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从主持人大赛开始 第605章

作者:剑仙你太白

[我们喜欢赵本售的小品,到底喜欢的是什么?

为了做这一期视频,我看遍了所有赵本售的采访和幕后记录,才发现,虽然我们每年都在循环播放本山小品,却还是忽略了很多细节。长按三连,马上开始。1响应李慕白话者不胜枚举,点赞、收藏、关注三个数据开始疯狂刷新。更多弹幕则是哀叹他们习惯三连再看,三连的早了。

目睹这一幕,张哲瀚笑了笑,复又叹了口气。

在经纪公司的营销下,他出道以后没少直播出视频,可除了雇佣的水军营造的假象外,根本没体验过这种万众景从的感觉。

人比人,真的会气死人!

差不多的年纪,差不多的学历,呈现出的水准却如同燕雀与鳯凰之别,太打击自信心了。

(『若水1首发』群1号【6156618896】【30100131421171】)经纪人察“九四零”觉到了他的表情变化,宽慰道:“阿瀚你的事业才刚刚起步,相信未来一定是很美好的。”顿了顿,笑着道:“现在顶级流量明星都不敢跟李慕白比,一比心态就容易崩,所以你懂?”

看着挤眉弄眼的经纪人兼好友,张哲瀚揉着鼻子苦笑连连:“这点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我就是有些茫然!”“茫然什么?”

指着平板电脑里的画面,张哲瀚低声解释道:“你看看这密密麻麻的弹幕,字里行间充斥着对李慕白人和事业的认同,这样的待遇,是他用真本事拼来的。”经纪人:“那肯定的,这点谁都清楚,你想表达的是?”

苦笑着指了指自己,张哲瀚苦涩道:“为了这次名人赛能博出头,我们整个公司的人费尽心力,我也练了整整一年投篮。比赛马上要开始了,我们还是这般的诚惶诚恐,真的显得我好渺小!”“呃~~~~”

经纪人一时间无言以对。

事实确实如此,他们整个公司费尽心机的结果,或许对于李慕白来说就是一次游戏,无足轻重权当锻炼的游戏。

斟酌了一下用词,经纪人重申道:“有些人,你不能以常理度之,毕竟姓李还有个白字的,古往今来就没一个简单的。”怔怔望着一本正经的经纪人,好半响,张哲瀚哑然道:“你说的好有道理,我居然无言以对。”伴随他感慨的,是耳机里李慕白的声音。

[大家都说不喜欢看现在的春晚小品了,说不好笑,没有本山小品好笑。

但究竟怎么判断好不好笑呢?

其实观众的笑声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做了个本山哈哈表,统计了下21年本山小品里台下观众到底笑了多少次,大家可以找找自己最喜欢的小品,看看观众到底笑了多少次。]很快,一张表格映入眼帘——【《卖拐》时长11分钟、笑声次数30、平均一分钟笑27《昨天今天明天》时长17分钟、笑声次数51、平均一分钟笑3《买车》时长14分钟、笑声次数53、平均一分钟笑38…】

看着这份耳熟能详的名单,网友们满是感慨和怀念,很多人甚至生起了重刷一遍的想法。

[赵本售一共上了21年春晚,一共演了342分钟,观众笑了935次,平均每24秒笑一次。

最成功的要数白云黑土系列,一个小品看下来,能乐五六十次。

而去年春晚,一个众星云集的小品,14分钟,台下观众只笑了10次,还有很多只是礼貌性的鼓掌。]这一段话莫名熟悉,弹幕开始疯狂@郭德刚。

老郭无辜躺枪,但看着这个数据对比,他除了苦笑咒骂李慕白没事找事外,亦是真心觉得赵本售厉害,在春晚这个舞台上他干不过。

这般想着,他决定拒绝以后春晚的邀请,就让小岳岳去代表德雲社得了,他这班主要隐居幕后。

张哲瀚不可能知道郭德刚的想法变化,这会儿看着满屏幕@老郭的弹幕,他只觉得好笑。

不知道这次以后,老郭的仇人名单里会不会加个李慕白?

[可能很多朋友觉得,小品好不好笑取决于剧本,就像影视行业一样,编辑是最最不可或缺的一环。]难道不是吗?

