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通历史:开局盘点十大亡国君 第5章

作者:流云天

崇祯犹豫不决:“这……也好,你就先秘密与那女真人谈一谈。”

不久之后,议和之事败露。

群臣激愤之际,主张议和官员陈新甲被处死。

从此之后,无人再敢提议和。

紧接着,

随着天灾不断,流寇肆虐,大明王朝的形势急转直下。

有人提出移驾南京,被否决了。

有人提出太子移驾,依旧被否决了。

崇祯十七年,

北京城破,

大明,

亡!

………………

【终明一朝,不称臣,不纳贡,不议和,不南渡!】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后世之人听来,也是与有荣焉。】

【可这于大明江山何益?于天下百姓何益?】

【干大事而惜身,是崇祯皇帝最大的问题!】

【既想要做那挽救大明的圣君,却又爱惜自己的名声。】

【可是天下哪有双全之法?】

此时此刻,平行时空的朱元璋已经是老泪纵横。

“傻孩子!”

“打不过你怎么不跑呢?”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这个道理都不懂吗?”

第4章 知错就改的崇祯

就在众皇帝心情复杂之际,神秘的声音再次响彻天际。

【三天之后,将播放关于崇祯皇帝的番外,敬请期待!】

话音落下,视频就在这个地方播放完毕,天空的异象逐渐消失。

剩下的,则一众帝王或的感叹、又或是不屑。

当然!

更多的还是对下一个视频的期待!

他们很想知道,位列这个榜单有什么好处或者惩罚!

而在一个平行时空之中,早已经焦头烂额的崇祯也看到了这个视频。

此时已经是崇祯十四年,大明朝已经走到了最后的末路。

看完了视频的崇祯更是彻夜难眠。“那就是我大明的结局吗?”

“那就是我的结局吗?”

堂堂九五之尊,竟然落得一个上吊自尽的下场!

崇祯豁然起身,咬牙起誓;“朱家列祖列宗在上,后世子孙朱由检在此立誓!”

“定会护住我大明江山,绝对不会让满清入关,绝对不会让我大明国祚断绝!”

“只要能够护住我大明江山,我崇祯一人,愿意背负所有的骂名!”

立完了誓言,崇祯又想起了那神秘的声音给自己的评语。

【干大事而惜身!】

是啊,纵然诸臣有错,难道他崇祯就没有错吗?

他太爱惜自己的名声了,甚至。不愿意出一点错。

崇祯十四年,距离大明朝的灭亡只剩下最后的三年!

没有时间再给他崇祯犹豫了。

在历史上,这个时候的崇祯和皇太极都撑不住了。

十一月,

关外大雪漫天,原本就冰天雪地的关外变得更加寒冷。

清军虽然围困住了明朝大将洪承畴,但自己的补给线也被这严寒切断了.

洪承畴还能坚持,但他们却快要坚持不住了。

更何况,

皇太极心中清楚,此时还不是入关的时候,他还希望再养精蓄锐几年。

而大明这边更惨!

原本被打残的流寇因为各种各样的天灾,再度死灰复燃,席卷了半个大明,甚至攻克了洛阳,直逼江南富庶之地。

大明王朝,即将失去最重要的税收来源。

在这样的情况下,双方停战,原本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偏偏崇祯是个面子里子都想要的人。

既想要停战,又想要在皇太极面前摆足架子。

双方拖了非常久的时间,最后导致议和之事泄露,朝臣群情激奋。

而这一次,

崇祯已经下定了决心,绝对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次日,

早朝,

崇祯直接当众提出,要与满清议和,双方停战。

“陛下,不可啊!”

“我大明天朝上国,怎能与建奴议和?”

一个文臣呼天抢地,仿佛议和之后大明就要亡国一般。

但这样的文臣,未必真的对议和有什么意见。

只不过是想借此,博一个直言敢谏的好名声罢了!

崇祯眼神冷漠,挥了挥手:“拖下去,斩首!抄家!”

“???”

跪伏在地的文臣满脸愕然,有些难以相信自己的耳朵。

可是,

崇祯却,没有给他反应的时间,直接示意禁卫动手。

“陛下,不可啊!”

“是啊陛下,陈演大人也是一心为国!”

“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一旁的文臣们回过神来,纷纷跳出来彰显自己的存在。

“再敢言此事之人,斩!”

“……”

“陈新甲!”

“臣在!”

“朕命你为内阁谨身殿大学士,兼任兵部尚书,全权负责与满清和谈!”

“定不负陛下所托!”陈新甲满面涨红,行礼谢恩。

而后,崇祯不顾群臣的议论和眼神,继续下令。

“卢象升!”

“臣在!”

“朕命你为两江总督,调配各路兵马,给朕将流贼剿灭在洛阳,决不能让其进入江南!”

“老臣定当不负皇恩!”

两道任命下去,整个大殿噤若寒蝉。

他们都看得出来,皇帝这次是下定了决心了。

若是在往常,他们定然要再争执一番。

不为别的,只为了权力和站队。

能不能与满清和谈成功?

能不能剿灭流贼?

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

立下这等大功的人,究竟是自己的同党还是政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