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从主持人大赛开始 第401章

作者:剑仙你太白

2央广网:一本正经字正腔圆地讲段子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央视3知著网:李慕白告诉你国家级段子手是个什么段位?

4杂志《东西南北》:“炫腹大哥”李慕白:做一个“不正经”的主持人5微博@李慕白6新民周刊:《出口成段子,李慕白第二,没人敢称第一!“央視boys”让你爱上看新闻》】

用激光笔指着屏幕念了一遍,年约三十的小周解释道:“这六条素材,是大数据删选的2016-272017年点赞量最高的文章,堪称全方位的介绍了慕白在《共同关注》的功绩。”顿了顿,自信道:“我们的编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制作的视频我感觉很好。接下来,请各位领导斧正。”说完,点击了播放按钮。

康晖循声细看,看到屏幕先是一黑,跟着一行艺术字幕映入眼帘:【国家级段子手:渺小的人,也能有趣】看到这个标题,康晖便隐隐皱了皱眉头。

倒不是觉得标题不合适,只是最近出的几支视频都是这方面的内容,他怕粉丝们审美疲劳。

最最重要的是,现今固然有一批网友怀念曾经的《共同关注》,不过很明显国民综艺《挑战不可能》更胜一筹。

用粉丝们的话来说:李慕白离开新闻部后鱼跃龍门,一跃跻身为顶级主持人行列。

他这个恩师如今再发这种视频,司马昭之心岂不是路人皆知?

康晖是要面子的人,可不想让网友认为他在沾弟子的光,更不想让人以为他在毁弟子的前途。

心中这般想着,极具央视腔的声音和画面接踵而至。

只是越看,心里的失望感也就越盛。

光凭这样的文案,他可没把握从徐强手里夺回得意弟子。除非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只是那样的话,岂不真成了沾弟子光了?

讲真心话,康晖确实有培养接班人的想法,但也从未想过以牺牲得意弟子的前途为前提。

这几年来,他在李慕白身上倾注了很大的感情和精力,视之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和职业传承。

他一直希望,李慕白可以在新闻领域取得自己未曾达到的水准。

对于这样亦子亦徒的得意弟子,他怎么可能抱有私心。

从始至终,他一直希望李慕白是一个跟组使团,见证记录华夏乃至世界历史的新闻人,而不是风光无两的娱乐主播。

只不过,人言终究可畏啊!

思索着看完视频,面对满脸期颐的小周,康晖坚定的摇了摇头。

一番周折,满腹心事的康晖离开了002会议室,回到办公室处理起永远也处理不完的文件。

只是思绪始终在飞,根本无法让他静下心来工作。

扔掉笔,烦闷的拿起行程单看了看,发现接下来的时间没有离不开他的事情,都已经安排的井井有条。“现在走,应该没事吧?”

坐在沙发椅上如此呆愣了半晌,康晖终是疲惫的选择了心灵港湾-一家。

只不过还没容他离开新闻部,半道上就被央视频的记者给堵住了。

这是提前打过报告的采访,为直播带货造势。

作为常人口中的三好学生,康晖根本无法拒绝这样的请求,儒雅笑着和采访记者相约来到了餐厅吧台处。

面对镜头聊着聊着,话题不可避免的聊到了得意弟子身上。

而一说起李慕白,康晖就像老父亲似的,总有说不完的话题、道不尽的优秀。

“自从有了慕白,你可以看到在网吧一群游戏队伍里,看到认真琢磨央视新闻的大学生,实在是一股清流;还可以看到,全家人像追剧一样,追着《共同关注》看。

在这个纸醉金迷的世界里,年轻人会追星,作为人生榜样。

有的榜样会告诉你,颜值即一切,可慕白会告诉你,言值即颜值;有的榜样告诉你,你无知的样子,真有综艺感;慕白会告诉你,你无知而不自知的样子,真可悲。”

洋洋洒洒说了一段打算写进自传里的话,康晖不停道:“翻翻慕白的微博,发现无外乎这五样东西:知识点、书法、水浒、足篮球、粉丝P图。

在微博上,他用段子写了自传,概括了他简单却又趣味盎然的生活:年轻观众有样学样,也写了一首优美的诗回他:看到观众还处于学生时代,他给他们上语文课:他时刻提醒学生粉最害怕的数学公式:他甚至押中了去年的高考题,不枉观众707们转他这条“锦鲤”。

学生观众粉上他,就等于粉上了一个全能老师,随时给你补课,随时敦促你多读书多看报,这是含金量极高的榜样力量。”“都几年过去了,还是一直有很多观众疑惑,这些押韵的段子究竟是谁写的?

其实,都是慕白平日里琢磨出来的。

在上节目之前,他总会一个人静静地打磨稿子,读书写字。”

“你说的对,很多观众都猜测,一个爱讲段子的人,要么是个逗逼,要么是个网瘾少年。

其实,镜头下的他是一个特别宅的人。用他的话来说,那就是:安宅正路。

要以仁居心,以义行事;宅不出户。

能穿拖鞋解决的事绝不穿皮鞋出门,所以说床以外的地方都是远方;宅情曰章,位言曰句。

创作要把情意安排在合适的处所,语言安置在适宜的位置。

一个人的说话里,确实藏着他走过的路。

当宅男宅女都沉浸在刷剧、玩游戏、瘫沙发时,“骨灰级”宅男慕白却选择躲在书斋,写书自嗨。

用书法表达节日祝福,表达对爱心人士的尊敬,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第679章是个人都羡慕李慕白

