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成为小|姐姐之后 第702章

作者:吞噬药师的宝木德里奇

“1级参照的人类个体是谁?”

「英仙座悬臂·炼金之星·东山市·小太阳幼稚园大班学生,李子轩/李梓轩/李紫萱/李梓萱四人,取平均值。」

“你刚才为什么要把一个名字念四遍?”

「不,那是四胞胎,一共四个人。」

“真亏她妈分得清……那么13级的参照个体是谁?”

「约翰·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以及尼尔斯·亨利克·阿贝尔」

好吧,艾丽娅明白了,13级自己这辈子别想了。

高斯是天才,甚至可以说是天才之中的天才,他是数学家,但同时还是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几何学家,属于是数学史上难以跨越的珠穆朗玛峰级别的存在。

小时候大家可能都听说过1+2+3一直加到100的故事,那个用用乘法算出了5050的人就是高斯。

那年他9岁,是个孩子。

他19的时候,导师在他的习题里面放了一张纸,要求只用圆规和没有刻度的直尺,作出一个正十七边形。

高斯觉得有点难,但还是硬着头皮去做了,花了一晚上才搞定。

第二天他把答案拿给导师,导师这才发现不小心把自己要研究的课题给塞到学生的习题里了。

结果这桩困扰学术界两千多年,从阿基米德一直刁难到牛顿牛爵爷都没能解决的问题,被高斯花了一晚上当成家庭作业给解出来了……

现在学理工科,基本绕不开高斯这个名字,各种定理都有他,110多个横跨数学物理各界,产出量也就比欧拉这种月更大神差一点。

顶级的数学家挖坑,一流的数学家填坑,其他数学家往填好的坑里灌水。

高斯就是挖坑的那个,而且过于高冷,挖坑还不填。

后辈很多新研究出来的定理,其实都能在他的手稿里找到,只是他没发布出来而已。

阿贝尔的话,论起名头来说要逊色高斯很多,毕竟他一生贫困潦倒,27岁就死了,

他也是被高斯的高冷给坑了的,因为他太穷了,所以没钱寄长信。

所以阿贝尔只能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压缩再压缩之后,写成短信寄给高斯,希望得到这位大数学家的认同。

大数学家表示看球不懂,这都压缩成马赛克了,然后将其扔进了垃圾桶。

阿贝尔还活着的时候去了一趟巴黎,愣是直接绕开了高斯——心冷了,不爱了。

后来他死了之后,学术成果被大家认可,高斯这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叹息着托人找一副‘那个孩子的画像’,估计是想要聊以安慰。

不过艾丽娅那浅薄的理工科知识让她皱起眉头:“高斯我能理解,但是阿贝尔……有这么厉害?为什么不是欧拉或者牛顿?”

「因为搞数学的人里面,没有人比阿贝尔更帅。」

“……”

艾丽娅大概知道了炼金之星这帮家伙的尿性了。

所以说高斯他老人家找阿贝尔的画像,也是因为阿贝尔长得还挺好看的?

“算了,不纠结这些。”艾丽娅仰起头:“给我看看1级的题目。”

「请解答1+1等于几。」

“2!”

「解答成功,获得1点知识宝石碎片,新手附赠每学科树一次越阶攀爬机会,是否跳过低等级?」

“越级啊……”艾丽娅思考了下,自己好歹也是大学生了,所以越级也算正常。

不错嘛,炼金之星在这方面的设定还是很人性化的,最讨厌的就是手游开小号时候必须经历的新手教学关卡。

“高中生的等级,是多少级?”

「高中生为中学级,等级为4级,本科学士等级为5级,请选择相应等级。」

“稳妥起见,给我选4级。”艾丽娅搓了搓手,自己用高数的方法来解答高中的问题,总不至于翻车吧?

【正整数a和b使得ab+1整除a?+b?,求证:a?+b?/ab+1是某个正整数的平方】

系统AI没有刁难艾丽娅,直接就给出了题目。

艾丽娅看着屏幕上的题目,下意识拿过旁边的笔和纸,心说这题目还挺短,然后就愣在那里了。

“???”

她眨了眨眼,抬手用手里的笔尖在纸上戳了戳,然后顿住,再戳了戳——

“这是高中题?”艾丽娅错愕地看着题目:“你确定?”

什么叫字数越少事情越大?这就是了。

『是的,这是高中题目,确切地说,这是一道可以用初中数学知识求解的题目。』

“这特么是数论题!谁家高中学这个?!”艾丽娅恶狠狠地直接把笔一摔:“而且初中个鬼啊!我不信初中生能做出这题!你中学参考的对象是谁?说!”

