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成为小 姐姐之后 第24章

作者:吞噬药师的宝木德里奇

长二作为共和国最成熟的火箭型号,四十五次发射全部成功,其中还有十三次是载人工程的火箭,恐怖得同行都直摇头,无话可说。

或许是成功率100%什么的数据太恐怖了,以至于让很多国人以为火箭发射压根就不可能失败,却不想想看大洋彼岸那能够用爱抚娘娘痛殴外星飞碟的米利坚,历史上有多少次发射失败的案例。

“失利很正常,找到错误并且解决错误就好,只能说世事无绝对,理性看待概率,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卡其色狂放对此看得很开,他笑道:“真要是一直都不出错,我都担心以后攒着坏运气非酋那么一把,得有多恐怖了。”

试射出错是让人沮丧的事情,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好在是试射时候发现了问题,正式发射的时候才能少几分风险,只能说福祸相依。

“说起来,你们共和国到底怎么想的?”麻辣鸡丝好奇道:“我之前看你们的公开数据,二号系列有着甲丙丁EF五种型号,却偏偏没有乙型,为什么?”

艾丽娅竖起手指:“一定是因为名称的原因,乙型用字母来代替的话就是B,2B什么的听起来太难听了。”

“诶?真的吗?是因为这个?”麻辣鸡丝惊讶地瞪大了眼。

对于这个理由她其实还真是信服的——共和国人虽然不迷信,可总是在奇怪的地方想要讨彩头,比如说酒店的楼层大多数没有第四层,房间也基本避开4号之类的。

“哈哈哈哈哈,当然不是,实际上长三就是原来的长二乙,因为加了低温第三级火箭之后改动太大了,干脆就开了条新线。”

这就跟59改62之后,因为改动太大了开新线是一个道理,虽然本质上还是五对轮。

“二号现如今还在服役,但毕竟跟不太上时代需求了,这次西泉卫星发射基地之所以发射的是五号,主要目的是空间站建设。”金叉烧提着一打零食跑过来,听见他们的讨论也加入进来:“五号的载荷比起二号来说要大得多,本身就是为了深空探测任务而开发的。”

“这次要发射多重的东西来着?”

“这次的话,胖五是要把接近二十吨的兜率宫实验舱段送上太空,顺手还要再把一颗量子通讯卫星的中继中心节点给稍带上去。”金叉烧摊了摊手:“二十二吨左右。”

“喔,强的呀!”艾丽娅发出惊叹的声音,重新举起望远镜,试图看清楚那个被嘲笑为养乐多瓶子的二十吨空间站舱段。

作为整个火箭家族里面最大的胖五,它的身材比起艾丽娅印象里那个脑袋大一圈的火箭模样来说,要显得更为圆润一点,整个身子也要比同族大好大一圈。

艾丽娅最开始还以为它的脖子上会有什么东西被移开,结果发射塔打开之后,她才恍然发现这货脑袋和脖子一样粗的——完全颠覆了家族画风,看来空间站舱段全部藏在里面。

从她那个距离看起来,全长56.97米的胖五其实显得有点粗短,好在助推器的模样要凌厉不少。

尤其是特大片的尾翼,有种‘这东西打出去威力无穷’的微妙既视感。

火箭被缓缓推出来,巨大的发射塔比起高高的火箭还要高出三分之一,整个呈现出绿色的颜色基调,看起来像是一幢修建到了一般的写字楼,蒙着绿色的网布,而白色的火箭就这么依靠在发射台旁边。

艾丽娅还用手机尝试着拍了一下胖五的下半身,可惜她的构图太水了,硬生生把胖五拍成了四号乙,减分不少——后者只有四十多米,直径也比足有五米多的胖五小了两圈,属于是家族系列里的小矮子,在艾丽娅的记忆里也就它俩的脑袋和脖子是一样粗的。

当然啦,这比起某些把吊运二十多吨重大家伙的过程,拍成抓娃娃机吊起养乐多画风的御用摄影师来说,已经好太多了。

相比起兜率宫的二十多吨,钜子号量子通讯卫星还真就是个零头,在望远镜里就更看不见了。

艾丽娅有点失望地放下望远镜,觉得自己瞅了半天瞅了个寂寞——她还想看看这些高精尖的玩意儿本体是什么模样呢。

“在蓝星探索宇宙,将人类送上星空,需要什么?”金叉烧双手叉腰,突然有点文艺少女范儿地问道。

卡其色狂放沉默了一下,轻声道:“需要一个有着长远战略眼光的决策层,需要二十六个部委支持,需要下辖数百个不同的部门通力合作,从零件设计到加工再到运输,从准备到发射再到遥测——只有一个伟大的国家才能完成深空探索计划。”

“对,伟大的国家。”麻辣鸡丝点了点头,满是骄傲地扬起下巴:“那个国家就是我们米——”

“没错,正是在下!”艾丽娅按住她的胸口将她按到自己身后,踏前一步:“那个国家正是我共和国!”

