亚的农场主家族来说,这简直是离经叛道外加异想天开,只是这家伙不服输,就是要养出有用的磐蟹,开创一门磐蟹养殖业的新产业。

跑来不知死活的报名这个专业除了本身有用外,还有就是看上可以公然用学校的经费做自己的事情,毕竟她被家里断了经济来源,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养殖磐蟹了。

“非常好,你们几个,年纪一大把了,怎么还没有小姑娘做事稳当呢?”人家不仅没有好高骛远,根据对自然磐蟹的观察和培育,成功敲掉了应该敲掉的基因,虽然动作不大,但是精准的完成了一个具有价值的基因操作,还根据自己的操作制定好了后续的处理方案和善后方案。

虽然用的技术是低级了一点,但是,这个事情就好像是做手术,把病人大卸八块可不是目的,以最小的创口把病灶割除才是目的。

“是,是,我们错了”老头子们挨个低头认错,要说技术难度和炫技的角度,他们做的东西显然更好,完美而精妙的使用了老夏教的每一点东西,但是,要说实际的效果,则是豆苗的最好,虽然她从头到尾就用了一个最简单的技巧。

“那么,夏氏集团可以追加一笔投资,你最快完善你的磐蟹养殖试验场,如果后续没有问题,可以进入食品检测环境和安全性检测环节。”

“好!”豆苗喜出望外,还以为自己用这种低级的技术搞了这么个低级的产物会被一群大佬围着批来着,结果万万没想到师兄们才是被批的那个——话说,他们到底做了什么?一个个脸都绿了。

一段时间后,被名为“肉蟹一号”的试验产品就放在了博士和一票大佬面前,“这玩意儿真的可以吃吗?”

“可以,我试过,肉质还可以,口味没有其他肉那么香,至少能吃。”豆苗高声为自己的作品打包票。

“嗯,确实,有点寡淡”没有蟹的香味和鲜味,大概是把某些风味物质的积蓄基因也敲掉了又或者长得太快,风味物质被分摊了。

“口感不错,有点纤维感,如果加入调味料的话,应该能搞,料肉比呢?”味道寡淡在合成生物里面算是优点了,毕竟后期调味的工程量小得多了。

“大概每生长一斤肉需要至少二十到二十五斤饲料,不过绝对没有问题!”正常的料肉比有5:1就差不多可以考虑从人工养殖场开除出去了,超过10:1几乎没有什么普及价值,超过20:1毫无经济价值,这个肉的成本会涨到没几个人吃得起。

“因为都是用垃圾和废弃物培育的,我尝试过用专门饲料,但是似乎受限制于磐蟹的吸收效率,反而料肉比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