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从主持人大赛开始 第70章

作者:剑仙你太白

“大家好,欢迎收看由植根中华沃土,耕坛美丽华夏的华夏农业银行独家冠名播出的《华夏诗词大会》,我是董箐。”“哗哗哗!!”

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直播渠道不多的弹幕也已经盛赞开了。“表白女神!”

“卿卿,我好中意你啊!”

“农业银行赞助了两季,很少有银行赞助节目的吧?”

“这种好节目一般公司不愿意赞助,让我想到了拍摄86版西游记的时候,导演到处借钱,最后竟然是铁道部工程局的一百万救了命!”

“这样说来,为农行点赞!”

看着挂墙显示屏里的实时弹幕,后台等待上场的李慕白由衷为央霸的有钱点赞。

这上亿高科技玩的太溜,地方台平时哪里玩得起?

而且高科技和古文化融合的也很好,舞台大气华丽,比赛文采飞扬,端的令人心折。

只可惜,节目就是好看不红!

想想连赞助商都一直是国营企业赞助国营企业,就给人一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寒酸感觉。

但董箐的《华夏诗词大会》真的很精良,处处透着匠心和诚意!

李慕白身边站着‘寒酸’节目组的编导赵音奇,此时正和他一起观看实时弹幕。

见氛围良好,赵音奇低声道:“慕白,等会儿和百人团对垒的时候,你有信心对到一百句以上吗?”

李慕白闻言认真点了点头,自信道:“赵导您放心,从小我爸就逼着我背唐诗宋词,走到最后的自信还是有的,我尽所有努力。”

心里自豪道:我可是有系统的男人,为了参加这档节目,把《唐诗一万首》和《宋词五千首》挨个看了一遍,你说我能不能赢?

感受到李慕白澎湃的自信,赵音奇松了口气……

今天这场比赛最大的卖点就是李慕白Vc百人团了,若是能上演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战……

心中畅想连连,赵音奇微笑道:“这点我很坚信,你可是智商160的大才子,对垒一千人我都觉得不在话下。”李慕白顿时苦笑不迭:“赵导,您就别打趣我了!”

赵音奇笑了起来,慈眉善目道:“我没有打趣慕白你,我是真看好你……好了,董箐在叫你呢!”李慕白循声望去,挂墙显示屏里董箐果然正在介绍他这个嘉宾。

“今天,我们照例邀请来了两位大家都熟悉的点评嘉宾康振老师,还有易钟天老师。”“哗哗哗!!”

待掌声落下,董箐优雅大气道:“除了两位老师,节目组也响应我们百人团选手的号召,邀请来了最近很红很红的大才子李慕白,掌声欢迎!”董箐话音刚落,百人团里就爆发出了非常刺耳的欢呼声。

这些欢呼声绝大多数是由年轻女孩们贡献的,摄像头扫过,一个个眸湛精光、喜形于色。

这倒不是作假或作秀。

事实情况确实如此,现在的年轻女孩01们确实对横空出世的李慕白非常青睐!

像人气选手武艺姝就在微博上转载过《如果没有李白》和《猛人杜甫》,也转载过古色古韵的《断桥残雪》。

更遑论李慕白还是央霸自己人,情商不低的她们焉能不送上如雷掌声!“加油!”

在赵音奇的鼓励声中,李慕白深呼吸一口气,拉了拉西装下摆走上了舞台。“哗哗哗!!”

