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琏玉凤钗 第52章

作者:耶律承基

第九十二章比想象中更严重“晴雯是谁?”小月一脸茫然的看着贾链贾琏立刻翻身下马,不由分说的把脏兮兮的小月抱到马上,与自己一起,“我改主意了,你从现在起就跟着我了。”

小月紧张的拽着马鬃,小脸惊慌不己,“恩人,我不会骑马”

贾琏就坐在她身后,一只手环着她,另只手抓着缰绳,“你要叫我二爷,记住了!”

贾也没有料到,在隔着神京几百里远的徐州城外,能遇到这个丫头。

除了缘分,已经不能用科学来解释了。

“你就是晴雯了!”

不管是不是,贾链就这么确定了“二爷!”小月那小脑袋还没有反应过来,耳旁只感觉到呼啸的风声,还有一个名字“晴雯”。

贾琏沿着黄河往南疾驰。

途中的难民越来越多。他们一个个步履艰难,有的早已经数日未食,走两步就要停下体息,有的至一坐不起,就这么僵卧道旁。

黄河决口到现在已经十数日,能走到这里都是身强力壮的年轻人,连他们都倒21了,可见还留在淮南没能走出来的老弱妇,只怕已经有饿死的了尤其现在天气日渐炎热,大灾之后必定会有大疫,如果任其流传,江淮一带首当其冲。

越靠近淮河,贾链的脸色就越凝重站在北岸向南望去,大水茫茫一眼望不到头。

“这么久了,缺口还没有堵住吗?”贾链失声道。

一个着拐杖的老者,步履蹒珊的从旁边走过。

他抬着眼皮看着这群衣服华丽的人,“有钱的都跑了,谁还会惦记着封堵决口?”

贾琏倒是恭恭敬敬的问道:“老人家,河道和府县的宜员没有做什么吗?”

老人说了一句,“你有吃的吗?”

新改名的晴雯将她舍不得吃的一个饼递给老人。

老人接过来,撕了一半揣进怀里,还给晴雯另一半,“小姑娘你留着吧。爷爷只要这么多,好留给我孙儿吃。”

贾静静的等着。

老人叹道“哪里还有官府?刚决口那会儿,总河和淮安山阳的官儿还在组织转移灾民,准备封堵。可是没有天,京里来皇上的旨意,总河大人降成十品官儿,河工衙门里的大小官吏杀了一半儿,知府被撤,县令也砍了头。现在都乱成一团,谁还敢管事?“

贾琏目口呆,开始他还为皇帝雷厉风行杀了这些害民的蛀虫高兴呢,原来根本就是给他添乱。

“听说朝廷不是另派了官员来赈灾了吗?”

老人看了贾链一眼,“指望他们来赈灾?等到这里的人都跑光了,死绝了,他们也许就到了。”

贾琏看着白茫茫的一片:只觉得前途灰暗至极。

他从贾让手里拿了两个饼,对老人道:“朝廷的赈济已经来了。

给你孙子吃吧!”

老人两眼含泪,“不用了,大水来时,他去邻居家玩,现在还没来。”

贾琏默默的看着他孤身一人离开。

晴雯小声的问,“他孙子是不是不在了?”

贾琏不说话,牵着晴雯的手来到河边渡口,找了一艘运送灾民的船。

一个河兵模样的人,催促着灾民下船,一边儿还喝着,“一个人十个铜钱,快点快点!老子心好真该要你们上船就给钱的”

他们一行人来到船边。

那河兵随意看了他们一眼,便嚷道“你们这马可过不去反正过去也是被吃掉的命不如就卖给我,一两银子匹,如何?”

贾笑道;“虽然了水灾,但这里离着江南近,粮食尽有,怎么会没吃的?”

那河兵冷笑道:“原本是这样的,但这不发大水,冲毁了河道,漕运上不来。这是头一重,再一重,水淹没了藩库,漕仓,即便江南的粮食堆积成山,没银子,谁送过来?最后重上头当宜的都被皇上砍掉了,下剩的躲都躲不及,谁敢事?”

贾琏又问道:“兄弟,看样子你是总河下头的官兵?怎么不去监督河工?”

