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耳娘是否会遇到异星牧场物语 第27章

作者:固有结界科学化

“不是陆行舰,是一艘......飞在天上的船,嗯,一部分。”伊万将信将疑,没有再继续多问,因为再问下去又要涉及到对方是什么组织、什么势力、科技水平,军事水平之类的敏感话题,对于现在双方这初步建立的信任和合作是很不利的。

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会凡事打破砂锅问到底。

一种是有被害妄想症的双标中二穿越者(对于自己的来历等等讳莫如深,各种编借口,却要对伙伴的来历问个一清二楚,害怕别有用心);

一种是调查记者,嗯,那种真正的揭露真相的记者。

作为合作伙伴来说,只要确定双方的合作是对双方都有利的,并且对方没有背叛合作的倾向,那么剩下的问题都是不必要的,开诚布公说出来叫情分,多余的一句不说叫本分,把情分和本分弄混是社交和合作的大忌。

而误把情分当本分,向合作伙伴开诚布公自己的组织结构、人员构成等等资料的后果,近代史已经演过一遍了,人不能,至少不应该一个坑跳进去两次对吧。

“还有电,不知道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夏凛一靠近舱门,PNIS就跳出了验证界面,舱门有电,并且在试图连接终端验证身份无果后,进入了手动验证过程。

“你看,我带了钥匙卡,这就是最大的好消息”夏凛对一脸懵逼的伊万说道,然后掏出口袋里面的电子船票往舱口一贴,系统迅速读取里面的量子加密信息,并验证合格后进入响应状态。

“芝麻开门!”

“咔~嗤!”舱门迅速滑开露出里面黑漆漆的倾斜地面,“我进去,你们守住入口”夏凛打开电磁吸附功能,踩上地板感受了一下牢固程度后,顺着倾斜的船舱往内部走去。

“行吧,盾卫小队,守住这里,敌人只准踏着我们的尸体过去!”

第三十八章 哈士奇之旅

船舱门在身后合拢,黑暗的舱室里,只有微弱的应急灯光,夏凛走在狭窄的过道上,两侧是层层叠叠的金属构造体,仿佛沉默的巨人注视着这只敢于进犯自己领域的蚂蚁。

夏凛打开下挂手电,光柱扫过这些金属巨人,表面上的金属电子标签反射出迷离的光泽,PNIS自动识别出这些标签的含义。

“巨山工业,工程加固用框架,规格:II类矿用”夏凛看向最近的标签和货箱,里面毫无疑问就是那种工业支架,俗称“星际脚手架”的东西,没有什么利用价值,对谁都是一样。

一只只带着六角形磁力框架的集装箱堆垒至天顶,行走在这一列列集装箱与灯架之间的夏凛仿佛一只行走在钢铁森林间的蚂蚁。

飞船的集装箱堆放方式不同于地面上的运输载具,没有重力提供可靠的静摩擦力阻止它们随着船体机动到处乱飞,必须用某种方式让这些2.5X2.5X10米的箱子稳定的待在他们的位置上。

于是这种六角形的磁吸附框架就出现了,飞船货物堆积点有大量的三角锯齿结构,可以将这种磁吸附框架卡进去,之后再把正常的集装箱塞进这个框架之中,两侧的三角横条也方便机械爪进行自动化装配与运输作业。

这种吸附结构很好的保证了除了破损口附近的箱子外,完好舱室内的货箱都好好的待在原地,而不是在重力影响下,顺着70度倾斜的船身滑到底部堆积起来,并把舱内通道门堵死。

“是7号货仓,电路好像出了点问题,运输系统和照明系统被切断了。”夏凛通过PNIS查阅了还有电力的货仓情况和基本的地图结构。

这是标准的星盟工业运输船货仓,通用型,不适用于危险品和大型工业器具运输,这意味着夏凛不会在船里撞到安保机器人或者被什么危险的毒、辐射、腐蚀物品喷一脸。

货仓分为两个大分段,中间是一小段的装配处理车间,控制中心、吊臂、独立的动力系统都在那里,在进行空投的时候,货箱会被送往中段进行空投舱装配处理,再由大型轨道加速系统弹射出去。

为了应对工伤事故,一般会有座小型的医疗站,夏凛的目标之一就是那里可能还完好的船用医疗舱和生命维持急救设备,还有药品器械库。

但是在此之前,他需要先前往倾斜货舱的最上段,在货舱的两端是通往临近货仓和船内走廊的气密门,现在然后没有什么用,但是在气密门附近一般会配置4~6个工程站。

夏凛的目的就是里面的工业外骨骼或者工程车辆,不然准备靠人力去拆集装箱,然后从堆积如山的货物里面捡几个小包就跑吗?

