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从主持人大赛开始 第442章

作者:剑仙你太白

“我们的大一统传统,有很多源于大一统状态本身,在一次次大一统中得以加强。

在没有大一统的状态下,传统是靠着惯性在延续的。

时间长了,是很难一直延续的。

我们文明的老本虽厚,但没有一分是多余的。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可不仅仅发生在八百年前啊!”

弹幕又是一阵认同,很多文盲更坦诚表示自己都没听过‘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这句话,李慕白简直是降维打击。。……。求鲜花0华谊一众高层都看的捂脸,只觉这一届的观众太不要脸,简直刷新他们的三观。

“回到对电影八百趋于两极分化的评价这一个现象。

电影剧情与表现手法的角度姑且不论,因为那更多的只是个引子而已。

实际上的问题在于,我们应当如何评价那只軍队,以及主导那支軍队的政釜?

而这,会引出一个更令人痛苦的问题。

现在并没有到盖棺定论的时候,也不具备盖棺定论的条件。

对八百两极分化的评价,无论向哪边偏,本身就是我们国家与民族的苦难时代,尚未结束的一种映射。

甚至可以说,对八百背后的历史进行评价,仍然没有进入历史的范畴。

就像八百中,淞沪会戰殿后的为什么不是历史上真正殿后的东北軍,而是遭殃軍?

那是因为东北軍确实已经死了,对现实没有影响了。

而遭殃軍的后人还在岛上以蓝的方式活着,他们的态度,对我们国家的未来仍然有着很大的影响。

所以这个功劳,当然是给遭殃軍比较合适。

站在他们的角度,他们当然也有能力、有需要去争这个功劳。

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是一块提升身价的砝码。

八百这部电影,确实有遮不住的蓝萤味。

与其批判这种味道,不如去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味道?”杀人诛心,莫过如此。

这下子,除了弹幕疯狂叫好外,华谊高层的脸色都变了,变得格外狰狞。

看着刷满屏幕的‘一语道破’、‘但悲不见九州同’、‘明白了,因为它还活着’,一颗颗心都在滴血。

因为他们知道,覆水已经难收。

纵然不会是所有人都认同这个观点,但经过国家主播的定性,他们自动会弥漫上一层蓝色。

民智逐渐觉醒的最后时刻,这种颜色肯定会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注定会被淘汰。

而他们还不能辩驳。

因为站在这个角度看待剧本,确确实实有浓郁的蓝味儿,李慕白并不是无的放矢,他是有根有据的。

深吸一口气,大王决断道:“必需挽救,必需拍摄其它主旋律电影,必需尽快拿出方案~~”一。

第747章不做历史老师可惜了

第747章不做历史老师可惜了

听着大王近乎低吼的声音,在场所有人的脸色都难看到了极点。

八百,死了啊!

投资的那么多钱,以及股市上惨绿的数据,皆因为李慕白的这次定性而雪上加霜,将遭受再一次的暴风雨般打击。

哪怕最后扛过去,国内能容许上映,这样的渔轮局面下也难有大作为,至少达不到‘灵丹妙药’起死回生的作用。

而华谊,急需一颗起死回生的爆款电影。

可急切间又哪能想到妥善的办法,反而脑子一片浆糊,根本没有亟待的灵光一闪。

一众人的表情更苦了,连带着恨起了‘带刀侍卫’李慕白。

固然执刀人是广雷,可这把刀也忒狠了!

相比于华谊的一众高层,网友们就欢生多了,很喜闻乐见这样的场面,弹幕沸腾热闹到不行。“如果“七五三”这稿子是李慕白个人所为,我只能说他,底蕴深厚,秒杀一众时评人”“这期的视角真是高屋建瓴了”

“说实话,李慕白的这期视频,有文史基础的人听的绝对津津有味,但是缺乏历史基础的人绝对是听的云里雾里的。”“我觉得说听不懂的,要么你对着视频找找典故,要么还是早点右上角吧,别老发个评论显摆你的无知”“作为一个小朋友,我听了半天确实没听懂讲的什么”“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什么意思啊?”

有不少网友不耻下问的提出了这个问题,李慕白这时也对妹妹做着解答。“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这句话是讽刺。”

点明了一下主题,详细解释道:“北魏拓跋焘是鲜卑人,小名佛狸,曾统一北方,占据汉人大半江山。

宋文帝刘义隆时期更是惨败于拓跋焘,使得拓跋焘饮马长江,自己只能‘仓皇北顾’。

可到现在,人们竟然把以前的刽子手当成神祗一样祭拜,这令辛弃疾痛心疾首。

因为此时北方江山也被侵略者金人占据啊!

