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通历史:开局盘点十大亡国君 第323章

作者:流云天

他是吃准了三皇和自己,不可能永远逗留在此处位面,这才有此一搏。

卫青,霍去病,章邯,蒙恬,常遇春,蓝玉。

被一群老爷爷,老奶奶抱着动弹不得,众将身后的甲士,纷纷掏出了刀枪,眼看今日一场屠戮就在眼前。

秦峰见状,咳嗽了一声,几步站了出来。

“敢问王圣,这天下帝皇皇位,该当如何定夺?”

秦峰话中浓浓的讥嘲之意,就连长安城外,只怕都能听出来。

王莽却是面色不变,深深吸了口气,又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

此时云层之中,一缕阳光照在他的脸上,王莽好像自己才是仙人,才是天道之子。

良久,才低下头,目视秦峰。

“仙人,此界帝皇甄别,当以民意为先,情愿,让长安城,天下百姓情愿,谁得到了情愿名字多,谁来制定新皇选拔的规则,这才是儒家的天道!”

“儒家的天道?”

“哈哈哈,笑话,儒家的天道,不是安身守命?不是修身立业?难道成了机械倾轧?”

“王莽,你苦心经营人设,就是为了这一天吧?”

“说起来,我看中刘骜,反而省了你不少事了!”

秦峰嘴角翘起,但王莽却还是视若不见。

“儒家天道如何,恐怕不是仙人说了算,也不是莽说了算。”

“仙人,现在天象奇异,仙人有仙之名,难道不知道,天人感应一说?”

王莽一句话出口,忽然长安城城门处,急促的马蹄声音传来。

三个插着鸡毛的信使,居然不约而同的,今日赶到了长安。

这些信使,带着惊天的大消息,居然没有注意到长安城,出现了秦人和明人的旗帜。

他们只认得王凤,看见大司马在此,离着十几步远的地方飞身下马,已经跪在了地上。

“报,大凶,大凶之兆啊,关东大水,渤海,清河泛滥,淹没三十一郡县,大司马,现在关东流民,已有数万,和山东铁民合流,开始攻打泰山郡县了!”

“报,蜀郡天有奇石落地,砸在了成都城中,石头上刻着炎灭两字,此事太大,蜀郡太守命人焚烧恶石,三日恶石不破,现在川蜀万民震惊!”

“报,江东有妖星现于当空,长江中,万只江豚奔腾,江东百姓,人人不安!”

秦峰听了面前众人奏报,不禁心中暗自佩服。

没想到后世流传甚广的震惊体,居然在汉朝就已经出现了!

第325章 天选之子?王莽

看着面前的这三个信使,秦峰心中一阵无语。

不说别的,

就他们到UC总部报告,只怕人人都有业务经理的资质。

他知道,

古人极度注意天象。

果然,

再看现在身边诸人,除了朱元璋看的科学书籍多一些,稍微淡定一些之外,

就连嬴政,听了那么多的坏消息,脸色也有些不自然起来。

毕竟,连仙人都真实存在,那些鬼神之说就更加让人信服了。

而王莽听到了信使的报告,在众人面前,则拿捏出了悲天悯人的神情。

他看着秦峰,满脸都是真挚。

“仙人,天道异常,那就是警示我等的,这些不算什么。”

“儒道就是天道,王莽算定,今日还有绝大灾难,这才赶来阻挡祖皇帝的!”

“诸位看!”

王莽说到这里,手指日头,只见天际之上,刚才还耀目的太阳,慢慢的变的黯淡下来,

就好像一只天狗,正在吞噬着大汉国祚一般!

日食!

这是古代九州百姓,最为忌惮的日食!