在货船中上部,巨大的撕裂口宛如断崖般,阳光从外界照射进来,靠近另外一面的货箱都已经扭曲破碎,从货箱外的电子标签扫描可知,大部分是裂解工地用的金属框架。

夏凛小心翼翼的顺着倾斜、扭曲且狭窄的金属梁柱走到裂口对面,幸运的是安全隔离舱门还没有卡住,但是超过一半的工业外骨骼被从固定架上甩了出来,将对面的修理站砸得稀巴烂。

夏凛用手电扫过四周,发现在角落里面还有一架工业外骨骼依然完整,“力士DX型,绰号甲壳虫,看来运气不错。”用于舱内封堵维修用的工业载具。

4.5米高,外形圆滚滚的看上去像是一只甲虫,六条带有磁力吸盘的机械足可以快速吸附到货仓地面和天花板上的专用轨道上进行快速滑行或者在任何坚固平面自由移动。

最大的优点是它的物品箱和驾驶员储物柜够大,这意味着夏凛可以装很多东西,加上背部的搬运平台还可以捆扎一大堆东西。

“船体破损超过5%,无法连接舰内终端,识别到星盟公民幸存,紧急救助协议通过,允许乘驾”半圆形的头部向着两侧打开,露出里面的单人座舱,夏凛跳到座舱内,舱盖自动合拢。

他学习过这类载具的驾驶,虽然没有驾驶证和作业证,可他爹有啊,在家里帮忙的时候学过一些。

打开磁力盘,展开四组机械臂,检查工业引擎的动力和燃料情况,通用自检,最后才从固定平台上脱离,六只吸盘脚稳稳的站立在倾斜的金属地板上。

“还在动平衡处理器的范畴内”倾斜的货船和来自夹角角度的重力,让“力士”自动调整了自己的姿态,避免不必要的滑行和车体歪斜。

在重新往下行走去找目标物品之前,夏凛先对那些损坏的载具和外骨骼进行拆卸,主要是拆掉它们的核电池和其他力士的反应堆燃料棒,接着用机械臂举起一根断裂的合金柱对打开的驾驶舱和控制板连砸几下,确认核心的量子芯片组被破坏才操作力士往下行走。

之前花了点功夫和时间的断裂口对于这种载具来说完全不是问题,边走边用车载扫描器扫描货箱的标签,夏凛设置的过滤器把所有无害的货物内容,比如说最主要的货物——太空工业框架和空间站框架——全部过滤掉,并且把“石砖”“工业器材”和“医疗器械”设置为报警模式。

货仓里面的石砖货箱数量不多,夏凛不能确定里面有多少是有走私暗格的,靠车载扫描器是难以对付它的反扫描隔离层,唯一的办法就只能是用重量来判断。

这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以至于他走到闸口处的时候,守住大门的盾卫已经和乌萨斯部队开始交火,可能是害怕盾卫这边那种对舰队造成巨大伤害的武器,他们选择在反面放下地面部队,从坠落的货仓背后绕过来,再往上突击。

“都快进来!”夏凛打开闸门招呼道,他把一只磁力货箱搬到了闸口边上,成为了盾卫们跳进来落脚的平台。

“都进去!”伊万招呼了一声,带着剩下的人冲进闸口跳到距离门有一段距离的货箱上,随后厚厚的合金闸门缓缓合拢,将敌人的弩箭和法术全部阻挡在超过40公分的合金外。

“呼,老兄,你这台玩意儿有点带感啊!”伊万松了口气,看着夏凛的力士载具打趣道,“什么时候也给我搞一套?”