人们已经忘却了国仇家恨了吗?

忘记了北方的汉人被当成奴隶一样对待吗?忘记了佛狸祠其实是汉人之耻吗?”

李慕青毕竟是高三优秀学子,阅读理解还是很厉害的。闻言,恍然点头道:“懂了,原来是这么个典故啊!”

‘嗯’了一声,李慕白补充道:“八百这个电影,说穿了就是拜祭,而忘记了水旱蝗汤等。

今人得到了前人的成果,却不记得前人的苦难。

这才是华谊被针对的主要原因,这部电影被抵制的主要原因。”

李斯斯这时开口道:“我俩领证件照的时候,不是拍了一组民國学生照吗?”“嗯。”

“当时有粉丝就讨论过,说如果你回到民國会怎样?”

李慕白并没看当时的评论,闻言好奇道:“粉丝怎么说的?”

笑了笑,李斯斯柔声道:“说啥的都有,不过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一个河南的粉丝。他说对于河南人来说,跟他们说回到民國,其实就是咒死。”

愣了愣,李慕白喟叹道:“确实,那个时期的河南人真的太苦了!”伴随他感慨的,是平板里他的声音。

“两宋儒家,皓首穷经研究了三百年正统问题。

而你要是拿这个问题去问汉武帝时期的董仲舒,他估计会说我们不如去研究怎么教化匈奴,陈兵西域吧!

去问王阳明,他估计会说:我们不如一起研究竹子吧!

为什么呢?

因为正统问题在汉唐明,并不是学术界里很重要的问题。

(11【6156618896】【30003114271】)但是在两宋,可不止是学术问题了。

乃至于问题就不在学术。

千言万语,敌不过一句‘但悲不见九州同’。

毕竟辨经三百年,也不如赵光义在高粱河打一场胜仗能解决问题。

大儒朱熹论述正统性论述的再深刻,也摘不掉南宋割据政权的名号。

顺便说一句,明朝人眼里,唐虞三代之后,其实也就他一个王朝是正统。”

作为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的华夏人,李慕青和许许多多年轻人都听得大为认同。

但悲不见九州同,这句话简直说到了她们的心坎里。

佩服的看着哥哥,李慕青嘀咕道:“哥,你不做历史老师屈才了!”洒然打了个哈哈,李慕白收下了这个马屁。

自从《明朝那些事儿》第一册畅销百万册,歌词入选大学语文课本,他已经是公认的明史小公举了。

就连清北人复等高等院校都向他发出过邀请函,希望他能举办讲座,传播一下青年人的知识……

名校对他尚且如此尊重,妹妹的赞誉还是太过肤浅了些!

李斯斯则担忧道:“华谊毕竟是娱乐圈的老资格,这些年被他们整垮的明星也不在少数,他们会不会?”李慕白还未来得及安慰,李慕青就好奇道:“嫂子,整倒过谁啊?”

“媳妇的美好时代里的男主角黄海玻。”

待李慕青表示知道这个人,李斯斯就滔滔不绝八卦起来:“据各种坊间传闻所说,他就是因为拒绝参演华谊的电视剧,才被王氏兄弟给陷害整垮的……”事实证明,八卦是女人的天赋技能。

别看李斯斯性格端秀大方,在这方面一样免不了俗,和闺蜜交头接耳基本是常态。

李慕青同样如此,听得那叫眼冒精光。

无语摇了摇头,李慕白将视线重新转向平板电脑。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后人总是不太体谅前人的,毕竟他们承担着前人所作所为的后果,却没有受过前人的苦,体验过前人的难,也没有享过前人的福。

就像罗馬希拉克略大帝,一生多少文治武功,抵不过那句:美丽的叙俐亚啊,永别了!

罗馬科穆宁王朝,接手的是何等令人绝望的烂摊子。

但历史记住的是什么?

不是他怎么摆脱01那副烂摊子,而是那永远没有收复的安条克、是威起斯洋大人的特权、是十字軍的肆/虐,以及在那之后永恒的沉沦。

又有谁记得?

(那几代人苦心经营出的中兴局面,那一度似乎并不是梦想的罗馬复兴大业。

又有谁记得?

那其中有多少身不由己,有多少委曲求全。

我们不是封建王朝,评价之前的历史当然也不能完全按照封建时代的逻辑去推测。

但是首先,我们得把之前的历史真正变成历史。

因为只有把棺材板盖上,才能定论。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与其继续讨论这幕悲剧如何写下去,不如尽早的结束这幕悲剧。

我们应该做的,是为中华史的编撰创造足够的条件,至于如何评价八百,就留给史书去评价吧。”。

第748章还蛮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