掌声更热烈了,弹幕亦变的绵密起来。

三万一千人有两万五千人冲着李慕白而来,这样概率下中奖的五百位幸运观众,可想而知李慕白的粉丝有多少。

徜徉久违的掌声,李慕白笑容儒雅的走到了舞台中间。。

第122章吊打年轻一代的水准(第2更)

第122章吊打年轻一代的水准(第2更)

诗词大会不像主持人大赛那般硬核,文人墨客,还是要啰嗦一下的。

没有自我介绍,也不需要自我介绍。

对着易钟天、康振的方向鞠了一躬,李慕白直接就在舞台上开始了开场白。

“来诗词大会前导演问我:李慕白你讲了李白,讲了杜甫,引发了规模不小的唐诗热,那你最喜欢他们两个当中哪一个呢?”这话说出,不止百人团妹纸们期颐,连董箐都好奇了起来。

她亲眼目睹了两篇佳作的诞生,这些日子凭栏观史,对李杜二人到底谁伟大也有自己的判断。

不过她更好奇引起这番论战的李慕白的看法。

以李慕白令人惊滟的才华,或许解答的会很有趣呢!

思虑间,李慕白微笑道:“纵观古今,我们华夏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光耀万古的诗词大家。可在无数人的心中,排名前三列的大概率依旧是李白、杜甫、苏轼,我也不例外。”这确是实话,所有人听得颔首。

(『若水首11发1』1【6566181896】1【300031141127】)27第一季《华夏诗词大会》举办前,在历时10个月的前期准备中,做过一个超过三十万人次的问卷调查。

最后的结果不出人预料,有百分之九十二的人在最喜欢诗人选项里勾连了这三人。

可以说,李白、杜甫、苏轼确实是千百星辰中最闪亮的那三颗星,光辉照耀万古长天。“点赞点赞,最牛的确实是这三位大佬了!”

“李慕白不够专情呀,居然三个都喜欢,这博爱的,我断定他会在女人身上摔跤(坏笑)”“日,你别咒我慕白好不好?”

“为李慕白和古丽那扎这对青梅竹马打call(加油)”“我喜欢辛弃疾。“我喜欢曹操。”

弹幕各抒己见,其中关于李慕白‘博爱’这一点,很是让500位在线观众热议了一阵。

李慕白不知道这闹心事,淡淡笑着,声音清朗道:“唐诗我最喜欢李白和杜甫,宋词我最喜欢苏东坡。

因为我能体会到的人间情感,都可以在苏轼的诗词当中找到寄托和呼应。就像我们会看到不思量自难忘;我们也会看到老夫聊发少年狂;我们会看到也无风雨也无晴;我们也能看到人生几度秋凉。”“哗哗哗!!!”

佩服的掌声响起,人们感觉到《主持人大赛》内味了,一个个无比期待起来。

而且这四句概述了苏东坡跌宕起伏的一生,听的康振和易钟天都忍不住微笑鼓掌。

细微处见真章,这小子确实有才!

沐浴掌声,李慕白不停道:“今天是《华夏诗词大会》第九场的比赛了,一切渐入尾声。我很荣幸收到这份邀请,在这里我也想借苏东坡的两句词送给大家,表达我的心声。”顿了顿,声音拔高一度道:“今后无论各位身在何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哗哗哗!!”

现场的掌声更热烈了,弹幕在这一刻亦变得无比喧嚣。“气场太强了,全程都被李慕白吸引(震撼)”“浓浓的央视范儿,秒杀现在所有90后主持人!”

“你好帅哦,我好喜欢(花痴)”

“不如《主持人大赛》时震撼人心呢!”

“大哥,他是嘉宾,不能太喧宾夺主好不好(白眼)”

舞台上,结束开场白的李慕白向百人团萌妹纸们招手示意,面庞上洋溢着帅气的笑容。

能得到这些才女的喜欢,对他来说无异于最大的表彰。至于那位胡子拉碴还不停鼓掌的油腻大叔……泥奏凯!

董箐这时也优雅的走到了舞台中间。

没有闲话家常,微笑道:“既然来到了这个舞台,按照传统,慕白你就念一首诗送给我们的选手吧!”流程如此,李慕白自不会拒绝。

沉吟片刻,认真道:“我父亲曾经说过,每一首古诗词,都是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故事。

它不仅词句优美涤荡人心,也蕴着诗人毕生的意志和精神,更表达着仲夏民族古今相通的人性。而这个古今相通的人性,恰恰是华夏文化内心深处的梦。”

顿了顿,打比方道:“就象某一天我们带着满身疲惫走在回家的路上,会突然想起一首唐诗: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于是,我们大梦初醒!