『陶哲轩,丘成桐』

“……”

PS:家里出了点事情,让人说不出话心塞塞那种,正在赶回去,这章是在机场写的,待会儿登机。

PS2:明天继续……

第573节 0569-飞机上码字收获了异样的注视((9月月票7/14

艾丽娅觉得系统在针对她。

虽然没有证据,但是她从来都不需要证据。

系统表示自己没有,它从来都不会做这种打击别人学习上进心的事情,它的本质就是要让人爱上学习。

艾丽娅没能爱上学习,除非她找个叫学习的妹子,然后试试看怎么爱上,或者艾上。

系统沉默了片刻之后,用非常公式化的语气劝慰道:『你不用灰心,其实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这证明你还有很大上升空间。』

“……换种说法就是我现在智商只有这么高了是吧?”

艾丽娅不服气了,自己好歹也是全智加点的,再加上灵魂之力对大脑的开发,怎么就成了这个亚子呢?

绝对是世界的错!

『其实这是IMO的压轴题,每一级的晋升题目,都是需要完整理解运用该级数知识之后,才能够解出来的。』

“那1级为什么只是1+1?”

『因为1级的目标是认清所有阿拉伯数字。』系统解释道:『2级才是加减乘除。』

这么一说,艾丽娅就有点安慰了。

但这还不足以安抚她那受伤的幼小心灵,所以她无情地关闭了学习强身的APP,选择了搜寻相关信息。

在蓝星,有一个竞赛叫IMO,全名是国际数学奥林匹克。

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非常特别的,拿到金牌之后,可以保送全国各大名校的国际奥赛。

理论上IMO的金牌得主,直接就可以跳过高考入学,然后专研数学——京华数院和五道口都可以选,随便选。

而既然是大名鼎鼎的国际奥赛,含金量如此之高,自然是有点东西的,不至于沽名钓誉。

历年来IMO都会涌现天才,惊才绝艳——以及玩弄这些天才的压轴题,丧心病狂……

1987年的时候,有一个选手叫陶哲轩,只拿了银牌,与金牌无缘。

IMO的决赛规则很有意思,他们不是固定某个绝对的分数线才获得金牌,而且个人金牌的数量也不是一块。

非要说的话,是参照本年度的全部参赛学生平均成绩来计算再划定的,所以陶哲轩的银牌含金量,在整个IMO的其他参赛选手里面对比起来,并不算高。

但他那个时候只有11岁……

第二年,IMO在澳岛举行,涨了一岁,已经成为12岁大人的陶哲轩再度参赛。

面对这些天才,国际奥赛和共和国高考的思路其实差不多,那就是用最后一道题来甄别真正的高手。

整个IMO的试卷,按照历史惯例就只有六道题,压轴题自然就是最后一道。

只不过每道题的给定解答时间非常长,毕竟题里全都是坑,时间短了别想解出来。

这个时候,幕后黑手德意志登场了。

早些年的时候,德意志曾经连续好几年蝉联团队总分第一,风头无二。

但是在后来,米利坚和苏联的团队碾压了德意志的参赛团体,甚至于就连老牌的数学强国罗马尼亚也窜了上去。

德意志懵了,苏联和米帝也就罢了,那好歹也是大国。

你罗马尼亚几个意思?我不要面子的嘛?

但是罗马尼亚表示有些事情它也不想的——毕竟他们的教材改革之后,就连抽象代数都塞进了本国的奥赛题里面。

确切地说,是塞进了罗马尼亚本国的中学奥数竞赛里面。

至于什么数学分析啊,线性代数啊,微积分啊,全都一起塞进去。

不怕来得多,本国儿女多奇志,身体吃得消!

无内鬼,GKD!多来点!加大难度!

甚至于现如今,罗马尼亚本国的数学大师赛,已经和俄国的RMO、国际奥数IMO,并称为三大数学国际赛事。

可罗马尼亚吃得消,德意志吃不消了啊……

德意志心说既然不能让我们自己变强,那就让大家一起死!

只要倒下的人足够多,我们就又是同一起跑线了。

于是他们处心积虑地弄出来了一道题目,然后投稿给了IMO的组委会,并且成功通过了决议成为压轴的第六题。

这道题,就是刚才艾丽娅看到的那道题目——字数越少,事情越大,这个道理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道题甚至于都不完全是来刁难学生的,就连主委会的主试委员都和艾丽娅的反应差不多。

喜而提笔,有点简单。

落笔停顿,有点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