张哲瀚和很多弹幕共同冒出同一个问号,俱皆黑人问号脸。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观众越来越理性和多才,已经有很大一部分人开始追捧编剧和导演,认为这才是电影电视的灵魂人物。

比如口碑剧《大宋少年志》和正在拍摄的《庆余年》电视剧的编剧王卷,比如正午阳光的制作团队,比如隐秘系列的编剧紫金陈,比如《毛骗》系列的李洪绸团队。

因为口碑,这些人拥有大批拥趸,也极受资本市场的欢迎,难道还不足以证明剧本的重要吗?

[在赵本售的小品里,编剧负责写故事,提供思路和大致框架,很多台词包袱都是赵本售自己边排练边侃出来的。

比如《红高粱模特队》,剧本里本山和范炜说的是:猫步是什么?是不是猫在散步?结果赵本售现挂改词,成为我们后来看到的这段。] VCR——【赵本售:我觉得猫走不走直线,完全取决于耗子】

看到这段经典名场面,除了“耗子尾汁”这疯狂响应时事的弹幕外,缅怀和笑声占据了最多的篇幅。

即便已经看过了无数遍,再看依然忍不住的让人发笑。

真的,电视剧里的亮剑,小品里的赵本售,就是有这种神奇的魔力,百看不厌!

[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包袱、每一个人物怎么发展,一切都是未知的。

赵本售和搭档不断的碰幢,再经过一遍又一遍的彩排,才定下最终炉火纯青的表演。]画面切换,内容是赵本售在他的专属包间里的排练画面,不同的服饰和灯光亮度下,经典台词一点点变成大众熟悉的模样。

01那感觉怎么说呢?

真的是差一个字感觉就不一样了,可见赵本售当初付出了多少心血。

念及于此,弹幕愈发鼎沸。

“怀念那些年的“我去睡会儿,赵本售出来喊我”的时光!”

“我女儿12年出生,从没看过赵本售的小品,今年实在没意思,我和老公就找出了赵本售的小品出来看,我女儿马上就喜欢上了,连续好几天了,每天都要看。”

“快乐是相通的,是不分年纪的,是真的可以永流传的。”“本山大叔都是造梗,后起之秀大多是玩梗,造梗的不多了”“现在春晚不是打开听个响的吗[妙啊]”

“说对了,背景音乐而已,打开增添个热闹气氛,该干别的干别的”。

第1043章传奇梗王和神奇段子手

第1043章传奇梗王和神奇段子手

弹幕沸沸扬扬,看的春晚节目组核心成员们满是感慨。

其实促成这支视频的原因,既有还赵本售人情的因素,也有节目组想藉此机会看看网友的反应,是否真如每年春晚结束后的骂声一片一样。

事实证明,确实是骂声一片,而且还骂的很凶。

尤其当李慕白列举出那些数据,清晰呈现出本山大叔的小品到底有多好、有多经典的时候,就更让网友们吐槽近几年的春晚成色。

这让节目组核心成员们倍感无奈,一个个对着显示屏苦笑连连。

作为央视最具含金量的剧组,春晚节目组里的工作人员肯定是优中选优,是台里最精锐的一批人之一。

藏龍卧虎的央視里最精锐的一批精英,可想而知他们并非冥顽不灵、顽固不化之辈,他们也清楚问题出在哪里。

赵本售的小品已经证明了一个铁打的事实,那就是有创意的作品就像金子,不管多长时27间都会发光,即使梗已经过时,现在看依然能笑得出来,这是接地气的黄金作品。

现在的小品不仅缺乏创意,更是硬上高雅,结果就是东施效颦,弄巧成拙,越来越让观众排斥。

还有一点,也是最核心的一点。

这几年的春晚已经脱离了人民群众,逐渐向讨好何不食肉糜的人的方向靠拢,没事就讲大道理。

老百姓看春晚是全家老少放松,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情怀,是逐渐形成的传统,并不是来听大道理的。

就像以往的小品,既能让人笑得出来,印象深刻,又能让人从中挖掘出社会层面的讽刺。

用一位著名大V的话说:春晚的衰败,并非科技发展的结果。

科技发展了,人们看本山大爷的小品照样笑得很开心,只能说现在的做的真的有点烂。

国家的春晚是一处展现人民风貌风采的舞台,近些年来的春晚,搞笑的成分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无脑刷梗和强行煽清。

貌似歌舞升平,但是真正的明眼人能看出来,这才是缺乏国家自信力的象征。

以往的小品,大气、接地气,展现老百姓的生活,仔细思索还能看出来社会矛盾,可以说当年的春晚就是现实社会的缩影。

而越和自己的生活接近的小品,人们越乐意看,才有真正的意义。

现在的春晚则弄得人不人鬼不鬼的,真的连他们自家人都不愿意看。

可是,莫得办法啊!

