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成为小 姐姐之后 第755章

作者:吞噬药师的宝木德里奇

“我们有可以落实的合作计划么?”

“合作项目已经针对性地拟定好了,多数都是他们的优势领域,不怕他们不上钩。”

有成果艾丽娅这边血赚,没成果有人才他们也不亏,要是能从向心力方面瓦解掉本子的新生代,还怕以后站队?

想想看吧,作为一个顶尖的科学家,和共和国合作深入,项目成果丰硕,利益名誉双丰收。

这个时候突然冒出来米利坚莫名其妙的招揽或者说别的什么邀请,要从头再来甚至还会和原本关系良好的共和国小伙伴翻脸,谁会愿意啊?现在的小日——子过得不香吗?

舒适圈就是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能主动跳出去的少之又少。

艾丽娅要的就是在对方还没有从象牙塔跑出去的时候,就先把锅给架上,把对方整个象牙塔给煮了。

这波啊,这波叫釜底抽薪……

至于说针对性项目什么的,TPC那么大一个摊子,到处都是需要人才的地方。

而且得益于TPC的大框架,这种阳谋其他几个大国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为什么?因为他们没钱……

共和国甚至都没有主动去争取什么,而是把账单列出来给大家看——来,谁愿意受苦受累的,先把钱出了。

有心的没力,比如毛子,穷是真的穷。

有力的没这个心思,比如傻贼鹰,指望他们出血,还不如直接绞死他们来得痛快。

最后共和国就只能无奈地接下这个苦活累活,委委屈屈地派出人手满世界乱窜,劳心劳力。

而要退出的话也不可能,大家不是傻子,平时自己关上门搞对抗模拟赛,那还算是人类之间的内斗。

可现在问题来自外界,人类难得形成了一个相对的大整体,毕竟敌人不是看不见摸不准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可以对抗的个体,这种时候即便是五大之一,也不敢冒这个秩序彻底崩塌的风险去单干。

NASA那边已经得到了共和国FAST天眼共享过去的资料了,大半夜紧急召集人手开了两次会,最后提出了修复他们的FSAT天眼的计划,然后计划还没递上去就因为预算问题和工期,被直接毙了。

国家天文台和航空航天局那边的消息,说的是NASA那边的老同行们就这和他们的视频会议,直接跳脚痛骂国会山的那些老爷,对此共和国这边的研究人员和他们达成了共识,充分交换了意见。

这年头学习外语的最好方式到底还是骂人,据悉NASA的工程师已经熟练掌握了为数众多的共和国方言了……

在这种背景下,艾丽娅带队出去干点什么,只能算是温和,别人甚至还得夸她好礼貌。

真是好脾气哦,没有直接杀上门请人家坐敞篷车,乐子人今天也很快乐。

只是米利坚不知道,共和国看似倾尽全力,但只是在他们看来的已经倾尽全力了。

他们以为共和国只有四个二,实际上共和国两个王——还有一批力量在研究平行世界开门的事情。

如果到了TPC都顶不住了,全球联盟后继无力的时刻,那就只能依靠共和国自己单核变双核,最后关头力挽狂澜。

共和国人从来都不愿意把主动权给别人,手里没有剑,和手里有剑不用,那是两码事。

再说了,共和国相信傻贼鹰的实力,但是不相信傻贼鹰的脑子——他们脑抽是有前科的,得留点底牌才行。

而倘若说双核共和国都顶不住,那全世界还有谁能顶得住?

那个时候就是货真价实的代差了,大家躺平直接等死算了,没救了,放弃吧。

在此之前,共和国会不惜代价尽最大的努力,而艾丽娅这个全智加点,自然也就开始跟着下大棋了。

“然后还有一点,那就是东都学联那边,我有几个认识的人。”艾丽娅咧嘴一笑,露出不怀好意的笑容,随手写了几个字:“到时候我们里应外合!”

大家下意识看向那个所谓的认识的人的名字——或许是名字?还是说代号什么的?

徐少小声地发问:“大小姐,这个二五梦是谁?”

“你情敌。”

“???”