“……我们米利坚才是深空探索的先驱!”

“可拉倒吧,你们连航天飞机都封存了,得靠马斯克的民营火箭帮你们送货,还搁着探索宇宙呐?”

“那是因为成本原因!”

“你怎么不说是因为苏联没了之后你们就心气了呢?”

冷战时候的对抗,衍生出来各种各样的黑科技,太空计划虽然在当时造成了不小的恐慌和经济压力,但太空计划衍生出来的各种科技,却奠定了往后数十年的科技发展基础。

航空工业带来的动力学、冶金材料学进步,大大推动了后来先进飞行器的诞生周期。

而航空航天用到的全球通讯链和地表信息联通渠道,则是后来卫星网络、定位网络和互联网的前身。

从卫星到摄影系统到导航定位再到人工智能,有太多东西和它关联密切。

现如今互联网的前身是米利坚军用的阿帕网,而阿帕网的技术,就来源于冷战时候为了军备竞赛而特意搞出来的信息通讯网络雏形。

现如今蓝星生活里面不可或缺的太多东西都可以追溯到那个时候,就算现在用的手机电脑平板,核心的芯片也得益于那个时期对于算力的要求才能获得这么飞速的发展——1943年的时候IBM老总沃森说全世界只需要5台计算机,这句话在后来被无数人当成是笑柄。

但这还真不是他的认知狭隘导致的,而是因为那个时候需要用‘计算机’这种东西的,真就只是军方和航空航天领域这种尖端需求而已,1943年的计算机甚至都不能算是现今人们认知里面的计算机,毕竟晶体管和集成电路之间的代差太大了,而即便是用电子管制作的第一台计算机埃尼阿克,也是在3年之后的1946年才在宾夕法尼亚州诞生。

那玩意儿三十多吨重,要用一万八千多个电子管,鬼才想得到这种东西以后会轻到几百克,走进普通人的家里——不,鬼都想不到。

毕竟时代发展太迅捷了,当年登月用的计算机所有超级计算机算力加起来,还不到现在的一部手机来得强,虽然这种对比方式有失公允,感知不强,方向错了,但好歹也证明了时代在大跨步前进。

实际上阿波罗计划的75台设备,包括制导计算机在内,消耗了当年全球一般的集成电路产能,软件层面更是用手工编写的方式硬生生磨出来的,三百五十名工程师的通力合作写出来的代码,打印出来摞起来足有一人高——那已经是时代的结晶了,而不是时代的眼泪。

拥有了更强的技术,却依旧在原地踏步甚至是倒退的新世纪人类,才是时代的眼泪。

“要发射了吗?”莲花看了眼手表:“马上八点半了。”

“快了,我看到他们在移动脐带塔了。”

“话说这个饮料味道好……微妙啊,白花蛇草水?”麻辣鸡丝的声音带着疑惑。

“……为什么话题会偏到那边去?”艾丽娅身子后仰望过来:“你干嘛了?”

“金同学带回来的饮料,我尝了下。”麻辣鸡丝晃了晃手里的玻璃杯:“味道很……独特,不难喝。”

她是那种喝快乐水都得倒出来在专门的杯子里喝的人,即便在户外也是一样姿态优雅,就是苦了哭泣猫猫头。

“本来就不难喝,网上那些评论都是以讹传讹罢了,这玩意儿当年还是专门出口的,想喝都买不到。”

“就是风味比较独特,很难形容。”

“给我。”艾丽娅拿过她手里的杯子抿了口,回味了一下:“你吃过龟苓膏吗?”

“吃过,怎么了?”

“龟苓膏里面的汤汁,加上一点气泡感,就是这个味道了。”

“……你这么一说还真是!”

“我说啊,严肃点看发射呢,你这喝奇怪的饮料算什么……话说回来为什么这里会有这个?”

“我拿的啊。”金叉烧一脸开心:“这是这边的会议饮用水呢,我顺手提了几瓶过来,另外这边的食堂在准备庆功宴啊,这次的发射一定会成功的!”

“我也觉得会。”艾丽娅抿着白花蛇草水,看着远处的火箭:“毕竟今天的星空,一点都不黯淡,甚至异常璀璨啊……”

一时之间,大家也纷纷发表起了自己的感慨。

奶啤大黄很理性,他清了清嗓子:“大少,我觉得——”

“闭嘴!吃包!多吃几个!无论好话还是坏话你现在都不许说!”

坚强哥把手里的包子塞他嘴里——会死的啊!乱说话会死人的!