“有机会再说吧,我去下面找东西了,对了”夏凛打开驾驶舱内的急救箱,从里面拿出一只急救包丢过去,“处理一下伤口,轻伤用喷雾和注射剂,重伤用那个医疗凝胶,对,就是那个。”

这种民用急救设备都是冲着傻瓜式去的,连注射剂都是装在气泵式自动注射器内的,只需要对准伤口附近摁下去就会把里面200万单位的医疗纳米机械注入人体。

其他的绷带和止血凝胶也是傻瓜式装备,伊万没花什么功夫就学会了如何使用这些器材,“真不错,如果我们当初也有这种东西,能少死不少人呢。”

“我去下面找东西了。”整个7号货仓不是石砖就是框架,几乎没有什么有价值的货物,石砖的话,目前还没有发现第二个走私货柜,不知道越过中段之后的下面那截货仓情况如何。

下部直接撞击地表,损坏程度比起上部来说要严重得多,就算里面有什么器材估计也损坏殆尽了。

不得不说,整整五列堆到天棚的集装箱就算有广域扫描器和货箱上贴的申报用的标签,一一检查起来也是一个极为耗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

但是,现在他们暂时不用担心乌萨斯的攻击,夏凛封闭了外部闸门和上部的气密门,乌萨斯人就算把工业切割机搬来,都得切一段时间,何况说他们好像还没有驱动工业切割机的动力,那就等着慢慢切到世界末日那天吧。

货仓中段,这里开始破坏就有点严重,沉重结实的空投轨道依然完好,但是挂在天棚上的空投舱却掉落了一大半下来,把地板上的设备砸得歪七扭八,然后这些空投舱顺着倾斜甲板全滚到了角落里面一一堆叠起来。

不过好消息是医疗站和控制站都在另外一面,没有受到损坏,夏凛先检查了医疗站的情况,情况不是很乐观,医疗舱和器械大多完整,但是原料和药品库碎了,宝贵的纳米流质和药品满地乱滚,显然都受到了污染,无法再使用了。

在夏凛进行哈士奇作业的时候,第四军团终于从混乱当中恢复过来。

“伤亡......简直超乎想象”年轻的参谋头上全是冷汗,“我无法想象那些叛匪用了什么武器”

“别说那些没用的,阿库尔号情况如何?”

“船体本身基本完好,需要进行大修,武器系统和控制系统都受到了一定的破坏,但是相比人员方面的损失来说,不管是阿库尔号,还是果尔号突击舰的损伤都不值一提”

赶来增援的第418装甲师在进入阿库尔和那些静默的战舰时候,完全被里面的惨况吓到了。

阿库尔号被弹区的还好,人和金属混合成难以分清楚的一团垃圾,就好像是被重型迫击炮打中一样,还在大家的理解范围内。

那些撞击在舱壁上的,被金属物穿刺的,被工具砸爆熊头的也都能理解,毕竟陆行舰急刹车和撞到什么东西的时候,里面的未做保护乘员死状和这也差不到哪里去。

但是,那些成片的倒下的,身体上一点伤痕都没有,只有粉白色的“鼻涕”从耳朵、鼻孔流出,眼睛部分只剩下了两个黑窟窿的尸体就让进去搜救的乌萨斯人感到一股寒气从脚底升起。

“所有静默船只上的幸存者都不足两位数,而且大多有非常严重的脑震荡和内脏损伤......”

“也就是说412师被整个报销掉了2/3的作战力量和超过一大半的指挥人员吗......”

这恐怕是乌萨斯近年来遭受的最大的损失,整个第四军团就一共只有2个这种装甲师,一个师报销掉2/3的作战人员基本上和打没了番||号没有任何区别,尤其是包括师长在内的整个指挥层都和阿库尔号船员一起变成了尸体的情况下。

“敌人只打中了两发攻击就造成了这样可怕的后果......,我们一定不能让他们跑掉!把陆行舰开过来,围住这里,一只苍蝇都不能放出去!他们不可能在里面待一辈子,另外,让工兵把这该死的门拆掉!”对方没有再次使用那种武器,要么是没有弹药了,要么就是距离太近不敢发射。

“所有人瞄准缺口和遗迹,有什么不对劲,直接开火!”假如不能夺取这种强大的武器,那就摧毁他。

“咣咣咣!”金属脚步声在集装箱之间的过道内回荡,折叠出沉闷而震撼的声音,仿佛一组低音炮堵住面门播放重音般,脚步声在闸口附近用集装箱堆出的站立平台边上停住了。

“怎么样?有收获吗?”

“有一点,都换上这些鞋子,跟我来”夏凛把收集到的工人替换用防护服的磁力鞋丢给伊万,让他们换上。

“都换上鞋子,这鞋子有什么用吗?”

“鞋底是磁石,可以让你们在金属表面上站稳,下面的东西太多,我需要人手帮忙。”夏凛想了想和这些家伙解释磁力鞋的原理太麻烦了,就干脆说下面是块磁铁好了,反正也没差到哪里去。

“咣!”最先完成换装的伊万站到倾斜的甲板上,果然脚底稳稳的吸附在了地上,除了视角上有点别扭和夹角重力让自己不得不维持身体后倾才能避免平地摔外,和在平地上的感觉差不多。

“都换上,跟我来!”