现在他们头上的那些顶头上司们,行事风格像极了人民的名义里的“心怀宇宙孙连成”,抱着少做少错多做多错的态度,消极的一匹。

有这样的顶头上司,他们纵有搬山填海之能,也只能束手束脚的徒呼奈何!喟叹声中,视频里的李慕白不停道:[所以为什么本山小品这么好笑,就是因为本山大叔太有搞笑天赋了,他就是那种现挂能力贼强的人。在和宋眈眈合作时,宋眈眈不会出包袱。]话音落下,是一段宋眈眈的采访花絮。

这位口碑褒贬不一的著名演员,在央视的镜头下亲口承认她跟本山大叔没法比,称搭档就是全身挂满包袱的人。

这段采访逗笑了观众,因为这期视频的主讲人也有个外号,叫长满韵脚的男人。

刚刚入职央视的时候,李慕白就用他的段子惊滟了整个时光,改变了新闻冗长不好看的形象,使得一大批年轻人疯狂追捧起央视新闻。

一个身上挂满了包袱,一个细胞全是韵脚,可见牛笔的人注定在某一领域是出类拔萃的。

就像宋眈眈,虽然她亲口承认她不会甩包袱,但抛开个人形象不谈,所有人都清楚她是一个专业素养非常优秀的喜剧演员,甩包袱本事在女性演员里首屈一指。

首屈一指的演员都自愧弗如,可见本山大叔的伟大和不俗。

便如因为李慕白的出现,现在新闻频道的主持人们疯狂内卷,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上演各种段子播报。

对此网友固然大呼好看,可从始至终并没有一个人认为他们超越了国家段子手。

李慕白一本正经讲段子时的那种状态,那种快要溢出来的灵气,那肉眼可见的才华横溢,真的令人惊叹!

[赵本售不仅包袱多,而且堪称金句制造机,每一年他的小品都会诞生新年的流行语。]视频花絮一一【本山语录:猪撞树上了,你撞猪上了吧?

小样,你穿个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伙夫。】

看着这些名场面,弹幕大呼“DNA动了”,可见这些名场面到底有多记忆深刻、有多深/入人心。

[甚至可以说,是赵本售凭一己之力重塑了我们的语言。

我们知道的很多梗、很多常用语,其实都是出自赵本售的小品里。

比如表示有非分之想的时候,就会说:要什么自行车啊,要啥自行车?

贪小便宜的行为叫薅羊毛,那句薅社会主议羊毛是不是特别印象深刻?

忽悠最初的意思是晃荡,结果因为经典的《买车》,现在变成了骗人的意思。表示闲聊一会儿,不会占用太多时间,就说:那你就再陪我唠十块钱的吧!]尘封的记忆不断被940勾起,弹幕因此变得格外密集。“不是当年的流行语,是特么永远的流行语”“本山老师是梗王,我愿称之为最强[奥利给]”

“咱李慕白也是名场面制造机啊,看看他的履历,名场面简直数不胜数”“一个是传奇梗王,一个是神奇段子手”

“卧槽,这些梗我现在都在用,原来薅羊毛出自本山大叔”“以前的小品产段子,现在从网络段子里产小品”

最后这句弹幕刚刚出现,李慕白也感慨说出了类似的话。

[以前的小品是创造流行词,现在的小品是尬抄流行词。]镜头切换,李慕白不停道:[赵本售会刻意避开当下流行,去预测和创造自己的流行。在和宋眈眈的小品《说事儿》里,他们就预测“相当”这个梗会火。]视频画面——小崔:参加的活动很多吧?

宋眈眈:那……相当多。

宋眈眈:那家伙,那场面,那是相当大!

宋眈眈:那是相当期待!

赵本售采访画面:就是她的重复几个“相当”,我觉得跟社会的这个话题可能有一些契合。

就是那种把自己无谓的夸大,这个台词可能会流行。

第1044章诸神之战的时代

第1044章诸神之战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