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成为小|姐姐之后 第916章

作者:吞噬药师的宝木德里奇

『这个灯亮起是正常情况,请确认问题是什么系统——我是说故障!确认到底是什么地方的故障!』

地面工程师快疯了,和对方交流的艰难程度远超自己的想象,那刺耳的警报声就像是在自己耳边响起一样,连带着对方不断重复纠缠的话,让他有种‘信息工程师为完全不懂电脑的客户提供远程指导服务’一样的错觉。

“是冷却!我们确认有至少三个警示灯,最开始的那个从一万英尺高度开始就一直在响!”机长这么说着,重复询问道:“空调系统坏了,设备冷却的断路器在哪里?”

他重复问了好几遍,工程师的通讯才再度接入进来:『就在机长座位的后面!』

说着地面工程师好像想起了什么,对方刚才说得那个一万英尺的高度是什么情况?

于是他紧接着下意识问道:『现在你们能确定,增压面板设置的是自动吗?』

机长没听明白他的意思——为什么这个见鬼的地勤人员不能说意大利语?

他这么想着,扭头望着自己的副驾驶:“他刚才说什么面板?”

副驾驶茫然地从面板上抬起头,脸色苍白,看起来样子有点恍惚,他声音沙哑地问道:“你说什么?”

有那么一瞬间,机长感觉对方的声音,像是和自己隔了一片海那么遥远,并且还在逐渐抽离……

“不,算了。”有些艰难地深呼吸了一下,机长对耳机另一端的维护中心工程师喊道:“你知道设备冷却断路器在哪里吗?是哪个按键?”

『在你的座位后面——你找到断路器的位置了吗?』

“……”

『喂?喂——522班机!你们还在听吗?』

机长那伸向断路器的手停在半空,无力地垂下来。

他整个身子被安全带系在椅上,双手有都耷拉着,艰难地张着嘴,像是一条被抛上了岸的鱼,试图呼吸到新鲜空气。

但是高度已经抬升到两万英尺,并且还在逐渐向上,稀薄的氧气让他的意识都开始恍惚起来。

副驾驶在不知不觉之中昏迷了过去,机舱里面各种警示灯还在闪烁着,警报声嘟嘟嘟地依旧响起。

有隐隐约约的嘈杂声音从通讯器那边传过来——

『522班机!522班机!听到请回答!』

“……”

机长感觉眼前一阵阵发黑,过度缺氧让他头晕眼花,四肢无力,并且有种严重的想要呕吐的感觉。

意识模糊的他,双眼逐渐无力地合拢在一起,在那逐渐上下合拢的黑暗之中,飞机的驾驶舱穿透了云层。

于是他看到的最后一眼,是鲜艳夺目的阳光,这一刻从上而下地笼罩了下来——

【飞行高度:24275英尺】

『嘟……嘟……嘟……』

……

……

阿波罗航空地面维护中心

他们此刻乱成一团——飞机失去了联系。

“到底什么原因?飞机那边怎么说?”有空客的工程师跑过来,抓住联络员手臂:“发生了什么事情?故障原因呢?”

“我们失去了联系!”联络员用力挣脱了对方的手:“很可能是飞到了另一个飞行情报区,我们这边正在联系当地的空管!”

“那个不是安全构型提示灯!”最开始的工程师比划着手,大声道:“那个是客舱高度的警示灯!见鬼——他们居然会搞混这个!”

“为什么那个警示灯会响起来?”空客的工程师一头雾水:“这不应该啊,不是说空调系统出问题了吗?”

“不是冷却!不是空调!是失压!”工程师的声音推开桌面上的杂物,抓起笔在上面标注了几个基本数字:“如果他们的增压设备现在不是自动的,而是是手动的话,那么飞机在超过一万公尺的时候,客舱就已经——”

“就已经开始压力不平衡了,我懂这个!”空客工程师挥舞着手:“所以现在到底是什么意思?那可是新飞机!之前不是检查了没有问题吗?为什么报警系统会响?”

“因为有可能,他们的增压掣没有从手动改回自动。”最开始的工程师这么说着,旋即想起了什么一样,逐渐睁大了眼睛。

他就连写数据的动作都慢了下来,手有些颤抖地将自己最后的一个数字写在纸上:“他们的预定飞行高度,是多少?!”

联络员喉咙滚了滚:“三、三万四千英尺……”

【34000】

这几个阿拉伯数字写得是如此潦草,甚至于最后一个零直接就没写完,只写了一半。

“三万四千英尺……”

空客的工程师眼神直勾勾地看着那几个数字,张了张嘴,有些失神地这么呢喃着。

“如果飞机在这个高度失压的话,会怎么样?”明明知道答案的工程师发怔地将目光转过来,看着空客的同事。

后者猛地被警醒,压根就没回答他,只是猛地转身跑开去。

他沿途撞翻了两张椅子和一个端着咖啡刚走进来的同事,可却连道歉都没留下一句,就继续往外跑。

“Thank you!”那名同事举着手不爽地看了看自己半个身子的咖啡污渍,冲着他的背影大声喊道。

他看了看手里空了一半的咖啡杯子,无奈地将其放到桌上:“发生了什么?他好像见鬼了一样!”

“……如果有些事情发生了的话,我们真就是可以见到鬼了……那将会是一群幽灵……”

最开始的那个工程师放下手里的笔,颓然地坐倒在身后的椅子上,将目光透过落地玻璃窗,看向外面那个狂奔的身影。

对方正在往机坪上面的机务人员方向疾跑,那身影带着狼狈和彷徨,就像是一个害怕失去什么的孩子。

“到底发生了什么?”咖啡工程师拿纸巾擦着身上,一边端起自己那可怜的半杯咖啡:“打哑谜吗?”