在这个时候说难听的话会被观景台的其他吃瓜群众收拾,而如果说了好听的话……

算了,还是什么都不要说好了。

“……”

PS:有些爱只给到这~真的痛了,怎么了~你累了说好的~今天呢?我懂了~不说了,爱淡了~梦远了,开心与不开心一一细数着你再不舍~~(把麦克风拉远

PS2:明天继续

第846节 0829-反手就是一句祝贺(为刀片加更3/3

发射指挥大厅

偌大的发射指挥大厅里面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在紧张地看着面前的屏幕。

在场的工程师们整齐划一地穿着蓝色的工作服,只有少数人穿着不一样的衣服,其中有一名穿着红色西装的小姐姐站在旁边,胸前挂着吊牌,目光扫过发射大厅的场景。

她正在核对着稿子,手边有两份不同的稿件——这是直播的记者。

而两份稿件,则分别是发射成功和发射失败的不同应对,虽然听起来很不合时宜,甚至于有点晦气,但这些方面的新闻工作其实是有相关的准备的。

如果发射失利,那么舆论会尽量引导公众的视线,减少大家的不满。

这大概是以往少有的发射失利里,他们总结出来的并不希望用上的工作经验。

有一个工程师低声地讲解着发射的流程,以便待会儿直播的时候女记者不会出丑,把一些常识性的东西搞错——看得出来这个工程师小哥很腼腆,说话的时候耳根微微发红。

而记者小姐姐则是颇为礼貌地笑着,有意无意地偷看戴着眼镜也显得很帅气的工程师小哥的面容,频频点头,不时将落发撩至耳后,动作柔媚。

身边负责拍摄一些无关紧要画面的工作人员低声商量什么,有人抬手指了指二楼的主控室,似乎是在建议什么,也有人摇了摇头,轻声解释原因。

最后他们还是放弃了上去进行采访的打算——干这行的新闻从业者不会不清楚西泉卫星发射基地的负责人都是什么体系内的巨佬,采访这种东西对人家来说可有可无,无冕之王对于军方背景的航空航天人来说也就那样了。

这个时候的巨佬们,此刻在二楼的主控中心里互相交谈着,其中一个老人和吕将军面对面坐着,一边看下面的情况,一边说着话。

“龙院士,我请后勤的师傅们准备了庆功宴,就等发射完成之后,大家好好吃一顿了。”

在老人面前,吕将军显得很谦逊,完全没有昨晚那种沉稳如同山岳的范儿,更像是个学生。

实际上他确实也算是对方的学生——龙院士是整个天庭空间站计划的总师,国家科学院的泰斗,下面排排站的工程师有一个算一个都和他有师生之实。

“这是要把早餐当成晚饭来吃啊!”头发花白但是精神矍铄的老爷子哈哈一笑,摆手道:“不急,不急——好几年前啊,我们也是这么想的,结果最后一个去吃饭的人都没有。”

他说的是当初胖五遥二发射失利的事情,吕将军闻言笑容微微收敛,而后微微叹气道:“那不是你们的错,发射出现意外很正常,现在的成功都是因为有那些经验。”

“但是大家不会这么认为的。”老爷子摘下眼镜用自己的衣角擦了擦,爽朗笑道:“没关系,孩子们都挺过来了,现在就很好。”

当初胖五遥二的发射,是作为探月工程最后一次试验飞行,一旦试验飞行成功就会进行后续的探月工程,原本被被寄予厚望的试射最后发射失利,导致整个发射表都不得不后延,连锁反应严重。

升空之后脱离预定轨道的胖五出问题出得太让人措手不及,那个时候无论是地面观测也好海面观测也好 ,都没能找到它飞到了哪里,整个发射团队在没有数据来源的情况下连什么地方出了故障都不知道,承受了难以想象的巨大压力——尤其是之前的三号乙型火箭也出现了发射问题,祸不单行。

对于共和国这个发射成功率接近95%的国家来说,国民们早已习惯了听到成功的好消息。

陡然接踵而至的失利,便如同傲世全球的乒乓或者女排居然没能进入决赛一样,让人错愕不已。

没有人会去怪罪男足,因为一直都很菜,只要能过线就足够人们夸奖他进步巨大。

没有人会去期待乒乓,因为一直都很强,不能拿到冠军才是笑话——笑不出来的笑话。

这大概就是最简单的心理落差问题,实际上很少有人去关注共和国发射火箭的谨慎甚至是技术的滞后,为了保证成功率,炒冷饭是几乎不可避免的一环——非要说成是选择成熟技术也没差。

但这种做法所带来的问题就是一旦为了研发新火箭,比如胖五这种大载荷的家伙,所出现的合理的误差就会被舆论放大,甚至是不被民众所理解。

人们并不想理解什么技术什么创新,他们只想听到自己想听到的好消息而已,甚至都不在乎好消息背后所代表的是什么真实。

这大概就是那些对着猎鹰火箭发射视频说‘祖国真是强大’的人的心态,和那些在短视频平台上对着张之洞曾国藩的历史课本照片,说这是李鸿章本质上都是一群人,义务教育再用心良苦也不过是让他们多认得几个字罢了,对于让他们学会如何看这个世界简直是无能为力。

这大概就是现代版的张冠李戴吧……

吕将军想了一下,安慰道:“遥二的团队花了整整两百八十天把故障归零,我相信他们的努力不会被辜负的,一切付出都会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