……

……

共和国·国家科学院·航空航天研究所

一扇深入地下的厚重合金大门缓缓打开,泄压的声音连带着些微沉闷的空气,从里面涌了出来。

而站在门口的人里面,从前到后足足有好几十人,就像是等待郊游出发的小学生一样,紧张之中带着些许期待。

其中甚至有好几个肩膀上都挂着将星,而其他穿着常服的,倘若有人拿着新闻报纸对照,大抵都能找出他们的大名,不是院士就是某某国家项目的总工,甚至这其中还有一个全国人民都熟悉的首位航天员。

“杨将军,XIG空中基地关系重大,你觉得这里真的有能够将其制造出来的关键科技吗?”

“不知道。”曾经是整个共和国空军体质第一人的杨将军抿着唇,眼眸带着希冀的光:“但是如果这里都没有,那么共和国恐怕就再也没有可行的办法了。”

“要我说,XIG空中基地,未必就是一定需要的话……”

“空中基地的设想其实很好,赤道高空停泊,全球快速投放部署,一一三战斗编制。”

“可是这一切都得建立在空中基地能够建成的基础上,按照预计,XIG空中基地预计是能够在内里驻扎一个作战集团的,这一个作战集团下辖一个快速反应师和三个空天作战大队,得多大的空中基地才装得下?”

想法自然好,但是没有巨大的空中基地,这一切自然只是美好的妄想。

能够装载这么多部队,意味着这个空中基地要比目前全世界最大的航母都还要大一倍。

这在当前的科技实力层面几乎是不可能的!

杨将军没有说话,只是抬手按住同伴的肩膀,轻轻拍了拍:“既然他们让我们来这里了,自然是有东西要给我们看,先看看再说。”

几乎——意思就不是完全不可能,而这里面存放的东西,是共和国最压箱底的东西。

“当初的设想,没想到还有可能实现的一天……我原本以为这些东西,会封存到我去世以后。”

一个坐着轮椅的工程师叹了口气,拒绝了身后学生的推动,亲自转动轮椅返身望着门口的人:“现在,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废弃仓库……从项目单上来说,这里就是废弃仓库。”

在场的人左右看了看,什么废弃仓库会在国家科学院本部的最深处,甚至常备驻扎着一个装甲营?

“废弃仓库的03号机库——这里面,就是当初我们花费了15年时间,榨干了一代科研人员心血的邪道作品,当年永动机骗局的成果,目前全球唯一一台极巨化单层磁极斥力推进装置。”

内里笼罩在一个巨大的环形装置上的蒙布被拉开,露出一个裸露着线圈,看起来像是工业废弃品更多于推进装置的东西,乍一看的话就像是一个被放大了好几百倍的发动机线圈。

“为什么说这是……邪道?”一个将军疑惑地看着这个很像是废弃物的东西:“它不能使用?”

“可以使用,但是需要有前置科技的支撑,我们需要常温超导体,需要一个便携化的核电站,或者说一个可控核聚变装置,想要达到预定的推力,需要超过10台发电量七十万千瓦时的发电机组24小时为其供能……而做到这一切之后,我们将会获得地球磁场环境内的单向斥力,而不是纯粹的反重力。”

将军不懂这是什么意思,但是他大概明白了这玩意儿就是个鸡肋,于是把目光投向了杨将军,想听听他的见解。

杨将军眨了眨眼,低声道:“整个三峡大坝,最开始的规划装机总容量,也才26台七十万千瓦时的发电机组。”

而三峡大坝的每天发电量,就相当于一个工业省份最繁忙的时候一整个月的跨省电量采购额度了。

需要常温超导体材料支撑才能彻底完工的推进装置,还得搭配上小半个三峡发电站,就这还只是产生地球环境内的磁场斥力,这跟脱了裤子放屁没什么区别。

大气磁场环境内才能飞,我用常规发动机不一样?