史书之上,汉成帝驾崩前几年,倒行逆施,一直没有子嗣,朝局动荡不安。

而天下各地的天灾人祸,还以天灾为多。

汉成帝时代,

人祸主要是山东铁民之乱,这是挖矿的矿夫,实在衣食无着,这才啸聚作乱。

一个六千万人口的帝国,能够将内耗控制在如此的范围,

不得不说,

大汉的统治体系,在儒家兴起,天下大义还没有被司马懿的洛水誓言玷污的时候,

在还不是兵强马壮者为王的时候,

是牢固的!

只是,

天灾频发,

却从天人感应的层面,从道统上在否认汉朝国祚的正统,王莽篡汉之路,现在已经打下了地基了!

………………

万界空间中,汉成帝空间。

长安百姓看着慢慢消失的太阳,王莽的那句儒道就是天道之言,在耳边越来越响亮。

三千儒生,在最后一缕阳光消失的关口,几乎同时取出腰间的火烛点亮,口中大喊。

“天选之子,天选之子!”

“国祚皇位,民意为先!”

“我等以三万人的血书,举荐大儒王师监国,待的大汉有道之君长成,再行辅佐之事!”

三千儒生领头的,一个满脸麻子的中年男子,看着王莽,高举手中的火烛,满脸都是疯狂之意。

想到了王师在太学说的,今日大汉有危及国祚之祸,马脸儒生抬头仰望天际,眸子中的泪水,都滴落了下来。

三千儒生同时亮出烛火,势头实在不小。

几千布衣,在史海杀戮最重的三个帝王面前,居然也玩出了自己的气势。

烛光之中的王莽,轻轻抚弄胡须,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赌对了,赌对了!“

小时候在茅厕捡到的这本奇书,果然连日月星辰运行的轨迹,都可以推算出来!

自己今日,就是要顶一顶秦峰,让大汉子民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天道之子!

“儒家乃是天家,儒道乃是天道,祖皇帝,祖皇帝,陛下今日就主持大局,救救我们吧!”

“陛下!”

“王莽大人,那可是自从三皇五帝开始,都没现身过在人间的完人啊。”

“要不你们几个大佬,再商量商量?”

“真是天狗吞日,妹妹,不是我说你,刘骜这小子,实在是太欠调教了!”

日食之中,昏暗的长安街头,王氏兄弟三人,一下子也变了口风。

反正王莽也是他老王家的人,肉烂在锅里,倒也不用急于投注。

秦峰身边,嬴政和刘彻对视一眼,几乎同时大笑起来。

“哈哈哈……”

“什么天道?”

“朕当年在邯郸为质子的时候,那时候天道在何处,这江山,是朕一手一脚打出来的,不服的,朕就杀服!”

“怎么滴?”

“刘彻老弟,你的汉兵要是不会挖坑,老哥我就代劳了。”

“不就是三千儒生嘛?可能比当年的坑,挖的要大一些就是了!”

嬴政哪里管什么天道日食,摇曳的烛火中,秦皇摸着下巴,以建筑大人的专业眼光,考虑着在长安城中基建的大事,随口问这身边刘彻的意思。

汉武帝论心狠,哪里又会在祖龙之下了?

看着他当年设计的太学校服,武帝一时间找不到泄愤之人,抬脚把身边的主父偃踢了一个大跟头。

“这就是儒家,整的和夜郎国的祭祀一般!”

“早知道后世儒生敢如此,朕早就该诛了你和董仲舒的九族了!”

“祖龙勿慌,挖坑实在太麻烦,我让卫青,霍去病把人带出长安,杀个三百,剩下两千发配九边就是了!”

“儒家以后就是六十人,太学那么多人,蹲在长安!我大汉哪有那么多官给他们做!”

“明明是济世的学问!”

“现在成了什么?”

“升官的敲门砖?”

“那么多贵胄,宗室,大汉,到底要多少官吏职位才够安排?”

“你们以为聚在一起,朕和朕的子嗣,就怕了你们了?”

刘彻说到了限制太学的根本所在,就是其实天下无官可封,这些读书人聚拢在一起,心头飞黄腾达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是会生出大乱的!

主父偃无端被陛下踢了一脚,心中无比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