原来那风雪迷漫中的夜归人就是我们自己呀,心里一下子就有了说不出的温暖与感动。”话落,意境也一下子就有了——仲夏民族共通的那种镌刻进骨子里的诗情画意,让李慕白这一段话格外有心灵共鸣。

张了张手,李慕白谦虚道:“我现在的人生阅历和境界还很低微,自觉没办法读出最好的古诗词,所以我就给大家念一段现代诗吧!”“哗哗哗!!”

百人团期颐的鼓起掌,大多数人都非常认同李慕白的观点。

尤其高中生才女武艺姝,手里把玩着自己及腰的乌黑发辫,300秀丽的脸上满是赞同的神色。

她也觉得每一首唐诗宋词,甚至每一首经典的流行歌曲,它们都蕴着词作者的精气神,是词作者某一段人生的真实体现。

就因为认同,所以听到现在流行歌坛只会飚高音来展现唱功,让她的尴尬癌都犯了。“到底是才子,三观很正呢!”

暗暗点赞间,李慕白从容不迫的声音缓缓传入耳膜。

这声音该怎么形容?

那种独特的音色气质,仿佛伴随着爱情的演进,穿越了千年的时空,瞬间俘获了她的耳朵。心中方有一段词汇浮现,李慕白深情的诗词亦浮现在心头……“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那一月,我转过所有经轮,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纹。”“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了你的温暖。”“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PS:昨天,距离我家小区不远的一家馍馍店全家中招,搞得人心惶惶的码字都没了心情,祝愿我能逃过一劫(哭)。

第123章当代诗仙啊这是(第3更,求全订)

第123章当代诗仙啊这是(第3更,求全订)

“卧槽,李慕白的声音好有仙气儿的感觉,听的我都起鸡皮疙瘩了!”“我头皮都发麻了,这段是谁写的啊,我怎么没听过?”“好听诶,这是哪位大佬的现代诗?”“求科普帝现身……”

“太美了,简直是爱情诗的绝世佳作!”“同求,百度查了没查到(懵逼)”“所以……该不是李慕白自己写的吧?”

弹幕飘起这样论调的时候,深情款款朗诵完的李慕白心中也飘起了一句话:仓央伽措,对不起!

经过这些天持之以恒的查找资料,李慕白发现可供自己借鉴的诗歌实在不多。

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该出现的都出现了,只有寥寥几首淹没在了这一片的时空长河里。

比如仓央伽措的这首《那一世》,网上就查不到。还有比如許嵩、比如朱广铨……

借鉴这一世依旧存在的人的作品,李慕白心理有压力。

不存在的人的作品?

文化传播者走起!

当然,借鉴也要分得清场合。

就像之前没说尽的那番话,每一个优秀作品吸引人的不止是千古绝句,还有原作者刻骨铭心的精气神。

前世穿越前《庆余年》电视剧很火,主角范闲御前醉酒剽诗上百篇,上演了刷爆朋友圈的名场面。

李慕白看的很嗨,但也看的很尴尬。

当然,那是戏说成分很重的电视剧,乐呵乐呵就完了,没必要锱铢必较。

可若是他敢在现实世界这么剽,质疑声绝对能把他给淹死。

很少有得抄的古诗词暂且不论,就拿他能‘信手拈来’的流行歌曲来说。

如果这时候他敢把仆树的《平凡之路》抄出来,受到的质疑声绝对比夸奖声更多。

歌曲中那种人生大起大落、悲欢离合后恍然大悟的人生阅历感他唱不出。也很难用一帆风顺的星途去让听众们代入歌曲的感情。

一句“少年不识愁滋味,只会虚情强说。愁”,可能算是渔轮给他最中肯的评价。

所以,文化传播不丢脸,文抄还要看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