第679章是个人都羡慕李慕白

“他还喜欢钻研殷商甲骨、战国钱币、秦汉瓦当、哥窑瓷瓶……

这些历史会让人觉得很有门槛,可他总能接地气地用在他的新闻稿里,让你不知不觉地吸收。

于他而言,生活的智慧,可都来源于古人走过的路。哪怕讲段子,慕白也有自己的标准:幽默不失分寸,创新不离主流。

这跟他喜欢《水浒传》有关,骨子里是个悲观理性的人。

在水浒传里,一百零八好汉看清世间百态,嬉笑怒骂,入木三分。

既然看清百态,那就用开阔的心态活着,看得透,把评书和段子融入新闻稿里,用话语笑对生活。”温和而笑说到这里,对面的记者小雯忍不住开口打断。“康帅,很多人都说您是慕白的恩师。”

眸光沾沾盯着康晖,小雯笑着道:“听您讲了这些,我更觉得您是他的知己。”待小雯郑重说完,康晖忍不住摇头而笑。

(心里道:知己算不上,只不过特别的投眼缘。

他其实和李慕白是两种截然不同性格的人,一个稳重一个洒脱,对人生的规划亦是完全相反。

不过最终殊途同归,做最强新闻人的目标始终是一致的。

用金系武侠来形容,他属于华山气宗的类别,一招一式皆有定数,遵循前人教导绝不逾矩。

李慕白则属于气宗剑宗的融合产物,甚至无拘无束的剑宗占据更大比例。

这也是他为何一出新闻部,就有种一遇风云便化龍的感觉。

性格决定成败,这一点康晖承认自己做不到。

而这样性格相左的人,加上年龄差摆在那里,彼此像知己般交心是不可能的。

网友说的亦师亦父才是正解,两人感情还是很深厚的。

沉默片刻,康晖儒雅微笑道:“我们不是父子CP吗?咋突然变成平辈了呢?”愣了愣,小雯哈哈而笑。

听懂深意的她不再介怀这个问题,好奇道:“康帅您刚才说,慕白骨子里是个悲观理性的人、。?”

轻点了点颔首,康晖转着杯子低声道:“每一个在舞台上为大家带来笑声的人,他的内心一定是孤独的。

就像人们评价卓别林和周星池,说喜剧大师通常是悲剧大师。

因为水平最高的喜剧往往是笑中含泪,让你开怀大笑的同时有所深思,那才是最高境界。

慕白现在的职业和境界肯定不如两位喜剧大师,但他令人捧腹的段子,哪一条没有道理在里面。

而且他非常热衷慈善,星艺雅集的成立他就出了大力。

还有他的《明朝那些事儿》,拜读多遍依然意犹未尽,绝不像年轻人的阅历可以写出的作品。

这样的年纪不正是风华正茂之际吗?

可他却热衷做这些事,喜欢躲在书斋看书,你说他能不是悲观理性的人吗?”小雯无言以对,觉得“康父”说的好有道理。

同时,一直在她面前嬉皮笑脸的李慕白瞬间变的高大上了很多,脑海里的形象熠熠生辉。

康晖不停道:“慕白说过,英雄可以不问出处,但是不能没有归宿。作为一个主持人,他的归宿一定是在央视的主持岗位上。”最后这句话是必需点赞的。

同公司的小雯认同点头,背诵着李慕白的名言名句道:“牢记新闻人的职业操守,做权威而不高冷的新闻,放下身段,做有温度的新闻。”“对。”

开朗一笑,康晖满意道:“正因为他放下了身段,观众们也随时在屏幕前等着他,等着他带来有温度的新闻…记得在他的一条微博里,最后一句我格外印象深刻:喜欢躲在书斋,写个文章自嗨。

我是一粒尘埃,所以不太好掰。

于他而言,无论成就多少,放眼天地,每个人都是生活里的蝼蚁,不值得一提,但每个人都可以去增加生命的厚度。

无论生活多跌宕起伏,多渺小平凡,但你可以选择做个有趣的人。最起码,能学着说些有趣的话。”

回忆着说完,康晖总结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慕白,他是天生的新闻人,他有一颗赤诚的新闻人之心。”

除了左耳朵有些发红发热,已经坐进影厅的李慕白肯定是不知道康晖的赞誉了。

在B12影厅最后一排最右侧,小两口在昏暗的环境里嘀嘀咕咕说着话。

这时候电影还未播放,观众也未坐满,巨幕里正播放着长达10分钟的片头广告,倒不渝有人说他们没礼貌。“看个电影还得选最后一排,别人都抢前三排,我们抢最后一排,简直太坑了!”嘟囔着,李斯斯戴上了她的圆框眼镜。

这么多年经常看书、录制节目,视力不可避免的近视了,度数接近300度。

这度数平时生活没多大问题,不过看书看电影的时候就必需得佩戴了。

尤其这会儿坐在最后一排,不戴她根本看不清屏幕里的内容。

滋溜了一口饮料,李慕白眸光清明的低声道:“…r平常心,平常心~谁让你是明星呢!

话说这幸福的烦恼别人羡慕都羡慕不来,你还埋怨起来了!”

瞪了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爱人一眼,李斯斯拿起爆米花狠狠塞了一口,决定化悲愤为食量。

明明这家伙最不心疼眼睛,经常熬夜关灯看手机,视力却偏偏非常的好。

再想想她时不时做眼保健操,滴缓解疲劳的眼药水……度数却变得越来越大。

港真,作为妻子她都羡慕上天对待丈夫的不薄!

前不久热搜上还挂着#是个女人都羡慕欧阳那那#这条博文,羡慕小女孩的幸运和人气。

说实(赵得的)话确实够羡慕的,但比之自家老公就小巫见大巫了。

富三代和富一代,她永远选后者。

心中犹自哀怨着,李慕白关心道:“小心噎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