那河兵冷笑,“现在哪里还有总河?看你是外地来的,我就告诉你,原任总河成了品,既不上吊,也不管事,就把自己关在清江浦衙门里。河标五营没管,就此放了羊,只有像我这样机灵一些的,驾着船弄点副业,其他的没做水匪就不错了。”

睛雯这时啐道:“难道你不也是水匪吗?大家糟了难,你还要他们交钱!”

“嘿!你这丫头!”河兵怒道:“你是没见过真的水匪呢,不给钱就要命的。”

贾琏这会儿也懒得和他罗嗦,“你这艘船,本官征用了!”

“本……本官?”河兵舌头开始打卷于是,贾琏在他们惊骇的目光中,换了那身红云雀补子的宜服那个河兵和周围的灾民纷纷跪下。

贾琏想要发表一次振奋人心的讲话,但自己一粒粮食也没带来,空口白牙的说赈灾,谁信?只好转身上了船。

小船在湍急的河流中起伏。

贾琏上辈子也是江南人士,见惯了风急浪高,但仍然小心翼翼,生怕坐不稳喂了鱼小船来往了许多次,才将贾链和他的家丁们647送过河岸∠南岸有人见到贾链的官服,立刻飞报回去,朝廷赈灾的官员到了!

天可怜见!

一座原本死气沉沉的淮安城终于有了复苏的希望。

当贾链走进淮安城的时候,积水还未退尽,有些坑洼的地方依旧水深数尺。大水过后,许多杂物也没有清,甚至死亡的禽畜没来的及掩埋。两边民众皆有菜色,见到贾链来了,纷纷来到道路两边,默默的看着。

这种无言的注视,让贾心情凝重,这里的情况比想象中更严重“啊!”行口传来一声尖叫,“你不能抢我的东西,这是最后一点了。”

一个男的拿着刀正在打劫,“你松手,不然我一刀劈了你”

贾琏纵马起到街口,家丁们早一拥而上将打劫的捆上。

“为什么打劫?”贾链喝问谁知那人反问道:“你是谁?”

贾琏顿时火起,抽出腰刀,便砍了他的头“本官兵备道贾链,记着和阎王爷说一声,是谁杀了你。”

贾琏的刀上还滴着鲜血,冷然喝道:“你们这里谁说了算?”

一个身穿青色官服的人走出来,“淮安通判杨世臣见过大人!”

第九十三章肯定有人在弄鬼整个淮安府衙,现在就只有眼前这个六品通判职位最高。

既然暂时还没有知府,那贾链就堂而皇之的占了知府衙门“杨通判,城里情况如何了?”

杨通判摇摇头:“贾大人,很不好当日夜大河口,洱水突然涌入府城,满城官民只能爬上屋顶。百姓约有十之二三失踪,十之二三散走他乡,现下还在城里的,不过三四成更严重的是府库告罄,银粮物资俱无,即便想救,也无能为力了。”

贾琏皱了皱眉,“难道一点粮食也没有了?只需在坚持几天,江南的粮食就到了杨通判叹道:“贾大人,实在没有了。非是下官泼冷水,粮食都堵在扬州过不来,如果不把决口堵住,至少把河道稳住,这大水弥漫的,粮食如何飞过来?不满大人,今天开始,下官家里也断粮了。”

着治河?这河治不好,老子就无粮可赈?”按你说的,老子还要管贾琏瞪着眼睛问道:“老子是来赈灾的!

杨通判点头道:“的确如此!”

贾琏怒道:“朝廷不是任命了新的南河总督了吗?他到哪里去了?”

杨通判挤出一点笑容,“北边来的消息,潘总督才到徐州便病倒了”

贾琏再问“淮安知府、山阳知在哪?”

杨通判拱手道:“估计都在路上慢慢走呢!明摆着这里是个坑,谁也不愿意先来,自然能拖便拖,能病便病。大人来的是最快的!”

了赈济,却原来只有我一个人是笨蛋?城里还有什么官?”生贾琏一巴掌拍在案几上,“老子从神京星夜兼程过来,生怕误杨通判回道:“还有漕运总督王大人。”

贾琏一挥手:“让他管!老子没粮没银子拿什么赈济?”