而冲出了大气层,去到了外太空,我不需要这个磁场斥力也一样能够悬停漂浮。

这就类似太阳能手电筒,而且还是没电池的那种,有光就亮,没光就不亮。

至于说空天航母的设想,那就更是扯淡了——在当时的环境而言且不论技术问题,单纯就上去之后成为大号靶子这一点,直接就杜绝了其可能性,就这还没考虑它的实际推力够不够推动一艘战舰上天。

只有在未来,在可控核聚变科技树点出来之后,常规超导体成为现实,那么它才有了一丁点实用性。

比如在星球磁场环境内建设浮空平台之类的,缓解陆地用地紧张——但还是鸡肋中的鸡肋。

“当年其实我们是想要造瑟尔效应机的,可是瑟尔效应机就是个骗局……或者说骗了,但是没完全骗,我们花了十多年之间,最后弄出来了这个东西,其实一度也认为和瑟尔效应机差不多,都是废物。”

那位将军很想说一句就目前您的描述来看,这确实是废物没错。

但是包括杨将军在内的几位高层,却在互相交换了眼神之后,露出欣喜的表情来。

常温超导体!

可控核聚变!

“王工,这台推进器的理论推重比是多少?”

飞机使用的喷气发动机在水平面上的最大推力和发动机的净重之比,就是飞机发动机的推重比。

现代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推重比约大概在4.0左右,而加力涡轮喷气发动机能去到6.0。

加力小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的推重比已达到并超过 8.0,高性能的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的推重比可以到15。

而目前最高的,用于垂直起落的升力发动机,极限数据则高达16以上——米利坚现在用在肥电上面的F135,常规推重比在10到12左右。

他们无比关心这台特殊的磁场斥力推进器的工作数据,如果理论数据达标,那么XIG空中基地未必不可行。

“说推重比不合适,它如果能够完成,装载之后把一艘万吨级的战舰送上天,在高空轨道悬停应该问题不大,但是和水平面平行的横向位移,就不能靠它了。”

这东西就是个超级电磁铁,以地球大地为目标,将一艘万吨大驱送上天晃晃悠悠地挂着,然后没了。

厉害吗?很厉害。

有用吗?真没什么用……

“这就是极限吗?”

“那倒不是,优化之后,推力应该可以上升三到五倍,我们预计的话,这么大一个完成品,五万吨级的推力应该是没问题的,磁场环境应该可以去到中性片的下层极限。”

地球的磁场环境很复杂,并非是类似大气层那样的鸡蛋壳,而是更类似一个小蝌蚪一样的水滴形。

被太阳风吹拂的那一面,会形成击波锋面,因为太阳风是有磁场的等离子体,而地球本身也有磁场。

两个大号的磁场撞在一起的范围,就类似两块磁铁中间的区域,这个区域像是半圆罩子一样,叫磁层顶。

这个底层顶距离地面很远很远,在大气层顶再往外600到1000公里的地方,而相对的翻过来另外一边,就是水滴状的尾巴尖端,则延伸出磁尾。

中性片就是磁尾的中心端,类似蝌蚪的尾巴根儿,也距离地面老远,尾巴根旁边的磁场范围有着密度很大的等离子体环境,一旦太阳风活动加剧,就能够看到极光——这个范围覆盖环境,足足有十个地球半径那么远。

倘若这个推进器能够带动五万吨的重量去到中性片的下层极限,那就意味着它在大气层环境内几乎可以畅通无阻地到处乱窜,除去极少部分特殊的磁场环境,比如说南北极磁轴线之类的地区之外,它都可以任意悬停。

尽管地球的磁场环境因为自转而一直都在变化,甚至还会发生磁极倒转的事情。

科学家们观测到,在南美洲地区过去的四千年时间里,地区磁场强度减弱了40%多,而每次磁极倒转都需要万年之后才能够再转回来——但是那个时间长度相对于以太阳日为活动时间单位的人类而言,无异于天长地久。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磁场环境的变动,在百年之内,都可以通行目前的理论,这也意味着这个磁场斥力推进器是可用的。

“前提是我们拿到常温超导体好可控核聚变的成果……”

杨将军呢喃自语,旁边的同伴也露出一样的表情。

“我没记错的话,之前是有一个常温超导的项目突破?外国人来着?”

“嗯,德意志的,以前在本子那边做交流学者,西屋电气当年支持他们实验室搞出来的项目。”

“那现在进度怎么样了?”

“不清楚,据说卡住了,她的研究团队现在还在本子那边,其中有好几样关键数据和样品,都不在她手里,在她学生手里,更多的我没有过问,需要去查一下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