“希望我们不会看到那悲惨的一幕。”最初的工程师红着眼睛抬起头看着他:“三万四千英尺的高空,一架失压的飞机,你知道那会是什么后果。”

“后果?”抿了口咖啡,咖啡工程师不悦道:“这可不是什么有趣的笑话,那将会把一整架飞机的人都窒息而死,如果驾驶员开了自动驾驶的话,那么这架飞机将会像是游荡在天空上的幽灵一样,直至它耗尽所有染料,然后如同折翼的鸟儿一样掉下来。”

说着他还‘哈——’地笑了下:“折翼的鸟儿,我这句比喻听起来有没有莎士比亚的风格?”

“阿波罗522号航班,可能就是这样。”最初的工程师捂着脸:“十分钟之前,我们失去了和他们的联系。”

“……你说什么?他们在哪里?”

“天上,目标高度,三万四千英尺——”

『咣当————』

仅剩的半杯咖啡从工程师手中滑落,顺着他狼狈的西装往下晕染开一大片灰褐色的痕迹。

杯子摔在地上碎开,有什么东西,有什么东西在阳光下就如同这精美的陶瓷杯子一样怦然碎裂。

而后,那如同干涸血迹一样的深褐色咖啡,在所有人的视线里逐渐蔓延……

PS:今晚继续

第670节 0659-苏醒(不算加更

飞机·客舱

此刻的阿波罗522号航班上,位于客舱的乘客们,并没有等到来自驾驶舱的指示。

驾驶舱的大门,就像是一堵厚厚的墙,希望在墙的那一头,可是他们却被困在墙的这一头……

等到飞机已经穿透云层,上升到了三万四千英尺自动平飞之后,整架飞机都陷入了某种诡异的沉静之中。

整架飞机依旧在飞行,而且十分平稳,机舱里灯光明亮,甚至还自动播放着轻柔的机舱内音乐,

可是整架飞机里面,却半点人的声音都没有——

三万四千英尺,一万零三百六十三米,这个高度的气压想要杀死一个成年人,只需要五分钟。

低压对人体的影响不仅仅只是空气稀薄这么简单,但空气稀薄是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随着离地高度的增加,大气气压有规律地下降,而气压越低,就空气越稀薄,空气中氧分压也降低。

伴随着氧气浓度不住,肺内氧分压也随之降低,这样的话血红蛋白就不能被氧饱和,会出现血氧过少的现象。

登山的人或许感受过高原反应,但人类的登山活动和飞行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即便是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气压仅仅只相当于0.3个大气压,可人类也能够正常活动。

要知道理论上超过了一万四千英尺,人类就应该出现肌肉互相不协调和昏厥的现象了。

究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其中的适应过程……

飞机升上高空只需要三十分钟,而攀登珠穆朗玛峰,最快的世界纪录都是8个小时。

相比起登山的和缓过程,飞机上提供的氧气面罩的氧气,只能够维持十多分钟,就是因为在原本的飞机设计里面,考虑到了飞机的灵活机动性能。

能够迅速上升,自然可以迅速下降,至于说气压的突变?

呵,相比起氧气稀薄的窒息,难道气压骤然升高降低还不算是一件幸福的烦恼吗?

所以从一开始,飞机制造商就不曾专门为这一项安排更多的储量,天上又不是水里,只要下降到三千米就完全不用担心缺氧的问题。

在更多的情况下,氧气面罩都是考虑到飞机会因为各种意外而导致失压而设计的——比如说窗户破裂,比如说飞机舱门故障之后突然炸开,这种时候舱内外的压力差会把原本机舱里面的空气突然吸走。

所以飞机抬升的时候,专门有一项自动检查,就是检查氧气面罩是否在原位没有移动,一旦有变化就会发出警报声。

但是现在这架平稳飞行的A320XLR单通道客机,已经不用担心什么警报声的问题了。

一群幽灵,整整180名乘客和6名空乘外加两名驾驶员,这188名幽灵,此刻缓慢地驶入了德意志的上空,并且开始了最后的旅途。

但或许事情还有转机?

蓝星公认的最速珠峰攀登记录,公开的时间就是那个8小时10分钟的盘登记录——对方是一名夏尔巴人。

尽管这个种族的人广泛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两侧的不同国家,但对方可谓是土生土长在珠峰脚下的种族,这名最快的妇女甚至在后来创造了连续九次登顶的女性记录,为此主流社会甚至专门把『夏尔巴人记录』和『其他人记录』分开计算。

因为他们这些影子登山家的社会背景太薄弱了,薄弱到了主流社会都不愿承认他们的壮举,而认为这只是一种他们谋生的手段。

登山的圈子里有个说法,叫做只要有钱,那么夏尔巴人甚至可以把你抬上珠峰。

只不过如果有人去找到派姆·多吉花的话,询问一下她关于攀登珠峰这件事情的看法,那么她或许会给出另外一个不被人知晓的故事。

也是关于一个女人的,而且还是一个年轻的女人。

当年那个一个女人,为了寻找珠穆朗玛峰上的悬空寺,来到了绒布寺。

但后来她说这不是她要找的真正的悬空寺,为此对方曾经三度上下珠峰,而且是从不同的方向探索。

尽管并没有得到她想要的东西,可却创造了夏尔巴最速姑娘都为之瞠目的一项纪录——6小时47分钟登顶,对方是还从绒布寺出发的。

绒布寺在珠穆朗玛峰的北麓,这座蓝星最高的寺庙上只有一个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