杨通判赶紧劝道;“贾大人息怒,漕督不管河工,也不巡抚地方,他只盯着漕运就行了々々。”

贾琏冷笑:“他倒轻松,推得一干二净。他漕标几千人呢2城里都有人抢劫了,也不问一问?”

说到这里,他忽然笑道:“现在漕运不通,那他那些漕粮在哪儿?”

大人,你不会是想打漕运的主意吧?这可是皇上的粮食!”排杨通判心头一紧,“大水来的时候,倾覆了几艘,现在运河排着“好了好了!”贾链摆摆手,“这个你就不用管了,府库粮食没有,银子总该有一点儿吧?杨通判摇头,“府库被浸泡,本来还派人看守,可是知府被撤,管河同知府多个被杀,就没人管了。”

贾琏不可置信的看着杨世臣,“就这么没了?”

杨通判摊开手,“的确没了,不信大人可以去查看。”

贾琏笑道:“照你说,这十来天,淮安府里头有人无法无天咯!

杨大人是地头,你肯定知道是哪些人,是吧?”

杨通判犹豫了一下,方才点点头,“大致知晓一些。”

“那就好!”贾链亲热的拍了拍他的膀,“不要有负罪感,咱们若不采取一点行动,今就没东西吃了!你去将衙役都集中起来。

杨通判一咬牙转身去了。

接着进来的是一个浓眉大眼的汉子,见到贾链就跪倒磕头,“末将淮安营都司徐超勇叩见兵宪大人”

武将都司是正四品,但在贾链跟前还要磕头。

读书的重要性可见一般。

贾琏也没有对他客气,直接问道:“你这淮安营还有多少喽啰?喽啰?徐都司不敢发火,低头道:“营中原有军士五百,现在能找到的大概只有三百多人。”

贾道:“你将仕们都集中起来,越快越好!”

徐都司有些为难,“大人,许多兄弟家中早断粮了,能不能拨些银子?”

开拔银嘛!

贾琏在心里吐槽封建社会军队的腐朽和落后!

“眼下府库里头能跑老,老子给你银子你去买老鼠肉吃?”

徐都司陪笑道:“大人有所不知,运河虽然堵了,但其他县城还有没被淹的,总有不怕死的运粮过来,贵是贵一点,总不至于绝望。

贾琏从怀里拿出一叠会票,“老子有的是银子,但这地方提不出来,要不然你们每人撕一个角回去?”

徐都司还没见过这么多票子,眼睛都是绿的。

每人十两银子开拔费给你一个时辰,全部到府衙集合只听贾链道:“先给你三百两,给兄弟们买点粮食,告诉他们,“谨遵大人军令!”

徐超勇领了会票立刻出去了等到打发了他们出去,贾链两只脚搁在书案上,渐渐陷入沉思,眼下燃眉之急在于稳定人心,粮食易得,银子难弄!陷在这片绝地,纵然他有一万种法子,也施展不出来特殊时刻必须要用特殊的办法!

可惜皇帝一早就将贪官污吏砍光了,贾链再一次怀疑是有人故意整他。

身边一双小手轻轻的在贾链腿上捶着。

在后堂梳洗干净换了衣裙的晴雯,果然水蛇腰,削肩膀,高挑身材,模样儿比别人标致许多。

她身上是在半路上置办的玫红对襟比甲,大红绣花汗巾,朱红色领口系飘带绸面对襟袄子,朱红色绸面裤子,非常娇艳。

亏得人牙子只要二两银子,这身段相貌至少二百两银子吧?咳咳,走神了笑道:““,怎么不歇着?这两天只怕腿都走不动道ㄦ了吧晴雯红(王吗赵)着脸,“奴婢没骑过马感觉骨头都颠散架了告。”

贾琏嘱咐道“这几日,你就待在府里头外头乱,我也不得空,让兴儿几个陪着你。”

晴雯啐道:“二爷,我才不留在这笼子里呢!你去哪儿我也去哪儿。”

贾琏上下打量了她一下,摇头道:“不成,太危险!”