“这船可真大”

“是啊,风行者号,一点3公里大小的船体,就好像是一座小型城市。”

“可以想象”伊万打开战术手电扫过通道两侧的货箱,泰拉人在巨型构造体方面还算是见多识广的,一点都不惊讶。

“这里面是装的什么东西,可以透露一下吗?”

“都是框架,你可以理解为......制造移动城市的框架和龙骨。”

“把这些东西留给乌萨斯真的好吗?”

“不好,但是我们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摧毁他们”就是在这里原地引爆一颗核弹,除去爆心部分会被蒸发外,杀伤区域内的其他框架和龙骨都能活下来。

“药品和医疗器械你都找到了?”

“找到了一部分,不知道能不能用,但是现在我们得把更重要的玩意儿拆掉和破坏掉,你们也不想之后乌萨斯人扛着之前那种武器追着你们打吧?”

“哦,一点都不想,那简直是个噩梦!”

一行人路过中控区的时候,盾卫们发现这里明显有被破坏的痕迹。

“别怀疑,我干的,这里的东西最好是不要落入那些乌萨斯人手里,不然你我的麻烦都大了。”夏凛拆掉了中控室内的所有电路板,甚至把一部分因为天花板板脱落而露出来的舰内超导电缆都整个拽了下来,塞进力士的货物车台里面。

但是要拆掉整个船舱的超导电缆工程量太大了,别说是他,就算乌萨斯在他打开船舱交出全部权限的情况下,估计没个三五年都别想安全拆下来。

“电缆、燃料棒、电池盒我全拆了,我感觉我是在实习星盟船舶拆除工人的岗位”

“星盟?”“啊,这个你不用太在意,真的,在意了也没用。”夏凛这算是实话实说了,以泰拉的技术和军事力量,基本上是没什么反抗的余地的,会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在一个极端排外的还残留着军政府特性的星际文明面前反抗的代价不是他们能承受的。

虽然泰拉人可能做过基因调整,体力和战斗意识都非常优秀,但是,要知道和星盟打起来的话,就算后者不烧玻璃和“家变矿”,也可以清楚明白的体现一个真理——血肉岂能与钢铁相抗衡?

行星级地面战略部署都是以亿为单位的自律战斗无人机,而且是你杀完一亿,轨道母舰就能用废料和卫星矿物制造两亿台出来,消灭的速度慢了点的话,可能还不止两亿。

这还是建立在不动用灰潮,不动轨道轰炸,不用中子清洗,要比较完整的保留行星、建筑群和平民生命的前提下的。

灭绝战的话,没有轨道舰队和拦截系统,战斗时长普遍会在2~3小时内结束——被青铜龙战略导弹弹幕整个炸碎,两个小时里面其中1个小时四十分钟还是装弹和发射准备的时间。

第三十九章 猎杀行动 下

由于夏凛把中控区的反应堆燃料棒全拔了,包括备用的也拿走,甚至还拆掉了一个备用小型反应堆的核心组件,破坏掉了大型反应堆的引力子约束设备,就算乌萨斯再次占领了这个残骸都别想从里面找到任何有用的东西。

就算他们运气好从夏凛没来得及进行细致清理和检查的角落里面找到了备用零件,并且运气非常好的瞎蒙成功装配,也别想启动这三台舰载独立电力反应堆。

氘这种东西,泰拉人说不定还有可能弄到一点,但是氦-3是想都别想,夏凛拿走了所有的燃料棒,不管规格自己能不能用全拔了。

不仅如此,他还把工人休息室、作业间、工程舱和工具间挨个洗劫了一遍,电池、工具、保护服备用件全部摸走,壁挂医疗箱里面的药品和急救用品也全拿走。

智能终端拿了几个,剩下的用机械臂砸成一堆碎片,再用一柄工业焊枪把搬空的医疗站和各个站点内外烧了一遍,不敢说完全不能复原,至少以他一个业余修船师傅的眼光来看,送去船厂后者通常建议直接换新的破坏程度。

并且在前往底仓的过程当中,他还随手把路上见到的线缆全部剪断,结果还没走到位置,力士的内置货仓就装满了,不得不把一部分收集到的物资固定在货物车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